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如下棋,基金公司面对今年高考作文可谓得心应手。
恰逢高考时段,尽管阔别考场多年,看到高考作文题目仍然引发大众思考,尤其是今年全国新高考Ⅰ卷“本手、妙手、俗手”的作文题在社交网络引发热议。不少基金公司都对其有深刻理:
睿远基金认为,本手是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围棋中也有十诫一说:不得贪胜、入界宜缓、攻彼顾我、弃子争先、舍小取大、逢危须弃、慎勿轻速、动须相应、彼强自保、势孤取和。
在富国基金看来,本手,代表扎实的基本面研究。而妙手则是投资理念/方法论的形成。至于俗手,则是按部就班的投资技巧。
融通基金通过对围棋、打仗、投资三个场景中“通盘无妙手”的分析,层层递进,引出中心思想:无论市场涨跌,每月按时扣款买入,长期下来获得一个平均成本,等待市场行情到来,看似平淡无奇,没有“妙手”,但胜在“按部就班”,不断积累。
兴证全球基金此前三次都讨论投资中的“妙手”和“俗手”,表示,如同围棋一样,投资比的是长跑,短期的锋芒并不一定能带来长期的胜利。
而财通证券资管写了五篇高考作文,将五个高考作文话题对应到投资当中,总结了许多投资心得,比如:投资是高强度的长期赛事,不管何种风格的投资,都是对时代经济发展与产业变迁认知的变现,背后的内核其实是保持与时俱进、不断迭代的学习能力。
睿远基金:投资中的“本手、妙手、俗手”
围棋中有“本手、妙手、俗手”一说:本手是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围棋中也有十诫一说:不得贪胜、入界宜缓、攻彼顾我、弃子争先、舍小取大、逢危须弃、慎勿轻速、动须相应、彼强自保、势孤取和。
保持冷静,管理风险
不贪,是基于理性思考和冷静判断之后的一种行为。不得贪胜不是让我们放弃求胜的心,不是什么所谓的“佛系”,而是提醒我们时刻保持头脑冷静,避开诱惑。
围棋比赛中有胜、负与和,首要目标是“求不败”,而不败常常属于少失误的一方。投资是为了赚钱,但同时也是“不亏钱”的艺术,首要考虑的同样是如何管理风险,减少失误。
我们应该更加理性思考什么情况下投资,而不是因市场短期上涨或者下跌而引起的本能反应来行动。我们在市场当中交易,但交易所依循的应该是我们的投资规则和理论,把握好投资过程,“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否则,市场变化风起云涌,所有支持交易的理由都可能在瞬间被推翻,被“改变信仰”,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犯错的成本太高,极容易陷入亏损的境地。
不求妙手,但求积胜
胜率是决定长期超额收益的重要因素。
不得贪胜的后一诫就是:入界宜缓。这种“缓慢”并不是绝对的慢,而是一种“累积”。如果追求小的胜利而容许大的失败的话,那么在一个更长更大的“局”中,很难获胜。
围棋大家李昌镐在自传《不得贪胜》里面说到“不求妙手,但求积胜”,这也适用于我们的投资,身边似乎总有一夜暴富的“妙手”,但我们应该为“积胜”而感到踏实。通过长期高于50%的胜率,积累超额收益。
同样道理,基金经理一年两年排名在市场前1/2、前1/3并不会特别难,但是如果常年能够维持在这样的区间段,那么拉长时间段,大概率会非常靠前。
根据Wind数据,我们提取了Wind混合型基金过去5个完整年份的数据,统计区间为自年1月1日至年12月31日,共有成立满5年的只基金可比。
数据发现:
1.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排名前十位的基金中,有7只基金都是每年排名在前二分之一,其余3只则是有四年排名在前二分之一;同时每年排名在前二分之一的基金包揽了前六名。
2.在可比的只基金中,共有44只基金每一年都排在全市场前二分之一,这44只基金中总收益最低的一只基金,在全市场依然可以排到前二分之一(/)。
3.如果五年间,有两年处于前二分之一,那么最好的一只基金也只能排在五年间总收益榜的第32位。
4.如果五年间,只有一年处于前二分之一,那么最好的一只基金仅排在五年间总收益榜的第73位。
不得贪胜,投对本金
李昌镐的棋,当面对对手不断挑衅的时候,也时常保持在平稳推进中不断累积己方的阵地,克制那种想要冲入对方阵中厮杀的冲动。
如此,我们在投资当中也应该避免“倒金字塔式”的投入本金。
当市场属于单边上涨的初期,小试牛刀,买一点先试试看。但是市场处于单边上涨阶段,因此无论买什么基本上都能赚钱,甚至买错了都有可能比买对了赚得多。
这样的情形会让我们自信心满满,因为我们的尝试得到验证,那么无论我们原本的想法是否客观理性正确与否,都得到了确认,正向反馈会刺激我们的认知,让我们“投入更多”。
那在这种时候一种常见的进场方式,就是随着市场上涨越买越多,也就是“倒金字塔式”投资。
这样投入本金的方式,为什么不妥呢?
