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艺术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非凡的成功读后感
TUhjnbcbe - 2021/8/24 20:46:00
知名研究白癜风专家 http://m.39.net/news/a_5941620.html

大卫F斯文森(DavidFSwensen)年开始执掌著名的耶鲁大学捐赠基金。在几十年的时间里,给耶鲁大学捐赠基金创造了17%左右的年化收益率。《非凡的成功》是斯文森写给个人投资者的一本书。

全书的主旨是关于资产配置的问题。

由于资金量过小的问题,我以前是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的。对于我们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能够拥有自己的一套房子就是最大的一个梦想了。而一套房子几乎就占据了大多数人全部资产的大部分。因此,也没有什么多余的资金来配置。

DavidFSwensen谈到,资本市场提供了三种赚取收益的工具,分别是资产配置、择时交易和证券选择。根据对机构投资者组合的大量研究数据证明,在投资收益率的变动中,大约90%是源于资产配置,只有约10%是来自于择时交易和证券选择。

因此,他建议投资者要重视那些最可能帮助我们达成长期投资目标的因素,并忽略那些会妨碍长期投资目标实现的因素。

在和朋友们的一些聚会上,热门股票和绝佳的择时交易总会成为人们的精彩谈资。但是,在成功的投资中,那些让人觉得乏味无趣的基准投资组合才是真正的、更为重要的东西。

基本投资准则:

偏重持有股票、投资组合多元化和对税负敏感是三条长期的资产配置准则。

西格尔的《股市长线法宝》中,通过对美国过去多年的各种投资品对研究对比,得出了一个无可争议的结果:股票是在长期投资中,收益最高的投资品种,而且是远远甩开其他投资品种。差距到底有多大,看下图即一目了然。

以前读过《股市长线法宝》这本书,也认同这些事实数据和观点。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内的想法也是除了自住房以外的,其他所有资产都是准备投入股市。

但是,大卫斯文森在关于要偏重持有股票的这段之后的结尾却又让人有些意外:“历史证据清楚地表明,长期投资计划应该高度偏重权益资产(股票)。事实上,浮光掠影地看数据可能会把你引向错误结论,误以为应该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到股票市场这个篮子里。其实不然,仔细审查历史后你会发现,集中于单一大类资产非常危险。”

初看这段话,读者可能会觉得前后文似乎有些矛盾。为什么不能集中于单一大类资产呢?书中解释到:年11月,小盘股的股价达到巅峰,但在年跌至谷底,在这个过程中,投资者购买的小盘股跌幅高达90%,损失极为严重。特别要强调一下,跌了90%以后,要回本,可远不止涨90%,而是涨%!!!

“总体来看,投资多元化行为带来的好处要远远多于其财务收益。”

“投资多元化并不能提供任何收益保证,也不会让投资者在面对不利条件时依然坚持既定投资方针。但是,如果在整个投资组合中,只有少部分股票遭遇价格暴跌,那么投资者们还是很有可能安然度过这场难关的。”

关于这段话,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的:人类都有习惯高估自己的特性,常见的现象比如说,80%的司机认为自己的驾驶水平比80%的其他司机要好。因此,很多人可能会高估面临股票大跌时,自己的心里承受能力。当你没有真正面临30%、50%甚至80%的亏损时候,你可能想当然地认为“我是价值投资者,我看好的股票越跌我越开心”。只有自己真正面对巨大跌幅时,你才能知道自己是否能够承受。如果因为承受不住这样的巨大压力,心态奔溃了,极有可能就会在这种时候做出错误的决策。因此,作者才说,“投资多元化带来的好处要远远多于其财务收益”。投资是人生中的重要一环。很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其实每个人都无时无刻不在投资。你选择不投资也是一种投资。你把钱放到你枕头下面是一种投资;你把钱存放到银行是一种投资;你把钱花掉是一种投资;你把钱用来买股票是一种投资;你把钱用来购买房子等资产也是投资。不管你是主动还是被动,你永远都在投资。

投资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获得最大的综合收益可能才是最佳的选择。这是什么意思呢?

