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基风云
作者:魏来
又是一年高考到,高考作文题目一直都备受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这是年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题目,一时间各大社交网站讨论热烈,在学霸频出的基金圈中关于“投资如棋局”的相关话题也被刷屏。
富国基金:扎实的基本功永远是追求胜局的核心
投资如棋局。
棋场需要步步为营,初盘布阵、中盘腾挪、尾盘收官,整体下来行动谨慎,防备严密。投资也需要稳扎稳打,初期钻研择时、中期加减仓、末期适时止盈,每一步都需要慎重决策、兼顾回撤控制。
在行棋方法上,围棋有“本手、妙手、俗手”,这三个术语也对应了投资实操过程中的可选项。这些方法到了一定境界,都是应对险境的求胜哲学,亦是一种人生的态度。
本手——扎实的基本面研究
扎实的基本功永远是追求胜局的核心,在棋局上是本手的熟练运用,在投资上是对基本面的深入研究。
把握企业盈利增长的趋势,是最优的投资策略之一,市场的主线,永远来自于企业盈利的兑现。若是投资股票,要了解公司基本面和发展潜力如何、所处行业和经济环境如何等等;若是买基金,要对基金的类型、投资方向,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等因素深入透视、了如指掌,做到心中有数,而非人云亦云;若是广义上的大类资产投资,需要熟稔宏观策略、理解和追寻时代洪流带来的富矿。
只有琢磨清楚这些最真实、最基本、最切实际的东西,才能可构建强大的认知能力圈,收获认知的红利。
妙手——投资理念/方法论的形成
棋局中的妙手总在赛场上,被后来者津津乐道;正如一些投资大师、基金经理的“高光时刻”,被广大投资者拿来反复琢磨和借鉴。
投资中的妙手,往往是在承担一定风险的情况下实现的,优秀的投资经理或许有自己成熟的理念和极强的自律,提高一定风险下“妙手”的胜率,普通的投资者切不可期望毕其功与一役。比如投资择时,我们总认为自己能做对这个选择题,结果往往是被市场反复泼冷水。
妙手的形成,必须经过对市场高强度的跟踪研究、经年累月的反复验证,再结合投资者自身的风格,才可形成有效的投资方法论,是一个比较艰辛的过程,切不可急于求成。况且,投资的方法论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俗手——按部就班的投资技巧
俗手为按部就班、中规中矩的行棋方法,方法四平八稳,在高手层面会导致直接失败,但对于新手来说,使用俗手是可能必经之路。
在特定的市场趋势下,投资的一些“小规律”、“小技巧”,在短期可能确实奏效,但如果对基本面一知半解,这类方法往往站不住脚,而且不利于自身水平的提升。
比如喜闻乐见的“冠*基金策略”,可能是很多新手买基的“必选项”。可其实大部分年度冠*奖金的持仓,多为市场的热门标的,但物极必反是自然规律,也是A股永恒的法则。拉长时间看,冠*基金策略甚至存在“冠*魔咒”,实际可能跑不赢“中位数”策略。这也说明了,俗手更需要在理解市场规律后灵活使用,生硬照搬就变成了“死扛”。
在风云涌动的A股,鲜少有常胜将*,也难见不变的风口,我们应避免人云亦云,不盲追“性感”的投资热点,不盲信网红基金或基金经理。
无论是期待毕其功于一役的妙手,还是期待“无招胜有招”的俗手,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对本手的深刻理解上。
很多时候,本手、妙手和俗手的应用都可能引致胜局,三者孰好孰坏的结论也不尽然。但三种方法的有机应用,一定是为了追求最终的胜局,而不是执着于细节和巧劲,这是棋手和投资者应有的大格局,也是棋局和投资相通的魅力。
兴证全球基金:看似“俗手”,却能成为“长期胜者”
兴证全球基金曾在《从扁鹊三兄弟的故事看投资中的“妙手”和“俗手”》一文中指出,扁鹊,就是围棋界那些能在关键一招中力挽狂澜、绝境逢生的“妙手“,而他的两位哥哥,则是每一招都看起来平淡无奇、波澜不惊的“俗手”。作为“妙手”的扁鹊确实名气更大,但如果回归医学本质,去考量医者真正对整个人类健康所做出的贡献的话,作为“俗手”的两位哥哥却更胜一筹。
投资中的“妙手”,是否值得羡慕?