举个实例看看:假设目前我们手里总计有十余万可以拿出来投资基金,
小试牛刀建仓:先投资1千块,小试牛刀,赚了20%,觉得很不错;
获利加仓:追加第二笔1万元,又获得了10%的收益,这感觉太好啦;
高位加重仓:看起来这个产品不错,于是又加大投入,一下追加了10万元。
如果此时下跌5%会怎么样呢?
对于这只基金来说,整个区间段获得大约25%的正收益,依然是很好的表现。但是若从我们的实际投资回报来看,大概是这样的:
在不考虑交易费率的情况下,第一笔钱赚了元,第二笔钱赚了元,第三笔钱亏元,合计亏损元,这与产品区间总25%的收益率形成鲜明对比。
用一张图表来模拟,就是如下的形态:
“倒金字塔”式投资
投资中,我们不妨保持多一些“本手”,去追寻更稳固的基础和更长久的胜利。慢,即是快。
富国基金:投资如棋局,坚持本手,妙手天成
投资如棋局。
棋场需要步步为营,初盘布阵、中盘腾挪、尾盘收官,整体下来行动谨慎,防备严密。投资也需要稳扎稳打,初期钻研择时、中期加减仓、末期适时止盈,每一步都需要慎重决策、兼顾回撤控制。
在行棋方法上,围棋有“本手、妙手、俗手”,这三个术语也对应了投资实操过程中的可选项。这些方法到了一定境界,都是应对险境的求胜哲学,亦是一种人生的态度。
本手——扎实的基本面研究
扎实的基本功永远是追求胜局的核心,在棋局上是本手的熟练运用,在投资上是对基本面的深入研究。
把握企业盈利增长的趋势,是最优的投资策略之一,市场的主线,永远来自于企业盈利的兑现。若是投资股票,要了解公司基本面和发展潜力如何、所处行业和经济环境如何等等;若是买基金,要对基金的类型、投资方向,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等因素深入透视、了如指掌,做到心中有数,而非人云亦云;若是广义上的大类资产投资,需要熟稔宏观策略、理解和追寻时代洪流带来的富矿。
只有琢磨清楚这些最真实、最基本、最切实际的东西,才能可构建强大的认知能力圈,收获认知的红利。
妙手——投资理念/方法论的形成
棋局中的妙手总在赛场上,被后来者津津乐道;正如一些投资大师、基金经理的“高光时刻”,被广大投资者拿来反复琢磨和借鉴。
投资中的妙手,往往是在承担一定的风险的情况下实现的,优秀的投资经理或许有自己成熟的理念和极强的自律,提高一定风险下“妙手”的胜率,普通的投资者切不可期望毕其功与一役。比如投资择时,我们总认为自己能做对这个选择题,结果往往是被市场反复泼冷水。
妙手的形成,必须经过对市场高强度的跟踪研究、经年累月的反复验证,再结合投资者自身的风格,才可形成有效的投资方法论,是一个比较艰辛的过程,切不可急于求成。况且,投资的方法论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俗手——按部就班的投资技巧
俗手为按部就班、中规中矩的行棋方法,方法四平八稳,在高手层面会导致直接失败,但对于新手来说,使用俗手是可能必经之路。
在特定的市场趋势下,投资的一些“小规律”、“小技巧”,在短期可能确实奏效,但如果对基本面一知半解,这类方法往往站不住脚,而且不利于自身水平的提升。
比如喜闻乐见的“冠*基金策略”,可能是很多新手买基的“必选项”。可其实大部分年度冠*奖金的持仓,多为市场的热门标的,但物极必反是自然规律,也是A股永恒的法则。拉长时间看,冠*基金策略甚至存在“冠*魔咒”,实际可能跑不赢“中位数”策略。这也说明了,俗手更需要在理解市场规律后、灵活使用,生硬照搬就变成了“死扛”。
在风云涌动的A股,鲜少有常胜将*,也难见不变的风口,我们应避免人云亦云,不盲追“性感”的投资热点,不盲信网红基金或基金经理。
无论是期待毕其功于一役的妙手,还是期待“无招胜有招”的俗手,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对本手的深刻理解上。
很多时候,本手、妙手和俗手的应用都可能引致胜局,三者孰好孰坏的结论也不尽然。但三种方法的有机应用,一定是为了追求最终的胜局,而不是执着于细节和巧劲,这是棋手和投资者应有的大格局,也是棋局和投资相通的魅力。
融通基金:定投:通盘无妙手
善弈者通盘无妙手。
很会下棋的人,往往一整盘棋都没有神奇的一招,或者力挽狂澜的一手。
这有点违反我们的直觉,为什么是这样呢?
