鲁先圣被全国各地选为中高考语文试题的文章35篇
(鲁先圣注:这些年以来,被全国各地选为中高考现代文阅读的文章很多,有些地方在选用之前得到了我的授权,有些我不知情。从网上大致搜索到这些,很多篇章是多地重复使用,有的篇章被用过十几次。去年《意林》杂志出版公司出版了我的《有花开在无声的夜》,收入了大部分篇章。搜集到的这些也不全,如果还有知道的,欢迎朋友们告诉我补充汇入。)
目录
1遥远的炊烟
2卖豆浆的孩子
3我只给了母亲满头白发
4读书是风雅乐事
5班符特生的故事
6把时间管理到分钟的人
7两个辍学的巨人
8白手起家,不能手无寸铁
9谈优雅
10乡村里的年味
11当灾难来临
12绿色的风
13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14一种造就强者的人生境遇
15民国奇人刘文典
16秋意在一个多雾的黎明溜来
17他不是小溪,是大海
18故乡的坑塘
19不能等待的事情
20消失的原色
21一个叫英子的姑娘
22绝境
23不会考试的数学大师
24乡村听戏
25宝贝放错了地方就是废物
26重庆试卷:在一朵野花中看见天堂
27刻骨铭心的日子
28鱼竿和鱼篓
29母子鸟
30把鲜花送给别人
31迟来的雪
32每一个人都可以优雅
33读书可以养颜
34永远的不冻港
35我的三位贵人
1----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
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
遥远的炊烟(据初步统计,本文陆续被全国十几个省市选为中高考语文试题)
鲁先圣
只要在乡村生活过,有谁不怀念村庄上空那袅袅升起炊烟?袅袅的炊烟,在房屋的脊梁上盘旋,在树梢的鸟巢旁飘荡,在胡同的拐角里踱步,最后都凝聚成片片朦胧的烟霞。那温暖的烟霞里,有母亲的呼唤,有奶奶的目光,也有父亲洪钟般的声音。
有多久没有看到过炊烟了?城市里没有炊烟,城市里用的是液化气,即使有了些许的炊烟,也是有害气体,是不会让人留恋的。况且,城市里的人们,也没有时间留意炊烟,大家都匆匆忙忙,谁会有时间在意稍纵即逝的炊烟?炊烟只属于宁静的乡村,只属于浑厚的*土地。
只有在停下匆匆步履的时候,只有在心灵归于淡雅和安静的时候,那袅袅的炊烟才会从久远的记忆中升起来,瞬间就弥漫了你整个的心灵,它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让人有不尽的遐想。
童年的时候,炊烟是娘做好的可口的饭菜。伙伴们成群结队去村外的田野里玩耍,去村头的小河里嬉戏。高兴起来,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回家。这个时候不知道谁说一声,我家房顶上没有烟了,娘做好饭了。大家立刻都齐刷刷地把目光投向村里,纷纷寻找自己的房顶。不久前还袅袅升起着的炊烟,都已经渐渐散尽了,娘把饭都做好了。大家自然都收了心,赶快追逐着跑向村里,跑回自己的家里,那里有娘可口的饭菜等着啊。再不回家,娘就要到村口呼唤儿子了。
炊烟是汉子们心底的温暖。太阳升起来了,汉子们赶着牲口,拉着牛车,说说笑笑地到村外的田地里劳作。到了中午,汉子们累了的时候,村里的炊烟也升起来了。这个时候,大家纷纷卸下牲口,在地头坐下,点上一支烟,大家的目光都朝着通往村里的小路。在那条小路上,渐渐地,成群结队的妇女,提着饭菜从村里的炊烟里走来了。汉子们的疲劳顿时消失了,那不尽的温暖扑面而来。
炊烟还是远行的游子心中的家园。不论到了天南海北,不论你是名满天下还是腰缠万贯,最让你动心的,一定是故乡茅屋上升起的那袅袅炊烟。不论你遭受了多么深重的创伤,那随风飘浮的缕缕炊烟,顷刻之间就把你拥在了无边的温暖里。
当我们忆起母亲,她的身影多半是在炊烟里。有多少回啊,当我们远行回到家里,当我们喊娘的时候,母亲正在炊烟里忙碌。
我突然想起“人烟”这个词。人烟,就一定是人间烟火,也就是指炊烟了。在千里荒漠中孤独旅行的人,在浩瀚无边的大海中航行的人,突然看到地平线上升起的袅袅炊烟,会激动地热泪盈眶,那是看到了人间的信号。所有漫漫孤旅的寂寞和苍凉,所有长途跋涉的疲惫和恐惧,瞬间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没有风的时候,炊烟就像一棵树,从家中灶房里生长起来,然后与全村的“树”聚成一棵参天大树。有风的时候就不同了,家家的炊烟刚刚冒上房顶,就迅速汇集,变成一片片灰色的云,飘浮到村庄的上空,最后都消失到无边的旷野里。其实,不论是有风的时候还是无风的时候,乡村上空的炊烟都是一幅动人的画卷,像飞流直下的瀑布,像艳丽多彩的锦缎,像婀娜多姿的少女,像飘忽散淡的烟霞。可是炊烟与画卷又不同,因为炊烟里还有麦子的香味,更有母亲殷殷的目光。
记不清我从什么时候起看不到炊烟了,炊烟成了一种记忆了。这记忆仿佛是一种情结,越是遥远,越让人刻骨铭心。
16、为什么作者说“炊烟只属于宁静的乡村,只属于浑厚的*土地”?(4分)
答:
17、作者借写乡村的炊烟表达了多种情感,请分点简要概括。(6分)
答:
18、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6分)
答:
19、作者把乡村的炊烟描写得形象可感,请从修辞的角度,对第一段画线的句子加以赏析。(6分)
答:
年无锡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卖豆浆的孩子(14分)
鲁先圣
①在我居住的小区门口,有一个天天早晨卖豆浆的孩子,这个孩子大约有十一二岁的年龄。他在这个地方卖了多少天了,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从我不久前搬到这里来住,每天早晨的六点多钟开始,这个小孩子就在小区门口吆喝他的鲜豆浆了。
②最初发现这个卖豆浆的孩子,我以为是孩子的父母正巧这几天有什么事,让孩子代替几天罢了,也没有引起过多的注意。但是,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门口吆喝鲜豆浆的却一直是这个孩子,一种好奇心驱使着我走出了家门,我实在想了解个究竟。
③有时候买豆浆的人很多,只见他很用力地用那个很大的铁皮瓢一下一下地从那个大塑料桶里往外舀清水添加到豆浆机里,又很熟练地在豆浆机的出口用塑料袋接豆浆。五角钱一份,他很熟练地算账、找钱、舀豆浆,有条不紊。盛清水的塑料桶有一米多高,放在一辆三轮车上,因而当卖去一半多以后,再舀,他的臂膀就不够长了。这时候,他往往就将半个身子趴在桶边上。我的心中有很多的疑问与不解,在当今这个时候,这么小的孩子,应该是早晨起不了床,被父母吆喝起来吃早点去上学了,而他却早早地在这里卖豆浆了。他一定有一个不同寻常的家庭,有着许多同龄孩子所没有的经历和背景。我总想找个机会与他攀谈,但看到他辛苦忙碌的样子,我虽然想急于了解却又不忍心打扰他。
④这一天,下了小雨,但是,孩子的吆喝声依然准时传来,我从家里走出来,发现他依然像往日一样站在小区的门口磨着豆浆。买豆浆的人很少,到我买的时候,我趁着没有人,就问他:你爸爸妈妈呢,怎么天天就你一个人?他回答说爸爸妈妈在另外两个地方卖。我又问,你卖了多长时间了?他说一年多了,从10岁开始就卖。看着面前这个孩子,心里很不是滋味。10岁,他就开始为生计而早起了。他不是短短的几天代替父母,而是承担了家庭中谋生计的一份责任,或者说,他从10岁开始就有了一种职业。
⑤我问他,卖豆浆不影响学习吗,起这么早?他说没事,卖完了再去,在班里还是最早到的呢!孩子生得虎头虎脑,极壮健,很精神,两只眼睛明亮而有神,他已经没有了一个十一二岁孩子所有的那些稚嫩与娇气,而平添了一份成熟,几分老练、一些骨气,而且,我还看到了一种生的勇气与坚强。
⑥当时小雨一直在下,他的头发和一件小背心都淋湿了,这个时候走过来一个领孩子去上学的女人。那孩子穿了一件夹衣,女人给孩子打着一把美丽的伞。那个孩子大约也是十一二岁的年龄。
⑦站在两个孩子之间,我不由自主地摇了摇头,那个孩子现在是幸福的,但这个卖豆浆的孩子呢?我无言以对。后来,我听别人讲,这个孩子的父母都在一个工厂里上班。工厂停产放假了,就做起卖豆浆的生意。
⑧每天见到这个卖豆浆的孩子,我的心里便有许多苦涩的东西在流淌。我想我不能够责怪孩子的父母让这样小的孩子就担负了生活的责任,或许这个孩子挣的这一份,就是他自己的生活费或学费。没有这一份收入,他就不能去读书了。
⑨卖豆浆的孩子天天早上六点钟就在我居住小区的门口响亮地吆喊,这个声音成为了我们居民生活中的一部分,或者起床买早点,去上班,喊孩子起床,或者去做生意。而我,也总是在听到这个清脆的声音之后,放下台上正在读的书或停下写作的思路,走出家门,吸纳新鲜空气,驱除一夜伏案的劳累。
⑩我总这样想,这个孩子今天卖豆浆的经历,一定是他将来人生的一笔财富。
15.请简要说说第①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
答:
16.第⑥自然段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
17.第⑧自然段加点的“苦涩的东西”内涵丰富,你如何理解?请结合文意简要概括。(4分)
答:
18.请联系全文,谈谈结尾段中划线语句的深刻含义。(4分)
答:
3四川省年高考现代文阅读
我只给了母亲满头白发
鲁先圣
不久前,我带着妻儿回老家给父亲上坟。从济南到老家的公路非常好,车辆也不多,用了两个半小时就到家了。
这么多年以来,我这是第一次回家没有事先打电话。因为,我头一天的时候看天气预报,知道老家这一天有雨。下雨的天气,气温是非常低的,尤其是农村,就更加凉了。如果母亲知道了我要回去,她是一定会在村口接的,而且她会很早就从家里出来到村口去。我担心天凉,会冻着了母亲。因为她老人家已经86岁,而且因为得了一场脑血栓,已经失语一年多,身体状况大不如前了。
