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艺术队伍建设情况
我旗现有中小学美术专任教师人,音乐专任教师人。每年艺术教师根据学校需求进行储备招聘,并对有特色建设需求的学校单独招聘书法、马头琴等艺术教师。同时学校结合实际,根据社团校本课程开设需求,将退休艺术教师、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聘任为学校课后服务辅导员,指导学校艺术教育教学。目前,我旗艺术教育工作均实现专任教师专业化教育教学水平,实现了专业的事专人干。二、美术教育工作情况
(一)课堂教学改革驱动美术核心素养构建年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在全旗中小学美术课程的教育教学进行了全方位转型,转变教学理念,重新构建教学模式。1.课堂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在美术学科各个学习领域中,尝试让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仅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同时发现教学难点,从而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以人美版三年级上册《伸缩玩具》为例,为了让学生了解伸缩原理、骨架和形象之间的巧妙结合,教师给学生准备了不同骨架结构的伸缩玩具,引导学生在欣赏中发现伸缩原理,自主探究伸缩玩具骨架与形象之间的联系,并发现了骨架的设计方法,在创作过程中,小组讨论交流发现不同的玩具形象,其骨架结构也不同,比如有学生想象为卡通人物葫芦娃力大无穷的形象,就将骨架1设计成了骨架2的样子;有学生想象为卡通人物穿山甲,于是创新设计了穿山甲骨架(骨架3)。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引导学生在欣赏中探究技能,在技能习得过程中进行美术创作,在创作过程中继承文化,使美术教学由碎片化向结构化转型。2.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情境,解决问题。为了践行“个体在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能力”核心素养能力,要求教师在美术课堂中为学生创设接近真实生活情境,在现实情境中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明确任务,以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去获取知识技能,将知识技能加以运用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以人美版七年级下册《策划一次出游活动》为例,教师充分利用情境化教学方法,设置旅行社招聘职员现实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又利用不同职位招聘学习单和旅游地的相关资料袋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学生通过情境化教学的方式体验、感受了未来现实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其在情境化学习中习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又将知识技能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依托情境,开展教学活动,使情境化教学成为课堂统领。在情境教学中,不仅要纵向深化学习内容,更要横向拓展学生思维,纵向和横向深入课堂教学是构建有效教学的重要步骤,通过情境教学活动,使学生切身入境,真情感悟。3.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作业分层,尊重个体差异。我旗教研员利用每周五的美术学科教研日,开展了系列主题教研活动,对我旗的美术教育教学进行了全面转型并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根据准格尔旗艺术测评办法设计不同梯度作业形式供学生选择,让学生能按照自身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来完成,每个学生都能在美术课的学习中收获自信。以人美版三年级上册《多彩的民间美术》为例,教师设计了分层作业:选择一件民间美术作品,简单的说一说你对民间美术作品的感受;选择一件民间美术作品,谈一谈你对它的感受,为什么要将他发扬光大的原因;选择你喜欢的民间美术作品,从形象、色彩、纹样、寓意、用途等方面进行欣赏和评述等。分层作业设计使核心素养落到实处,让学生不仅仅停留在对艺术作品赏析的单一层面,还能够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学生不仅学会从美术的角度赏析艺术作品,还把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联系,引发学生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他们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将知识技能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直指教育的真实目的在于育人,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4.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多元评价,提升学生素养。美术学习教育具有个性化色彩,追求创意培养,完全量化的评价方式显然对学生美术学习是不适合的,因此在常规教学实践当中,运用质性评价,以多元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全方位评价。