一、围棋的通盘无妙手
韩国有一位围棋选手叫李昌镐,是围棋界的世界级顶尖高手,下围棋的人都知道他。
李昌镐16岁就夺得了世界冠*,被认为是当代仅次于吴清源的棋手,巅峰时期横扫中日韩三国棋手,号称“石佛”,是围棋界一等一高手。
李昌镐下棋最大的特点,也是最让对手头疼的手法,就是从不追求“妙手”。
而是每手棋,只求51%的胜率,俗称“半目胜”。
通常,一局棋下来,总共也就-手,即使每手棋只有一半多一点的胜率,最多只要一百多手,就能稳操胜券。
也就是说,只要每一步比对手好一点点,就足够赢了。
李昌镐曾对记者说:我从不追求妙手,也没想过要一举击溃对手。世界排名第一的棋手,居然只追求51%的胜率,
让很多记者和业内人士都觉得不可思议。
这恰恰是高手的战略,所谓的“妙手”,
虽然看起来很酷,赢的很漂亮,但存在一个问题——给对方致命一击的同时,往往也会暴露自己的缺陷,正所谓大胜之后,必有大败;大明之后,必有大暗。
而且,“妙手”存在不稳定和不可持续性,无法通过刻意练习来形成技能上的积累,一旦“灵感”枯竭,难免手足无措。
正如守卫一座城池,只靠“奇兵”是不行的,终归要有深沟、高垒的防护。
而与之相比,“通盘无妙手”看似平淡无奇,但是积胜势于点滴、化危机于无形,最终取得胜利是稳稳当当的,体现的是不同于“妙手”的另一种智慧。
二、打仗的“通盘无妙手”
中国有句古话: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意思是说:善于打仗的人往往没有什么显赫的功绩。
清朝末年,太平天国起义,太平*战斗力极强,大清国20万八旗兵和60万绿营兵在其面前都不堪一击,可最终却毁在了曾国藩率领的湘*手里,这是怎么回事呢?
不了解情况的一定以为曾国藩是一个熟读兵法、足智多谋的战略家,其实恰恰相反,在他带领湘*之前,并没有多少带兵打仗的经验,也不懂什么用兵之道。
之所以能赢,其实就六个字——结硬寨,打呆仗。
曾国藩从来不与敌*硬碰硬地短兵相接,即使在胜算很大的情况下也从不主动发动攻击,而是每到一个地方就在城外扎营,然后挖战壕、筑高墙,把进攻变成防守,先让自己处于不败之地。
太平*是非常骁勇善战的,总想跟湘*野战,而湘*就是守着阵地不动,就算太平*再能打,碰到这种路数,也是毫无办法。
只要一有时间,湘*就开始不停地挖沟,一道又一道,直到让这个城市水泄不通、断草断粮,等到城里弹尽粮绝之后,再轻松克之。
就这样,一座城接着一座城,一点一点地挖沟,一步步地往前拱,就把太平天国给拱没了。
所谓“结硬寨,打呆仗”,简而言之,就是先占据不败之地,然后慢慢获得细小优势。
曾国藩是一个爱用“笨”方法的人,他不喜欢取巧的东西,也不相信什么四两拨千斤的事情。
因为胜利果实从来不是强攻出来的,而是它熟透了,自己掉下来的。
《孙子兵法》里说,胜可知,而不可为。
三、投资的“通盘无妙手”
投资大师霍华德·马克斯曾经在他的投资备忘录里,讲过这样一只基金:
当时,我和一位客户刚一起吃过饭,这位客户管理着美国一个大型退休基金。
他告诉我,在所有退休基金中,他管理的基金排名从来没高于27%,也从来没低于47%,所以他的基金稳定地位于中间。
这个业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二个四分位(前50%),不是第一个四分位(前25%),也不是后两个四分位(后50%)。
连续14年都是如此。
大家觉得,14年综合起来,他的基金业绩如何?
