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文化的繁荣,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对既有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其实,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各民族的文化相似,都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综合体”,是一种长期积淀的文明结晶。把那些文化中的闪光点凸现出来,为文化和文明建设提供有价值的营养。
中国国画艺术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传统上按画法风格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等。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历代人有游山玩水的文化意识,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一直成为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
我是书画爱好者,经常和画家交流时他们总是讲历代画家都有临摹、写生、创作的三个阶段。一定要提前搞好基本功训练,强化对笔法、墨法和造型能力的练习。掌握树、石、云、水及点景的画法,尽力为外出写生打好基础。山水画的写生,不同于油画、水粉画、水彩画,它主要是通过线条来造型的。虽然其难度比在普通速写本上画要大得多,但对运笔和用墨是很有好处的。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运用先前学过的笔墨技法,使学习从课堂中学到的传统技法在对景写生中得到印证,找到感觉,写生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青年画家陈新民最擅长的是山水画的创作,尤其是他画山石的同时,很注意这些勒,皴、擦、点、染。他很明白皴法是表现各种石质纹络的主要手段,也是国画艺术特有的绘画技巧和符号化的形式语言。这些可以表现具象的山川地貌,也是国画区别其他画种表现自然景观的主要特征之一。
披麻皴是中国画皴法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历代文人画所常用的画法,在表现丘陵山峦有其独到之处。行笔时用笔肚走出飞白来,尽量做到空灵透气,笔笔清晰,切忌粘黏。中锋勾勒外轮廓线,侧峰皴擦渲染,也有高手在勾勒轮廓线时,与皴法巧妙结合,虚实相兼,变化多端。
从陈新民山水画的作品可以集中体味出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他的作品给国人以更多的情感,若说与他人谈经辩道,他的山水画便体现出了民族的底蕴、古典的底气、地质、丛林、山河的图像、人的性情。作品中的深度己在画中得到有力的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就这样伴随着很有意境的创作艺术。
我认为,中国山水画表现意境历来是山水画构思的核心,它关系到作品的深度、格调及感人力量的强弱,因此有人说意境是山水画的灵*。其中包括着生活、立意、想象、形象思维、典型塑造、一环扣一环,有机地联系着。意境之美既体现着客观对象的实在性,也体现着主观反映的能动性及表现方法的多样性。山水画新的意境创造必须同时强调艺术形式、技巧的创新。所以,陈新民创作的山水画意境很多,很灵动,他的笔墨,有粗的、细的、光洁的、破烂的、干的、湿的、浓的、淡的、明净的、泼辣的,无不兼收并蓄,配合到形象中去,在淋漓酣畅之中,有一种静穆的美。以及有多种丰富的想象,进行形象思维甚至有艰苦的构思。总之,意境体现着生活认识创作实践的全过程,是绘画尤其是山水画创作的目的。
陈新民创作的山水画是优美的风水格调艺术图案,他从山水堪舆学中汲取了营养,图画的虚实、浓淡、黑白,都是和风水理论中的阴阳平衡一样,蕴涵着同样的哲理“平衡”。所以现代的家居装饰适当地在空间挂些字画,是可以起到很好的居室与自然互动的艺术效果的。当然,也可以作为艺术品来收藏。
