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刚刚起步的公司,在没有成熟的IT团队时,最好的方式是找到第三方数据公司,将业务规则沉淀到系统里;而对于经营了3到4年的企业来说,每年开店的速度是比较健康恒定,数据才具备了较高的分析价值。
//成立4年,专注消费赛道,投出喜茶、泡泡玛特、江小白、元気森林等头部品牌的黑蚁资本已成为某种风向标。在此前的媒体报道中,黑蚁资本也被评价为“懂消费产业”,“既有资源也有经验”“真能帮上品牌创始人”的资本。
黑蚁是如何在投后帮助品牌快速成长的?在观远数据智能决策峰会上,黑蚁资本运营董事刘湛给出了他的解答。
疫情几乎让所有的线下门店开始思考如何实现数字化的问题,但实现数据赋能的大前提是,企业的数据是否具有分析价值,对于刚刚起步的公司,在没有成熟的IT团队时,最好的方式是找到第三方数据公司,将业务规则沉淀到系统里;而对于经营了3到4年的企业来说,每年开店的速度是比较健康恒定,数据才具备了较高的分析价值。
在具体的企业数字化实践中,参与过日常巡店工作后,刘湛发现如果没有把数据没有经过精细化的处理,店长店员是不会利用数据去指导自己的日常工作的。因此,数据分析的结果一定要足够直观、简单易用,最好直接给到行动建议。
此外,直观的数据分析结果还可以给到买手更为理性的选品建议,例如,当买手需要知道今年什么样的热水袋更好卖时,可以扒到全网销量最高的商品数据,还原成柱状图,可以看到最畅销的热水袋的价格带分布,以及商品属性聚合形成的饼图,买手就能知道以水作为填充物的热水袋会更好卖。
二八效应之下,头部商品贡献主要销量,但头部其实是个模糊词汇,从数据分析的角度,“头部”还可以再分细一点,刘湛表示“头部的Top和Top可以区别对待,设置不同的缺货率计算出不同的数字出来。”直观的分析结果背后需要更精细的数据算法,刘湛总结,“做零售我们就要找一个数学最优解,或者更精确的说我们在做一个统计概率的数学题。”
解好数学题就可以找到库存平衡的最优解,首先要看是一个什么模式的企业,售卖什么样的品类,找到不同品类能容忍的缺货率,是10%还是20%。其次需要衡量出卖出多一个商品的时候的边际收益是多少,以及多积压一个库存的时候边际损失是多少,两者衡量一下这个水平到底是多少,然后反推安全因子再带进去公式进行计算。
以下为刘湛演讲全文,经消研所编辑:
简单介绍一下黑蚁资本,我们是一个专注于消费领域的新兴资本,非常注重投后的赋能,希望能跟企业一起长期的共同成长。我加入黑蚁时间也不长,之前在线上的零售公司和线下零售公司,工作过比较长的时间,也做过很多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探索与尝试,今天主要分享这些内容。
分享的内容分三部分:一是运营的演进路线,我们运营到底怎么打怪升级,逻辑是什么;第二,我们围绕商品看全链条如何做数字化运营;第三就是数字化的转型的案例,个人之前做的一些探索。
运营进化的四个阶段
我们需要数据和系统让所有的运营规则得以沉淀,并且快速的试错缩短反馈周期,在原有运营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尝试来实现复合增长。在我看来,运营进化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一体化,我们要消除信息孤岛将割裂信息串联起来,做一体化的分析。实现全流程全场景的打通,这个地方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我们要干掉Excel,不希望企业还在用Excel去存储数据更新数据传递数据;另一方面是我们的文档,存储的是非结构化的数据,我也不希望看到企业在用word记录我们产品文档和业务文档,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