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月17日?周三
艺术就是派大星。
---沙雕网友
艺术就是永远的悲怆的解释,音乐就是无法摆脱的忧郁的摆脱。摆脱了也还忧郁,忧郁了也要摆脱。
悲怆是种深沉,更是一种深沉的美。而美是一种照耀着人生的苦难的光明。
悲即美,而美即是光明。悲怆成全着美,美宣泄着却也抚慰着悲。悲与美共生,悲与美碰撞,悲与美互补。
人生苦短,人生苦苦。
软弱的人也感到了骄傲,至少是感到了安慰。
只有在年轻的时候,我才能体会到生活的滋味、爱情的滋味、痛苦的滋味、艺术的滋味。真正的深情无价,即使年华老去,又有什么办法。
只要尚在人间,就不会完全麻木。
这是一期我筹备了很久的文章。
作为一名非科班,三流学校混出来的社会不必要人士,很难让人臆想出其与艺术的交集。
可是不然,艺术是人高度主观酿造的产物。人人都可以谈论艺术,只是谈论的内容价值有高低之分而已。因此,本篇的内容价值与否,纯属见仁见智,更重要的是,大家能够理解我表达的东西。
由于我想说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导致我整篇文章的框架一直定不下来,逻辑线也不知道应该怎么梳理。可喜的是,我最后还是把框架定了下来,我先把提纲罗列出来,以下是本文的主要谈论内容:
一、艺术是什么?
二、艺术与“我们”大众的关系。
三、艺术的价值与意义。
四、分享我心中“优秀”艺术的标准。(主要讲文学音乐电影这三种形式。)
艺术是什么?
身边很多人都很少会谈论到艺术,
仿佛触不可及而避而不谈。
其实这本质上是对自己认知上的不自信。
确实,艺术是高雅的,但它并非高雅到遥不可及。如果你对艺术感兴趣,并对这个世界比较敏感且好奇,那么你大可热情地去触碰它,去了解它。
人生苦苦,世间却是千滋百味,而艺术则是这世上的一道绝味。
(一)艺术的起源
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六种不同的学说。分别是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劳动说以及多元决定论。这些都是我从百度百科上搜索了解到的,然而最近乎我的理解便是“表现说”。
我始终认为:艺术即是表达。
“表现说”
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表现和情感交流的需要。
我们可以通过托尔斯泰的话来理解就是:一个人为了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于是在自己心里重新唤起这种感情,并用某种外在的标志表达出来,然而这些外在标志就是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所形成的外在形象,来向人传达,使别人也能体验到同样的感情,那么艺术活动就这样诞生了。
“模仿说”起源于古希腊的哲学家。
古希腊的哲学家认为:
所有艺术都是模仿的产物,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艺术创作靠模仿来反映事物的外在形态的同时也反映出事物内在规律和本质。
总的来说,我认为“模仿说”等于是阐述了“表达”的一种形式,艺术的本质还是表达。
“巫术说”
在原始社会中,
最初的艺术有着极大的实用功利价值。
比如说,原始人在史前洞穴里留下的壁画与雕刻往往都是位于洞穴内最黑暗和难以接近的地方,因此它们显然不是为了给人欣赏而创作的,完全是出于一种与审美无关的动机。原始壁画中有些被刺中或者击伤痕迹的动物形象,我们可以将其与“巫术”连接起来,逻辑便显得比较清晰起来:原始人可能认为在动物身上画上伤痕也就意味着他们在实际的狩猎当中,也可以顺利地捕获到猎物。就像香港、广东等地区封建迷信的操作“打小人”,性质上是与之有点类似。
当然,“打小人”可绝对不是什么艺术。
言归正传,原始人的这种行为,从认知上是可以解释的:他们认为事物的形象与实际上该事物的状态存在一种实在的联系,如果对事物的形象施加影响,实际上就是对这个事物的本身施加影响。简而言之,施之于此,作用于彼。我感觉这段话可以很好地解释现在许多地方的封建迷信,习俗仪式的来源以及其意义的所在。
学者将这些原始壁画和雕刻与“巫术”关联在一起,乍眼一看,艺术的诞生似乎真的来源于“巫术”,其实再往深处思考一下,这种“巫术”的创作动机是原始人希望能在狩猎中能有所收获,从而创造出壁画。这不正是将他们心中对收获猎物的强烈欲望,通过壁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吗?