陈新民在山水画的创作中很重视树木在一幅画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树木种类繁多,北方、南方树种大不相同。他为画好山水画,从枯树开始,如柳树、松树,夹叶树,点叶树,都要画好。山水画中的树木画法,种类繁多,甚为丰富,有点叶、夹叶、各有数十种形象,这是他根据古人对树木的观察总结出来的。
陈新民在创作山水画中对树枝的画法很是讲究,由于树种的不同,树皮的纹理有各种各样,柳树、松树、柏树、樱树、梧桐等等。他在画树时,特别是山水画不少树根裸露在土层表面很有变化,露根树多在土层浅的山上,画的技巧对石头缝中和水石边,对松树也很多生在水边,对柳树的生长水冲刷走了泥土,多露出根来,学习观察很多,画的特别生动。他创作时用淡墨勾枝干,次淡墨染干,用新狼毫笔蘸重墨勾枝很是技巧多变。更显示出作品的艺术性和具有很高超美感的效果。他说:“要想创作出好的作品,画树先学画枯树,对各种树枝生长的规律有很多不同,也别是要把枯树画好,对群树都要注意树头的变化才可以把各种树木画的生动。”
陈新民山水画的突出的艺术是树干加皴是为表现其纹理明暗和起伏转折的关系,他把突出的或特大的树,详细加皴,不重要的或较远的树少皴或不皴,表现的艺术性突出,他特别注意表现出不同树干的特征,如松树干的鳞纹、柏树干的缕纹、梧桐和杨树干的横纹、柳树干的斜纹等。尤其是松、柏等姿态龙钟的老树,根部的形状画的非常精彩而优美。
陈新民在创作时是从树干的曲直转折处取势,他把树的大轮廓对取势看的非常重要,有参差变化,避免过于对称、太圆或太尖,以及倾斜三角形等。他画树干有明、暗两种表现方法。用浓墨点叶的宜画明干,即对树干只勾不皴或少皴,用树叶的暗衬托树干的明亮。他画枯树或叶子稀少的树干,宜画暗干,即对树干加皴,使树干的效果丰富和变化的增强,体现了作品有很美的艺术效果。
我总是认为,历代画家的作品中秋景山水的风格比较多见,不知道是否他们喜欢秋天还是不冷不热的季节出去写生比较多呢?我认识一位画家他就说喜欢秋季的题材,这是在创作实践中磨炼出来的吧。我经常和画家谈轮到山水画的技法,我简单的认为就是用笔、用墨、用色等。按我对书画的阅历总是想的很简单,但这个问题争论了很长很久的时间和漫长的几个阶段。让我这个书画爱好者肤浅的看,中国画特别是历代山水画的艺术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绘画之林,靠的是国画艺术家的前辈们绘画作品具有东方神韵的美。而东方神韵美的传承主要是依靠中国画的意境和墨韵。中国画的笔墨学问博大精深,给中国画笔墨的发展指出了一条永远前进的路。
陈新民在创作荒寒山水画,作品的意境有特殊的美感和艺术性。祖国的山河辽阔,特别是东北等地的寒林旷野本就是自然的存在。历代画家在创作中国画的荒寒境界不仅体现在这些特有题材范畴的创作中,同时作为一种美学思想和审美趣味,使中国画普遍带有朦胧之中的冷意和韵味、荒寂的格调。这种格调不仅在山水画中有所体现,于其他画种也可见同样的意境追求。这种荒寒之境绝非局部或个别画家所好,而是历代画家所共同认知、崇尚、力尽表达的最高境界。风格并不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由许多具体的条件构成的,但画家的修养、经历、悟性,认知的高度,品味和气质等均对意境的格调影响至深。
山水画构图又称作为章法,布局,现在常说的叫构图或者意境,构图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作品的整体效果,一般在进行绘画创作的时候,构图、意境是进入绘画过程的第一步,所谓构图在先,充分说明了构图的重要性,对作品的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顾恺之在《画论》中提到的“置陈布势”,南齐谢赫在著名的《六法》中,第五法提到的“经营位置”,正是说的构图,可以看出自古以来构图都被认为是绘画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简单地说作品要生动,画面的流水要有奔腾的气势,有流水声的意境,有浪花飞溅,显得分外汹涌。有明礁附近常画有漩涡,并有翻滚浪花,一动一静对比,动静有势。此图为静态构图,故笔触须简,远山静中略着飞鸟以破寂寥,生静中有动之趣。画得淡而平扁,使湖面显得宽阔。近处峰、礁呼应。作品的布局可以刻画的瀑布不受阻隔,飞流直下,使主瀑显得更加宏伟壮观。