但是,当我的车子拐下公路开到村里的小路上的时候,我一眼看到,母亲正拄着拐棍,站在路口向着公路的方向张望着。凝视着细雨冷风中的母亲,我无法控制自己的泪水。羸弱的母亲,尽管没有接到我的电话,但是她知道儿子今天一定会来的,所以也不知是从几点就从家里出来接远方的儿子了。我停下车,告诉儿子,快下去,把奶奶扶到车上来。妻子和儿子下去了,我看着他们跑向母亲。我慢慢地把车开到母亲身边,下来扶着母亲,想说什么,但什么也没有说出。母亲先盯着我看,然后用手抚摩着孙子的头,我看得出,她很高兴。她给我用手势比划,我明白她想说的意思是孙子又长高了。
按照我们老家的风俗,这一天,女儿是一定要到爹娘的坟上烧纸钱的。这么多年了,因为母亲的身体不好,又加年事已高,我们就一直没有让母亲去过外公外婆的坟地。今年,当我给父亲烧完纸钱以后,我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母亲一定也在想着去给自己的爹娘烧纸钱。因为,她一定知道,她这样的机会就快没有了。从父亲的坟地回来,我就对母亲说:娘,我们去姥爷姥姥的坟地,给姥爷、姥姥烧纸钱去。我看到,母亲听完我的话,眼里的泪水立刻就流出来了,她马上就给我打手势,意思是立刻就走。我看到她急切地给我打手势,比划,我立刻明白,她的意思是快准备纸钱。
从我们的村子到外公家的坟地也就有两公里,我让母亲坐在前排的座位上,我想让母亲坐在车上尽情地看看她熟悉的地方和风景。因为自从母亲得病以后,我们就哪里也没有让她去过,她已经有几年没有到过她熟悉的道路和田野了。
母亲的眼睛一直在不停地看着窗外,我把车开得很慢,两公里的路程我们走了半个小时。到了外公外婆的坟地,我和妻子扶着母亲到坟前点燃了纸钱,我和儿子给外公外婆鞠躬。我看到母亲的表情很安详、很平静,她很认真、很仔细地看着坟地周围的一草一木。她似乎在对自己的双亲说,我带着子孙来看你们了,不知道明年还能不能来。
回家的路上,母亲很高兴的样子,满脸上都是那种愿望实现的喜悦。可是,当我告别了母亲,当我开车离开村口,我的情绪却无论如何也无法平静下来,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母亲啊,我除了给了您一头白发,还给了您什么?
我的真正已经是风烛残年的母亲,明年的今日,您还是在村口接自己远方的儿子吗?
1、文中“我”的心里变化可概括为:担心,,,(3分)
2、作者为什么以“我只给了母亲满头白发为题”?(2分)
3、“我看到母亲的表情很安详、很平静,她很认真、很仔细地看着坟地周围的一草一木。”你怎么理解母亲此时此刻的心情?(2分)
4、请根据上下文说说文中几个重点句子的作用。(3分
4连云港市年高中段学校招生文化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15题。(10分)
读书是风雅乐事
鲁先圣
①我十分钦佩杨绛先生关于读书的观点: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请高明,和他对质。
②把读书看成了拜师访友,是那种没有任何功利的读书,优雅而闲适。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像杨绛那样去看待读书,把读书当做是去拜访高人名流,那读书就纯粹是一件风雅乐事了。
③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读书却没有这份风雅的。读书是为了寻找*金屋、千钟粟和颜如玉的,因而就要头悬梁、锥刺股。这里,读书是为了入仕博名的,读书的快乐当然就荡然无存了,反而让人生出几分胆怯和畏惧。今天我们中的许多人,多是借读书之名,取利禄之实,读书不过是一种装潢而已。
④林语堂认为读书的主旨在于摆脱俗气。*山谷说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说的有些过头了。淳朴的乡村农夫目不识丁,并未见其面目可憎,但是说读书摆脱俗气,使人优雅,倒是确切的。
⑤读书的目的有很多,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读书会使人生充实,读书会让我们了解我们不知道的过去的世界,也能够让我们了解我们无法到达的遥远的地方。譬如我们都知道历史中很多的故事,熟悉几千年前的著名人物,我们还知道冰封的南极和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这些毫无疑问都因为我们读书的缘故。因此说,读书会丰富我们的学识,读书会使我们的认识深刻,读书还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
⑥读书是有功用的,这毫无疑问。当然,如果能够达到像杨绛先生那样犹如串门访友的达观,则是一种极高的境界了。(选自《语文报》,有删改)
13.请说出第①段“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这句话中“隐身”的含义。(3分)
14.请分别说出林语堂和*山谷对待读书的观点,作者对他们的观点持什么态度?(3分)
15.请结合②③段分析文章是怎样证明“读书是风雅乐事”这一观点的。(4分)
年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赛初一年级组样题
三、阅读大本营,相信你能行。(5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13分)
5班符特生的故事
鲁先圣
班符特生是谁?他曾经是美国佐治亚州*府秘书长。他不是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在他24岁那一年,一次事故使他永远失去了双腿,从此只能靠轮椅行走。
他靠自己的意志战胜厄运、自强不息的故事,在美国几乎家喻户晓。但是,即使在美国,也很少有人知道,正是这个人,给了成功学大师卡耐基以巨大的人生启迪。
一个周末,卡耐基到佐治亚州的一个大学去演讲。在他结束演讲回到旅馆的时候,在电梯里碰到一个残疾人。在卡耐基踏进电梯的时候,他注意到这个看上去非常开心的人,没有了两条腿,坐在一张放在电梯角落里的轮椅上。当电梯停在他要去的那一层楼时,他很开心地问卡耐基是否可以往旁边让一下,让他转动他的椅子。“真对不起,”他说,“这样麻烦你。”卡耐基看到,这个残疾人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流露出一种非常自信而温暖的微笑。在卡耐基离开电梯回到房间之后,这个残疾人脸上自信的微笑一直在他的眼前挥之不去,
其他的事情都不能思考。卡耐基相信,这种自信的后面一定有一个不平凡的故事。他决定去找他。“事情发生在年,”他微笑地告诉卡耐基,“我砍了一大堆胡桃木的枝干,准备做我的菜园里豆子的撑架。我把那些胡桃木装上车正准备开车回家,突然间,一根树枝滑到车上,卡在引擎里,恰好是在车子急转弯的时候。车子冲出路外,把我撞在树上。我的脊椎受了伤,两条腿都麻痹了。那年我才24岁,双腿被截掉了,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走过一步路。”
他才24岁,就没有了双腿,再也不能行走。卡耐基问他怎么能够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他说:“我以前并不能接受。”他说他当时充满了愤恨和难过,抱怨自己的命运。可是时间仍一年年过去,他终于发现愤恨使他什么也做不成,只会产生对别人的恶劣态度。“我终于了解,”他说,“大家对我都很好,很有礼貌,所以我至少应该做到的是,对别人也有礼貌。”卡耐基问他,经过了这么多年以后,他是否还觉得他碰到的那一次意外是一次很可怕的不幸。他很快地说:“不会了。”他接着说,“我现在几乎很庆幸有过那一次经历。”他告诉卡耐基,当他克服了当时的震惊和悔恨之后,就生活在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里。他开始看书,对好的文学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那以后的14年时间里,自己至少阅读了本书,这些书为他开启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他的思想一下子丰富多彩起来。他开始聆听音乐,以前让他觉得烦闷的伟大的交响曲,现在都能使他非常感动。最重要的是,他学会了思考。他说:“我能让自己仔细地观察这个世界,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念。我开始了解,以往我所追求的事情,大部分一点价值也没有。”
看书使他对*治产生了兴趣。他研究公共问题,坐着他的轮椅去发表演说,由此认识了很多人,很多人也由此认识了他。他还发表了多篇关于公共事业很有见地的文章,他的思想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和赞同。到了选举的时候,人们并没有在意他残疾的双腿,而是毫无异议地推选他出任州*府秘书长,人们相信这个意志坚强的人,能够把自己的思想付诸行动!任何一个了解班符特生人生经历的人,都会从他的人生经历中受益无穷。当一个人把自卑踩在脚下的时候,当一个人决定不再接受别人的怜悯的时候,当一个人决心要给他人带来微笑的时候,他自己也无法了解的潜藏在他内心深处的能量就爆发了。
(选自《读者》)
19在美国,班符特生为什么几乎家喻户晓?(3分)
20当班符特生克服了震惊和悔恨之后,他做了些什么?(3分)
21班符特生为什么会被人们毫无异议地推选为州*府秘书长?(2分)
-22文中的画线句“我终于了解”中的“我”了解了什么?(3分)
23仿照文中以下句子,再仿写两句话。(2分)
当一个人把自卑踩在脚下的时候,当一个人决定不再接受别人的怜悯的时候,当一个人决心要给他人带来微笑的时候,他自己也无法了解的潜藏在他内心深处的能量就爆发了。