以人美版四年级下册《艳丽的大公鸡》为例,教师将质性多元化评价方式贯穿课堂始终,运用评价表(见下表)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评价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不断倾听他人意见,在反思中学会比较分析。教师不断转变观念,利用作品档案袋、教师观察记录、学生作品集锦、小组合作学习等多元评价方法,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促进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培养。(二)乡土文化驱动美术课堂教学改革美术教学中除对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外,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依据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挖掘本地乡土文化资源,将独具内蒙古地方特色的自然资源如草原、森林和沙漠等人文景观,民族风俗、服饰和饮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民俗通过课堂教学、课外实践、主题性学习、艺术展示融入美术课堂,从而达到传承民族文化,丰富民族文化视野,增强学生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让日益流失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得以传承,从而达到立德树人、以德育人的目的。同时学生在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全面落实美术核心素养形成。以人美版六年级上册《家乡的小吃》为例,教师将内蒙古的稍麦,准格尔旗碗托、豆面、莜面、酸粥等各种特色小吃以“味觉、听觉、视觉”的不同角度融入美术课堂,让学生从教学实践中体味小吃背后展现的人生百态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这些小吃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使得这节课能够与学生的生活更加紧密相连。依托乡土资源,挖掘区域优势,教师在设计本课时除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本地小吃的造型、颜色(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更多地挖掘小吃背后隐藏的历史文化、故事、情感和传统制作工艺,把本地小吃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和浓浓的故乡情与“立德树人”结合起来,继而引导学生热爱家乡的小吃文化(文化理解),探索创意表现家乡小吃的方法(美术表现、创意实践),以小主人的身份,将小吃文化传承下去,教师设计基本思路涵盖了美术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学生通过课前走访调查、利用互联网查询资料等方法,以小组汇报、故事表演、自主合作探究等形式学习体会家乡饮食文化的色美、形美、味美和意美,达到培养学生以自主、合作与探究等方式获取知识与技能,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目的。(三)业务培训驱动教师专业成长我旗对美术教师专业培训分为服务于学校丰富的美术社团校本课程培训和满足课堂的教学需求培训。根据地域特性,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形式,让每位老师都能选择自身感兴趣的或需要的项目参与其中。培训方式以骨干教师为引领的同伴互助学习为主要模式,例如:剪纸工作室的主持人是中学一位美术教师,同时也是首批准格尔旗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传承人,她带领剪纸项目组的教师进行培训学习,学习的内容既有剪纸技法,又有剪纸课程建设,通过同伴互助学习培训,教师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同时也学习了同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同时,我旗美术学科也组织了青蓝结对工程,由骨干教师带领近三年新入职教师从课堂教学到专业技能两方面进行师徒结对,活动内容主要为骨干教师指导新入职教师分析教材、教案备写,撰写教学反思、听评课和教授专业技能等方面。每周新入职教师上交两篇高质量的教学案例,每两周上交五幅美术作品,通过集中评选,对优秀作品进行展示。新教师的业务能力在青蓝结对工程中得到了全面提升,通过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三、音乐教育工作情况
(一)课堂教学改革驱动音乐核心素养提升1.课堂教学中运用声势律动和打击乐器,由外感进行内化,提高个人的音乐感受力、鉴赏力和表现力。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法国号》为例,为了让学生感受四三拍的韵律,教师从组织教学开始,情境带入,与学生手拉手进入教室,带动学生用舞蹈的步伐,体验三拍的圆舞曲风格,感受其中强弱规律。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音条打击乐器,使学生参与合作,形成声部概念,培养了学生音乐素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四三拍的韵律感一直贯穿于整个课堂,形成教学过程中的一条暗线,通过形式变化,形成教学明线,使教学的点状向线状发展,持续性培养学生音乐赏析能力。2.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法,提升学生演唱能力和水平。演唱是音乐课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发展班级合唱是音乐课的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法及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识谱、节奏、音准能力,提高演唱水平。