林中树木极多,欲皆细画,则显得杂乱。图中只将近处十几株画得略为具体,余者从简,越远越简而淡,最远处以点代之。树林中画有屋舍,以示为护林居处。为不使满纸皆树,中以河水绕流。因林中有水,反面增加树木繁茂之状。构图妙处还可以表现月夜却不画天空,月光、山影全映于水中,湖波微荡,使山、月更显迷离,使夜色显得更加明快。
我听陈新民说他在学习研究北宋画的基础上,也喜欢晋唐山水画,那个时期的山水画以青绿为代表,也要研究古雅的审美,用笔用色和高古的气韵,也符合赵孟頫所倡导的高雅的“古意”。晋唐时期以淡雅、朴素高古的艺术畅神而高逸的精神境界是传统中国画的审美核心。总之中国画的传统是一个从具体技法到读书养气的整体而综合的学习过程。对古意之美的追求,是每个致力于中国画家一生要下的功夫。
这里也要提到陈新民在创作山水画中,添加的大雁和花鸟的情趣,加重了意境,他的这些创造引人生情的意境。他抓住鸟的精神气质,着意创造意境感染了欣赏者,如鸟的闻风索侣、绿荫静栖、月夜飞警、觅食方归等。给人以遐思,揭示着生活的奥秘。他掌握鸟灵活多变的动态,其实他找到了规律,自然的美和谐于一体。
他在花鸟画中往往是一幅画的主题或是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章法布局和整体气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他在创作在山水画的画面中,鸟与鸟之间的组合关系要安排得妥帖得法。两只以上的群鸟在同一画面上,画的各具姿态,注意其疏密聚散关系,把握住画面的整体气势。还注意其躯干部相互的角度和斜度,既不要平行,要前后掩映,左右错落,还要考虑鸟头的朝向问题,照顾到整体气势;既对立又统一。即便是群鸟,其重心也要偏向一边为好,然后用景物来做平衡。
陈新民他很重视文化的继承性,他注重生活,在创作中时时刻刻不忘鲜明的时代感和生活气息,还把研究书法、篆刻等相关艺术同每幅作品紧密的结合起来。
陈新民不但能够全面地掌握绘画技术,而且在其艺术表现中有着十分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因此,在绘画艺术领域里成为一个一流的画家很不容易,若称之为大师仅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是很不够的,还要具备深厚的文、史、哲等其他学科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独立的艺术理论与艺术体系,这样才有可能登上大师的台阶。
画家创作的艺术作品本质是心灵再现,它直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对色彩、对生活的感受以及对生命的思考,而艺术品位的高低则是由艺术家的心理,气质境界所决定。陈新民创作的山水画味着表达新的情感、意象、境界以及创造相应的新的绘画语言和方法等等。他说新的情感并不是凭空而来,必须通过不断地深入生活、深入社会、不断进行艺术实践中获得的。由此可见,强烈的创造意识,不断更新观念,是十分可贵的。陈新民他具有深厚的阅历和艺术素养,以及对传统绘画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学习传统是基础,深入生活是关键,创作激情则是画家才情、修养、素质的生动、深刻的表现。
绘画对画家而言是一门学问。画家建立自己的艺术风格,靠的是自己的艺术才华与对艺术的独到见解。因此要想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画家或大师级的画家,离不开人的艺术智慧、广泛的学识,以及对人生、自然的体验与感受。作为绘画艺术,真正难以摹仿的是画家的艺术思维及作品的内涵。
陈新民说:“建立自己的艺术风格,要有理论根据,没有理论支柱的所谓风格很难成立,不可能产生伟大的艺术。毫无原则的糊涂乱抹、拼凑嫁接,以及有意识的哗众取宠,不可能产生什么艺术。翻开古今中外绘画史书可以看到,世界上没有哪一位具有独到艺术风格的大师其作品不是建立在坚固的文化底蕴与理论基础之上,否则也不可能称之为“流派”或“学派”。”
按我的理解,国画艺术家中特别是一些前辈,比如在八大山人的水墨花鸟画中,所画的禽鸟基本都是静态的。我欣赏过真迹,当然,阅览的各种杂志和画册就更多了,尤其喜欢画打盹瞌睡的小鸟,低垂的头、隆起的腹部、翘起的背部,形成极富节奏的形态。我认为画面中的“静”是创作时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这也正是平时品茗读书、修身养性、宁静致远的文人生活的写照吧?