前文说过,你如果把资产集中于一种大类资产,比如说全部买股票。那么,你可能由于股票的暴涨暴跌,会面对极度兴奋和极度悲伤的情况。极度兴奋的例子有中举的范进;极度悲伤的例子有、年、年股灾时不少跳楼的案例。

除了财富的增加,是否能够让生活幸福,可能更是衡量投资是否成功的标准。因此,我认同作者说的多元化的投资带来的好处远多于其财务收益。

对税负的敏感度。

这一点,主要还是针对美国的投资者。在美国,股票获利了结时,是需要支付高达30%以上的资本利得税。A股的印花税以及券商的手续费相对于交易额来说,是很小的。当然,如果你频繁换手,一年百分之几万的换手率,那别当另论。

关于税负,目前来说,可能对于房产投资者来说,是越来越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了。目前我国的总体趋势来看,房子交易所需要支付的税负成本是越来越大了。另外,房产投资的时间成本也是一项很重要的考虑要素。

资产配置:

作者给美国的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这样的框架:

资产类别

投资比例

国内股票

30%

国外发达市场股票

15%

新兴市场股票

5%

房地产

20%

美国国债

15%

通货膨胀保值债券

15%

我国与美国的投资标的相比,还是比较缺乏的。投资便利性方面也是没法相比。上面大部分的投资标的其实都不适合我国的绝大部分投资者。对于我们来说,最常见,也便于操作的,就是A股、房子、银行理财这三种了。

关于股票投资,资金超过50万,就可以投资港股中的港股通品种。对于多数人,稍微努力一下,也还是可以做到的。把资金分散于A股和港股,以及B股(少数追求低估值、不嫌麻烦的投资者可以去开通)也是一个比较不错的分散方案。在过去几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二者的联动性都是比较弱的。

另外,由于股票将会是我们投入比例最大的标的,因此,我们对于股票也应该考虑分散化的问题。对于这一点,我思考的比较多。根据过往的中美股票历史,目前的大致思路是这样的,从行业来分配:

消费类:20%—30%

医药类:20%—30%

互联网:20%—30%

其他类:10%—40%

单一个股占整个股票的投资比重不超过30%。

回看过去几年的股票投资,我的总体风格是极其集中的。比如年的80%格力电器,甚至一段时期内满仓格力电器。

还是重复一次前文提到的一句话:人类总是习惯过分高估自己的能力。自己过去几年的一些收益比较好的股票选择,到底是能力还是运气呢?在当时看,可能觉得是能力。站在此刻再看以前,不得不说,之前的一些成功运气也是占很大比重的。因此,我今后的股票投资,慢慢会朝着上面的配比来安排。

这里又突然想起一个价值投资者争论不休的关于集中还是分散的问题。我个人还是依然认为,集中才是最正确的选择。但是,这和我上面的这段话并不矛盾。

巴菲特之前说过(大意),假设你知道20只股票,但是如果你为来分散而买下全部20只,而不是只买下最好的那只或前几名的几只,那么你是一个傻子。

为什么要投资分散呢?分散的目的是降低风险,承认自己有盲点、承认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如果你对公司A远好于其他19个公司这个判断有绝对把握,那么你有什么理由去买下全部20家公司呢?

因此,如果你确实有足够的能力和水平,集中投资肯定是对的。看上去,似乎巴菲特一直都是持有很多只股票,其实,他持仓部分的前几名常常占据一个非常大的比重。比如现在,苹果公司就占据整个巴菲特股票投资部分超过40%的比例。考虑到巴菲特资金的体量,这个40%的比例是很吓人的。

关于房产,我们过去十多年已经走了几波房价的牛市。我个人是不会考虑在近期把房产作为投资标的。以后有合适的价格,还是要把房产纳入整个投资组合。

不过,有个房产的替代品可以值得考虑,RETs。刚好近期,有一批RETs上市。

构建投资组合

构建金融资产的投资组合需要完美的科学性以及艺术性。客观上来说,遵循多元化以及股票为主的原则。而从个人情况的考虑上来说,投资组合情况符合个人的经济状况、投资偏好及投资技巧。让包含风险资产的投资组合与投资者特征相匹配是成功投资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个性化因素中,个人认为投资期限是最重要的一个考量因素。举个例子,如果你的投资计划是一辈子,那么,平时很在意的一些细枝末节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比如是否错过一个涨停板,是否抓到一个风口上的大牛股等。

开卷有益!

DanielGao

打赏是最真诚的认可!

1
查看完整版本: 非凡的成功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