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八成人毕业后回国从艺术创造者变成受众
广美附中AIP国际部是一家从事艺术留学十年的机构,招生办主任高纪飞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十年来他们一共送出去多名艺术留学生,他个人对这多人的去向也做了统计。结果显示,除了极少数留在当地从事中外艺术交流工作和彻底改行,八成人都选择回国,之后进入各行各业,如时装配饰品牌、媒体制作或者4A广告公司,有条件的则继承家庭事业或创立品牌。
他说,过去只有专业的美术院校才招艺术生,“一年就招20多个人,每个人都会很珍惜这个机会。到了十几年前,国内大学艺术专业纷纷扩招,连农业、林业大学都开设艺术专业,一个省一年的艺考生就有十几万人”。
ICAU中国国际艺术联合协会创始人董瑷珲认为,国内艺考竞争激烈,有些艺术生的家长选择让孩子出国留学。另一方面,对于艺术专业本身来说,去国外学艺术也具备一定的优势。国外艺术教育更看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同时注重理解、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重要性不亚于专业本身。董瑷珲表示,艺术类海归经过潜移默化的西方教育,综合能力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相比国内学生,更具有国际视野,也能助其在未来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高纪飞说,经过社会上文科商科等门类留学的经验普及,家长对孩子的留学也开始变得更有计划。许多家长会结合自己的事业和社会资源来决定孩子选择的艺术专业。“有些家里开服装厂或者珠宝厂的,就让孩子学时装设计、珠宝设计,回去刚好继承家业;也有的家长本身就在美术界或艺术理论、教育界任职,也顺理成章地让孩子走上他们的道路。”
他坦言,入学面试的时候比较注重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是否能有足够的动力坚持下来;可是在“家长面试”的环节,招生的老师则会把艺术留学生将来要面临的严峻就业环境和盘托出,建议家长在现实的环节早作考虑。
出道两年卖不出一件作品签约美术馆却被当作商品
归国两年的艺术留学生张同学也告诉记者,在国外,艺术专业毕业后成为独立艺术家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在国内,想要以艺术家的身份出道,进入本地圈子,接触到消费群体从而产生价值,实在是太艰难了。
“毫不夸张地说,回广州以后我发现,这里的艺术圈和艺术市场还处于发展的阶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圈子,紧紧抱团不对外人开放,尤其是对自己所掌握的资源,熟人经济和圈子文化成了大家都承认的规则。想要接触到业界,展示或销售自己的作品,别人一定会看你的老师是谁——你得有门派、有标签。”
张同学在国外读书期间,就已经在画廊里成功卖掉作品,可是回国两年,他一件作品都没卖出。“并不是我水平变差了,而是我不出名,也没有出名的老师,于是没有人会来
意大利策展人David:每个国家艺术发展都会面对类似情况
David是一名长期游走于中国和欧洲的意大利独立策展人,他曾经多次把中国的年轻艺术家带到威尼斯双年展参展。他的朋友里面有相当多曾经或现在是艺术留学生,对这里的就业困境,他认为这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状况。
“艺术是反映现实的,我们学习艺术,也应该去了解曾经的历史。欧洲国家,我相信每个国家在艺术发展的过程中,都会面对类似的情况。现在几乎每一个受过普通教育的欧洲人对艺术都有自己的见解,那是因为他们的祖先也走过吃不饱饭、刚吃饱饭、吃饱了撑着的那段历史。”
他说,曾经的穷苦大众也不懂和没条件欣赏艺术,艺术是被贵族垄断的,就像整个文艺复兴的历史就是意大利美第奇家族的家事一样,“艺术作品就是反映了那些贵族吃饱了撑着,整日无所事事,骄奢淫逸的生活,艺术家就是他们家花钱养的门客”。等到生产力高度发展,贵族们无法靠垄断生产资料去剥削大众,人们富裕起来,有饭吃有衣穿,也开始对上层建筑的文化艺术有了需求,这才是文学家、艺术家诞生的健康土壤。
“到头来,我们应该感激这些古代贵族,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很多艺术成果。现在在艺术市场投入人力物力的也多是有钱人,不管他是出于什么目的,投资或者满足虚荣心都好,都起到了开荒牛的作用,未来健康成熟、自由透明的艺术市场,就是以这些人的投入为起点的。”
他说,经常有中国的艺术留学生问他,遇到创作和金钱的矛盾怎么办?“我想这样创作,可是市场、客户要求我那样,我该怎么选择——我永远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听那个付钱的。因为艺术不能用金钱衡量,但艺术家需要金钱购买食物,只有艺术家生活得好,才能够自由地创作,才能产生优秀的作品。我会告诉他们,孩子,你跟这个世界终有一战,但不要在翅膀还没长硬之前就跟这个世界对着干。”
-THEEND-
欢迎添加编辑个人提示拉您进读者交流群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侵删,艺生活编辑整理意在分享。
长按上图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