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博士是著名的自然语言处理和搜索专家,硅谷风险投资人。他的著作有《数学之美》、《文明之光》、《浪潮之巅》、《智能时代》等。?
???在本书中,吴*博士认为,与其他外部资源或者个人因素相比,个人的成就首先取决于“见识”。因此在书中,他将自己的经历,以及身边那些时代先行者的经验,以鲜明睿智的方式阐述出来,为你提供一个与众不同的、值得深度思考的看待世界、看待问题的视角。?
??作者在序言中说,希望每个人认清自己的“命”和“运”,认清自己的环境,然后在此基础上努力奋进,破除“命运”的局限,力争有一个“好命”。他说,“信命”就是知道自己有所不能,“认命”则是不超越命运给自己画的线,对于得不到的坦然接受。他认为,命运取决于两个因素,环境因素和我们自己对未来走向划定的方向。人生轨迹走不出这两条线,个人的努力、运气等不过是让我们在这两条线之间做微调而已。
???作者认为决定人命运的第一个因素是环境因素。他引用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Gladwell)在《异类》一书中的观点认为,人出生的时间和地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命运。
???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把个人“出身”和个人“好命”区别开来了。也就是说,个人出生当时的社会大环境远远重要于个人家庭背景。作者拿明朝崇祯皇帝(崇祯皇帝希望后代不要再出生在帝王家)和清朝曹雪芹(曹雪芹早年富贵、晚景凄凉)作为例子,说明好“出身”不能等同于好“命运”。
???作者认为,人的出生时间无法选择,不过“到哪座山唱哪座山的歌”的智慧是应该有的,时代需要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这就是信命。不信命的结果是什么?生逢乱世不懂得保全自己,结果就不用说了;生逢人类历史上少有的治世然后怀疑它的现实性,就会丢掉一切机会。当然,作者关于命运的这一段论述,我们朋友之间讨论时有过不同意见。作者有些观点拉长视角来看,确实不敢苟同,看来还有讨论、商榷的空间。
???作者认为,决定命运的第二个因素,就是一个人看问题和做事情的方法,如此而已,但它们却决定了人的一生。作者举例李广、孙策等人的例子,对这个观点进一步进行了阐述。作者进一步用现在“一些人在机动车道上健步走”来说明“不作不死”。其实这也就是那些人的命,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是这样做是否合适、是否安全,而是在马路上别人不敢撞他们。这一点,到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基本都非常认同。也就是说,但凡是人的知识面稍微宽一点,交际的圈子稍微广一点,了解事情稍微全面一点,命就会好很多。这也是我一再强烈建议孩子去大城市读书的原因之一。
???作者说,我们在一辈子的经历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和难题,它们就如同别人或者现实生活不断地在扇我们巴掌。对待这些巴掌的态度和处理方法就决定了我们的命运(这个也是我不遗余力开通“鉴览”
在第一章中,作者提到,幸福是目的,成功是手段。
当一个人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正向影响力后,他不仅可以获得物质(比如金钱)和精神(比如名誉)的财富,而且会有一种由衷的幸福感。
作者认为,幸福感的本源只有两个:基因的传承和影响力。人和其它任何物种一样,都担负着基因传承的使命。当人们看到自己的生命可以通过基因一代代延续时,自然是幸福的。在影响力方面,作者引用高尔基的一句话“给总比拿要快乐得多”,意思是说,你给与社会的越多,你给社会的正面影响力越多,你就越有幸福感。通过写作传播思想,给人以启迪和影响,也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之一。