6苏教版七下语文期中试卷
另被山西省作为年高考语文试题
阅读《把时间管理到分钟的人》一文,完成13—17题。(共16分)
把时间管理到分钟的人
鲁先圣
台湾作家刘墉年龄并不大,但其著作早已等身。他精致典雅的散文随笔畅销全球华人圈中,成为全世界华人中创作数量最大的作家。
达到这样的成就,其才情自然是重要的因素,但是,还有一个因素同样重要,那就是刘墉管理和利用时间的精细。刘墉身边的人都知道,他是把自己的时间精确到分钟的人。所有接待过刘墉的单位都清楚,伺候好刘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我们的时间观念实在难以达到刘墉那样的精细。
任何一次活动,他都会要求提供一份详细的日程表,表中要列明所有他能够想到的具体条目:几点几分从酒店门口出发;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有几趟航班,哪一趟航班最节省时间,怎么衔接,如何接送;中午12点以前不要安排活动,以保证下午和晚上活动精神饱满;不和不相干的人一起吃饭,如果非吃不可,要确定好时间,时间一到立刻走人;某个活动几点几分开始,几点几分到达休息室,从休息室到达会场需要几分钟。每次活动前,即使你已经提前告诉了他你几点几分在大厅接他,但是他仍然会咨询楼层服务员,他从房间到大厅需要几分钟,然后他会准时从房间出来,一分钟也不浪费的准时到达。
刘墉到我们内地来,有很多次场合让我们的接待方十分尴尬。因为刘墉的名气大,宴会的时候接待方请到了地方上的领导作陪。但是,时间一到,即使宴会正在进行,他也马上告辞,让作陪的领导十分尴尬。
记者采访他的时候,如果是报刊的记者,他会问清楚你想发多大版面,如果是电视广播记者,他会问清楚你想做多长时间的节目,然后,他会在采访的当中突然停止,他告诉你他说的已经足够你的内容了,再说下去就是浪费时间。
如果是出席一个签名活动,刘墉会告诉主办单位,让他们把让他签名的书放在去现场的车上和他住的房间里一些,他会利用休息和路上的时间签名,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对于刘墉来说,最大的罪过就是无端的浪费时间,为了节约时间,得罪人也值得。无端的应酬不仅仅浪费了自己宝贵的时间,还毁坏自己的身体和精神。他认为自己是自己的时间的主人,别人没有权力要求他。他常说的话是,人的一生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支用,自己有更重要的事情做,他的每一分钟时间都要用到刀刃上。
13.刘墉惜时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4分)
14.除了惜时如金,在上文中还可看出刘墉具有许多鲜明的性格。请举一例说明。(3分)
15.根据文章内容,推断上文加点的词在文中的含义。(2分)
(1)等身:
(2)伺候:
16.刘墉为了节约时间,认为“得罪人也值得”。请你联系上文内容说说他都会得罪哪些人?你认为他这样做真的值得吗?(3分)
17.我们周围有很多人做事达不到理想效果,有些就缘于对待时间过分“慷慨”,请结合本文内容并用有关的名言警句对他们进行一番规劝。(4分)
7山东省济宁市-学年度高三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两个辍学的巨人
鲁先圣
这几天,全世界因为一个人的去世而震惊和思考。他是全球计算机行业的领*人物、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在痛惜一个天才英年早逝的同时,我们自然想起了另外一个几乎与他有着相同人生经历的天才比尔盖茨。他们同样在计算机领域建立了自己让全世界羡慕的帝国,但是,他们又同样是大学没有毕业就主动辍学开始创业,又都竟然取得了不可思议的巨大成功。
乔布斯作为电脑天才,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有影响力的创作者和企业家。他永久性地重新定义了个人计算的方式、外观和感受,率先认识到了图形化用户界面、鼠标指针和点击操作的潜在商业价值,而这些特性如今已经主宰了几乎所有的个人电脑。他四十年如一日的工作者,他为世界带来了很多划时代的产品并重新定义了业界的形态。
乔布斯年2月24日出生在美国旧金山,他一出生就被生母送人,因为他的母亲是一位年轻的未婚妈妈。他最早考入里德学院学习,但仅仅一个学期后便退学。这一年他仅仅21岁。他坚信自己一定会取得成功,他与另外两个朋友一起在自己家的车库里,创建了后来全世界著名的苹果电脑公司。
个人电脑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普及开来,与乔布斯不可分割。因为与管理层的矛盾,乔布斯曾经与苹果分道扬镳。苹果公司的发展也一度陷于低潮,不过随着乔布斯年的回归,苹果陆续推出第二代等一系列产品,迅速成长为美国最具价值的公司,乔布斯一手缔造的数字产品不仅成为苹果迷们的追捧对象,也引领了行业发展趋势。
乔布斯的成功为他赢得国家级技术勋章、年财富杂志年度最伟大商人、年财富杂志十年最佳CEO、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等称号。不幸的是,这位灵*人物,年被确诊胰腺癌,经过多年抗争,最终不敌病魔而去世。
比乔布斯晚出生8个月的比尔盖茨,出生于年10月28日。年,盖茨进入哈佛大学读书,在那里他为第一台微型计算机开发了编程语言,从此爱上计算机。三年级时,盖茨决定不再读书,从哈佛退学,全身心投入计算机的研制与开发。他与童年伙伴一起于年组建微软公司,自任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他们深信个人计算机将是每一部办公桌面系统以及每一家庭的非常有价值的工具,并为这一信念所指引,开始为个人计算机开发软件。
他被誉为电脑奇才、20世纪最伟大的计算机软件行业巨人。年他创建的公司开发了高质量的创造性图像,成为多媒体世界的一家强大企业。他36岁时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到年已有83亿美元资产,并蝉联年和年世界首富,年已经拥有财产亿美元。年10月18日出版的《时代》周刊评为在数字技术领域影响重大的50人之一。年和年连续两年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全球最受尊重的企业家。
乔布斯走了,比尔盖茨现在功成身退,在世界范围内全力做着慈善事业,造福整个人类世界。他们的成功,给了世界两个最鲜明的范本。
相信这样两个人的传奇经历,会让所有那些看重学历和名牌大学的头衔,看重什么海外经历而不惜一切代价把孩子送到海外留学的父母陷入思考。按照一般的思维,他们两个人中途辍学,中断学业,还没有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更没有取得进入社会的起码的学历资格,他们与同龄人相比,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可是,他们却依靠自己的努力,超越了同龄人,实现了伟大的梦想。
我们每一个人的天赋是不同的,每一个人的兴趣和特长也不相同,学历并不是成功的决定因素,关键的是如何发现发掘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走出属于自己的独特之路。
(选自年第12期《山东青年》)
19.为什么说苹果公司的发展与乔布斯密不可分?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述。(5分)
答:
20.请结合全文,谈一下“他们的成功,给了世界两个最鲜明的范本”这句话的含意?(4分)
答:
21.乔布斯和比尔盖茨都取得了成功,他们具有怎样共同的品质?(4分)
答:
22.文章的结尾说道:“学历并不是成功的决定因素,关键的是如何发现发掘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走出属于自己的独特之路。”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请结合文章阐述自己的观点。(5分)
答:
七、作文(60分)
23.请以“照进我心灵的阳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要鲜明。
8福州市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15~17题。(13分)
白手起家,不能手无寸铁
鲁先圣
①我们常常说,“人可以白手起家,但不能手无寸铁”。这里的“铁”,就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资本和能耐,也可以说是你创业的本领。
②哈佛大学教授哈恩曼曾经这样说:即使你再羸弱、再贫穷、再普通,你仍然拥有别人羡慕的优势。对于梦想难成真的人来说,不是缺少才能,而是缺少对自己才能的发现,缺少对自己人生价值的开发利用。
③美国人马克吐温作为职业作家和演说家,在文学领域和演说领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成为世界范围内受人尊敬的文学和演说大师。但是,在他选择文学和演说之前,他曾经试图成为一名商人。他先是投资开发打印机,花费了整整3年的时间,最后把千辛万苦借来的5万美元全部赔光了。他又发现出版商因为发行他的著作而赚了大钱。他很不服气,心想,我自己写了文章自己出版发行,所有的利润不都是自己的吗?为何不自己开一个出版公司呢?他于是又投资开了一家出版公司。但是,他不知道,写作与经商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他很快就因为债务陷入了困境,出版公司破产了,他也陷入了更大的债务危机当中。
