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随着金融在艺术市场上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这个市场开始再也不相信眼泪。巧妙的市场运作,产业链各环节缜密的配合,让青年艺术家似乎看到了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希望。于是,在毕业前找家机构推销自己,亦成为了一项主要课题。
与如今中国艺术市场上叱咤风云的前辈相比,70后、80后乃至90后青年艺术家们确实更有个性,并行在一条与前辈们所不同的道路上。
与此前相比,这些年轻人的竞争更激烈:每年大量美术院校的考生将中国青年艺术群体推向一个令人吃惊的规模。
与此前相比,这些年轻人受到的教育更系统:大量科班出身背景让他们拥有着丰富的艺术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赶上了一个迥异于前辈们的时代,一个艺术与金融开始紧密结合的时代。
随着金融在艺术市场上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这个市场开始再也不相信眼泪。巧妙的市场运作,产业链各环节缜密的配合,让青年艺术家似乎看到了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希望。于是,在毕业前找家机构推销自己,亦成为了一项主要课题。
但奇怪的是,也正是这批年轻人,造就了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年龄层脱节。他们的市场价值始终无法达到所希冀的高度。在当下艺术投资机构的产品配置中,他们也始终被归于“配角”。
骚动中的艺术投资“青春期”
据不完全统计,70年代、80年代艺术家的市场份额集中在油画类作品,国画、雕塑、版画等门类市场份额较小。但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那就是青年艺术家们在实验艺术方面的努力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经过“亿元时代”的洗礼,中国艺术品市场渐趋理性,对“70后”、“80后”青年艺术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