???作者认为,任何社会都是分层的,每个人必须努力。任何人对个人职业能力和谋生能力上的投资,都是最重要的投资;当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投资,就是找到一个好配偶。金融巨子约翰·P.摩根对他儿子讲过一段话:“一旦婚姻投资得当,你的事业也将随之达到高峰。假如把婚姻视为儿戏,草率决定,随之而来的惩罚将是离婚、精神痛苦,以及存款金额的锐减。”股神巴菲特也说过类似的话。找到一个对自己好的人非常非常重要。作为男生,要知道“聪明人会欣赏聪明人,而且只有聪明人才会欣赏聪明人”。因此找对象要找聪明的女生,要有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如果一个人心智不成熟,或者两个人的价值观和文化习惯完全不匹配,婚姻是非常痛苦的、难以长久的。作者举例说不要轻信对方说什么,而是要看对方怎么做。
???作者提到在美国有一个笑话。一个男生哄女生说,“你知道‘ABCDEFG’是什么含义吗?”女生说不知道。男生说:“A?boycandoeverythingforagirl.?”也就是“一个男生能为一个女生做任何事”,女生听了感动得就跟他结婚了。过了不久女生就发现,不像男生说的那样,于是就指责男生。男生说:“还有后面三个字母没说呢,IJK,‘I’mjustkidding’.”意思是“我是开玩笑的”。
???比相信花言巧语更傻的是那些不断被同一个人骗,还不断给他(她)机会的人。
???在第二章中,作者认为人生需要做减法。人的天性是喜欢增加而不喜欢减少,喜欢获得而不喜欢舍弃,但是,很多时候减少和舍弃会让我们过得更好。由于这种做法有时违背人的天性,因此很多人做不到,当然,这样也就给了那些能做到的人更多的机会。懂得取舍,把主要精力用在重要的事情上(这个在我的前期文章中讨论过了,在此不再赘述)。
在第三章“谈谈见识”中,作者提及,人有能力晋级一个台阶,贡献、职责、影响力就可能增加一个数量级,至于收入就更不用愁了。很多时候,成败与否取决于见识的高低,而不是自己简单的努力。作者提到,诸事不顺的人都有三个共同的问题。缺乏见识、缺乏爱和缺乏规矩。
??缺乏见识,一个人的视野就被局限了。跟有些人讲道理永远都是讲不通的。并非是那些人故意要与你做对,而是因为他们没有见识,大家的认知水平不在一个平面上。就如庄子所说的:“夏虫不可以语冰,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道,束于教也。”不要跟见识不长进的人来往,更不要跟他们争论,因为道理讲不通,徒费口舌。
???缺乏爱,缺乏爱的人表现就是小家子气,对钱特别贪恋,成不了大事。有人说缺乏爱是因为贫穷,然而也有富人极为贪婪,也有穷人并不小气。爱,与财富无关。更多的还是小时候没有受到关爱他人的教育,不懂得分享。缺乏爱的人难以大气,不大气的人做不成大事。很多人以为有了钱就有了一切,但如果钱只花在自己的享受上,并没有发挥它的最大效能;相反,如果能花在别人身上,投入到社会再生产中去,将会获得更高的回报。
???缺乏规矩,侵犯别人而不自知,其结果是,轻则没有人愿意帮助他们,重则大家会和他们做对。而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帮助是不行的。当然,这些人也会感觉到别人对他们不友善或敬而远之,但是常常还不知道原因,于是便对人、对社会产生一种戾气。
???缺乏见识、爱、规矩,是比缺钱更可怕的事情。贫穷可能会在短期内使物质条件差一点,但是并不影响父母在见识、爱和规矩上培养好孩子。
???作者在“阅读的意义”中说:阅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不仅是获得信息,更是一种生活行为。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而审视人生需要有闲暇。现在我们获取资讯的渠道有很多,但它们不能帮我们审视人生,因为它们没有让我们更闲暇,而是让我们更没有闲暇来思考。
??读书则不同,尤其是读纸质书,我们必须有较长的时间不做其他事情,这样才能入境(静)。正是因为不得不把手边的事情放一下,才能审视人生。因此,在作者看来,阅读是当下可以让我们审视人生不多的方法之一。这个我们非常赞同!