④经过两次经商失败的打击,马克吐温终于认识到自己经商的无能,他彻底断绝了经商的念头。痛定思痛,他发现自己没有找到自己的强项,自己有写作和演讲的才能,而自己却没有很好地使用。到全国巡回演讲,在演讲的间隙里埋头写作。很快,风趣幽默的马克吐温声名大噪,成为全国知名的演说家,脍炙人口的作品也迅速走红。
⑤美国*治家富兰克林说:“宝贝放错了地方就是废物。”马克吐温开始经商的经历就是把宝贝放错了地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也许兴趣广泛,掌握多种技能,但是,在所有的长处中,总是有你的强项。成功者的原则是:去选择最能够使自己全力以赴的、最能够使自己的品格和长处得以充分发挥的职业。因为,唯有充分利用了自己的长处,才能够让自己的人生增值;相反,你总是选择自己的短处,你的人生就只能贬值了。
⑥很显然,一个人的成功,来自于对自己优势的发现,来自于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专注和投入,来自于对自己事业的无怨无悔!而这些,正是一个成功者必备的人生之“铁”。
⑦当你发现培养了自己的手中之“铁”的时候,等待你去采摘的,都是人生甘甜的果实。
(选自《意林》第5期)
15.作者由“人可以白手起家,但不能手无寸铁”这一俗语说起,以“铁”喻;接着用马克吐温的事例及,阐释了一个成功者必备的人生之“铁”是,
,。(5分)
16.本文在论述过程中,举了马克吐温投资开发打印机失败的事例之后,又举了他投资出版公司失败的事例,这看似多余,其实并非如此,为什么?(3分)
17.读了全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第⑦段划线句的感悟联想。(50字左右)(5分)
9江苏泰州年中考试题:
阅读鲁先圣的《谈优雅》一文.完成15—17题。(10分)
谈优雅
鲁先圣
①一个人的财富、职位甚至长相都可以通过化妆进行隐藏,但是,优雅却是装不来的。因为优雅是一个人文化水准的外在表现,是一个人内心修养的外在自然流露。
②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的人随着职位的升迁,随着财富的增多,就想着做绅士,但是,却往往让人感觉是在刻意的模仿和伪装,是很不得体的附庸风雅,甚至是令人作呕的矫揉造作。其实原因很简单,这些人并没有真正理解优雅的内涵,以为自己能够像那些优雅的人一样举手投足就是优雅了。
③优雅是一个人的综合素养,是一个人的文化积淀、真诚美德、善良品质、自然朴素的共同体。一个优雅的人,首先是一个有教养的人,有了教养而后才能谈得上修养,有了丰厚的修养才能够谈得上优雅。
④在哈佛大学拥有极高声誉的资深教授罗曼先生即将离任,做最后一次告别演讲的时候,他为了表达自己对学校的尊敬,把自己的车停到校门外面,步行一千多米走到学校大礼堂的讲坛。大家注视着教授一步一步的身影,感受到了什么叫一个学者的优雅。
⑤一个长相不漂亮的人,依然可以做到优雅。美国的第66任国务卿赖斯,是美国*府中有史以来职位最高的黑人妇女。她一口龅牙,黑不溜秋,鼻孔外露,嘴巴很大,但是,他依靠自己高深的文化修养完全弥补了先天的不足,朝气蓬勃,干练能干,充满智慧,在全球各个*治力量之间纵横捭阖,所到之处,没有人再想到她外表的丑陋,所有的人都为他钢铁般的意志和优雅的举止而倾倒。
⑥每一个人都可以优雅。*治家和文化人有属于他们的优雅,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优雅。就餐时的细嚼慢咽,上车时的排队等待,公交车上的起身让座,在医院里的轻声细语,生活中的尊老爱幼等等,都是一个人优雅举止的表现形式,这些细小的行为,构成了所有普通人的优雅。(有删改)
15.本文表达的主要观点(2分)
16.文中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并简要说说其作用。(4分)
17.读了此文,你认为一个优雅的人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不少于三点)?第⑥段列举了很多优雅行为,并请根据你的生活观察,再举一个优雅行为的例子。(4分)
10贵州省年高考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20分)
乡村里的年味
鲁先圣
每当岁月的脚步迈进了寒冬腊月,过年的氛围就渐渐浓厚起来了。过年是深刻而久远的记忆,是内心深处难以释怀的厚重情节,就像古街老巷里飘香的陈年老酒。尤其对于身在异乡的游子,伴随着时令的脚步,那种淡淡的思乡的忧愁,就悄悄地荡漾在眼前了。
同样是过年,城市和乡村是截然不同的。我在乡村出生,在那里长到19岁。然后到城市里读书工作已经26年了,在城市的时间早已经超过乡村了。但是,每当年临近了,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告诉朋友,自己要回故乡过年。然后就开始留心要带回家的东西,给老人的点心、给大哥的烟酒、给孩子们的新衣服和书籍、给儿时同伴的纪念品等等,统统买回家,放在一起,总会担心到时候走得匆忙忘记了哪一件。
在城市生活20多年,我只在城市过了两次年。第一个年是爱人怀了孩子不方便坐长途车;第二次是次年因为孩子太小,后来就再也没有在城市里过年。但就是因为过了这两次,我就再也不愿意过城市里的年了。就像平日一样起床看电视,朋友们互相打个电话问候,吃一顿平时常吃的水饺,同平时的生活哪里有什么两样呢?
可是,在乡村里,那是怎样的情景啊!进了腊月,附近几个集镇上的大集就热闹起来了。几个集镇的时间会错开,大集几乎天天有。每个集镇上都会有说书的唱戏的,鞭炮市里鞭炮声响个不停,牛羊市里公单捉对抵架。女人们都会聚集在服装市里选过年的新衣服,青年人和孩子们都在牛羊市和鞭炮市里凑热闹。孩子会买下一挂一挂的鞭炮回家。下午集散的时候,从集镇到一个个村子的小路上,无数的鞭炮声就炸响在半空里,传扬到一个个村庄,村庄里的人们就会说:有年味了。
到了除夕夜,村庄的街道上熙熙攘攘。每家的孩子都打着灯笼到街上来了,大街上,胡同里,院子里,到处是晃动的灯笼,孩子们追逐着,看看谁的灯笼最亮,谁的灯笼最好看。
大年初一是男人的世界。凌晨两三点钟,成串的鞭炮声在各个家庭的院子里响起来了,这是吃水饺前必须的项目。然后,家里的男性长辈就会率领着子孙走出家门,去给村里的长辈拜年。我们那个村子很大,这个过程总是会持续两三个小时的光景。我们村这些年仅仅高考走出来的学生就有一百多人,大家分布在全国各地,过年的时候基本都会回来,我们这些人自然成为村里的风景。到了每个家庭,给长辈拜年以后,说说自己所在城市的事情,谈谈自己的工作和事业,那种殷殷的关切,溢满情怀。
从初二开始,就是走亲访友的时间了。乡村所有的道路上,南来北往的人络绎不绝。这个项目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一直到吃完了元宵,飘荡在乡村里的浓浓的年味才渐渐飘散。
我知道我是永远也放不下乡村的年了。我的孩子尽管出生在都市,但是,在我带他回老家过了几个年以后,他也对于乡村的年一往情深,还没有进腊月,就开始盼望着返乡过年的日子了。(选自年1月15日《南方日报》)
1.仔细阅读第一段画线部分的文字,说说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城市里读书工作已经26年了,早已超过在乡村生活的时间,但每当年临近了时,为什么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回故乡过年?(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村庄里的人们就会说:有年昧了”,请你说说这里的“年味”表现在什么地方。(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最后一段为什么特别写到“我的孩子尽管出生在都市”,但却对乡村的年“一往情深”?(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作者运用比喻的侈辞手法,把过年比作古街老巷里飘香的陈年老酒,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过年的喜欢、爱恋和盼望。
2.因为在城市里过年与平常生活没有什么两样,而在乡村过年则热闹非凡,到人家去给长辈拜年,充满人情味;回乡的大学生们畅谈自己所在城市的事情以及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充满着关切的情怀。
3.在乡村,进了腊月,附近几个集镇上的大集就热闹起来了,集镇上有说书的唱戏的,鞭炮声响个不停,公羊捉对抵架。女人们选过年的新衣服,青年人和孩子们凑热闹。集散的时候,从集镇到一个个村子的小路上,无数的鞭炮声就炸响在半空里,传扬到一个个村庄。
4.作者这样写突出了乡村年味的浓烈、热闹、吸引人,乡村过年的那份热闹和乡情感染了孩子们,连出生在城里的孩子都向往它、喜爱它。(意对即可)
11辽宁、天津年中考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
当灾难来临
鲁先圣
①刚刚发生在韩国海域的游船倾覆海难,夺去了几百个孩子的生命。当人们在为海难的发生震惊的同时,船长率先逃生的事实让人们更为震惊!几百年以来,关于海难,一直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原则:海难发生之后,船长一定是最后一个逃生的人。可是,这个韩国船长却违背了这个原则,他不是积极指挥救援,而是置船上几百个孩子和游客的生死于不顾,自己带领着一些船员率先登上了前来救援的船只!