以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国旗国旗真美丽》为例,为了使学生sol和mi唱的更准确,明白音高的概念,教师充分运用柯达伊教学法,利用有形物理空间,通过简谱和字幕谱在黑板不同高度的摆放,使一年级学生能够理解音高的概念,并且做科尔文手势来演唱,使音准唱得更准确。在节奏方面,使用柯达伊教学法中的节奏名称,区别和记忆节奏感觉,并采用柯达伊教学法中的轻声演唱、游戏、合作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音乐基础能力,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同时还使用奥尔夫教学法,通过在歌曲中加入打击乐器,提升课堂趣味性,培养学生合作,创编能力。3.在课堂教学中推进小乐器的使用,培养学生的演奏能力。为了落实素质教育理念,按《课程标准》倡导让每一位学生在小学阶段掌握一门乐器演奏,选择推行小乐器进课堂,以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山谷回音真好听》为例,在歌曲之后,加入小乐器演奏,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音准和节奏能力。小乐器与小学音乐教学内容以多种方式结合,相互促进,建构新型教学策略,通过阶梯式学习,让学生掌握了小乐器的演奏方法及技巧。4.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观察量表,落实课堂评价。音乐教学是以审美为核心,程式化评价方式对学生音乐学习已不适宜,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课堂观察量表,进行评价。以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老牛和小羊》为例,教师将质性多元化评价方式贯穿课堂始终,细致的维度运用,对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有显著作用。音乐课堂教学量表(二)提升教师素养驱动课堂教学转型1.成立音乐名师工作室提升教师素养。年,我旗成立了星星音乐名师工作室,每周五上午为音乐教研活动日,组织全旗音乐教师进行了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等培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得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教学法培训,达成了“让音乐属于每一个孩子”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年成立园丁合唱团,聘请内蒙古艺术学院李宝珠教授担任培训教师,进一步促进合唱教学工作提升,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推动了学校打造优质师生合唱团建设工作。2.提升基本技能驱动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在音乐课堂中,教师的基本技能对于一节课能否高质量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每周教研活动日,组织全旗教师开展了为期一年的钢琴即兴伴奏和舞蹈培训,并编撰了《准格尔旗中小学音乐即兴伴奏实用手册》,将课本中的歌曲进行整理收集,编配了示范弹奏视频,下发到音乐教师手中,促进了音乐教学水平提升。3.打造教研团队,加强区域联动研修。通过“新教师研修—学校教研—群研修—区域研修—名师工作室”等五级研修机制把全旗音乐教师紧密地结合。五级联动研修实现了将音乐教育理念根植于课堂,优化课堂教学目的,同时教学研修活动也使教师找到理论和实践的最佳结合点。4.通过交流互动学习,推动音乐教育水平提升。为了进一步促进我旗音乐教育工作的良性发展,旗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多次带领教师到呼和浩特新城区、浙江杭州拱墅区、包头市昆区等地观摩教学课堂,同时输送骨干教师到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地参与各类教育培训,开阔了视野,激发了教师工作激情。同时迎接了杭锦旗、东胜区等地音乐教师来我旗实地观摩考察音乐教改成果,并先后到杭锦旗送教两次,并与杭州拱墅区联合教研一次。我旗蒙古族音乐教师亮相杭州“千课万人”峰会,均得到各界一致好评与肯定。四、美育社团创建驱动学校
特色建设发展
各学校为构建“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校校有特色”的教育新格局,形成特色立校、特色强校的发展态势,根据学生年龄特征与兴趣爱好,组建摄影、书法、绘画、乐器、演唱、舞蹈等艺术团队,定期举行美术、书法、工艺等艺术作品展览,举办歌咏、书画、舞蹈、器乐演奏等比赛。调动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艺术教育陶冶情操,达到审美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同时,旗教体局每年组织开展各项艺术类比赛,达到以赛促建、以赛促改的目的。通过艺术教育改革,全旗各学校现已基本形成了“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校园文化氛围,全面提升了学校整体办学实力,促进了我旗教育特色鲜明、内涵优质、健康协调发展。(三)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教育局:情美和谐,扎实有效推进区域艺术教育均衡发展旅顺口区隶属辽宁省大连市,地处辽东半岛最南端,是一座民风淳朴、物产丰饶、景色优美的海滨城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7所,其中中心小学15所,村级小学5所,初中1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高级中学3所,特殊教育中心1所,职教中心1所,教师人。