你可能会说在27%到47%之间,平均可能是37%。
实际是,这14年综合起来,他的基金排在前4%以内,是美国业绩最好的基金之一。
为什么?
既然他没有一年是非常成功的,最后怎么可能成为同行里最优秀的呢?
答案很简单,他没有一年是糟糕的。每一年的业绩都稳定地保持良好。
每一年都不错,有些年份很好、有些年份一般,从来没有一年糟糕的。
有时候出色、有时候很好、有时候一般,但从来不糟糕。
避免沦为输家,自然成为赢家。
霍华德·马克斯得出结论,这就是投资成功很重要的秘诀。
我们都是普通人,在股市中,无疑是弱势的一方。
没有投研团队,没有海量数据,没有第一手的资讯,做不到经常性的公司调研,也不能隔三差五和各个行业的大佬面对面交流……
但股市的有趣之处在于,强者不一定赢,弱者也未必输,关键要找准自己的定位,运用合适的投资方式。
做定投的人,承认自己是一个普通人。
不会预测市场,不会研究企业,没有信息优势,没有太多时间精力投入到股市中,也无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投资情绪。
这些弱点,可以被定投很好地规避:定投不需要预测市场,亏损时坚持,达到收益目标后适时止盈,把握住这两点就够了;定投用不着研究个股、行业,指数基金简单又省心;定投不需要你劳神费力天天盯着,到期按时扣款,其他时间该干嘛干嘛;定投也不用你控制情绪,遵守定投纪律,别轻言放弃就行。
无论市场涨跌,每月按时扣款买入,长期下来获得一个平均成本,等待市场行情到来。
看似平淡无奇,没有“妙手”,但胜在“按部就班”,不断积累。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兴证全球基金:三次讨论投资中的“妙手”和“俗手”
扁鹊,就是围棋界那些能在关键一招中力挽狂澜、绝境逢生的“妙手”,而他的两位哥哥,则是每一招都看起来平淡无奇、波澜不惊的“俗手”。作为“妙手”的扁鹊确实名气更大,但如果回归医学本质,去考量医者真正对整个人类健康所做出的贡献的话,作为“俗手”的两位哥哥却更胜一筹。
——《从扁鹊三兄弟的故事看投资中的“妙手”和“俗手”》,年7月
李昌镐每一手都只追求51%的进攻效率,而剩下49%用于防守。这种看上去的“俗手”虽然波澜不惊,但是带来的是一次又一次扩大的势力范围。不少围棋初学者都力求下出“妙手”,一鸣惊人,迎来种种赞叹,但是这种“妙手”多数都是毕其功于一役,富贵险中求。如同围棋一样,投资比的是长跑,短期的锋芒并不一定能带来长期的胜利。股神巴菲特有句名言叫“永远不要亏损”,与李昌镐坚持的俗手如出一辙。
——《投资如棋,不得贪胜》,年11月
51%的效率,意味着循序渐进、纵容冷静地攻守兼顾。1%看似微不足道,但二三百手一局棋,对手难于不露马脚。当然,更难于李昌镐持续地掌握这1%的火候而让对手无隙可乘。不求胜而自胜是俗手法则的精髓所在。
——《妙手难觅,俗手易行》,年8月(全文可在兴证全球基金
财通资管:爱基民心切,我们一口气写了五篇高考作文
财通证券资管写了五篇高考作文。将五个高考作文话题对应到投资当中,总结了许多投资心得。
01全国甲卷《红楼梦》众人题名匾额片段
抄作业的三重境界
试问,在刚接触股票、基金的时候,谁没抄过作业?相信可以斩钉截铁回答“我没有”的投资者寥寥无几。
一些投资者或是跟风买入基金经理的重仓股,又或是直接拷贝FOF基金的持仓,更有甚者根据身边朋友推荐、各种股票基金讨论群里道听途说的消息就匆忙下注。无论抄作业的姿势如何,结果都可想而知。
投资大师彼得·林奇曾说过,不研究基本面就去买股票,就像打牌不看牌,终将失败。对于投资者来说,“抄作业”可能会一时爽,但未必能够一直爽。无论是炒股还是买基金,想通过抄作业的方式持续赚钱都是行不通的。
但话又说回来,“抄作业”几乎是每个投资者从青涩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抄作业”的第一重境界:照搬照抄,直接引用。这就好比《红楼梦》中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翼然”二字给亭子题名。这多见于小白投资者。
而第二种境界则是融会贯通、借鉴化用,即类似于“泻玉”一词,既借鉴了“泻出于两峰之间”中的“泻”字,但又有所创新。小白投资者进阶之后,大概能达到的水平。
而作为成熟投资者,“抄作业”的境界需要更上一层——独创。他们不仅要了解市场、了解投资标的,更要认清自己,即根据资金属性、投资目标、风险收益特征等因素,提出一套与之相匹配的资产配置解决方案。
从引进吸收到推陈出新,这是一个合格投资者的自我修养。那么,你现在到了哪一步?