②他被韩国警方逮捕了,他也许要用一生的囚徒生涯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但是,即使如此,他依然不能被人们原谅。
③公元79年8月24日,意大利繁华的古城庞贝附近的维苏威火山突然爆发,整个城市一夜之间变成了一片废墟。当火山爆发的时候,包括市长、法官、警察等所有的人都在仓皇逃命、四处逃窜,整个城市一片混乱。但是,人们发现市*府门前站岗的士兵依然笔挺地站立在岗位上。大家喊他快逃,但是他纹丝不动,依然坚守着自己的职责。
④一段时间以后,当火山的熔岩停止了喷发,逃出去的人们返回废墟的时候,人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那位当时站岗的士兵,依然笔直地站立在他的岗位上。但是,他因为过量吸入火山灰中的硫化气体已经窒息死亡,他的身体已经成为一尊街头的雕塑。
⑤人们在为这个年轻士兵的丧生惋惜的同时,更为他兢兢业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职责精神而钦佩。现在,我们依然能够在那不勒斯的博物馆中看到他曾经使用过的头盔、长矛和盾牌。意大利人把这个士兵作为坚守职责的楷模,永远地保存在了民族的记忆之中。
⑥还有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流传很广的关于坚守职责的故事。年的2月27日,航行在非洲海岸的英国的佰克哈德号游船不幸遇上了暗礁。在游船缓缓下沉的不长时间内,包括船长在内的所有船员,没有一个人选择逃生。他们都在忙着疏导游客到救生艇上。当把最后一名游客送上救生艇以后,游船下沉了,船长和全体船员全部牺牲,而游客全部获救。
⑦庞贝古城的士兵和英国佰克哈德号游船的船长及其全体船员,给人类树立了关于职责的两个经典范例。他们的行动在告诉人们,坚守职责比生命更加重要。但是,他们的行为也同样给人类留下了一个重要的课题,他们坚守职责的基础是什么呢?他们为什么能够为了职责而放弃生命?
⑧答案并不神秘,是因为他们的良知和操守。当灾难来临,良知驱使着他们抵制住生的欲望。同时,良知赋予他们无上的自制力,使他们在生死面前能够摆脱自己的情绪。这是一种可以称为宗教情感的心灵潜能,只有它在一个人的心灵中显示出巨大的力量时,人的责任感才会产生。
⑨良知是一个人人格品行的本质。如果一个人没有良知,也就意味着没有人生的准则,就会为所欲为,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放浪形骸、声色犬马、纵情酒肉、贪赃枉法,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生命低级冲动的奴仆。
⑩这不是空洞的说教,它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任何一个细节和普通的岗位上。
——年5月10日《*河晨报》
1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1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4分)
12.“他被韩国警方逮捕了,他也许要用一生的囚徒生涯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但是,即使如此,他依然不能被人们原谅。”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加点词的理解。(3分)
13.良知是一个人人格品行的本质。它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任何一个细节和普通的岗位上。请举一例生活中有良知的中国人的事例。(3分)
10.(2分)答案:坚守职责比生命更加重要。或良知赋予人无上的自制力,坚守职责比生命更加重要。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11.(4分)答案:①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韩国游船海难中船长弃船而逃和意大利火山爆发时那个坚守职责的士兵、英国的佰克哈德号游船海难中船长和全体船员为救游客全部牺牲加以对比,强调突出了“坚守职责比生命更加重要”的观点(中心论点)。②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了意大利火山爆发时那个坚守职责的士兵、英国的佰克哈德号游船海难中船长和全体船员为救游客全部牺牲的事例,具体有力的证明了“坚守职责比生命更加重要”的观点(中心论点)。评分:共4分。论证方法和例子吻合每个得2分。12.(3分)加点词语强调了韩国船长即使为此付出失去一生自由的惨重的代价也换不回“几百个孩子的生命”,海难发生之后,他自己没有抵制住生的欲望,置几百个游客的生命于不顾,带领着一些船员率先登上了前来救援的船只。他的所作所为就是丧失了良知,是被人鄙视的行为。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12新疆、宁夏等地年高考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
绿色的风/鲁先圣
当残冬仅剩下最后一丝苍凉的时候,我的血液中涌动起一股温热撩人的春潮。回望那片被严冬压抑了整整一个季节的心灵的原野,心中的闷忿与不平再也难以接受强加的克制。春天来了,绿色苍翠的生命复苏了,希望的机会一个个地迎面来了。这个时候,我已经等了很久。
我知道春天的风是希望的家园。荒芜苍凉的土地因春风的吹拂而有了绿意,那无数弱小的生命在春风中挣扎着破土而出,又比肩接踵地向着辽阔的蓝天竞发。一株弱不禁风的幼树,会因春风的扶持而渐渐强壮,向着高大伟岸挺进,那浩瀚的森林更不用说了,一夜之间,春的消息传遍林中,无边无际的茂密又在春风的拂煦中润育了。没有什么比河水更理解春风的美意,死气沉沉的水流即刻奏起美妙动听的乐曲。春风中,一颗饱经沧桑的心灵振作起来了,这是自然的恩赐。万物复苏的季节,你有什么理由让它选掉呢?
夏天是严酷的,秋天是沉重的,冬天的日子让生命的希望都消失在远方。所有这些时候,我都几平无一例外地尝受到了它们设置在前面的困顿和磨难。在每一次遭遇厄运的时候,我一直在想,季节是更替运转的,不论冬天多么冰冷与无情,春天总会来的。难道厄运之后依然还是厄运吗?
在那些时候,我发现我身边许多同我一样遭受了磨难的人低下头颅,有人甚至永远地躺在了冰雪之中。我听到过一句这样的哀叹:我为什么总是不幸呢?当时我从内心深处发出一声怒吼:站起来,冬天之后不就是春天吗!
太阳每天都会升起,黑夜之后即是黎明,春天不是一个遥远的日期。只要有种子存在,一切就有希望。当春风吹来的时候,种子就会在春的沐浴中绽出嫩绿,结出硕果;这是季节给予生命的全部涵义。
春天首先是一个季节,她给予我的一直是受用不尽的生命运动的命题。春天更重要的是一个充满希望、重新开始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我尽可能将过去所有岁月中的不幸与磨难抛到生命之外,重新赋予生命一种全新的意义。
辽远的大地上已经有了一丝绿色的影子,我为此而激动不已。一棵衰草都能改变自然的颜色,何况我这五尺男儿呢?
绿色的春风吹来了,我昂起头颅,伸出有力的双手。
16.作者在第一段中说“心中的闷忿与不平再也难以接受强加的克制”,其“难以接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答:
17.第二段“春天的风是希望的家园”,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4分)
答:
18.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①第四段中的“冰雪之中”指的是什么?
答:
②最后一段中的“昂起头颅,伸出有力的双手”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答:
19.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题中“绿色的风”既指春天的风,又指人的一生中充满希望的大好机遇。
B.本文借春风中万物复苏之景,抒发了憎恶人生厄运、热爱人生之春的激情。
C.本文通过耐自然季节更迭现象的感悟,写出了深刻的生活哲理,表现了积极的
人生态度。
D.本文对春景的描写,是为了突出春天的绚烂,从而反衬夏天的严酷和秋冬的沉重。
E.本文语言朴实,写景简明,意蕴含蓄,抒情自然,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16.希望的机会迎面走来了(4分答:“春天来了,生命复苏了”只给2分)
17.春风使荒凉沉寂的大地充满生机,使饱经沧桑的心灵振作起来。(4分,一层2分)
18.(6分)①答:困顿与磨难(或厄运与磨难,3分)②将过去岁月中的不幸与磨难抛到生命之外,以实际行动给生命以全新意义。(意合即可,3分)
19.(4分)BD。
13广东省深圳市年联考语文试卷议论文阅读(8分)
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鲁先圣
⑴“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这里要争的这个“气”字,指的是人在世上要有骨气,在生活当中,凡事不能够没有原则地忍气吞声委曲求全。因为一个人一旦没有了骨气,也就没有了原则,没有了刚性,更没有了尊严。但是,如果缺乏一定的修养,对自己没有公正的认识,骨气很容易变成傲气,身上会滋生出盛气凌人、骄傲自大、自以为是、唯我独尊、目中无人等危险的品质,这样就使自己变成了一个人人避而远之的自大狂。
⑵徐悲鸿曾经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豪气与傲气就截然不同了。我们在评价一个人豪侠仗义爽快的时候,经常说这个人豪气干云。这里的豪气,就是那种“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丈夫气概。有了这种豪气,才会生出舍我其谁、义薄云天的大气魄。
⑶志气对于一个人来说就更加重要了。一个没有志气的人是成就不了什么大事的。志气是人生命当中最基本的素养,是人生理想的基本前提,是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的底气。中国人常常说的一句话是“人穷志不短”,意思就是不论你贫穷到什么程度,你都不可以丧失志气。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了志气。只要志气在,一切都可能有转机。
⑷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周身透露着侠气的人就很少了,我们更多的是从历史画卷中,从春秋战国时代那些慷慨悲歌的故事中,从回荡在燕赵大地上许许多多的悲壮故事中,获得侠气的概念的。侠气是一种十分可贵的高尚品格,因为侠气突出的是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去成全他人。正因为这样,千百年来,侠气一直是被尊崇的人生品德。一个人不当侠气之士无可厚非,但是身上应该有一点侠气,这种侠气会让你放射出一种夺目的光彩。
⑸义气与侠气有显著的不同。侠气更多的是甘为他人的付出,而义气则是一种对约定的承诺。我们通常说的义气,一般是指朋友之间。为朋友两肋插刀,那是因为你们是朋友,就像兄弟,就应该在朋友遇到危难时出手相助,这是我们民族的道德规范。违背了这个规范,就会受到社会的谴责和朋友的诟病。
⑹勇气则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不论你要做什么事情,没有勇气当头是不行的。勇气是敢于冒险,但更是一种大无畏的气概,是一种对自我能量的自信。勇气是你事业的发端,更是你成大事的先声。有了这个先声,你才会有浩荡的远大前程。
⑺正气就无须多言了。一个人只有一身正气,才会让人敬仰和尊敬。正气是社会的准则,是大家必须遵守的规范。不论身在什么行业,也不论职位高低,只有你一身正气,才会受到尊敬。相反的是,不论你有多高的职位和有多少财富,身上都是歪风邪气,同样也会为人所不齿。
⑻骄气一种更要不得的禀性。一个人身上如果有了骄气,就是危险的开始。因为骄气预示着自满,也就是预示着对自我的过分肯定。这往往是一个人走下坡路的发端。我们常常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个骄傲,就是指人身上的骄气。所有这些气质,都是我们身上潜伏的素质,把握培养这些气韵,让身上少一些傲气邪气,多一些浩然之气,我们的人生就会更显大写的人生并充满了风骨和色彩。
(选自《时文选粹》第八辑)
请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1分)
第⑺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在历史画卷中,在古代悲壮故事中,我们常能见到有一身侠气的人物,请你列举一个具有这样侠气的人物事例来作为第⑷段的论据。(2分)
文章第⑸段写到“为朋友两肋插刀,那是因为你们是朋友,就像兄弟,就应该在朋友遇到危难时出手相助”,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14河南、青海年中考联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
一种造就强者的人生境遇/鲁先圣
①没有人一生都是一帆风顺。任何一个人随时都会遇到逆境。当逆境降临到你的面前,以怎样的心态对待它,便成了人生归宿的契机。
②苏格拉底说,逆境是磨炼人的最高学府。这种逆境观,几乎是历史上所有伟人巨子成功的基石。我们那位留下了“千古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司马迁先生暂且不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阙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方有《说难》、《鼓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些贤才大人哪一个不是在逆境这所学府里爬滚了千百次的?