旅顺口区始终把教育均衡发展列为区域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以“建设艺术教育强区”作为发力点,抓住实施“双高普九”和“创建教育强区”的历史性机遇,促进艺术教育内涵发展,确定了“情美和谐,扎实有效,全面推进区域艺术教育均衡发展”的艺术教育思路,从区、校两个层面,把艺术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和管理全过程,在人力、财力、物力和活动的时间、空间上充分保证,让学校时时、处处、事事、人人都以美育人,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情美和谐地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广大干部教师积极投身于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中,艺术教育呈现出勃勃生机,先后多次被评为“辽宁省艺术教育示范区”“省德育工作示范区”“省依法治教先进区”“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年顺利通过省*府“双高普九”验收。年12月,顺利通过辽宁省艺术教育示范区检查验收,年通过辽宁省教育强区检查验收,年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区检查验收。年在省教育厅组织的艺术教育现场会上,我区作为全省艺术教育的优秀典型,做了经验介绍。现将我区艺术教育均衡发展的具体做法汇报如下。一、强化艺术教育地位,树立全面发展理念
地位凸显,理念先行。旅顺口区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辽宁省人民*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国家、省市文件精神为指导,充分认识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切实把美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主阵地,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艺术教育的受益者,明确提出:“转变教育观念,摆正艺术教育位置,认真规划、加强对农村艺术教育的指导,强化队伍建设,提高艺术教育的质量,开展一校一特色活动,巩固和发展艺术教育成果。”提升艺术教育地位,挖掘艺术教育潜力。(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艺术教育领导小组高度重视艺术教育,将其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立足点,成立了区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负责统领和把握艺术教育工作的主方向。区教育局局长亲自挂帅,担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区教育局副局长和进修学校校长担任副组长,确立了以体育艺术科、进修学校、各学校音体美教研组为组织协调部门,具体负责艺术教育的落实。区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要由教育局、进修学校相关领导、音体美教研员、部分校长、骨干教师组成,建立了多元化、立体化、全覆盖的管理网络,不仅规范了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确保了管理机制的精准发力,同时还提升了全区艺术教育的整体水平,为艺术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树立大教育观,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核心作用在全面实施艺术教育过程中,树立大教育观,始终把艺术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充分发挥其核心作用,提出了“艺术之花遍校园”的目标,努力培养出懂情感、会审美、有特长、善创造、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不断提高学生审美修养、丰富精神世界、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生动丰富的艺术教育活动中,使学生在美育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三)明确教学要求,艺术教育融入日常工作教育局历年的年度工作计划,对艺术教育都有明确的要求。每个学期、每个学年都要通过常规督导管理检查、各类培训和多项比赛等方式狠抓落实。科学规划指导,以制度为保证,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课外活动为载体,以教师培训为保障,以校园环境建设为平台,多层次、全方位地探索着艺术教育的美育功能,探索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的实际功效,在城乡学校营造出了“校校建三队,班班有歌声,人人学器乐,个个练绘画,师生同跳集体舞”的良好艺术教育氛围。二、创设艺术教育氛围,加大办学条件投入