在投资中亦是如此。有些投资者想成为能够抄在熊市最底部或者逃在牛市最高点、依靠精准的择时和满仓加杠杆的操作实现“一夜暴富”的“妙手”。但是,正所谓“富贵险中求”,投资中的“妙手”往往是在承担较大风险的情况下实现的,也许能短时间内获得一个漂亮的“高收益”,长期却很难持续。而大家只看到了这种投资模式成功后的超额回报,却没有认识到其所需要承担的巨大风险。
比如每一年年底,市场都非常
看似“俗手”,却能成为“长期胜者”
事实上,投资中长期累积的高额收益往往都是靠俗手来获得的。
巴菲特的*金搭档芒格曾说:“如果我知道自己会死在哪里,那我一辈子不去那里就好了。”重视安全边际、不赚认知范围以外的钱,“俗手取胜”的思想让巴菲特赚得稳稳当当,被誉为投资大师受到全世界的尊崇。这也是为什么索罗斯虽然凭借“妙手”投机的名气很大,但投资者心中还是信奉巴菲特才是真正的投资典范。
但是,做一名投资“俗手”却并不容易,是需要投资者耐住寂寞、在看起来“沉闷“的招数中步步进益的。亚马逊CEO贝索斯曾经问巴菲特:“你的投资体系那么简单,为什么你是全世界第二富有的人,别人不做和你一样的事情?”巴菲特回答说:“因为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
我们曾做过一组数据统计,在标准股票型基金(按照银河分类)中筛选出过去五年复合回报的TOP10基金(截至年6月末),然后测算这10只基金单年度的业绩情况。结果显示,五年期的TOP10单年度业绩表现有时并不十分出彩,但这些基金每一年的业绩都不差,几乎都保持在前1/2,正是凭借这种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才在长期维度中创造了出色的回报。
所以,真正能创造长期良好回报的基金,并非仅仅依靠一鸣惊人的“妙手”取胜,而是能在牛市中获得合理的上涨、在熊市中良好地控制回撤,穿越牛熊,积累胜势于点滴之中,从而给投资者带来可持续的中长期收益。
做一名投资“俗手“,学会慢慢变富
所以,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中,一夜暴富、起死回生的投机心态是要不得的。高收益的背后往往是高风险,盲目追求投资“妙手”反而可能会让自己遭到巨大的损失。
巴菲特50年的投资生涯,平均年化收益在20%左右,看起来可能不如某些明星基金单年度的收益,但他的投资收益不会大起大落,仅在年和年两次大熊市中是负数。虽然他极少成为年度投资冠*,但长期来看,收益率却超越了所有人。作为投资者,我们应该坚持“俗手取胜”的心态,像巴菲特一样积累一点一滴的胜势,短期内的投资结果可能没有非常亮眼,但在长期持续的复利作用下,有可能实现比较好的投资目标。
睿远基金:不求妙手,但求积胜
围棋中有“本手、妙手、俗手”一说:本手是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围棋中也有十诫一说:不得贪胜、入界宜缓、攻彼顾我、弃子争先、舍小取大、逢危须弃、慎勿轻速、动须相应、彼强自保、势孤取和。
保持冷静,管理风险
不贪,是基于理性思考和冷静判断之后的一种行为。不得贪胜不是让我们放弃求胜的心,不是什么所谓的“佛系”,而是提醒我们时刻保持头脑冷静,避开诱惑。
围棋比赛中有胜、负与和,首要目标是“求不败”,而不败常常属于少失误的一方。投资是为了赚钱,但同时也是“不亏钱”的艺术,首要考虑的同样是如何管理风险,减少失误。
我们应该更加理性思考什么情况下投资,而不是因市场短期上涨或者下跌而引起的本能反应来行动。我们在市场当中交易,但交易所依循的应该是我们的投资规则和理论,把握好投资过程,“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否则,市场变化风起云涌,所有支持交易的理由都可能在瞬间被推翻,被“改变信仰”,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犯错的成本太高,极容易陷入亏损的境地。
不求妙手,但求积胜
胜率是决定长期超额收益的重要因素。
不得贪胜的后一诫就是:入界宜缓。这种“缓慢”并不是绝对的慢,而是一种“累积”。如果追求小的胜利而容许大的失败的话,那么在一个更长更大的“局”中,很难获胜。
围棋大家李昌镐在自传《不得贪胜》里面说到“不求妙手,但求积胜”,这也适用于我们的投资,身边似乎总有一夜暴富的“妙手”,但我们应该为“积胜”而感到踏实。通过长期高于50%的胜率,积累超额收益。
同样道理,基金经理一年两年排名在市场前1/2、前1/3并不会特别难,但是如果常年能够维持在这样的区间段,那么拉长时间段,大概率会非常靠前。
不得贪胜,投对本金
李昌镐的棋,当面对对手不断挑衅的时候,也时常保持在平稳推进中不断累积己方的阵地,克制那种想要冲入对方阵中厮杀的冲动。
如此,我们在投资当中也应该避免“倒金字塔式”的投入本金。
当市场属于单边上涨的初期,小试牛刀,买一点先试试看。但是市场处于单边上涨阶段,因此无论买什么基本上都能赚钱,甚至买错了都有可能比买对了赚得多。
这样的情形会让我们自信心满满,因为我们的尝试得到验证,那么无论我们原本的想法是否客观理性正确与否,都得到了确认,正向反馈会刺激我们的认知,让我们“投入更多”。
那在这种时候一种常见的进场方式,就是随着市场上涨越买越多,也就是“倒金字塔式”投资。
投资中,我们不妨保持多一些“本手”,去追寻更稳固的基础和更长久的胜利。慢,即是快。
融通基金:善弈者通盘无妙手
善弈者通盘无妙手。
很会下棋的人,往往一整盘棋都没有神奇的一招,或者力挽狂澜的一手。
这有点违反我们的直觉,为什么是这样呢?
