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到领读小组领读的书目《浮世草子》时,我就被吸引了,浮世草子是啥?该著作竟在日本古典小说中的地位比肩《源式物语》?我竟未听说过,一定要跟着沈老师好好学习啊,增加一下对自己来说非常不熟悉的日本江户时期文化的了解。
幸亏在《浮世草子》和《浮世绘》两本书拿到手之前,先仔细地阅读了沈老师多达几十篇的导读文章,否则猛地一下翻开井原西鹤的《浮世草子》,光看名字就毁了我的三观(《好S一代男》、《好S二代男》、《好S五人女》、《好S一代女》)。
西鹤的这部世俗之作的诞生,归于他所处的江户时代。在被美国舰队的大炮轰开日本的国门、日本在天皇的主导下全盘西化,进行明治维新前的年(年德川家康拜领“征夷大将*”-年德川庆喜大*返还)的时间里,日本在德川家族实际统治下的幕府时代,实行闭关锁国*策,建立了中央集权,维持了和平的环境,使日本列岛的经济快速发展,民族意识高涨,普通百姓的经济能力提高,在江户形成了消费中心,促进了工商业者、手工业者在城市的聚集,成熟市民阶层的产生。在江户,人口最多时达到百万,因此而形成的平民文化、町人阶层渐渐取代贵族阶层的文化主导地位。这个时期滋生于平民百姓之中的世俗文化,就极端地体现在《浮世草子》的文字里和无所不在的浮世绘画面里,其核心就是当时人数居多、但社会地位却居于底层(日本是士农工商)的工商业者的世界观:浮世即无常之世,生死宿命,荣衰无定,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无常中追求相对的“有常”,即努力赚钱、寻求安全感,除了留给子孙之外,就要享受浮世之乐,才不白活,而浮世之乐的最大乐趣是什么呢?就是“食色”(不只是色,饮食文化也是那个时期很重要的内容,例如怀石料理)。所以在西鹤的草子里,只有很纯粹的4个字:赚钱,好S。
不过,这里谈论的“好S”,已非我们中国人口中的不齿,在日本世俗文化的定义里,受佛教真言密宗的影响,“好S”是可以当作一种道来追求的,从现实生活的角度,居于社会底层的町人们,即无贵族的权威,又无武士的权利,唯有靠个人的本事和努力,在充满了风险和变数的社会环境中争取生存的空间。活着已不易,对于S,自然持更为开放包容的态度。再看江户建设时期那个特殊的阶段,严重的男多女少导致的社会问题,使妓院在日本合法化,形成了特殊的吉原文化对当时世俗环境的影响。若站在道德批判的眼光看西鹤的好色物,则无法理解其作品的创作意图。《浮世草子》中一代男、二代男、一代女,五人女,无论性别,都是符号,只是为了串起一幅幅以情感为主题的社会百态而已,发生在这些人物身上的故事不一定具有普遍代表性,但可能出现过,作者就把这件事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告诉你,好让你洞察人生、超脱浮世。
我觉得《浮世草子》写町人怎么赚钱的部分更有收获,因为西鹤出身于町人,他对町人们的商业活动非常熟悉,素材自然也都是真实取材。江户时期的町人是城市里的工商业者和手工业者,和同时期中国的明清一样,商人无社会地位可言,不同的是,日本的町人有着自己明确的身份自觉与社会定位,他们不做“官商”,不关心*治、不羡慕权力,只把追求财富、适度消费与享乐作为人生价值实现的目标。在《浮世草子》收录的《日本永代藏》中,就是由数十个没有相互关联的短篇故事,合成的一篇“町人致富经”。