(一)抢抓验收机遇,加大投入力度以各种验收为契机,加大艺术教育投入力度。自“双高普九”工作以来,区街两级*府共投入建设资金万元。其中为保证我区教育的公平、公正,缩小城乡教育差别,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化,投资万元对全区城乡中小学按学校规模,对19项种教学仪器设备进行了统一配置(包括五线谱电教板、打击乐器等22种音乐器材;包括投影工作台、美术模型等39种美术器材)。各学校不等不靠积极想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在创建全国教育强区中,加大投入力度,补齐艺术教育短板,通过硬件设施,保障艺术教育内涵发展。(二)设立专项资金,保障艺术教育发展区教育局为确保艺术工作的正常开展,在出台*策保障的同时,共投入艺术专项资金万元,进行以校园文化为重点的校园环境建设,全面启动校园环境艺术化建设工程。学校新增名人名言、条幅及画像、各类图版、油画、玻璃大屏风,造假山、修水池、建凉亭等等,有力地促进了我区农村艺术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全区农村学校的校园规划、校园绿化美化、校园净化和校园文化又上了一个更高台阶。(三)彰显校园文化,推进美育教育区*府先后投资余万元,为14所中小学修建塑胶操场。良好的环境,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公德意识和学习意识,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成为旅顺城区建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窗口。为进一步营造区域艺术教育的良好氛围,实现环境育人化,旅顺口区教育局印发了《旅顺口区中小学学校环境建设要求(细则)》,掀起了我区校园环境艺术化建设的高潮。各校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将校园环境艺术化建设作为隐性课程来开发,使校园环境充满着人文性、艺术性和教育性,让校园的一草一木都成为有效的艺术教育资源,让学生在艺术世界陶冶情操,历练心智。62中学、60中学、铁山中心小学等以其突出的环保特色成为我区校园环境建设的典型代表,全区有20所学校成为艺术教育示范校,27所学校被评为“大连市校园环境艺术化先进学校”,60中学、铁山中心小学被评为“辽宁省绿色学校”。三、打牢艺术教育根基,抓好三支队伍建设
办好艺术教育,积极打牢艺术教育根基,重点抓好三支队伍建设。(一)校长队伍努力建设一支对艺术教育认识高、起点高,精准把握艺术教育重要性的校长队伍。每位校长都牢固树立艺术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理念,将艺术教育打造为培养学生想象、审美、创造能力的特殊渠道,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校长亲自抓学校艺术教育工作,通过制度建设培树典型,计划落实促进全面发展,课堂主渠道实现人人和谐成长的教育氛围。各校多方集资,加大投入,积极通过“三队”建设,不断改善音乐、美术课堂教学设备。近几年,我区艺术教育年均投资约五百万元,这些均得益于校长对艺术教育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实践。(二)教师队伍艺术教师队伍平均年龄低,年富力强、朝气勃勃,充分发挥年轻教师的创造力和战斗力,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决心。目前我区这支队伍在敬业奉献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习和研究,向着既有专业,更有复合能力的方向发展。在提高艺术教师素质方面,主要把住两关:首先是选人关。选拔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师范院校专业毕业生,更新和改变现有的城乡艺术教师队伍结构。同时,引进部分有较高水平的艺术教师到农村任教,改善和提高我区城乡师资队伍的结构和水平。实施城乡艺术教师定期(三年)交流制度,实现了城乡学校艺术教育师资力量的均衡发展,缩小了城乡艺术教育差距。其次是培训关。结合“教师教育”工作,对音乐、美术在职教师进行了教研培训、评优培训、交流培训、课题培训。以区课堂教学大赛为主要载体,开展各类观摩、评优和竞赛活动。教研员真正发挥“研”的功能,具体指导艺术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确定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建立艺术教师成长档案。紧紧依靠市、区艺术教育专业人员,发挥专业和骨干作用,从教师基本功入手,先后举办了合唱指挥、声乐、钢琴即兴伴奏、舞蹈、集体舞、写生、书法、绘画、手工制作、雕塑、板画、摄影和课件制作等专题学习班12期。年,旅顺口区请来了包括“中国音协爱乐男声合唱团”常任指挥孙毅在内的四位专家,为我区音乐教师培训指导。(三)创编队伍艺术教育离不开一支对家乡充满感情,对工作充满热情,对生活充满激情的艺术创编队伍。旅顺口,三面环海,资源丰富,包括很多教师在内的广大文艺工作者,能充分发掘本地资源,创作出一个个具有地域特色的艺术作品。在旅顺音乐家协会中,音乐教师占总会员数的90%。像铁源、胡宏伟、潘兆和、马登第这样著名的词曲作家,也经常来到旅顺,为教师们讲授音乐创作,并对教师的作品进行面对面指导。同时,旅顺口区委宣传部不定期组织的原创歌曲演唱,让音乐教师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得不少优秀的歌曲脱颖而出。四、突出课堂教学渠道,提高学生艺术修养
艺术教育只有通过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实现面向全体,使学生的技、趣、情集于一体,充分感受艺术,表现艺术,进而达到创造艺术的目的。我区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四项改革。(一)创设三大板块改革课程体系遵循打好基础、落实方针、培养个性、发展特长、总体提高的原则,构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三大艺术课程板块。这三大板块课程为艺术课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基础保障。(二)构建多类型模式改革课堂教学构建多类型的音乐、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分三个阶段,在全区开展探模、建模、学模、用模、创模的活动。