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一片卷云,一盏清茶。
半是欢喜,半是悠然。
点墨入胸化作梅,丹心成雪舞纷飞。
倚窗对影伴秋月,欲问流年几时回。
这是文老师写的打油诗。送给你,让你的心,多一点恬静。
然后,我请你静下心来,听我讲这段医案故事。
话说,有一个男子,年47岁,姓陆。
这个人,本来身体很好,工作家庭也都顺心。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他的儿子,因故突然去世。
消息传来,他整个人就傻了。几乎是在一片茫然中,他料理完儿子的后事。
夜深人静,想起爱子,他以泪洗面,竟然连续好多天,彻夜不眠、精神恍惚。
就这样,日子过了一年多。
一年的时间,儿子离世的事实,他已经接受了。但是,他的病,也作成了。这就是,经常感觉到脸上发热,通红,头晕头胀,平素经常心慌心悸。尤其是在紧张的时候,上述现象十分明显。
医院去,大夫给开了一点西药,但效果不好。
后来,无奈之下,他找中医求治。
找的谁呢?是朱锡祺老先生。
这个人,生于年,上海人,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中医学界的代表人物之一,历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上海分会理事、上海中医学院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
刻诊,见患者口干舌燥、苔薄腻,脉象弦细。
这个时候,医家给开了一张方子。但见——
当归9克,丹参9克,豨莶草15克,夜交藤30克,枣仁9克,女贞子9克,旱莲草12克,槐花12克,夏枯草12克,牡蛎(先煎)30克。水煎服,一共是5剂。
结果,患者用药以后,睡眠有所好转,但是头胀、面红之感依然存在。细问得知,晚上怕冷,双脚发凉。
这时候,医家换了方子。但见——
熟地12克,玉竹12克,女贞子9克,旱莲草12克,当归9克,巴戟9克,仙茅9克,仙灵脾9克,制附片9克(先煎),磁石30克(先煎),山萸肉6克。水煎服。
这一次,患者服用之后,诸证大大减轻,心慌心悸、头晕脸红之感消失,双足也感觉到了温热。
这张医案,非常简单,我给你转述到这里。
现在,我给你讲讲,这里头的来龙去脉。
你看,这个人,最初是儿子暴亡,导致悲伤过度。接下来,怎么样?面赤升火,头晕头胀,心悸心慌。这就是说,最初的精神打击,让他过度悲伤,耗竭心阴心血。心阴心血一亏,就有火。心,其华在面。心火往上冲,来到头面部,人就面赤升火。心神不安,所以心慌心悸。
心有火,灼伤下焦肝肾之阴。肝肾阴虚,肝阳不受制衡,于是肝阳上亢,风阳内动。这个人的脑袋就开始眩晕。
照这么说,就该滋补一身阴血,来安神清热啊。
一诊的方子,就是这么开出来的——
当归9克,丹参9克,豨莶草15克,夜交藤30克,枣仁9克,女贞子9克,旱莲草12克,槐花12克,夏枯草12克,牡蛎(先煎)30克。
这里头,女贞子、墨旱莲、当归滋补肝肾阴血,夏枯草和槐花,清肝热。丹参、夜交藤、枣仁,凉心血、安心神。豨莶草一味,可以降血压。牡蛎,潜阳重镇。
但是,患者服用之后,效果一般。除了睡眠好了一点,别的依然如故。
怎么回事?仔细询问,患者说出了新的动向:入夜后十分怕冷,双足不温。这个感受,是之前没有过的。
唉,你有话为啥不早说啊?这是典型的上热下寒。入夜,阳气内敛。阳气不足的人,此时特别怕冷。两只脚,不得肾阳温煦,所以发凉。下焦阳气亏虚,阴寒之气太盛,剩下的阳气不得不离家出走,上浮于面,于是造成了面赤、头晕等症候。
这时候,就得补充下焦阳气,引火归元。下焦不寒,上头的阳热之气,自然就下来了。看看二诊的方子——
熟地12克,玉竹12克,女贞子9克,旱莲草12克,当归9克,巴戟9克,仙茅9克,仙灵脾9克,制附片9克(先煎),磁石30克(先煎),山萸肉6克。
这里头,山萸肉、制附片、仙灵脾、仙茅、巴戟天补阳,温补阳气。熟地、女贞子、旱莲草、当归、玉竹添精补阴养血。然后,加一个磁石,重镇安神。
这一回,患者服用之后,大大好转了。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问,前后两次开方,思路不一样,是不是矛盾的?
其实,一点都不矛盾。这就是,患者心阴心血耗伤在前,接着损及肝肾之阴。肝肾之阴被耗伤到一定程度,则阴损及阳,形成了阳虚。阳虚,使得虚热上浮,导致头面诸多症候。从肝肾阴虚,到阴损及阳,这个过程,是渐进的,甚至有一段时间,是重叠的。这对辨证来说,很有难度。患者表达不完整,就很难看得全面。但可以肯定,这些问题,有着一条明确的关系链,是具备前后因果关系的。而一切的源头,就在于悲伤过度,让心阴心血被严重耗伤。
好了,说到这里,我该跟你说点到家话了。
病从心中起,心平百病息。这个人的病,还是源于他的内心。
心啊,是病的源头,又是治病的捷径。
我们活在这世界上,受生活的洗礼,心中或悲或喜,或焦或虑,或急或躁,日子久了,容易化火,容易气结,容易生痰。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中一乱,五脏皆摇,一身的气机岂能平顺?各种各样的病,就都冒出来了。
所以,治病,先去平静你的心。心平,气和,才能一身顺畅。防病,也要平静你的心。心静,正气才会生长,邪气才没有可乘之机。
当然,有些事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而正因为不易,所以才值得我们,潜心修行。
文中配伍,方分两路,一个是滋阴潜阳以清虚热,一个是引火归元而降虚火。两者,都有道理,都值得揣摩。在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等疾病的时候,这类配伍思路,是可以经常看到的。我写在这里,供您参考借鉴。非专业读者,对自己的身体状态辨识不清,不宜盲目照搬,适宜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专业读者,您也做个借鉴。这些生动真实的案例,说不定,你以后也会遇见类似的情况。
好了,我就跟你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文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