因此,“巫术说”在一定程度上也证明了“艺术就是表达”这一观点。
“劳动说”
劳动是原始艺术最主要的表现对象,史前艺术在内容与形式方面都留下了大量的劳动生产活动的印记。
一开始我并不打算谈论“劳动说”,因为我认为“劳动说”的内容与我的理解认知相交极少,但也不能说我否定这种学说,我岂敢如此大言不惭?后来发现其一些内容观点适合引用到我后面谈论到的“艺术与大众的关系”中,我感觉有必要跟大家对这个学说做一点简单地介绍。
首先,劳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也与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谈论的是艺术的起源,所以我们以最早的原始艺术与史前艺术为例。原始洞穴壁画上刻画的内容基本都是与动物的狩猎有关,原始人的狩猎其实就等同于社会上的劳动生产活动,那么劳动便与艺术关联了起来。
按照这种说法,那么石器时代的原始人为了打猎而制造出来的石刀、石斧和石铲等石器制品也能算是艺术品吗?
我不承认,毕竟工具就是工具,没有一些其他被赋予的特殊意义,况且有看过出土于石器时代石器图片的朋友都知道:这些石器制品大多数都比较粗糙,而且基本都是自然天成的石头,就算是有打磨痕迹的制品,也显得十分笨拙,更谈不上有观赏性与审美的艺术价值了。
既然这些石器工具作为原始社会劳动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主要生产资料与“艺术”之间画不上等号,那么“劳动说”的说服力难免显得有些单薄。
但是,“劳动说”是关于文学起源的重要学说之一,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的这种说法,我还是比较赞同的。
此学说表明: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其他基本活动的前提,一方面在于人要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后,才能从事其他活动,另一方面在于人就是在这种生产活动中生成的。在劳动中需要而创造出具有丰富表意功能的语言系统。
谈到这里,我想引用“辩证唯物主义”中“物质决定意识”的这一理论来加以说明。
当然,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认知是十分浅薄的,我只是在我对“物质决定意识”的理解之下,将其与“文学起源于劳动”简单地关联起来。
首先,人类的生产活动——即劳动是一切基本活动的前提。这个上文介绍“劳动说”的时候有提及过,我们先以我国古代的时代背景为例,《诗经》是我国最早的文学荟萃,其所收录的诗歌最早起源于西周初年。在当时的农耕社会背景下,人人都投身于为了解决温饱的农务之中,社会环境相对安定,社会生产力比之商代更加发达。于是乎,一些人在“物质”方面满足的状态下,也开始有了“精神意识”上的追求。
回归到我的观点:当人在“物质”层面上达到了一定的满足,人的“意识”也往往会发生改变。
西周时期,社会安定,使得劳动力充足,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随之带来的是人们生存条件得到一定的保障,于是乎便催化了第一批文化的诞生——诗歌。
《诗经》的内容十分丰富,饱含了劳动、爱情、风景与民俗等题材。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文化的发展亦随之推进。
虽然我们无从得知古代的第一首诗在什么环境条件下创作出来的。但这些文化的推动与发展都肯定离不开社会生产劳动给予的充足保障。
所以我认为这就解释了劳动创造了具有表意功能的语言系统——即诗歌。
此外,诗歌,是人由感而发创作出来的,那么其本质归根到底还是“表达”。
“多元决定论”
这个学说的内容比较复杂,我个人不太理解。
总的来说,该学说认为:艺术的产生并非由一个简单的原因造成,其需要从社会学、人类学以及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相结合才能真正揭露出艺术起源的奥秘。艺术的诞生经历着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
这里只做一个简单的信息分享,我也不作过多的解释了。
我之所以大费章幅来介绍“艺术的起源”,是因为我认为在解释一件事物的层面上,最好是“由何而来”说起。这可以让受众从事物的本质上能了解清楚其本身的实在意义与潜在意义,而不是单纯的从表面理解开始出发。