为进一步提高农村艺术类学科课堂教学水平,组织城乡中小学15个联动体,有针对性的对课堂教学创设情境环节、教学方法环节等开展课堂实践观摩研讨,为自身和其他教师搭设了相互交流、借鉴、学习的平台,使之成为提高音乐教学研究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三)注重过程管理改革评价标准根据模式的程序,区教育局制定了《旅顺口区中小学音乐、美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从主体性、全面性、创新性、审美性四大方面,更加突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弘扬主体意识、培养创新精神的素质教育思想,有效地发挥了对课堂审美教育的导向和指导作用。(四)深化科研工作改革课题研究科研是教学改革的深化点和水平线。我区参加了辽宁省《音乐、美术审美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课题研究;又把《音乐课堂教学创新实践研究》作为音乐教师参加的科研课题,12所农村中小学承担相关子课题的研究。越来越强的科研意识,贯穿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之中,正在改变和提高着我区农村艺术类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五、搭建艺术教育平台,开展课外校外活动
音乐、美术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性在于,它要通过一系列活动,通过活动的形象性、情感性、表现性和愉悦性来直接的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同时在艺术这块热土中也给学生创造了展示特长和才能的空间。(一)充分发挥常规艺术活动的育人功能我区已形成了艺术活动系列常规:如学校每学期一次以音乐、美术活动为主的欢乐周;每年一次全区中小学文化艺术节,内容包括卡拉OK、合唱、散文诗歌朗诵、课本剧表演、书法绘画摄影、器乐、舞蹈等,极大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定期举办的“旅顺合唱节”,全区中小学轮番参加;结合重大纪念日和教师节,组织大型的主题演出。近几年的全区主要特色活动有年的“红诗祖国,激情旅顺”;年“再唱山歌给*听”;年的“光辉的历程”;年“我爱你中国”……这些演出,突出了师生全员参与的宗旨,最多的演出人数达0人,极大提高了全区师生的参与热情,艺术演出水平逐年提高。(二)感受“高雅艺术”,促进身心和谐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艺术修养,提高审美情趣和水平,年开始,根据省市要求,我区扎实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邀请了“大连儿童剧院”“大连京剧院”“大连城市交响乐团”“大连爱乐民族乐团”走进校园,让学生们面对面感受高雅艺术。3年来,共组织18场不同类别的专场演出,得到了全区师生的一致欢迎和好评。(三)音美教育成果相得益彰年1月,在迎春小学成功举办“携手艺术家、同育迎春花”大连市美协艺术家进校园现场会活动;年7月大连市版画专家陈豪老师、市美术教研员鲁毅及大连市各区美术教研员、美术老师90多人,走进旅顺口区九三校园。召开了主题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整体提升”大连市小学美术学科版画教学校本课程开发现场会。六、挖掘旅顺地方特色,艺术教育与时代结合
年,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的部分领导和专家到旅顺检查指导,对我区蓬勃向上的艺术教育表示肯定赞赏之余,对学校的班班有歌声活动表示了浓厚的兴趣:不仅是学生教师全员参加,还有不少的学生家长也积极参与进来,和孩子们一起放声歌唱——这,得益于旅顺口深厚的群众文化艺术基础。(一)充分挖掘旅顺口艺术教育大课堂的育人功能旅顺口,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富的文化艺术底蕴:北洋水师的兴建,让旅顺口成为全国最早的近代化城市;日俄战争的硝烟散尽,一个个欧式建筑,形成了一段段凝固的旋律。日本投降后不久,旅顺成立了旅大解放后*领导下的第一个文艺团体——旅顺文工团;苏*接管旅顺期间,随时都能听到优美的手风琴,看到轻快的水兵舞。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几年来,大连软件园的开发,中远船坞、中车集团落户旅顺,烟大轮渡的开通……旅顺的变化日新月异。年旅顺入选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文化资源丰富。太阳沟,每年接纳各美术院校写生的师生超过2万人次,被指定为“大连市美术写生基地”。“樱花节”“樱桃节”“彩叶节”以及不同专题的画展,都有我们师生的身影和作品。这些历史和现代因素的融合,为群众文化艺术原本浓郁的滨海小城,增添了绚丽的色彩,也为旅顺艺术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根据近海水产养殖、农民致富的题材,创作出了舞蹈《漂儿》,在辽宁省获金奖;根据龙王塘渔民的传统习俗,创编了《送海灯》在全国获金奖。烟大铁路轮渡的开通,旅顺樱桃节的开幕,民俗文化节的举办,又创编了《轮渡开到家门口》《樱桃红在咱家乡》《家乡的老铁山》等一系列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艺术作品。大连市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张俊英老师曾这样说过:“这是特有的、值得研究的旅顺现象。”(二)艺术教育扎实推进,取得累累硕果学生艺术素养全面提升,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获大奖。近年来,在全国性比赛中获金奖的就有60多人,银奖多人;水师营中心小学学生在中央电视台“非常6+1”的比赛中,荣获“非常明星奖”;在全国群星奖舞蹈比赛中,舞蹈《送海灯》荣获辽宁省在本届比赛中唯一的一个“群星奖表演奖”;辽宁省合唱邀请赛暨第六届旅顺(国际)合唱节,8队获金奖,6队获银奖,6队获铜奖;年,水师营小学合唱团代表辽宁省参加文化部、教育部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少年儿童合唱节,”荣获小*鹂奖;年,创编的歌曲《家乡的老铁山》在省群众艺术歌曲大赛中荣获金奖,和舞蹈《送海灯》一起,代表市*府和省文化厅进京汇报演出。