02全国乙卷:跨越,再跨越!
下一个山巅见!
8年奥运会,到年冬奥会,中国以强有力的脉搏两度令世界赞叹。可能有投资者会问:为什么国力强大了,股市还在0点附近踏步?
事实如何呢?我们以两场奥运会的开幕日为节点(8.8.8-.2.4)看看A股市场的变化:上证综指期间仅涨29%,但若采用另一个更能反映A股全貌的指数万得全A,则期间涨幅超过%,折合年化涨幅10.33%。也就是说,两次奥运期间,中国股市悄然完成了一次跨越。
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推动中国股市下一次跨越的力量会是什么?
是产业之兴。供给侧改革下,技术升级、产能出清、并购重组都将加速产业转型与整合,各行各业将有一批优秀龙头公司脱颖而出。
是科技之*。得益于人才储备、融资资本、基础设施的共同推动,中国正处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变迁之中,运用科技创新创造需求、满足需求的行业赛道和公司,盈利可望获得脉冲式增长。
是财富之聚。房住不炒、资管新规影响了中国居民财富配置走向,加上养老金“第三支柱”*策已在陆续落地,增量资金进场与投资赚钱效应有望形成持续的正反馈,成为推动A股再跨越的资金活水。
在奥运赛场之外,我们也将在资本市场,见证中国国力的崛起,途中会有坎坷与风雨,但转头回望,一个又一个山巅已在我们身后。坚定信念,找对方向,下一个山巅,我们再相见!
数据来源:Wind,指数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中国证券市场成立时间较短,上述展示不能作为任何投资推荐。
03北京卷题1:学习今说
保持进化,不设终局
投资中唯一不变的,就是我们一直面对变化的市场。盘点前几年的市场热门赛道,有如年的电子、年的食品饮料和新能源,以及年的新能源,正所谓“花无百日红”,要穿越震荡的市场持续赚钱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回顾这些产业变迁和投资主线的变化,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投资是高强度的长期赛事,不管何种风格的投资,都是对时代经济发展与产业变迁认知的变现,背后的内核其实是保持与时俱进、不断迭代的学习能力。
如何持续进行学习,很多投资大师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总结下来无外乎两点:首先,拓展能力圈,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断吸纳知识,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其次,逐渐建立自己的投资体系,在实践之中不断总结,在发展之中保持迭代更新。唯有如此,面对市场的喧嚣和躁动,我们才能从容应对,在拥抱变化之中赢得长期价值。
04北京卷题2:在线
在线
网络时代奔涌而来,在线已然开启了另一个新世界。学习在线,办公在线,消费在线,服务在线……一切能想象到的联系似乎都被一张看不见、摸不着的数据网络“网罗”起来。
基于此,基金投资也愈加便捷。在线申赎,在线了解各类基金知识,甚至在线与基金经理沟通也更加频繁。但随之而来的还有投资焦虑,因随时变动的净值估算而患得患失的小心脏,因各类“小道消息”而变形的投资动作,每一个基民都在“随时online”。
但现实是,市场往往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变动”,几乎没有投资者能保证自己反复进行成功的波段操作,频繁操作也意味着犯错的。
05天津卷:寻常烟火,就是最美的风景线
历经烟火,方得繁华
何谓“烟火气”?是市井生活,是众生百态。投资便宛如一趟人生旅程,盈亏起伏,皆是旅途上的烟火气。如何以平常心处之,是门学问。
资本市场容易让人过度乐观,面对成功,人们总喜欢“自我归因”,无形中将偶然和运气当成规律,并以此规律用到下一次,但往往下个转角风景便不同,盈亏可能在一念之间转变。
经历过起,便很难承受落。殊不知,低谷本就是人生常态,此时若无法控制心态,那只会让自己更加狼狈。
我们常说“舍与得”,这是一种人生智慧,在投资中亦如是。投资中,人们往往容易陷入“接飞刀”、“赚快钱”的异想天开,其实学会冷静地放弃超出能力范围的事,理智地看待每一次起落,才是最重要的事。
毕竟,在这场旅程中走到最后的人,才能看到更多的风景。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