如果我一开始用一首诗、一首歌或者一幅画来进行说明什么是艺术的话,那是完全行不通的。艺术的本质是表达,而每个人对艺术作品的认知与感觉也是不一样的。就好比在我的上一篇文章中有说过:受众的“感同身受”不一定要跟创作者的“如出一辙”,正因为这样才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存在,但前提是创作者创作的是“哈姆雷特”而不是“哈利波特”。
毕竟人们对艺术的评判基于高度主观的准则,举个实例:我跟一个朋友聊到张学友的《吻别》这首歌,我信奉这首歌为经典,他认为这是一首口水歌。我们谁也不能高下立判,说服对方,其根本的原因我认为在于:双方对“经典”与“口水歌”的本质定义不一致。
我认为《吻别》这首歌在词、曲、意境上都有着出色的艺术造诣,他认为这首歌的传唱度高,朗朗上口。我们各自都在自己对歌曲的表面认识上不断各抒己见,来回博弈,然而我们对“经典”的本质理解却只字未提。
意思就是:我们连“经典”是什么?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定义就一直在滋滋嚷嚷地各说各话,这就注定了我们到最后谁也说服不了谁。
由此,我引入了“艺术的起源”,从艺术的根源上来阐述了我对艺术的看法:艺术即是表达。
细谈我对艺术即是表达的看法:我们对艺术所谓的喜欢,所谓的触动,其实就是在某个瞬间,受众与创作者在创作时的心境达到了共鸣。创作者将心中所感表达出来,受众接受到了表达的形式,理解并接受表达的内在含义,才会为之触动,为之喜欢。
表达形式的好坏与否决定了艺术的价值高低,然而艺术的表达形式是由艺术创作者的造诣来决定,而艺术的最终价值往往是由它的受众来判定。
艺术与“我们”大众的关系
接着上文,我们来到文章的第二部分。
“艺术”与“大众”其实从来就毫不相关。
从“艺术”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决定了它与“大众”相交甚少的命运。它始于个体,也必将终于个体。
谈到这里,似乎我说的内容有点哲学的气息,有点绕。不过我正打算以古希腊的哲学来探讨艺术与大众的关系。
首先,我个人认为哲学属于艺术的范畴。对此,我特意百度了一下哲学属不属于艺术,其结论有很多种,大致的观点还是两者是两回事。
艺术诉诸感情,哲学诉诸理智。艺术的表现方式很具体,哲学则很抽象......等等,不一而足。
但以我个人认知而言:无论感情还是理智,都因表达而存在;对哲学如果有足够的理解,那么哲学也会变得具体,对艺术如果理解不透,那么艺术也会变得很抽象。如果我的观点:“艺术就是表达”成立,那么哲学就算是属于艺术门下了。
话说回来古希腊的哲学,主要的人物为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及亚里士多德。
先谈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他的哲学思想内容含括了心灵、灵*与真理这三个方面。他将“自我”与“自然”区别开来;使“精神”与“物质”分化;为事物寻求定义。除此之外,苏格拉底对哲学家的定义:是热爱智慧的人,而不是有智慧的人。这个观点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再到柏拉图,柏拉图毕生都在探索理念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他的著作《理想国》是近代“乌托邦”思想源头,有着不可穷尽的思想内涵。其实在我对柏拉图的了解中,最震撼我的还是他的“柏拉图式爱情”,虽然“柏拉图式爱情”并不是由柏拉图创造的,只是西方哲学家以柏拉图命名的一种爱情观。但追根寻源,起于柏拉图的对话录《会饮篇》中提到的崇高之爱——精神之爱,但其仅限与同性之间。准确来说,“柏拉图式爱情”并不是一般的精神之爱,而是同性之爱。
最后到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他是一位奇人。他几乎对每个学科都有所涉猎,并且作出了不俗的贡献。他最享誉盛名的著作应该非《形而上学》莫属,《形而上学》研究的对象是世界的本质。即一切存在者、一切现象的原因与起源。
虽然我还没有读过,但单凭其思想的覆盖层面上,我便给予了他极大的尊重,相信《形而上学》应该与老子的《道德经》有一定的思想共通之处吧。
简单介绍完上面三位伟大的思想家之后,相信大家心中或多或少都存在这种疑问:这些哲学的东西与我们有什么关联呢?
