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艺术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年轻人重拾老手艺创业有前景吗
TUhjnbcbe - 2022/10/27 21:05:00

老手艺的失落有很多时代原因,但随着工业化的脚步慢慢放缓和人们在精神上的需求越来越高,以精益求精为宗旨的老手艺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

1

-03-22

中青在线

“章丘铁锅”因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3》而走红,网店瞬时出现近10万口的订单,由于手工铁锅产量每年只有几千口,“臻三环”传承人不得不暂时将其下架。手工铁锅的爆火,说明代表工匠精神老手艺仍然被众人需求。老手艺的失落有很多时代原因,但随着工业化的脚步慢慢放缓和人们在精神上的需求越来越高,以精益求精为宗旨的老手艺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

有这么一群年轻人,他们重新操起老手艺,在传承中创新,让老手艺回归生活。

南京财经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本科毕业的张雪放弃了金融公司的工作,回到苏州,和母亲薛金娣——苏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学苏绣;

湖北城建学院毕业的田欢年回到家乡利川学习传统打铁技艺创办铁娃公社;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生岑瑞庆毕业后返乡重拾古法制糖的手艺;

学视觉设计专业的李晶把面塑当成自己一生坚守的事业;西南大学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舒欣荣成立了重庆品阁夏布有限公司,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夏布设计加工成手工包、抱枕、手工画轴、名片等创意产品;

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的李臻颖年回到老家和舅舅学古法制茶,创办“苏湖学堂”国学工作室;

广西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李明星做起了“锔锅锔碗”的瓷器修复行当。

创业本艰辛,他们选择的是受众比较少、难以很快见到效益的创业项目,必然更加艰辛。

初期收入微薄,在非议中坚守

岑瑞庆年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广西贵港市五里镇垌心村,梦想把家乡成片的甘蔗变成价值更高的事物,让蔗农流淌在地里的汗水不再那么廉价。这一举动刚开始并没有得到乡亲们的理解,有村民笑他那么多年的书白读了,而且古法制糖和现代化糖厂的批量生产相比,产量太小,技术也太陈旧了,选择这个有前途吗?但岑瑞庆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古法制糖虽然产量远不及糖厂,但柴火熬制的红糖,可以有效保留当地原生甘蔗的营养,能很好地护理女性健康,对于讲究品质的消费者来说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而且这个创业项目所需设备不多,原材料、人员、场地等都可以就地取材,两三户农家协作就可以启动了。

岑瑞庆在制作红糖

相关阅读:传承古法红糖制作熬出生活的味道

李晶大学毕业后从事过多份工作,但都不是她喜欢的,在看到面塑那一刻,“我特别兴奋”,李晶觉得找到了一辈子都要去做的事。得知她想学面塑,尤其是日后还想以此谋生的想法后,家人无不反对。丈夫赵岩觉得,传统艺术早已产业化,但民间艺术从业者还是小众群体,他不看好妻子日后专门从事面塑创作。在很多人眼中,“民间艺人不过就是个摆地摊的”。因为摆摊,李晶没少受到过路人的白眼和议论,“他们是觉得我年轻、形象也不差,也有学历,干点啥不好”。还有一次,李晶应邀在长春一家五星级酒店里展示自己的面塑工艺,酒店的一位顾客问她为何不找份正经工作。“正经”这两个字令她很不舒服,“都是靠双手吃饭,做面塑怎么就不是正经工作了呢?”现在,李晶的面塑业务主要涉及面塑教学、礼品订做、商业表演。“做这一行,收入很不稳定,有时候商演或订单密集,有时就只是给学生上课”。李晶坦言,入行前几年收入微薄,家里开销多靠爱人的工资,最近一年的收入刚比工作时好了一些。但在李晶看来,创业并不意味着要赚很多钱,能找到可以一直从事的行业,有够用的收入,就很不错。