围棋的通盘无妙手
韩国有一位围棋选手叫李昌镐,是围棋界的世界级顶尖高手。
李昌镐16岁就夺得了世界冠*,他下棋最大的特点,也是最让对手头疼的手法,就是从不追求“妙手”。而是每手棋,只求51%的胜率,俗称“半目胜”。
通常,一局棋下来,总共也就-手,即使每手棋只有一半多一点的胜率,最多只要一百多手,就能稳操胜券。也就是说,只要每一步比对手好一点点,就足够赢了,这恰恰是高手的战略。
所谓的“妙手”,虽然看起来赢的很漂亮,但存在一个问题——给对方致命一击的同时,往往也会暴露自己的缺陷,正所谓大胜之后,必有大败;大明之后,必有大暗。
而且,“妙手”存在不稳定和不可持续性,无法通过刻意练习来形成技能上的积累。
而与之相比,“通盘无妙手”看似平淡无奇,但是积胜势于点滴、化危机于无形,最终取得胜利是稳稳当当的,体现的是不同于“妙手”的另一种智慧。
投资的“通盘无妙手”
投资大师霍华德·马克斯曾经在他的投资备忘录里,讲过这样一只基金:
当时,我和一位客户刚一起吃过饭,这位客户管理着美国一个大型退休基金。他告诉我,在所有退休基金中,他管理的基金排名从来没高于27%,也从来没低于47%,所以他的基金稳定地位于中间。
这个业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二个四分位(前50%),不是第一个四分位(前25%),也不是后两个四分位(后50%)。
连续14年都是如此。
大家觉得,14年综合起来,他的基金业绩如何?
你可能会说在27%到47%之间,平均可能是37%。实际是,这14年综合起来,他的基金排在前4%以内,是美国业绩最好的基金之一。
为什么?
既然他没有一年是非常成功的,最后怎么可能成为同行里最优秀的呢?
答案很简单,他没有一年是糟糕的。每一年的业绩都稳定地保持良好。
每一年都不错,有些年份很好、有些年份一般,从来没有一年糟糕的。
有时候出色、有时候很好、有时候一般,但从来不糟糕。
避免沦为输家,自然成为赢家。
霍华德·马克斯得出结论,这就是投资成功很重要的秘诀。
我们都是普通人,在股市中,无疑是弱势的一方。
不会预测市场,不会研究企业,没有信息优势,没有太多时间精力投入到股市中,也无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投资情绪。
这些弱点,可以被定投很好地规避:无论市场涨跌,每月按时扣款买入,长期下来获得一个平均成本,等待市场行情到来。
看似平淡无奇,没有“妙手”,但胜在“按部就班”,不断积累。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金信基金:投资先学“本手”,才能“妙手”
都说世事如棋,棋局中的很多道理,不仅与为人处世的哲学相通,也与投资理财相通。
围棋中有三个术语:本手、妙手、俗手,也对应着资本市场的现象。
“本手”,顾名思义,就是本分的一手,是尊重客观规律,尊重天道的做法。如果映射在投资者身上的话,那“本手”便是自己最常规的投资方式,也是自身投资理念以及投资策略的总和。
比如,有的人最常使用的投资方式是定投,也有的人比较擅长不同板块之间的均衡配置,这些都是投资者的“本手”。而相比于出人意料的“妙手”,“本手”更多的是追求长期维度的盈利,虽然短期收益不一定会很有爆发性,但是长期来看往往会给人惊喜。因此,“本手”决定了你基金投资组合长期的贝塔收益。
那如何提高自己的“本手”呢?
关键在于“悟”出一套适合自身的投资方式。而“悟”的核心则是不断总结自己的投资实践经验并结合正确的理论知识。
虽然“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但由于资本市场并不存在绝对的定理,所以任何情况都要结合实际来判断。单笔投资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将来可以刻舟求剑般地效仿,也不要因为短期的波动而否定你长期有效的投资策略与方法。
而“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是突破常规的一种操作。基金投资领域的“妙手”是在分歧发生时,你看到了别人没看到的机会,或者是别人没意识到的风险。这往往需要大量的认知以及经验的积累,或者说这是“本手”的一种升华。
最后,“俗手”是指貌似合理,但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最典型的“俗手”就是盲目“追涨杀跌”。这种投资方式可能存在一定的胜率,但是拉长时间周期以及拉长频次来看,盲目的追涨杀跌很可能是你亏损或者错失行情的根源。
因此,相比短期的亏损或盈利,从投资实践中总结经验更为重要,在每一盘“棋局”后,要及时“复盘”,总结清楚自己的情绪是怎样,自己的投资逻辑是怎样,下次如果再遇到相类似的行情,自己的“本手”或“妙手”会怎样去做。
对于刚开始接触投资的小伙伴而言,追求“妙手”是人之本性,但从长期来看,你的“本手”往往决定了你大部分的投资收益。所以,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提升自己的“本手”中枢,做长期角度来看正确的事,才能有机会让你的“妙手”为你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