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前,理想国和看理想联合做了陈丹青《局部》三本新书首发与特集《线条的盛宴》放映。
四场系列活动,又以“理想家”专场尤为精彩。我们汇总四场实录,碍于篇幅,精选而成今天这篇文章。就不具体抒情了,你“进门”观看便是。
“如果你在哪个问题上觉得无知,你要肯定它,不要为这个无知焦虑。
老是说门外汉、门外汉,意思是你不肯进来。不要面对艺术的时候说我是门外汉、我没有学过,不要这样去想,这样你永远真的是在门外。
艺术现在变成一整套话语,在我们能够得到的讯息里面堆满了辞藻。我反复说过,敦煌很多画家都是战俘,根本不识字的。这些哥们可能也不识字,就是乡巴佬,就是一些打工仔,他们是接活儿的。
不要太快地寻找结论,不要太快地寻找答案。可是人性又是这样的,人性就是当一件事情没有得到答案的时候他会不放心,所以经常被桎梏在现成的答案、已有的答案和权威的答案里面走不出来。
不管媒介怎么折腾,将来还会有更先进的媒介出现,但永远不会取代你站在这件作品面前的感受。”
——陈丹青
陈丹青《局部》系列沙龙合剪艺术的深浅陈?丹青陈丹青在《局部》拍摄现场,意大利佛罗伦萨圣三一教堂大殿
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局部》第四季,大家知道我们这个节目网站根本不要的,所以我们才会在这放。真的,我走穴这是第二次,刚在上海放过四场,接下来别的城市再去走穴。所以,你们不要以为这是什么很受欢迎的节目,就是一小群人会喜欢,扔到这个网络的海里面,根本不算什么的,你们坐在这是很珍贵的。今天他们要我起个题目,能够跟理想家谈,我想不出题目,所以就想了一个“艺术的深浅”。因为一个多月前我在乌镇,应一个机构的邀请,让我讲美术通史,我怎么可能知道美术通史!他们起了一个很学术的题目,我说不要起这个题目,我就起了“艺术的深浅”,为什么?因为我假定《局部》是对所有非美术圈的人讲的,说牛逼一点就是给大众男女老少看的。我的观众里面包括很小的小孩,他们的妈妈告诉我,他们真的会在手机上从头看到尾,还问下一季什么时候能看到。所以我是为他们讲,那势必就要浅,讲得好听一点就是所谓“深入浅出”。而大家会认为这个人能在上头讲,一定很有学问,一定能讲出很深的道理来,这是一种情况。还有一种情况,当我遇到各种观众的时候,几乎每一个不是艺术圈的人都会说,我是学理工的,或者我是做银行的,或者做医生的,我完全是门外汉、完全不懂。我一天到晚会遇到这样的说法,其实蛮沮丧的,为什么大家都会在艺术面前这么自卑?可能觉得艺术的学问很大,水是很深的,不是咱们所谓普通人能够理解的。我向来非常非常反对这个概念,这个概念是长期社会上的权力概念给大家的,什么东西都称作专业,什么人都称作专家,打扮成一个高不可测的门墙,让大家看的艺术、听的音乐、看的文学好像是一道墙。“我不懂、我不该进去”,这是我竭力要打破的一个状态,所以我才会做《局部》,而且用这样一种方式做。陈丹青与《局部》导演谢梦茜
这样一种方式里面包含了我自己的一个成长过程,我也是从一个完全无知的状态,慢慢变成一个所谓画家,甚至一个可以斗胆来讲《局部》的人,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讲得哲学一点,类似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又是山的过程,但这样一个哲学命题我从来没有完全弄明白过。国画里面也有一句话,叫作无法、有法、再到无法,也就是说你一开始接触艺术不知道怎么弄,接着你有点会弄了,你掌握一些技巧、一些门径就会弄了,但是最后应该再次回到无法的状态,也就是通常说的自由的状态,自如的、自主的状态。回顾我自己小时候,儿童、少年、青年时候,大家知道从五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初,那个时候中国的传播、艺术教育,要论资源、要论讯息,跟今天完全没有办法比。可是也就在那个年代出现一群包括我在内的、今天艺术界的所谓专家,无论是音乐的、文学的、绘画的、雕塑的,所谓理论的、史论的,种种这些,我们都是从一个完全无知和几乎没有讯息的情况下长大的,可是一点没有妨碍我们爱艺术、学艺术,居然变成一个艺术家。我14岁的时候是年,-年中国出现一个风潮,全国各地要画毛主席像。那时候,我在社会上玩了一阵子就被送到中学去了,没有语文课本,没有算术课本,可是我得到一个机会画毛主席像,就跟这些工匠一样。你想想14岁的一个孩子,我就跟着中学的美术老师画了一百多张毛主席像,最大的比这个银幕还要大,最小的也有一两米左右,给农村里那种灶头、课堂、巷子里的墙画毛主席像,和各种革命宣传画。那个时候我连字都不识多少,没有看过一本画册,没有看过一本美术史。那个时候所有的美术学院、所有的书店全部关闭,你不能想象这个时代。可是那是我最开心的记忆,就是因为我正14岁,居然可以弄到一堆颜料,跟着一个老师傅到处去画毛主席像,我最早开始学油画就这么弄起来的,你说有多浅?浅到不能再浅了,可是我慢慢就此走上一个所谓油画家的道路。《朝圣》,陈丹青《西藏组画》之一当时你说没有书,也有一点,比方文革前傅雷先生翻译了法国人丹纳的《艺术哲学》,我根本借不到这本书,只能在朋友家里坐在那翻一翻,看到里面伦勃朗的画、提香的画、拉斐尔的画,黑白照片,模糊得很,当时已经惊为天人,这个时候西方的艺术在我面前很有限地打开了。而中国画部分更晚才被我打开,我差不多在年,已经上了中央美院,跟我的老师到敦煌去考察,此前我的生涯(那时候我6岁),没有看过一个国画的展览。当时没有,除了革命国画,唐宋元明清画展,我一个都没有看过,你能想象吗?今天一个6岁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