③人必须有信心战胜生活中的一切逆境。对于一个坚强的思想者来说,没有逆境就意味着没有了思想之源。有磨难,才会有痛苦,才会使人思索,才会发现这个世界的光明与阴暗,才会顿悟人生的真谛,才会明智练达。而只有明智的人,生命才会卓越才会不同凡响。
④苦难的逆境,使庸者专变得琐乖戾,但却使强者变得坚韧而崇高。一个装着香水的无口瓶,只有打碎它才会散发出幽远的馨香;一块朴拙的顽石,只有经过无情的雕琢才会成为奇异的工艺品,那累累的创伤,恰是生命给你的珍贵。那每一个伤口,都是一次演练,一次登高,一个顿悟。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以自己的心态去看待生活,胸藏江河者看到的逆境是暂时的回流,回流之后是可以放舟千里的浩荡之水;而胸怀溪涧的人面对逆境便以为无法越过,只能永久地停留在这阻挡面前。因而,人生的关键是培养自己博大的胸怀。一个人,只有具有博大的胸襟.才能够平静地对待世界与人生。
⑤灾难是我们能真正照见自己的镜子。灾难的程度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逆境在人生中总是暂时的,逆境之后便是平坦的大道。一个人倘如练就了在逆境中的心平气和,在顺境中难道不是一日千里的气概吗?
⑥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上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逆境,是人生中最可贵的部分,正是它将卓越与庸俗鲜明地区分开来,使那些不凡的生命从混沌的世俗中脱颖而出。
⑦纪伯伦说,除了通过黑夜的道路,人们不能到达黎明。逆境,是强者遇到的必然的关口。没有逆境的苦难,哪有强者的战场?没有战胜困难的过程,又哪有胜利成功的喜悦?逆境的后面只有两个结局,一个是失败,一个是成功。战胜了逆境,人生就踏上了成功的坦途,而在逆境面前退缩了,便只能以失败抱憾终生。.
⑧人要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才能学会走路。卓越者的一个特点是在逆境中百折不挠。摔一次,站起来,再摔一次,再站起来。摔了若干次,爬起来若干次,他的筋骨因而强健了。他视摔跤如平常,于是每摔一次便强健了一次,意志变得如钢铁般硬实了。
⑨这就是逆境,一种造就强者的人生境遇。
(选自年10月4日《大公报》)
1.、如果把标题“一种造就强者的人生境遇”改换成“逆境,一种造就强者的人生境遇”好不好?为什么?(3分)
2..根据文章前后文,为第④段画线处补充一个恰当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
3..人为什么必须有信心战胜生活中的一切逆境?(3分)
4..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分别举例加以说明。(3分)
5..“大事难事有担当,逆境顺境向前看,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眼光。”结合本文的内容揣摩这个句子,谈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顺境逆境。(3分)
15云南省景洪市、山东临沂市年中考语文试卷
民国奇人刘文典/鲁先圣
刘文典是一位长期被历史忽略的国学大师,作为当代杰出的文史大师、校勘学大师和研究庄子的专家,他的思想学问博大精深。他“二十岁就名满大江南北”,极具传统士大夫的傲骨,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总是一副“狂生”模样。他师承刘师培、章太炎,结交胡适、陈寅恪,瞧不起闻一多、沈从文,追随过孙中山,营救过陈独秀,驱赶过章士钊,痛斥过蒋介石。
刘文典是研究《庄子》的专家,按照他自己的说法,自古以来只有两个半人懂庄子,一个是庄子,另一个他没说,半个则是他本人。这话可以与南朝诗人谢灵运的“才高八斗”论相媲美。当年的谢灵运也是心高气傲的人,他写的诗艺术性很强,尤其注意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爱。诗篇一传出来,人们就竞相抄录,流传很广。宋文帝很赏识他的文学才能,特地将他召回京都任职,并把他的诗作和书法称为“二宝”,常常要他边侍宴,边写诗作文。一直自命不凡的谢灵运受到这种礼遇后,更加狂妄自大。有一次,他一边喝酒一边自夸道:“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其中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两人的高傲简直如出一辙啊!
刘先生最经典的怪诞故事发生在年他任安徽大学校长时期。安大闹学潮,蒋介石来安庆视察。蒋介石看他外表邋里邋遢,就问:“你就是刘文典吗?”刘文典不高兴地反问:“你就是蒋介石吗?”蒋介石命令他惩办罢课学生。他说:“我这里只有教师学生,不知道谁是共产*。你是总司令,应该带好你的兵;我是大学校长,学校的事由我负责。”蒋介石非常气愤,严厉指责刘文典没有尽到管束学生的责任。刘文典毫不退让地指着蒋介石的鼻子说:“你是*阀!”奋勇扑上来要打蒋介石。被拉开以后,蒋介石不得不自下台阶骂道:“真是个疯子!”一直研究古典文学的刘文典最瞧不起新文学运动。因此,因为新文学白话小说的成就驰名国内被聘任为教授的沈从文,遭到刘文典的公开侮辱和蔑视。刘文典公开质问:“他沈从文有什么资格当教授?”并在课堂上说:“要讲教授嘛,陈寅恪可以值一块钱,我刘文典一毛钱,沈从文那教授只能值一分钱。”昆明遭日*空袭时,刘文典和学生一起护卫着陈寅恪向防空洞奔跑,看到沈从文也匆匆地跑,他当众大骂:“我被炸死了,就没人给学生讲庄子了,你沈从文跑什么跑!”幸亏年轻的沈从文很有涵养,不与他计较,假装没有听见地赶快躲开,不然,他恐怕是免不了年轻人的一顿拳脚的。
年,联大中文系代主任闻一多决定将刘文典解聘。因为刘文典擅自离校,到云南普洱县的磨黑呆了半年。原因是他喜欢抽鸦片,而磨黑产上好鸦片。当地的朋友知道他的爱好,就邀请这位大学者去。他自作主张地一口应承,只跟少数人打了个口头招呼就丢下课程走了,而且乐而忘返,一去半年不回。
更加匪夷所思的是,他平时上课都是边吸鸦片边讲,还要求校方给他安排一个杂役提着茶壶随时为他加水,影响很坏,深为师生诟病。闻一多坚决主张不再聘用,语言学家王力为他讲情,说老先生从北平随校南迁,还是爱国的。闻一多发怒道:“难道不当汉奸就可以擅离职守,不负教学责任吗?”
