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果园系列作品▲
对于曾经的个人投资者和收藏者,无论你多么富有,当发现年花了10万大洋购入的油画,到了年,市场行情只有2万的时候……恐怕很难再笑看人生了。年,资本在艺术品市场上攻城略地一番之后获利了结,该转移的转移,该撤退的撤退剩下一地散户。其实想通了就和资本在我们大A股市场上不停上演的一幕幕没什么区别。
然而对于很多青年艺术家而言,年不算景气的艺术品市场却是一场难得的大浪淘沙。当资本的潮水退去之后,像贝壳一样留在沙滩上继续闪闪发亮的这些年轻人有机会不为浪花打扰而专注于自由意志的发挥进行更生动的创作。至少一部分人重新投入到了创作更有趣也更发人深省的作品过程中。
以下10位艺术家都是这种现象的受益者和催化剂——他们在受尊重且具有一定前瞻性的画廊中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接受市场的检验。但同时保持了艺术实践的独立性和专注态度,避免了歇斯底里式的炒作。未来的年很可能是他们和他们的作品大放异彩的一年。
乔丹·卡斯特尔——JordanCasteel
图片来源:Bloomberg
卡斯特尔是哈林工作室博物馆的艺术家之一,以黑人男子为主体的大型具象绘画是她的代表作。其绘画特点是在真实反映画作主题的复杂性和即时性的同时,通过对作品内容的紧密铺陈唤起观众的艺术共鸣。卡斯特尔的事业刚刚开始起飞。在纽约“萨金特的女儿”画廊进行了两次个展后,她搬到了更大的凯西卡普兰画廊,很快将在纽约哈维·甘特中心举行她的第一次博物馆展览。
巴尼·罗杰斯——BunnyRogers
图片来源:Bloomberg
已经不再是青少年的罗杰斯仍然会在作品里反映出浓厚的青春期忧郁症特质。这本身就够吸引人的了。在她设计的装置艺术品中不仅能够表达对于青春期的一般感觉,而且通过每一件具体材料的纹理都会传递一些青春期的怀旧情感。她最近在纽约的Greenspon画廊举办了一场展览,在一个绿色玻璃窗里展示了一段视频:动画片一样的头像伴着阵阵飘落的雪花在烛光映衬下演奏ElliottSmith……评论家和收藏家称之为梦幻和疑问的混合。那浓浓的青春期忧郁症气息是不是扑面而来?
麦吉·李——MaggieLee
图片来源:Bloomberg
麦吉的多媒体艺术创作通常是自传式的,从她年轻生活的创伤和疯狂中获得灵感和素材。她做了一个全长的电影——“妈妈”,表达了她对自己意外死亡的母亲的记忆和理解。最近她在纽约画廊展示的作品“福福的理想家园”(Fufu’sdreamhouse)使用了一系列“珍妮娃娃”的立体模型来描绘年轻女孩成长中脆弱,坎坷的人生历程。看上去颇为扣人心弦。
赖恩·莫佐夫斯基——RyanMrozowski
图片来源:Bloomberg
乍一看,莫佐夫斯基的作品似乎和我们家具城里卖的装饰画差不了太多。但是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这些作品所使用的浓重油彩与丙烯酸油毡纸结合之后表现出来的毛绒光泽的特殊质感。很多人看过之后都会赞叹不已。而在作品内容的表达方面,莫佐夫斯基也独具妙韵地经常创作出“孪生画”。这些“孪生画”或称为“双画”(PairPainting)的作品很容易被误认为是他对图案和颜色的尽情玩耍,但是它们实际上是一张图像的双联画,其中每一幅画有着同一绘画对象主体的不同形状。莫佐夫斯基刚刚结束了在伦敦商场画廊举行的个人作品展。明年,他将在洛杉矶的HannahHoffman画廊举办另一次个人作品展。
艾丽莎·拜尔波姆——AlisaBaremboym
图片来源:Bloomberg
拜尔波姆的雕塑很有意思,猛一看会以为这是一个后工业时代的机械装置艺术品。实际上,她的作品只是在表面上集成了工业材料和各种精细抛光的物体并且经常采取工业装配的形式。大概从她毕业于博雅大学MFA课程(BardCollegeMiltonAveryGraduateSchooloftheArts)起就形成了这样的风格。随着风格的稳定,从设计到制作的整个过程都开始被艺术界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