确实,哲学的东西跟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并没有太多的关系。毕竟,艺术与哲学,就是人在有精神追求的状态下,面对所见所遇之人与事,掺入高度个人主观后酿造出来的产物。没有精神追求的人,是不可能与其谈及到哲学的,艺术亦然。但是不能说不喜欢哲学的人就是没有精神追求的人,其中的意思,能懂即懂,就不必解释了。
但一个过多强调世事与自己有关或与自己无关的人,多半是认知肤浅,习性庸俗的人,这种人注定是与艺术无缘的。这类人对生活的世界没有感悟,终日碌碌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高呼着成熟与现实,叱喝着你幼稚、天真。其实,他已经死了,死在自己将无知当个性的倔强之中。
回归到文章的开头,我说:
身边很多人都很少会谈论到艺术,
这本质上是对自己认知上的不自信。
与其说是认知上的不自信,倒不如说是没有精神追求所致,但如果要为没有精神追求所为何致找个理由,那就只能是因为还未曾领略过“艺术”的美。
而精神追求则是感受艺术的必要前提。
接下来谈一下世界近代史上“艺术”与“大众”之间的关系。
16世纪是欧洲文艺复兴的顶峰时期,期间涌现出了大量的美术、文学、音乐等等艺术作品。这里主要以美术作品来举例说明吧。
文艺复兴的绘画主流是宗教画。其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的欧洲人可谓是为了信仰基督而活着。赚到了钱,要去教会买“赎罪券”,因此教会掌控住了大部分的钱财。然而教会的设立与贵族豪绅们的支持有着一定的关联。为了加深人们对教会的依赖,同时也深化着人们对基督教的信仰,教堂都是富丽堂皇的,所刻画的都是基督的内容。因此艺术家们接受了委托,创造了大量的公共艺术(建筑、雕塑、壁画和宫殿等),这也使得平民百姓也有机会享受到了一定的艺术熏陶。
简而言之,是上级社会阶层的需求带来了商业发展,促成了公共艺术,让普通大众受了益。这从本质上揭露的事实是:大众相对与艺术而言,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的关系。
将话题回归到艺术家身上(主要对象是画家),他们的主要客户来源是教会,当然也有不少权贵们会聘请他们为自己私人的府邸绘制装饰挂画;为自己画肖像画以作个人收藏或者留念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这些欧洲权贵们给予了艺术家们富足的生存空间,也正是因为在他们的推波助澜之下,使文艺复兴活动开花,并结出了艺术上的累累硕果。
谈一下我国古代文学方面给我带来的启发。
唐诗是我们生活中接触得最多的古代文学了,其中的李白与杜甫等集文坛大成者的声誉可谓是如雷贯耳,名满天下。盛唐时期的诗歌造诣是中国古诗不可逾越的巅峰,文人书生也便成了民间百姓所敬仰的群体,一条村子出了位秀才都是一件十分值得自豪的事情。
据我了解,唐朝创作的诗歌数量多达五万余首,但列入经典荟萃的《唐诗三百首》的诗歌仅仅有首,其中杜甫、王维、李白、李商隐的诗共有首,占了超过总集三分之一的比例。
当然,并非说没有纳入《唐诗三百首》的诗就不是好诗,这种观点也未免过于狭隘了。但就算收录的好诗有一千首,收编成《唐诗一千首》,那占比也只有0.2%。相对而言,艺术造诣较高的诗的占比还是少得可怜。
另一方面,唐朝的人口约为八千多万,而《全唐诗》中有名记载的诗人只有二千三百多位。那就意味着,整个唐朝时期,二百八十七年间诞生的诗人不足三千。由此可以见得,唐朝所谓的诗歌文化繁荣的背后只是由极少数人撑起的,而且起到中流砥柱作用的文坛大家们也仅有寥寥数十人。
虽说唐朝古诗文化风气繁荣的环境离不开每一位文人的才学贡献,但相比于那些身处于众山之巅,地位不可撼动的文坛大家,一般书生的贡献实在是过于绵薄,无关大局。反而言之,艺术环境无论再好,也不可能有风靡云涌般地出现后起之秀。
艺术文化永远都是由极少部分人引领着,他们走在前头,大众们跟在后头。
从精神层面上讲:艺术家进入了文明社会,而大众还在钻木取火。
换种说法就是:大众的审美思维相对于艺术家来讲,是严重滞后的,就正如数学的超前性对于人类社会而言一样,艺术家思想的超前性也是大众望尘莫及的。
话题转移到我们如今社会。
以下内容带有我大量的个人批(pen)判(zi)色彩。
理解万岁~
现象(phenomenon)
当今社会,网络的高度发达使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变得轻而易举,
“艺术”,也似乎随手可拈。
网络对于现代人与“艺术”来说,是一个“充分而不必要”的媒介。
过去艺术给大众呈现的方式:音乐需要买唱片,买磁带,需要DVD机,收音机。电影需要步入电影院,对文化的吸收需要买书来看......我认为这些对艺术获取实际上的行动都赋予着一定的意义,类似于富兰克林效应的影响,我们是有成本付出的,所以我们会对这些作品会格外的重视,当然前提这些是好的作品。
作品不足够优秀,人们是根本不会理会的。
以前音乐、文学作品的销量,电影的票房,都是由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来决定,所以投资方在甄别其价值时的考量标准十分严苛。虽然投资方的本质是商业获利,但是其实质上也是对大众来说也一种负责。
插个题外话:导演王晶,制作了许多经典的电影先不说,大家对他“烂片之王”的称号应该再熟悉不过了,他也曾经坦白的说过:自己拍电影就是为了挣钱,只认票房。
但是你知道吗?