年,我区7所中小学参加日本武鹤市举办的世界儿童绘画交流展,有数十名学生获得参展证书及奖品……艺术教育任重道远,我区新时代的艺术教育将继续紧扣时代脉搏,坚持树德育人、以美育人、情美和谐,努力加强和改进艺术教育,既注重传承旅顺历史的丰厚底蕴,又充分彰显我区艺术教育的独特风格,不断向着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高层次迈进。(四)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体卫艺科处: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构建新时代上海学校美育体系一、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学校美育工作制度体系
(一)加强组织管理协调,建立健全学校美育管理联动机制在市委、市*府领导下,教育、宣传文化、财*、人社等部门以“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为使命要求,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理念深化融合、强化协同,形成跨部门合力,不断完善文教结合机制,组织实施文教结合工作行动计划。成立上海市艺术教育委员会和上海市艺术教育协会。艺教委下设高校工作组、中小学工作组以及校外工作组,凝聚力量,精准对接,推进美育工作向纵深全面发展。在市教委及市艺教委领导和指导下,各区教育局普遍重视学校美育工作,基本建立了区级学校美育工作联席会议工作机制,相继成立了区艺教委、中职艺教委等机构,各高校设立相应的艺教中心或艺教委,形成了“市、区、校”联动机制。为保障学校贯彻落实美育方针*策和相关课程实践的基础质量,每所学校均设置一名由本校优秀音乐、美术教师担任的“艺术总辅导员”专业岗位,并设置了岗位责任制度、业务培训制度和辅导员例会制度。通过制度建设、机制保障,不断提升学校“艺术总辅导员”的业务水平。每所学校还设有专门的音乐、美术或艺术领域的教研组,部分学校还在中层岗位上设置分管艺术教育的教导主任等职务。(二)探索建立学校美育督导评价和质量监测制度体系成立上海市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评估中心,进一步完善学校艺术教育的评价督导制度,积极探索建立“过程性+终结性”相结合的学生艺术素养评价机制。初步建成全市学校美育综合管理平台,建立市教委统筹、区教育局主管、学校自评的三级艺术测评管理体系。全面实施学校艺术教育自评和年报报送制度。市教委将学校美育工作的开展及其成效作为考核学校和对教师进行奖励的重要指标;将学校艺术发展自评和年报、艺术素质测评执行情况纳入对区教育局和高校的年度考核。(三)健全学生美育评价和信息报送制度为适应上海深化课程改革和考试招生综合改革的需要,将艺术(音乐、美术)纳入初中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将艺术实践活动纳入初中和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规范综合素质评价程序,制定艺术素养相关信息报送办法,建立综合素质评价的信息确认制度、信誉等级制度、公示和举报投诉制度。(四)组织实施“一条龙”项目布局为促进学校艺术工作均衡有序发展,提升育人效益,不断强化中小学艺术特色,根据国家有关规划和国家级以上大型赛事、展演活动等项目设置,结合上海实际,市教委加强艺术项目统筹布局,组织各区实施艺术“一条龙”项目,其中,中西器乐(含管乐、弦乐)、合唱、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朗诵)及美术(含书画、篆刻、设计)等5个项目为各区必选的布局项目,在此基础上,在具有育人效应的非遗、中华传统及海派文化等项目中选择若干个进行布局。总体上,各区形成以5个重点项目为主,若干个推进项目为辅的“5+X”学校艺术项目布局结构。按照青少年身心成长规律和艺术教育规律,加强不同学段学校间艺术项目布局统筹,由1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阶段学校按照项目与至少2—3所初中、4—6所小学共同组成一个基本的学校艺术项目“一条龙”布局单位。在课程教学、师资队伍、场地设施、科研及评价等方面形成相关项目的高品质、系统性供给,促进实现各学段间培养的有序衔接。充分发挥“一条龙”高中阶段学校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效应,充分依托课程教学、艺术实践、艺术展演等载体,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艺术爱好和兴趣。加强艺术骨干学生管理和培养,实行注册管理制度,将艺术骨干学生参加日常艺术实践及艺术展演等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等指标体系。二、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程,搭建高水平艺术实践平台