在第四章“大家智慧”中,作者提及,历史上传颂至今的名人大家,在不经意间将人生的感悟告诉我,也不知不觉地影响了我。后来,我有机会遇到世界上很多优秀的人,他们的思维方式同样影响了我。
???作者说,在风险投资领域有一条金科玉律——投资就是投人。那么,评价人的关键是什么呢?诚信永远比能力更重要。不仅投资人要考虑被投资对象的品德,朋友之间的交往也是如此。因为,朋友之间的交往也是投资。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有几句交友准则:“凡事三思而行,不要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对人要和气,但不要过分狎昵。”“相知有素的朋友,应该用钢圈箍在你的灵*上,可是不要对每一个泛泛之交的新知滥施你的交情。”
???人的出生无法决定,周围的家人、亲戚的圈子基本上是固定的,无法改变,能自己决定和选择的只剩朋友了。好朋友是巨大的财富,而损友则是巨大的负资产。很多人一辈子最后死在所谓朋友的手里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他采用曾国藩的原则:不要给损友第二次机会,永远不要来往。曾国藩在家书里写过这样一句话:“袁婿荒唐……永远绝之。”非常坚决,这里的袁婿就是指他的四女婿、他老朋友翰林袁芳瑛的长子,非常不成器。
??对于任何人,我们可以先假设他是正值、善良和诚信的。这样的话,我们很可能容易上当,但是没有关系,只会上一次当,因为一次之后,不会再给那些人第二次机会。不知道止损的投资者注定是要倾家荡产的,在和朋友关系上也是如此。
???作者认为,世界上不少财富大家族之所以能多代传承,最重要的原因是做到了财富精神的传承。精神财富是家族传承的基因,物质财富有可能失去,但只有当精神财富传承下去后,外来的物质财富才能真正地传承下去。
???作者在谈到巴菲特的智慧时说,永远不要做自己不懂的投资;永远不要做空股票(按照我的理解,就是永远处于市场之中,不要轻易离开市场);永远不要使用杠杆投资。投资是一门艺术而不是技术。技术可以通过学习不断进步,而且它有可继承性和可叠加性,也就是说,徒弟不仅能够学到师傅全部的技术,并且有可能做得更好。但是,艺术没有这种特性。因此,巴菲特不赞成聘用一大堆人研究股票,因为懂艺术的投资人太少了。巴菲特讲座的核心,就是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也就是说,智慧的核心是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引用了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的一些智慧。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论,终不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作者认为,这段话具有普适性,从教育、商业、管理各个方面,都有借鉴意义。
???作者给创业者的建议是,不要去那些商业意味不浓的城市发展。那些地区的领导可能一开始为了招商引资,给出一点小恩小惠,即所谓“利道之”;等你真的去了,它就开始“教诲”你,然后“整齐”你,甚至让他的七大姑八大姨做一件和你相同的事情来争利。
???作者提及,一些管理者不懂人性,他们幻想着“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社会,这种做法非常有悖于人性。在这样的环境时间长了,人们表面上耻于言利,私下里却肆无忌惮地谋私,除了让彼此产生防范和不信任外,既不能降低做事情的成本,又不能使社会教化得更好。
???作者借鉴腾讯王晓峰的管理方法,提出在管理一个团队时,你给员工的奖励不能仅仅是一次充值的促销,然后让他们享受很多年,而是要想办法让他们消耗掉这种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能够继续轻装奋斗。比如在Google,一个员工每一次升迁在得到大笔奖励的同时之前全部的贡献都会清零,下一次升迁所依据的贡献,要从前一次升迁后算起,而不是历史上全部的贡献,这就防止了一些人靠运气搞出个非常成功的产品后,躺在上面吃一辈子的情况。
???作者认为,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大多数人来说,(公共交通发达)买车和养车其实是降低了生活品质,纯粹是面子作怪。
在第五章中,作者提出拒绝伪工作者。作者认为,效率高低不取决于开始了多少工作,而在于高质量地完成了多少。很多我们看上去非做不可的事情,其实想通了并没有那么重要,因为它们是伪工作。所以,无论是在职场上还是在生活中,提高效率都需要从拒绝伪工作开始。作者提出了做记录的重要性:“大部分人过分相信自己的记忆力,其实很快就遗忘了。等到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时,还是束手无策,或者花很多时间去解决。做记录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在记录的过程中又思考了一遍,进步得会更快。”这也是我做读书笔记的原因之一吧。
在第六章“职场的误区与破法”中,作者提及,人的第一份工作很重要,它的性质和成败决定了你此后职业发展的方向和事业起点。对第一份工作,年轻人常常陷入一些误区,尤其是过于看重薪酬而影响了对人成长性的价值判断。我的理解是,要在大平台、大舞台锻炼,着重提高自身业务能力,虽然起点可能低一点、薪酬低一点,但未来可期,发展空间很大。作者提到职场上的四个误区时说,有一种根本不值得为之工作的单位,这种单位的领导只喜欢溜须拍马的下属,只提拔自己的亲戚。同时,作者建议要把工作和职业分清楚。在英语里,工作和职业这两个单词分别是job和profession,含义和区别很大。工作是谋生的手段,你付出劳动,单位给你薪酬,就两清了;职业是我们一辈子要从事的事业,比如医生、律师、注册会计师等等,成为行家里手,这就是职业。这就要有选择地做事情,凡是对职业发展有利的事情,无论是否有报酬,都应该认真做;反之,虽然能带来高收入,但是对职业发展不利甚至是矛盾的事情,则尽可能不要去做。按照我的理解,就是我们经常看NBA比赛时,教练员经常说的职业精神吧!