作为一位成功的电影商人的王晶,也很愿意帮助那些找不到投资的文艺片导演。比如许鞍华导演的《天水围的日与夜》,王晶就投资了一百万,虽然票房勉强回本,但后来王晶又投资了七百万给他拍《天水围的夜与雾》。
我认为这是一位电影人的情怀。
他既成全了导演的艺术表达需求,也成全了小部分观众的审美需求。
“艺术”的精髓在于与众不同,独具匠心的表达。
反观如今,很多文化创作都不能归类到艺术当中,其充其量只能说是一份作品,或是“娱乐产品”,很难将其称之为“艺术作品”。
网络的日益普遍使得现在的创作以及曝光的门槛变得很低很低,随之伴来的便是铺天遍地、粗制滥造的内容。而这些低劣的“艺术”作品大多数都来源于那些卑鄙无耻的娱乐公司以及媒体。
这些娱乐公司、媒体将其“娱乐产品”堂而皇之地贴上“艺术”的标签进行包装后,大量投放进市场。这些所谓的音乐;所谓的影视剧集;所谓的文章、文字内容的背后,仿佛都是经过了流水线式生产一样,充满了娱乐的“工业气息”。我真的怀疑这些作品是不是有个固定的生产模板,其核心框架不异而同,毫无艺术构思可言。(具体方面我会在本文的第三部分里面谈到,并且我会进行严肃的diss)
这些娱乐公司、媒体的运营模式本质上是在不负责任地借着艺术的形式来获利,实质上是愚化着大众,使艺术认知思维原本就滞后的大众继续浸泡在福尔马林浸液般的“艺术”环境中,继续停滞不前,一成不变。
现在一些烂歌,烂片漫天掩地存在的原因,“大众”功不可没。
过去艺人需要实力来获取粉丝,现在艺人靠粉丝来证明实力。这句话的出现,意味着已经有人开始对这些“精神垃圾”产生了抵触。
就先从音乐方面谈起吧。
个人认为:年,是我国华语乐坛的巅峰。但从年《超级女声》的出现开始,意味着国内乐坛开始变质。
当时《超级女声》粉丝们的投票活动成了前所未有的现象级状况,而年李宇春夺冠的那一届粉丝更可谓之“疯狂”。用高晓松的话来说就是:周围每个人都给她投票,天天都在投票。粉丝们发传单、举海报,拉横幅游行......为了让路人借手机给自己的偶像投上一票。这些粉丝们的操作可以称得上是最原始的“打榜”,也意味着第一批的“饭圈文化”的诞生。
说到“饭圈”,它为艺人带来的是众目具瞻的万丈光芒,而实地里却是艺人一种“金玉在外,败絮其中”的标志。
《超女》的出现,令群众第一次直接参与到对歌手价值的评定当中,使得乐坛向下兼容的作品开始层出不鲜。在此之前,艺人出道的方方面面完全是由娱乐公司一手决定的,其中最重要的作品质量是必须要过硬的。但在庞大的“粉丝经济”面前,经纪公司对艺人包装的理念开始变化,他们把重心放到打造艺人的“人设”上,作品的内容也开始往讨好观众的方向发展。
要知道,大众的审美思维是滞后的,让落后的审美去引导发展的走向,这本来就是一个本末倒置的做法。
回到为什么我说“饭圈”是艺人“金玉在外,败絮其中”的标志。
先说一下我心中艺人的等级概念:艺术家音乐人歌手网络歌手艺人。
(以上五个概念其实都属于艺人,但最后的艺人,我指的是一般的艺人。这是我的主观评判,不必较真。)
一个艺人,如果有了自己的“饭圈”,那么他的作品内容必将迎合着大众市场。艺人的作品一旦为了迎合大众而存在,那么他的“艺术之路”是注定走不远的。
艺术,必须是一种最纯粹的表达。
迎合大众,就意味着要丢失对自己的“艺术”世界阐述的声音,没了自我的作品,还有灵*?还有价值吗?有庞大的粉丝群体确实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好事,但在“艺术之道”无法长久立足又有何意义?当实力支撑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