(一)落实美育课程教学要求,构架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的美育课程体系上海市各级各类学校按照美育课程要求和课程标准,抓牢课堂阵地,开齐开足艺术课程并建立学校艺术教育特色课程。幼儿园设置了美育活动课程;中小学设置了美育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职业院校设置了与职业教育专业和学生特点相关的拓展课程。将艺术(音乐、美术)纳入初中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以学生平时表现为依据,综合评定合格性考试成绩。普通高校开设了以音乐、影视、美术为主的公共艺术课程并实行学分制管理,每位学生须修满学校规定的公共艺术课程学分方能毕业,部分高校将学生参加艺术社团活动作为“艺术实践”课程纳入学分系统。为保证中小学音乐、美术课程教学质量,市教委教研室编制了上海市小学各学科(含音乐、美术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中小学各学科单元教学设计指南等,以教学指导纲要的方式,引导教师保质保量地实施国家课程。在日常教研活动与调研工作中,要求各学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教师积极探索学科育人的方式方法,归纳提炼相关经验,并运用各种渠道加以推广。(二)推进艺术课程改革,上好艺术课程为改变原有艺术课程单一、乏味的问题,市教委整合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舞蹈学校等专业院团和专业院校资源对舞蹈、戏剧、戏曲、影视4门学科进行课程改革。各项目组分别研制教材初稿,并赴试点学校进行试点教学,通过边实践边修改的方式,不断打磨教材样稿,完成了具有上海特色和亮点的复合型艺术教材(小学、初中、高中版),并制作了配套的课件和视频。以“小学舞蹈课程、高中戏剧课程”为试点,推进中小学艺术课程改革探究与实验、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合作意识。在全市推广“舞向未来”教育模式,通过大师培训、教育工作坊、教育论坛等形式,探讨舞蹈课程的育人价值;在全市设立18个高中戏剧试点学校,通过师资培训、艺术拓展课程策划及授课、学生社团活动指导、演出进中学等方式支持中学戏剧艺术教育。推进中华艺术宫、当代艺术馆、崇明美术馆、徐汇艺术馆、刘海粟美术馆、上海海派连环画中心、陆俨少艺术院、上海梅尔尼科夫美术馆等艺术场馆与教育部门联手制定年度现场教学计划,利用艺术场馆的艺术教育资源,根据美术普及教育、美术特色学科建设等工作重点,研发编写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资源包,探索开展形式多样的现场教学活动,并与学校艺术类课程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衔接,搭建覆盖更广泛、活动更生动的艺术场馆现场教学平台,推动艺术场馆青少年教育水平的提升。(三)统筹区域资源,搭建高水平青少年艺术实践平台上海市教委制定了学校美育工作发展规划,积极统筹区域美育资源,开展美育教研、策划各类美育活动。教育部门积极与有关优质文化团体合作,协同开展课程共建、活动共建、经验分享,以点带面,实施面向人人的艺术教育。常态化开展节庆文化艺术活动和艺术校园行活动,扩大受众面。加强市级和“五大”学生艺术团及联盟等高水平艺术团建设、实施盟主轮流制,完善管理机制,形成品牌。通过设立中小学文化名师工作室、教育部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地和全国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学校,开展课程建设、传统文化展示活动、传统文化数据采集等展示活动,降低学生接触传统艺术门槛,推动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与现代教育融合创新发展。三、优化美育工作人才队伍
(一)抓紧美育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专兼职结合艺术师资队伍抓紧美育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采取有力措施配齐艺术教师,有效保障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美育课程和活动的需求。大力引进兼职教师,成立高校美育教师联盟,构建了金字塔型的美育艺术教师的梯队。文教联手推进艺术教师队伍建设,鼓励艺术院团专家和社会艺术教育人士到中小学校担任兼职艺术教师。与人事部门协商,在社会上招募知名专家、演员等专业人士,通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担任学校兼职艺术教师。(二)推进艺术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提升美育工作人才队伍水平推进艺术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积极开展艺术教师的培训,完善艺术新教师上岗及职后培训机制。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工作的全过程,提高艺术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立德树人”的意识,强化学科育人的使命担当;加强学科专业与跨学科通识培训、岗位职务培训,邀请国内外专家举办大师班,整合专业院团和专业院校资源开展艺术师资专业提高培训、举办中小学校长艺术研修班、学校艺术总辅导员培训班,组织骨干教师进行国内外交流学习,积极与优质社会机构合作,开展艺术教师的“教学能力展评”“专业技能展演”“论文案例评选”等活动,提高艺术教师的学科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提高艺术管理人员管理水平;通过开展艺术教师课改研究与实践成果评选交流活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和教育科研能力,拓宽教师的学术视野;增进跨区域学术交流,推动课改经验与成果共享。实现了美育工作队伍规模迅速增加、结构日趋合理、水平不断提升。四、实施“绿色指标”升级版,探索美育评价改革
(一)实施“绿色指标”升级版为解决长期以来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单一、技术落后、过分强调甄别选拔功能的问题,上海研制发布了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以下简称“绿色指标”),开展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综合评价研究与实践。根据教育改革新的要求,不断完善“绿色指标”,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