民国时期的中国文坛上怪人奇人很多,但是毫无疑问,刘文典先生是数得着的一个人物。
11(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2分)
A.刘文典认为自古以来只有两个半人懂得庄子,半个是自己。这种说法表现出刘文典的自负。
B.安大闹学潮,刘文典面对蒋介石的指责,毫不退让,破口大骂,甚至要与蒋介石动粗。从这一点来看,刘文典对蒋介石的黑暗统治已是深恶痛绝,甚至到了忍无可忍的程度。
C.研究古典文学的刘文典瞧不起白话文运动,将这种怨气自然就撒在写白话小说的沈从文身上,只不过沈从文涵养深厚,对此不大在意。
D.刘文典做事往往率性为之,为吸食上好鸦片,到云南普洱县的磨黑呆了半年,这引起了闻一多的强烈不满,执意要解聘他。
E.本文摘取了刘文典人生的若干片断,描写了他非同寻常的一些事迹,表现了他“荒唐怪诞”的性格特征。
(2).刘文典“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总是一副‘狂生’模样”,他的“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举例分析。(3分)
16江苏省徐州市届九年级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秋意在一个多雾的黎明溜来/鲁先圣
①秋意在一个多雾的黎明溜来,到了炎热的下午便不见踪影。广袤的北方,一到了秋天,最明显的是颜色的变化。似乎是一夜之间,漫山遍野的绿色都变成了满眼金*。金*色的叶子和金*色的果实,在金*色的土地上,演奏起金*色的乐章。
②这一切都是从一枚落叶开始的。在某一天的清晨,像平日一样起来晨练,突然发现踩着了一枚叶子,或许是梧桐的叶子,或许是槐树的叶子,也许是白杨的叶子。叶子是金*色的,静静地躺在地上。下意识里就想起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意味,你蓦然醒悟,秋天来了。这个时候,走在任何一条小路上,你都会闻到弥漫在天空中的轻微的茴香气息,还有金菊的芬芳气味。
③秋天并不是一下子就占据了统治地位的,就在气温下降了十几度,你赶快加了衣服,以为冬天快来的时候,温度又慢慢回升起来。阳光看上去温存愉快,大地一片祥和。但是,这样的天气大多是靠不住的,温暖的日子没有几天,灰色的日子又来了,风起劲地刮起来。接着,又是一夜散乱的犹如游丝一般的细雨,粗硬的灌木也开始变*,山坡上和旷野里稀疏的草绿色彻底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④秋天的田野里到处都是农人的身影,一车一车的成熟的庄稼行进在弯弯的乡间小路上。间或会有几声欢快的歌声传来,那是农人发自内心的喜悦。天空中有飞翔的天鹅,有排成人字型南飞的鸿雁,湖里是成群的野鸭。它们就像一片阴深的云朵,使秋天显得更加苍郁了。
⑤成熟的庄稼在几天之间就消失在了村落里,粮食都装进了农民的粮仓里,有金灿灿的豆子,有金*色的玉米,还有各种各样的杂粮。农民把小麦种上,然后就等着度过一个漫长而悠闲的冬季了。
⑥当一个个伤感的文人正感叹着季节的无情之时,正在旷野里里收获着庄家的农人,却唱着一年中最欢乐的歌。辛勤的汗水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艰苦的付出得到了加倍的回报,一年的希望变成了沉甸甸的现实,幸福的脸上怎能不挂满开心的欢心和喜悦!
⑦没有一个季节像秋天那样色彩斑斓。秋天就像一个高明的画师,那么纵臂一挥,大地上的颜色立刻就如一幅巨画一般涂抹得恰到好处。松柏依然是苍翠的绿色,但是,却增添了漫山遍野的金*,增添了艳丽的火红。更不要说挂满枝头的果实,妖娆芬芳的菊花,骄傲地昂首大地的高粱。没有一个季节像秋天这样色彩缤纷,没有一个季节像秋天这样果实累累,没有一个季节像秋天这样丰富繁盛,没有一个季节像秋天这样祥、温暖和安静。
⑧秋天的美好更在于它迷人的澄净,它的干净如洗,它的爽朗开阔,它的泾渭分明,它那弥漫在空气中的果实的气息。还有秋天的湖,别有一番情致,夏天的汪洋恣肆早就沉到了湖底,深邃澄净,波澜不兴,意境高远。
⑨最让人陶醉的,是镶嵌着金*色花边的向日葵。圆圆的脸盘里,挤满了饱满的果实,争相着向太阳展示自己,那种毫无保留的宽阔胸怀,让人肃然起敬。
⑩北方的秋天和南方截然不同。北方的秋天是多彩的,饱满的,丰硕的,干冷的,凌厉的秋风使树木落下片片*叶,只剩下自己强硬的枝干。花草都隐藏到了大地深处,松软的*土地一览无余地裸露在阳光下。南方的秋天季节特征并不明显,秋天的树叶依然是苍翠的绿色,没有火红的枫叶,也没有高贵的金*,到处是四季常青的植物,唯一不同的,大约只有人们的心境。
我最喜欢王勃的那句写秋天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从天而下,孤鹜由下而上,高下齐飞。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水天形成一色。王勃把一个辽阔秋天的意境写到了极致了。杜甫的“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写的是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但是,他的意境太过苍凉了,远没有李白“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豪迈。
这样的情怀,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来说,是不会有的。城市里只有热和冷的区别,哪里有颜色的变化呢?天空是一样的天空,楼群是永远不变的楼群,马路是永远不变的马路。灿烂的季节,斑斓的色彩,只属于城市之外的旷野,只属于*土地上的生灵,只属于美丽的故乡。
15.文中描写的秋天具有哪些特点?(4分)
16.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⑦段画线句子的妙处。(4分)
秋天就像一个高明的画师,那么纵臂一挥,大地上的颜色立刻就如一幅巨画一般涂抹得恰到好处。
17.如何理解这句话“灿烂的季节,斑斓的色彩,只属于城市之外的旷野,只属于*土地上的生灵,只属于美丽的故乡。”(4分)
18.作者意在写北方的秋天,为什么又要写南方的秋天?这种写作手法与我们学过的哪篇文章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中华资源库
要求:(1)请以“心中最美的声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字的文章,文体自选。(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9~22题。(18分)
他不是小溪,是大海/鲁先圣
任何一个热爱音乐的人,都不会绕过巴赫。他第一个把各国不同风格的音乐成功地糅合在一起,他为人类谱写了几百首不朽的传世乐章,他一生的创作被后人评价为:“使上帝的话语广为流传,使音乐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顶点。”在巴赫以后出现的世界上所有伟大的音乐家,几乎全部受过他的滋养。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却在有生之年一直没有摆脱卑微的职位和贫穷的窘迫。
巴赫于年出生在德国中部的爱森纳赫。虽然这是一个小城镇,可它的市民却酷爱音乐。该市古代的城门上就刻着“音乐常在我们的市镇中照耀”的字样。中世纪的吟歌者,经常手执竖琴,在这里吟唱诗歌并举行歌唱比赛。巴赫家族是地地道道的音乐世家,他父亲是一位优秀的小提琴手,祖父的兄弟中有两位是具有夭赋的作曲家,叔伯兄弟姐妹中有几位是颇受尊敬的音乐家。
对于具有极高音乐天赋的小巴赫来说,在这样的家庭成长原是十分幸运的,然而命运之神却给这位未来的伟大音乐家安排了巨大的磨难:他9岁丧母,l0岁丧父,只得靠大哥抚养。尽管家里存放着大量音乐资料,可专横的兄长就是不允许他翻阅学习,无论他怎样苦苦恳求也无济于事。小巴赫只得趁哥哥离家外出与深夜熟睡之际,在月光下偷偷地把心爱的曲谱一笔一划地抄下来,历时长达半年之久,因而大大损坏了他的视力,晚年不得不在双目失明的痛苦中度过。但是他对于音乐的执着并没有打动兄长。当兄长发现了弟弟的秘密时,不仅无情地没收了小巴赫的全部心血;而且还严厉地惩罚了他。
15岁的巴赫忍受不了兄长的虐待,只身离家,走上了独立生活的道路。他靠美妙的歌喉与出色的古钢琴、小提琴、管风琴的演奏技艺,被吕奈堡米夏埃利斯教堂附设的唱诗班录取,同时进入神学校学习。这里的图书馆藏有丰富的古典音乐作品,巴赫一头钻进去,汲取、融合着欧洲各种流派的艺术成就,开阔了自己的音乐视野。为了练琴,他常常彻夜不眠。每逢假日,他都要步行数十里去汉堡聆听名家的演奏。
巴赫曾向许多有名的音乐家请教,但却从未得到过一位正式老师长期的指导。但正因如此,他如同一只辛勤的蜜蜂,到处寻找与吮吸营养。后来,他在一家室内乐队当一名小提琴手。在随后的20年中,巴赫主要是以一位风琴家而闻名,虽然他还是一位作曲家、教师以及乐队指挥。l年巴赫38岁时开始在莱比锡的圣托马斯教堂任歌咏班领唱,他在余生的27年中一直担任这个收入很低的卑微的职位。
巴赫从未居过高位,他的生活一直是勉强能养家糊口,他在有生之年远不如莫扎特和贝多芬、李斯特和萧邦那样闻名,有些雇主甚至并不赏识他的才能。莱比锡教会希望能聘到一位“第一流音乐家”,只是他们未能雇上最初认定的两位人选,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才让巴赫担任歌咏班的领唱。
德国剧作家、*论家莱辛曾经这样说:“天才即使不是生在极端贫困的阶层,也是生在生活非常艰苦的阶层里。”确是如此。在巴赫的一生中,贫困与死亡像一对可怕的魔影紧紧相随。他不仅从未享有富裕舒适的生活,而且从9岁起就因父母相继去世而开始感受到死亡的威胁,长大成人作父亲后,又眼睁睁地将自己孩子中的ll个送进了坟墓。
巴赫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包括将近首的大合唱曲;组成《平均律钢琴曲集》的一套48首赋格曲和前奏曲:至少还有首其它前奏曲;多首其它大键琴乐曲;23首小协奏曲;4首序曲;33首奏呜曲;5首弥撒曲;3首圣乐曲及许多其它乐曲,总计起来写出了多首严肃乐曲。在这些作品申,巴赫作为一个虔诚的新教教徒,通过宗教音乐形式(受难曲、弥撒、经文歌、康塔塔等),抒发了对人类灾难、痛苦的怜悯、同情以及对和平与幸福未来的渴望。与前人的作品相比,巴赫这种充满宗教内容及复调音乐思维的作品更为广阔地揭示了人的内心世界。
但是,巴赫在世时作品一直不为人们欣赏,他既没有显赫的地位,也没有赢得社会的承认,是后来的莫扎特和贝多芬首先发现了他的宝贵价值。他们为巴赫音乐的深刻、完美与无懈可击所折服。当贝多芬第一次看到巴赫的某些作品时,不禁惊叹道:“他不是小溪(巴赫的名字是‘小溪’的意思),是大海!”年,门德尔松在柏林的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演出中使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复活了。这首曲子被认为是所有宗教音乐中最伟大、最丰富的典范。
今天,全世界任何一个严肃的音乐场所都在演奏巴赫的音乐,巴赫被称为“不可超越的大师”。世界公认:他的出生,是音乐的幸运,也是世界的幸运。
19.文章以“他不是小溪,是大海!”为题目,有何妙处?(4分)
20.作者为什么要以大量篇幅叙述巴赫的种种生活磨难?(4分)
21.请简要概括巴赫音乐作品的特点。(4分)
22.结合文章内容,探究巴赫登上音乐巅峰的原因。(6分)
试题答案:
(二)(18分)
19.(4分)(1)以名人贝多芬对巴赫的高度评价为题目,令人信服,可以增强文章的吸引力;(1分)(2)小溪与大海对比,可以生动地凸显巴赫在音乐创作上取得的成就无与伦比;(1分)(3)大海容纳百川而浩瀚无际,可以象征巴赫博大精深的音乐对世人的巨大影响和深厚滋养。(2分)
20.(4分)作者通过对巴赫遭遇兄长的极力阻挠、艺术成就得不到承认、生活困顿以及迭遭不幸的叙写,渲染了巴赫生存环境的极度艰难,(2分)有力地衬托出巴赫对音乐的痴迷,揭示了生活磨难的历练铸就的坚韧、执着的品格,是成就巴赫音乐辉煌的重要原因。(2分)
21.(4分)(1)兼收并蓄,糅合多种风格;(1分)(2)数量众多,种类丰富;(1分)(3)充满宗教内容及复调音乐思维,直击人类精神世界,庄重严肃;(1分)(4)深刻、完美,无懈可击。(1分)
22,(6分)答案提示:
(1)环境因素:出身音乐世家,置身有着浓郁音乐氛围的社会环境,深受家庭和周围环境的熏陶浸染:作为虔诚的宗教信徒感同身受,获得丰厚的精神滋养,作品中渗透了对人类灾难、痛苦的怜悯、同情以及对和平与幸福未来的渴望。(3分)(2)个人因素:具有极高的音乐天赋,热爱痴迷音乐:拥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品格,虽历经磨难而依然对音乐执着追求;勤奋刻苦,虚心求教,善于学习,博采众长。(3分)
17南京市年初中升高中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他不是小溪,是大海!