其实,在我的思维里对国画艺术的思考也有一定的时间了,然而,到每个地方去画廊和美术馆等的场合也就很多。面对每位画家特别是山水画的创作,也应该有不可忽视的问题。说的是要画好山水画,首先在思维里有美好的遐想和美的艺术设想,就由用笔讲起,线条要和写书法那样严谨和美。行笔过程要保持中锋,有节奏感,即轻、重、快、慢线条上交替出现,笔笔有力,只有用好中锋力量才能集中。当然,在墨色方面也要有干、湿、浓、淡变化,根据表现对象的不同合用不同的线条,以最能表现对象的质感、属性为宜。用笔是一幅画的基础,要表现出美好和艺术的墨韵。必须在写生与创作中,决不能以写生之景物代替创作。要多练多看历代名家的画册,每个细节都要记在心中,避免精力过于分散,只有集中精力才能磨炼出自已的个人风格。
诚然,陈新民是我的战友,自然,我对他创作的山水画当中也有安静的意境,我看了不少他的作品也是很注重静观,取法自然,澄怀观化,物我合一,笔下自能得其神韵的感觉及其在意。
一幅作品会有故事在里面,但如何鉴赏中国画,要求鉴赏者具有一定的学养才识。作品的意境或意趣是鉴赏者对一幅画的最初印象,而风格是一个画家的特色所在,也是检验一个画家成熟与否的标准。比如画的多险,多奇,多重,通过各种物象,在激烈的冲突中化解,最后画面归于平衡与和谐,常常给鉴赏者震憾般的审美感受。
大家都公认画需要意境和漂亮,当然,画家人品好,有口碑会受到收藏家的青睐。画家要画出传神和生动的作品,要有扎实的文学知识和高超的道德学养。除了画家的技巧以外,更有赖于画家的内心世界的修养和观物的能力。画家要创作出好的作品,必须深入到生活中去写生是经常做的工作,通过千锤百炼,情景交融,有了思想和修养的基础上而成的。
我很喜欢有特点的国画艺术作品,没事了就欣赏古代的国画,近代大家特别是陈新民这些青年画家的作品,这些作品把生动的朝气跃然纸上具有活泼的新鲜感。但我也给王方归纳了几点:笔意、笔力、笔韵、笔趣。笔意是画家创造的艺术能激动人心,在笔墨技巧中融进了激情和意趣。笔力是运笔的力度,使柔细的线条,也能做到柔中有刚,棉里藏针,有内在的力度,火气十足。笔韵是通过用笔的轻重、虚实、刚柔、方圆、徐疾、顿挫等变化,求得画面的统一与和谐。笔趣是用笔的意趣,在于巧妙地处理笔的生熟、巧拙、老嫩等关系。我感觉这些固然与画家的阅历,心态,经历和长期的写生等等有紧密的关系。
在陈新民山水画的作品中我很喜欢他的青绿山水画,因为青绿是大自然的本色,也是古代人们思想中应有的色彩。“青绿山水”的题材是一种中国历代画家很认可的技法。先以浓淡墨色勾出山石、林木、泉流等轮廊层次。树叶多为夹叶,也可点叶。行笔宜有虚实,山石要有凹凸块面。
青绿山水又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前者多钩廓,皴笔少,着色浓重,后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薄施青绿,在古代绘画艺术上占有重要地位,这种画以青绿颜色为主,用笔工整,细笔重彩,色彩浓烈,富有生气。
现代画家青绿山水作品中,比如张大千,李可染的作品表现突出,在年上拍卖会上,张大千《仿赵大年湖山清夏图》.2万元成交。时隔3年以万元的高价成交,三年价格翻了3倍多。年以万元拍出,价格又翻了3倍。四年后万元成交,年张大千的青绿山水《蜀山春晓》在苏富比获价.9万元,再次让人感受名家青绿山水的独特魅力。
李可染的作品,年《井冈山》以万元成交,年《井冈山主峰图》万元,年他的另一幅《井冈山》以万元成交。年李可染巨幅《井冈山》在嘉德以1.亿元拍出,轰动拍场。
为什么青绿山水为何受到藏家青睐?我认为,归根结底主要在于青绿山水作品的视觉观赏效果好。这类作品往往视觉效果相当好,有的甚至有很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所以,有理由相信,凭借着创作的难度大,观赏性强等特点。
陈新民说:“书画,一旦结缘,便私定终生。书画从来都不是一项青年或壮年的职业,而是穷其一生的事业,一旦开始,便是一生。比如我以后老了,一定会和其他前辈一样,到那时候头发白了,体力消退,而我还有书画,焕发活力,灵性依旧。历代画家都是愿意寻一静处,一边或写字或画画,让自己的心情跟随笔端奔放。一边磨砺自己的笔墨,一边给家庭留个痕迹。要学习前辈艺术无止境,活到老,写到老和画到老,眼睛不太花,身体不太差偶尔还能出门写写生这样就挺好!”
