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艺术品收藏和投资,很多人经过一段时间,会发现难免走了弯路:最初得到的一些艺术品都是很喜爱的,后来却发现并不喜爱了,感觉买错了。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就是冲动。
冲动是魔鬼。适用于生活中的很多领域,对于艺术品收藏与投资,同样适用。
很多朋友第一次看到某件艺术品时,往往会第一时间就为之心动。人的心理活动中,往往容易出现一种情况:因为熟悉而亲近,而喜爱。在看艺术品时,人往往也如此。比如,在欣赏一些情境性作品时,如一幅雨后街巷即景时,很容易引起对类似戴望舒《雨巷》的情境联想——也许,这幅作品,更多地将你带入了这样的情境中,而作品本身,绘画者体现在画面上的功底高低,构图是否精到,用色是否恰如其分,这件作品在同类作品中是否别具匠心……等等,本应属于对作品本身品质的考察。已不知不觉被弃之一旁了。
因为这种与内心相应的情境出现了,因为它符合了那一刻您内心产生的联想,于是你将这件作品纳入了收藏,带回了家。之后,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形:一种是,随着作品在家中呈现,每一次你都有新的惊喜,作品所呈现的情境本身符合你的心境不说,随着观察深入,你会发现这件作品不仅呈现了美好情境,画者的功底也很好,作品较之于其他作者同题作品也特点突出,是一件真正值得收藏的佳作,甚至可能随时间推移,随作者的声名日盛,其市场价值也越来越高。
另一种情况就是,将作品带回家后,随时间而来的不仅没有惊喜,反而不断后悔。因为那种乍一面对作品时的怦然心动属于激情,随着激情消逝,冷静下来观察却不断发现作品的不完美之处:情境还是那情境,可是作者表现这种情境的水准并不如意,构图上可能有瑕疵,可能用色上也存在不当,甚至可能画布(或纸张)都有皲裂、破损……这时,往往会后悔:当初怎么没有注意到这些?还把这样的作品收了?
其实说这么多,就是要提醒一句:对艺术品收藏和投资,不能冲动。在冲动之下,丧失了对作品本身的品评,往往会做出错误决定。与其在冲动之下买买买,不如在冲动后先冷静下来,细细观察作品本身,包括对作者的艺术水准和艺术思想进行深入研究,仔细揣摩它究竟是否值得收藏和投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