作者还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上帝喜欢主动的人。即使上帝想帮助我们,我们也要通过行动得到这种帮助。”这个我以前知道,但没有现在理解得深刻。我想起了以前看到过的一个上帝救人的故事:某天下了一场大雨,一位神父在教堂里祈祷,洪水已经淹到他的膝盖了。上帝先后三次派一个救生员驾着舢板、一个警察开着快艇、一个飞行员架直升机救神父,神父说:“不,我要守住我的教堂!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你还是先去救别人好了。”结果固执的神父终于被淹死了……其实,生命中太多的障碍,皆是由于过度的固执与愚昧的无知所造成。人的生存之道是在别人伸出援手之际,惟有我们自己也愿意伸出手来,人家才能提携你、帮助你!这一点,很值得我和我的子侄们思考借鉴。
???作者提及,在美国,一工作就收入比较高的是那些工科学院毕业的学生,而像哈佛等顶级名校毕业大学生一开始工作时工资收入相对较少。因为他们所受到的那些人文教育、博雅教育不是直接工作的技能。但是,十年后,那些具有良好人文教育背景的人,他们掌握了“王道”,因此后来居上,收入往往能突破天花板。那些学了一个好专业的人,只是掌握了“霸道”而已。这一点我在《我为什么要都历史》中,已经论及了。
???作者在“职场完美进阶”中说,简单地讲,任何事情从0分做到50分,靠得是常识。(我想,这也就是我们工作中经常发现的困惑:好像任何人都能干任何工作。)作者总结说,凡事做到50分靠常识,从50分做到90分靠技术,从90分做到分靠艺术。这个观点非常深刻!
作者在第七章“商业的本质”中说,世界上每过一段时间,就会诞生出一些新的商业概念,最后大家发现炒完概念后剩不下什么东西。其实,不论概念如何炒,商业的本质上千年都没有什么改变。商业的本质是让人多花钱而不是省钱。
在第八章“理性的投资观”中讲到金钱观时,提到鲁迅自己讲,饭碗可以跟理想分开。作者认为,钱的本质是对各种所有权和使用权的量化度量;钱只有花出去才是自己的。
在第九章“好好说话”中,作者提出,语言能力是我们的祖先现代智人区别于其他人类最明显的特征之一。人类文明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通信技术和手段不断进步的过程。通过讲话交流想法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能否成功。
作者提到了一个笑话故事:一位牧师对上帝非常虔诚。有一天他坐一辆出租车,结果出租车司机闯红灯、逆行、超速,吓得牧师一路上不断祈祷,然而最后车毁人亡,牧师与出租车司机同时死了。他们共同去见上帝,上帝让牧师住在小破房子,而司机却住在豪宅大厦,这位牧师感到不满,他对上帝说:“为什么会这样?我祈祷的次数肯定比他多呀!”?上帝回答他:“也许是这样,但是你在主持礼拜时听众都在睡觉,而出租车司机在为人们服务时,人人都在祈祷上帝。”一些人常说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种态度是万万要不得的。这也就是一些人常犯的错误:只是把话讲出去,而不管别人是否听懂了,这就没有达到沟通的效果。
???整本书读完了,我也对该书的论点和朋友进行了反思、交流、探讨。作者在“先让父母成熟起来”部分,一些观点有失偏颇,不能实现“逻辑自洽”;一些观点以偏概全,割裂传统与现代,把父母对孩子的社会教育等同于科技知识、技能教育,把科学界的“失败乃成功之母”应用到社会学领域,有点不敢苟同。作者一方面欣赏“林黛玉”的特立独行,调侃“薛宝钗”的处世为人,一方面又强调这个社会要“适者生存”,前后观点矛盾,不能逻辑自洽,误导后生,就更值得令人商榷了。当然,作者在后面也提及,每次遇到别人和他有不同意见时,就立即开启寻找对方合理性的开关,直到找到对方的合理性为止,也是理性科学的方法,我也非常认同。
???总之,《见识》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吴*博士在谷歌和腾讯担任过高管,进而在硅谷从事风险投资,他在书中对见识的分析,主要来自他对自己职场经验及人生经历的总结。他的中西交融的背景以及金融、IT等精英行业的经历,使《见识》这本书的观点也有了更大的说服力,值得年轻人认真学习借鉴。
??
?
???引注说明:文章个别参考资料源自百度网络以及景区、景点的文字、图片介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一并致谢。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