画家陈新民虽然比较年轻,他对艺术有执着的追求,他经常向同行学习交流和请教,他考虑的很长远,心态很好的面对艺术和现时的艺术动态,以及国画艺术的发展趋势。当他感到寂寞时,创作的作品是多种多样的变化,看起来很有特殊的意境。我发现有几幅作品比较清静或者冷漠的画面,很有研究的价值。我记得去年一个时期他创作的几幅作品的画风疏淡冷寂,我一看就是有点儿不食人间烟火,不问红尘滚滚,他用这种不同的绘画方式来表达着,当时有特殊心情的暂时状态。陈新民的绘画作品,其山水画风是非常直截了当的,他经常用一条线勾勒出整个山的轮廓,皴擦都显得那么的多余,用简单的笔触,前勾勒出的线条,微微皴擦形成了他特有的这种,荒远萧索的绘画之风。通过对真山真水的一些感悟,形成自己幽静空寂的艺术笔墨。
我很早就意识到,别说画太贵,其实,画家很艰辛,但,并不是说作品越贵越好,作品并不是像玉米水稻那样容易种植出来。她是经过画家历尽艰辛、千锤百炼的果实,需要细心,甚至是长期品味,才能知道画作品背后的痛楚!其实,作为画家不单纯从事创作,而是需要拿出大量时间进行艺术探索。
中国的画家是艰辛和劳累的,他们如果用画来养家糊口,那么,他们既要解决高层次画作品的创作问题,又要跑展会、跑拍卖会、饭局等等,都需亲自参与,苦不堪言,但又得顶住!当然,画家的痛楚不仅仅如此,每位画家都有自己的艰辛与痛苦。因此,每创作一幅作品,尤其是精品,都来之不易。
家有书画宅不穷,书画就如软*金。中国有句古话:“家居无字画,必是俗人家。”房子很好,你装修很豪华,电器很昂贵,家具很前卫,若无丝毫书卷丹青缱绻,也是“俗”字一个。家居干净整洁,几盆绿,几行书,引出房中一帧画,或一幅字,马上顿生文气。即使你属于“附庸风雅”一类,亦会逐渐在你自己营造的文化氛围之中,陶冶性情,变得越来越有品味。
家里挂上字画会很文雅,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足见个人品味,更是代表了一种家风,若有名人书画是令人羡慕的,因为在想象的空间里能够享受字画的美,是一种很高雅的能力。提高了灵*的档次和品味,书画的美与文化底蕴,潜移默化,感染人,塑造人,直达心灵。书画家的气质就是长期与书画交心的结果。
书画意境的教育意义,在儿童对艺术的认知和探索期,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书画投资人常常把书画看做投资品,内行的人在适当的时候会及时的进入艺术圈,把购买的书画作为藏品,或者把藏品做艺术品抵押等,成为你穷困潦倒时的一根救命稻草!
甚至,会让你瞬间变土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