李晶在幼儿园上面塑体验课

相关阅读:李晶:在非议中坚持做面塑

要有工匠精神,耐得住寂寞

“我刚回来的时候父母几个月不跟我说话。”返乡学习传统打铁技艺田欢一开始得不到父母的支持,因害怕与父母起争执,他总是在铁匠铺待到很晚才敢回家。

为了做出“中华好铁锅”,田欢和师傅们一起摸索了3年,期间拜访了国内多家制锅工厂,又经过无数的实验和失败,打铁一般包含选料、切铁、取样、开班、烧火、捶打、成型、淬火等十来个步骤,整个过程去捶打上千次,且每一个步骤的背后都依靠着积年累月的实践经验。为了尽快提高自己的打铁技术,田欢在铁匠铺里一待就是一整天。打铁的环境恶劣,空间狭窄,火炉铁锅相对而立,温度奇高,夏天身上的衣服可以拧出水来,冬天可以直接赤膊,田欢不喊苦也不喊累。3年后,他和师傅们终于造出了一把成型的锅。样品锅使用精铁制成,开口24厘米,锅底平整光亮,锤印均匀。在使用土家特有的*豆猪油开锅法之后,铁锅不沾也不呛。

田欢(左一)和老铁匠唐运国正在赶制铁锅

相关阅读:90后辞职回乡打铁锅盘活家乡老手艺

李臻颖年回到老家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和“古法制茶大师”舅舅李臻颖学习被评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紫笋茶制作技艺”。曾经在清朝之后停产失传多年的紫笋茶制作手艺,清清楚楚地呈现在李臻颖面前——在春日的清晨,趁太阳还未升起,露水还垂坠在叶片上的时候采下茶叶,再进行先分拣,摊青,放进桶子里蒸。“连这桶子也得讲究,唐朝人叫它‘釜甑’。”李臻颖说,蒸完还得像捣草药一样,用杵臼把茶叶一点点捣碎,用布小心盛着放进圆形的小模具,再用方锤子轻轻捶平。捶结实了,拿出来穿个孔。“刚炒完的茶叶,总是有点儿水汽,要除水汽,不能晒,得用最原始的方式烘干。往锅里捣鼓几根烧红的炭火,再把茶饼放上去烘着,不一会儿,整间屋子,都弥漫着茶叶的清香……”精细的古法制茶让李臻颖如痴如醉。

相关阅读:传承古法制茶传播传统文化

夏布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苎麻为原料编织而成的麻布,常用于夏季服饰,凉爽宜人。夏布是华夏传统的服装面料,在夏商周时期就已用于制作服装。做夏布产品的舒欣荣带领10个人组成的设计团队,两人一组,合作设计一种类型的产品。舒欣荣引入竞争制,谁设计出了优秀产品就会被评为“本周之星”,有奖励。她竭尽全力为这一传统布料注入更多的元素,不仅要美观,也要实用,着力提高它的附加值。

相关阅读:“超级玛丽”创业闯关记

技艺要传承,思路要超前

绣花郎张雪学刺绣前先去上海考了一个拍卖师证书,他的设想是拍卖苏绣。“现在想想,这个意识有点超前,苏绣是二次创作的艺术品,目前还没有达到珍稀的地步,但以后苏绣肯定能进入艺术拍卖市场”。与传统苏绣不同,张雪的作品抽象、简洁、文艺、现代,更生活化,他的《佛》、《四季》分别获得了第八届、第九届江苏省艺博银针杯刺绣作品大赛金奖,很多人现场订货,卖出了几十件。从创意到绣制,历时半年才完成的《星空》,采用了锁针、打籽针、滚针、接针、集套针、盘金针等20多种新的针法技巧,把星球与轨道绣制得栩栩如生。作品获得了第十届江苏省艺博奖银针杯刺绣大赛金奖。“创新并不意味着摈弃传统。”从《星空》这幅作品开始,张雪逐渐找到了苏绣创新的一种新的可能性。

