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艺术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投资的艺术中篇择时
TUhjnbcbe - 2022/6/27 16:45:00

《荀子荣辱》篇: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失之己,反之人,岂不迂乎哉?……故君子道其常,而小人道其怪。

投资者,必具自知之明,当有所为及有所不为。

翻译:有自知之明的人不抱怨别人,懂得命运的人不埋怨老天;抱怨别人的人就会走投无路(困窘而无法摆脱),抱怨老天的人是没有志气(不会立志而进取)。错误在自己身上,却反而去责怪别人,难道不是拘泥守旧(不合时宜)了吗?……所以君子会说这是正常的事(淡定自若而不惊恐),而小人则长吁短叹的说是很奇怪(惊咋而不镇定)!

在日内交易及天级交易中,正常情况下,99%的人不具备择时能力,所以不择时。(君子有所不为)

极端条件下,比如市场严重低估或高估,炼金术团队是有择时能力,并且也会择时(君子可为)。

正常情况下,不择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

投资收益呈非线性。也就是说,大部分收益是在极小的时间内获取的,错过这几天,或者择时错误,将无法获得择时的超额收益,甚至会严重拖累投资回报。

我用几组数据说明下这个问题。

1.上海证券年发布的报告《中国公募基金的结构、行为和绩效》显示,70%的基金通过择时获得的超额收益是负数。

2.《黑天鹅》一书的作者泰勒普指出,过去50年,标普指数的回报有一半是在10个交易日实现的。如果在这10天内,你未持有股票,你50年的回报将会缩水一半。这个就是所谓的,股市的回报是非线性的,要想获得回报的前提是,你得时刻在场。

3.《金钱的谎言》一书的作者瑞克·艾德曼(RicEdelman)对标普指数从年至年的回报进行过统计,这10年间的总回报有74%是在10天之内产生的,26%是在5天之内产生的。换言之,假如错过了这15天的回报,相当于失去了整整10年的全部回报!

问题是这15天的出现根本没有规律可循,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人可以准确预测这15天的出现规律!令人惊奇的是,这15天有12天是在年至年的熊市中出现的。

4.国内市场也有这个特性。举个简单的例子,

如果从年1月起满仓持有中证指数,截至年4月,年化收益率可达13.48%。但如果错过涨幅最高的10天,收益率将下降为8.06%;假如错过30天,年化收益就会转盈为亏;假如错过60天,收益率则直接降至-9.48%。

所以,总体而言,择时不靠谱也不大可能。正常情况下,没人具备择时能力,也没人能够从择时中取得超额收益。从A股名清华北大哈佛的博士硕士基金经理来看,目前没有人宣称自己能够择时,你认为自己能够超越这名顶级精英?

关于择时这件事情上,我们摘取了部分基金经理观点:

富国基金朱少醒:“我们并不具备精确预测市场短期趋势的可靠能力,而把精力集中在耐心收集具有远大前景的优秀公司,等待公司自身创造价值的实现和市场情绪在未来某个时点的周期性回归”。

易方达张坤:“判断周期性的顶部和底部几乎是不可能的,而相对可行的是,不断审视我们组合中的公司长期创造自由现金流的能力有没有受损”。

泓德基金邬传雁:“当前资本市场已经发生了一些不可逆转的长期变化...在全球高度互联的经济环境之下,择时变得困难...A股市场的价值回归规律在减弱,基本面驱动的价值差异化规律在增强”。

这类认为自己没有择时能力的基金经理,在他们的持仓中仓位的波动也是极小的,旗下管理的偏股型基金基本长期维持满仓状态,这也算是做到了知行合一了。

但并非所有大佬对择时的看法都完全一致,也确实有人会根据市场变化做择时。

董承非在年初流传的会议纪要中就表示:

“基本几年做一次择时,感觉今年又到了可以做择时的时候。做任何决策都有风险。对我而言朴素的观点是,当市场不被理解时,少赚点不是大的事情”。

可见,关于“择时”这件事,大佬们也是略有分歧的。有人完全摒弃,而有人依然会根据自己对市场的判断做长线级别择时。

但是不同之外,又有一些相同的地方,那便是对股票的判断都是基于基本面研究,都是

1
查看完整版本: 投资的艺术中篇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