鲁先圣
任何一个热爱音乐的人,都不会绕过巴赫。他第一个把各国不同风格的音乐成功地糅合在一起,他为人类谱写了几百首不朽的传世乐章,他一生的创作被后人评价为:“使上帝的话语广为流传,使音乐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顶点。”在巴赫以后出现的世界上所有伟大的音乐家,几乎全部受过他的滋养。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却在有生之年一直没有摆脱卑微的职位和贫穷的窘迫。
巴赫于年出生在德国中部的爱森纳赫。虽然这是一个小城镇,可它的市民却酷爱音乐。该市古代的城门上就刻着“音乐常在我们的市镇中照耀”的字样。中世纪的吟歌者,经常手执竖琴,在这里吟唱诗歌并举行歌唱比赛。巴赫家族是地地道道的音乐世家,他父亲是一位优秀的小提琴手,祖父的兄弟中有两位是具有夭赋的作曲家,叔伯兄弟姐妹中有几位是颇受尊敬的音乐家。
对于具有极高音乐天赋的小巴赫来说,在这样的家庭成长原是十分幸运的,然而命运之神却给这位未来的伟大音乐家安排了巨大的磨难:他9岁丧母,l0岁丧父,只得靠大哥抚养。尽管家里存放着大量音乐资料,可专横的兄长就是不允许他翻阅学习,无论他怎样苦苦恳求也无济于事。小巴赫只得趁哥哥离家外出与深夜熟睡之际,在月光下偷偷地把心爱的曲谱一笔一划地抄下来,历时长达半年之久,因而大大损坏了他的视力,晚年不得不在双目失明的痛苦中度过。但是他对于音乐的执着并没有打动兄长。当兄长发现了弟弟的秘密时,不仅无情地没收了小巴赫的全部心血;而且还严厉地惩罚了他。
15岁的巴赫忍受不了兄长的虐待,只身离家,走上了独立生活的道路。他靠美妙的歌喉与出色的古钢琴、小提琴、管风琴的演奏技艺,被吕奈堡米夏埃利斯教堂附设的唱诗班录取,同时进入神学校学习。这里的图书馆藏有丰富的古典音乐作品,巴赫一头钻进去,汲取、融合着欧洲各种流派的艺术成就,开阔了自己的音乐视野。为了练琴,他常常彻夜不眠。每逢假日,他都要步行数十里去汉堡聆听名家的演奏。
巴赫曾向许多有名的音乐家请教,但却从未得到过一位正式老师长期的指导。但正因如此,他如同一只辛勤的蜜蜂,到处寻找与吮吸营养。后来,他在一家室内乐队当一名小提琴手。在随后的20年中,巴赫主要是以一位风琴家而闻名,虽然他还是一位作曲家、教师以及乐队指挥。l年巴赫38岁时开始在莱比锡的圣托马斯教堂任歌咏班领唱,他在余生的27年中一直担任这个收入很低的卑微的职位。
巴赫从未居过高位,他的生活一直是勉强能养家糊口,他在有生之年远不如莫扎特和贝多芬、李斯特和萧邦那样闻名,有些雇主甚至并不赏识他的才能。莱比锡教会希望能聘到一位“第一流音乐家”,只是他们未能雇上最初认定的两位人选,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才让巴赫担任歌咏班的领唱。
德国剧作家、*论家莱辛曾经这样说:“天才即使不是生在极端贫困的阶层,也是生在生活非常艰苦的阶层里。”确是如此。在巴赫的一生中,贫困与死亡像一对可怕的魔影紧紧相随。他不仅从未享有富裕舒适的生活,而且从9岁起就因父母相继去世而开始感受到死亡的威胁,长大成人作父亲后,又眼睁睁地将自己孩子中的ll个送进了坟墓。
巴赫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包括将近首的大合唱曲;组成《平均律钢琴曲集》的一套48首赋格曲和前奏曲:至少还有首其它前奏曲;多首其它大键琴乐曲;23首小协奏曲;4首序曲;33首奏呜曲;5首弥撒曲;3首圣乐曲及许多其它乐曲,总计起来写出了多首严肃乐曲。在这些作品申,巴赫作为一个虔诚的新教教徒,通过宗教音乐形式(受难曲、弥撒、经文歌、康塔塔等),抒发了对人类灾难、痛苦的怜悯、同情以及对和平与幸福未来的渴望。与前人的作品相比,巴赫这种充满宗教内容及复调音乐思维的作品更为广阔地揭示了人的内心世界。
但是,巴赫在世时作品一直不为人们欣赏,他既没有显赫的地位,也没有赢得社会的承认,是后来的莫扎特和贝多芬首先发现了他的宝贵价值。他们为巴赫音乐的深刻、完美与无懈可击所折服。当贝多芬第一次看到巴赫的某些作品时,不禁惊叹道:“他不是小溪(巴赫的名字是‘小溪’的意思),是大海!”年,门德尔松在柏林的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演出中使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复活了。这首曲子被认为是所有宗教音乐中最伟大、最丰富的典范。
今天,全世界任何一个严肃的音乐场所都在演奏巴赫的音乐,巴赫被称为“不可超越的大师”。世界公认:他的出生,是音乐的幸运,也是世界的幸运。
1.文章以“他不是小溪,是大海!”为题目,有何妙处?
2.作者为什么要以大量篇幅叙述巴赫的种种生活磨难?
3.请简要概括巴赫音乐作品的特点。
4.结合文章内容,探究巴赫登上音乐巅峰的原因。
答案
答案:
1.(1)以名人贝多芬对巴赫的高度评价为题目,令人信服,可以增强文章的吸引力;(2)小溪与大海对比,可以生动地凸显巴赫在音乐创作上取得的成就无与伦比;(3)大海容纳百川而浩瀚无际,可以象征巴赫博大精深的音乐对世人的巨大影响和深厚滋养。
2.作者通过对巴赫遭遇兄长的极力阻挠、艺术成就得不到承认、生活困顿以及迭遭不幸的叙写,渲染了巴赫生存环境的极度艰难,有力地衬托出巴赫对音乐的痴迷,揭示了生活磨难的历练铸就的坚韧、执着的品格,是成就巴赫音乐辉煌的重要原因。
3.(1)兼收并蓄,糅合多种风格;(2)数量众多,种类丰富;(3)充满宗教内容及复调音乐思维,直击人类精神世界,庄重严肃;(4)深刻、完美,无懈可击。
4.提示:(1)环境因素:出身音乐世家,置身有着浓郁音乐氛围的社会环境,深受家庭和周围环境的熏陶浸染:作为虔诚的宗教信徒感同身受,获得丰厚的精神滋养,作品中渗透了对人类灾难、痛苦的怜悯、同情以及对和平与幸福未来的渴望。(2)个人因素:具有极高的音乐天赋,热爱痴迷音乐:拥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品格,虽历经磨难而依然对音乐执着追求;勤奋刻苦,虚心求教,善于学习,博采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