张雪在刺绣

相关阅读:绣花郎张雪:让世界文化遗产苏绣回归生活

做面塑的李晶从孩子和年轻人喜欢的卡通形象开始捏,在以往卡通形象的基础上进行创意制作,比如十二生肖趴趴系列和爱情版招财猫等。去年,李晶整理编辑了名为“面揉心声”的作品集,分为作品赏析和制作步骤讲解两部分,“现在市面上很少能买到面塑教材”,她希望更多的人能按照书中的步骤学习面塑技法,做出精彩的作品。李晶还计划和其他民间手工艺人一起设计长白山旅游产品的衍生品,通过面塑形式让更多人了解东北文化。

李明星做瓷器修复的定位是为酒店、餐厅修复餐具和瓷器装饰品,但四川美术学院的师生给出的新思路是:“锔瓷不应只用作修复,还可用于创作。”川美师生运用锔瓷技艺,将各地搜集来的、甚至不同朝代的碎瓷片做成全新的、独一无二的果盘、烟灰缸等,不仅有视觉上的冲击力,也有独一无二的文化和美学意义。

相关阅读:瓷器修复:“锔锅锔碗”仍然有市场

重拾老手艺有前景吗?

岑瑞庆把古法红糖店铺开到了豆瓣和淘宝上,销售的品种除了传统的原味红糖,还有姜茶红糖、桂花红糖、玫瑰红糖等多种不同口味的红糖。在围绕红糖研发新产品的同时,年,他还请来糕点师傅,用红糖研制出饼干、花生酥、牛皮糖等小零食,这些新产品一上线就受到年轻顾客的欢迎。为了拓宽零售市场,岑瑞庆把直播的场景带进甘蔗地里,给网友看他们的生产环境。随着“乌乡”品牌的打响,岑瑞庆拿出大部分的收入改造了作坊,原本家庭式的作坊,因为越来越多的村民不断壮大。他还向当地农户提前半年订购甘蔗。有了保障,村民们种蔗更加积极,仅这项每年就帮当地村民增收近千元。

张雪另外一个理想是让苏绣回归生活,他和伙伴成立了弥惟刺绣研习所,办兴趣培训班,讲座加体验,教孩子们在团扇、手帕、帆布包上绣花。研习所成立至今,已经举办了多场有关苏绣的体验式活动,上千人参与。他还开始尝试与更多国内外艺术家合作,探索刺绣在现代艺术中的多元化可能。目前,张雪已拥有版权多项,包括30多项外观设计类专利与两个实用新型专利。在今年首次与一家珠宝设计师联合设计《眼》系列的珠宝首饰后,又有3家品牌商主动找到了张雪求合作。他也在大家的呼声中,在淘宝开了一家店铺,每月能售出二三十件创意作品,好评不断。

张雪在展示他的作品

相关阅读:绣花郎探索苏绣与现代艺术多元融合

田欢的铁娃公社现在年售铁锅0余口,年净利润30余万,公社里的师傅月收入可达万元。不但村里的铁匠都参与了进来,原本在外务工的年轻人也纷纷回到家乡学习打铁手艺。田欢父母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他们由开始的不理解不赞同田欢打铁开铁匠铺,转变为支持和鼓励田欢去做他想要做的事情。田欢的母亲甚至辞了职专门在家帮田欢开锅。

传承老手艺的创业项目,投资人会考虑投资吗?纵横知本投资公司股东合伙人熊浩认为,在此领域创业能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非常棒,他在做公益基金顾问的时候每年会辅导几个类似创业项目,如有特别好的具体项目可以考虑。纵横清华x-lab创业DNA基金管理合伙人戴永表示,会考虑投资,但是是否投还要看项目本身的设计、创业者和团队的素质、执行力、市场情况等,和其他项目没有太多的差异。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出品

1
查看完整版本: 年轻人重拾老手艺创业有前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