西鹤认为,町人要致富,首先必须经商,如他在《日本永代藏》写道:“家世和血统无关紧要,对町人来说,只有金银才是氏系图。即使有达官显贵的血统,而住在蓬门荜户,穷困潦倒,那就不如一个耍猴的人。”通过经商致富的路径十分明确。《日本永代藏》通篇反复用正反两方面的众多例子来申明,经商要成功,一定要借鉴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这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真是放在21世纪的今天也依然适用。比如,主要的成功经验:1、诚实守信;2、勤奋节俭;3、精打细算;4、聪明才智;失败的教训:1、欺诈,不讲信用;2、奢侈过度、吃喝嫖*;3、不坚持自己熟悉的主业、盲目扩张规模;4、做了担保人,借了高利贷。说到诚信,西鹤对中国人的印象是真好,多次表扬中国人做生意正直,不会以次充好,而且特别有智慧,要是上了日本人一次当,马上就有办法反过来收拾日本人,让投机取巧之徒吃些大亏。文中还讲了很多有趣的例子,像勤奋的老板一生几乎不离开自己的批发店,每天辛勤地工作;一个布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另辟蹊径,将各种不同种类的布、配饰分仓管理、分人销售、又提供整衣缝制,典型的精细化管理加定制化服务;还有一个妇人因丈夫去世失去家庭支柱,惨到不得不变卖房产时,她竟然能聪明到以小额收取各欲买房人的投标资格金的手段、就能还清债务还有不少剩余。讲到一个“俭”的例子最好笑,一个精明的商人在春节时为了省钱自己不做年糕而是选择向糕铺定做,结果糕铺把糕送来,这商人拖延着不收货,他手下伙计看不过去把热气腾腾的年糕给过了秤、付了钱,结果被他骂了一顿,说是热气未退的年糕分量比凉时重,凉了之后会掉秤,简直了!不禁让我想起EMBA课堂上老师讲的经营之神王永庆的买豆浆的故事,别是王老先生也看过《日本永代藏》吧?
还有些有意思的地方,西鹤讲的有些故事的价值观会相互矛盾。比如:关于诚信,一个潦倒之人却挖空心思想做无本生意,他观察到观音寺内挂在神佛前的户帐是中国舶来的传代的古物,改做成茶袋会变很值钱,就假意经常去佛前参拜,实则是借机撕扯下户帐带回改制茶袋,竟真借这营生发了财。西鹤严厉地批评了这种行为,甚至诅咒“这是违背道德而致富的,会再次沦落到比以前更悲惨的境地。”但是,在另一个故事里,一个家业败落的男人,看准了屯中国货来年再高价卖出的生意,但苦于无本金,沮丧之际想着找认识的太夫再享受一次,就从此听天由命,结果在太夫那儿发现屏风上的古人字迹贴甚是值钱,就动了心思花了些功夫时间与太夫周旋,让太夫倾心于他并为他剪发成了生死之交,然后就开口成功地要走了屏风,换了一笔巨资做本,生意又做得风生水起。这个故事,西鹤竟说:“虽然骗了一次妓女,但这种做法并不太坏。世人都夸奖说:‘这男人真有心计!’”这是否有点儿双标啊?都是为财而欺骗,咋一个被唾弃,一个还被夸聪明呢?是因为骗的是妓女就不算违反道德吗?再比如:西鹤夸奖有人靠发明可折叠的“怀中防雨斗篷”发了财,可是嫌弃耗费三代人的光阴研制钟表是很不合算的买卖。即主张町人要靠自己劳动,又认为家里不雇人是不体面的。另外,受时代的局限吧,西鹤的教育原则是:不能让子女去学踢球、弹三弦、吹竖笛那些艺道,那些都是华而不实的东西;要学会的是打算盘、看秤星的商道,这才是唯一的立世之本(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最强的学科就是会计和财务)。看看现在中国的孩子,西鹤的担心一定是多余的,我们的孩子讲究的是素质教育,不光要上名校,还要学琴棋书画,还要学投资股票领导力,挺好,就是孩子累!
总而言之,《浮世草子》中收集的日本致富经,还真是讲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道理,今天日本人全球闻名的工匠精神、敬业、创新学习能力,也都有赖于这些价值观的传承吧!
看完江户时期的文字,再看看有江户时代百科全书之称的浮世绘吧,我以前对此知之甚少,也没觉得日本的画作有多好看,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