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8日)上午济南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山东会堂开幕济南市市长王忠林代表市*府向大会作*府工作报告。干得怎么样?将要怎么干?济南在交通、住房、民生等方面将会发生哪些重大变化?你最关心的问题这儿都有答案。
交通
研究制定城市内环、中环、外环“三环十二射”交通网络规划,全方位推进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综合运输体系提级扩容。
高铁:启动济郑、济滨、济莱等高速铁路建设,加密延长中欧班列
航空:支持济南机场扩建,打造多式联运物流中心.
高速公路:加快济青高速、青兰高速、济泰高速、绕城大东环等建设,加快构筑“三环十二射”高速公路网。
地铁:加快R1线、R2线、R3线一期工程建设,确保R1线年开通运营,启动轨道交通两条M线和R3线二期工程。
公交:优化公交线网布局,加快主干线路大运量交通通道建设,开通工业北路、二环南路、经十东路等BRT线路,提高公交分担率。
快速路:推进北园大街快速路西延、顺河快速路南延(南外环-南绕城段)等快速路建设。
打通27条瓶颈路:优化东部城区路网,完成经十一路、凤岐路、和平路东延等27条瓶颈路建设改造。
住房
棚改:像“给父母盖房子”一样,高标准开工建设省级棚改安置房4.1万套,市级棚改安置房1.9万套。推进35个棚户区和90个城中村改造,确保到年全面完成棚改任务,绝不把棚户区带进小康社会。
房屋租赁市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
调控房地产: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保持调控*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提升老旧小区:重点启动个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完成整治改造万平方米以上,积极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等工作,
拆违拆临
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对各类违法建设坚决拆除,大力实施“即拆、即清、即绿、即美”行动,进一步释放城市公共空间。
文旅
加快华谊兄弟电影城、明水古城旅游度假区等项目进度,力争三年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成为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
智慧城市建设
推进“七通”建设,即群众办事一站通、居民健康一卡通、和谐社区一格通、爱城市网一点通、公共安全一网通、市民出行一路通、金融服务一贷通,让广大市民“手持一卡,走遍泉城”
民生
打造15分钟生活圈:配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区养老及超市、菜市场等民生设施,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
大力实施“厕所革命”,新建改建一批城市公厕,努力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
食品安全:食品抽检达到每千人7份,保障广大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养老:新建县区养老中心4处、街道养老设施30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处,
对低保、特困人员: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补助标准,将低保和特困人员住院救助比例提高到70%以上。
教育
新建50所幼儿园,开工建设50所中小学、幼儿园学生集中就餐场所。
启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区”创建工作,保障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平等入学。
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健全现代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搭建高校与驻地合作平台。
完善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和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稳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孩子们享受到童年的快乐、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医疗
加快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建设,推进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齐鲁医科大学等项目落地动工。
医院、医院东院区、市精神卫生中心建设,新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9所、改扩建16所。
北跨
加快“三桥一隧”建设,在10平方公里范围内实施“十通一平”。
鼓励优质医疗教育文化资源向*河北岸辐射,推动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重大项目落地。
打造*河生态景观风貌带。深度挖掘*河文化内涵,加强水系、湿地、林地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利用,加快建设*河国家湿地公园。
生态建设
启动卧虎山、锦绣川水库周边村庄改造搬迁工程;
开展小清河水质达标攻坚行动;
推进城区公里雨污分流改造;
加快白云水库、东湖水厂等供水设施建设,扩大城市供排水能力。
加快水源置换,严格控采地下水,确保泉水持续喷涌,让城市更加灵动秀美。
完成山体绿化提升35座,开工建设山体公园20处;
推进云台寺、北大山等郊野公园试点建设。
附:*府工作报告全文
*府工作报告
——年1月8日在济南市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济南市市长王忠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济南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的一年。全市上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省委省*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的中心任务,全力推进“”工作体系,雷厉风行抓落实,快干实干促发展,圆满完成了市第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全市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干部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
(一)扎实推进“四个中心”建设,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大力实施开放、融合、聚焦三大战略,省会现代化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经济竞争力持续增强。预计全市生产总值突破亿元,增长8%左右,增速位居副省级城市前列;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左右,增长13.5%左右,增幅居全省第一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亿元,增长10.5%,居全省第二位;税收占比达到80%,居全省第二位。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领跑全省,达到了年以来最好水平。
金融支撑力持续增强。完成金融业增加值亿元左右,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7万亿元,均居全省第一位;新引进中德住房储蓄银行济南分行等各类金融机构60家;中央商务区标志性项目加快推进,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物流影响力持续增强。社会物流总额突破2.3万亿元,增长13%,国家5A级物流企业总数达到10家,居全省第一位。中欧班列顺利开通,获评“中国物流业最具创新力城市”和“中国物流业最具影响力城市”。
科技创新力持续增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45%以上,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5件,均居全省第一位。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世界首个商用量子通信专网正式运行,国内首台氢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成功下线。微软全球首家金融科技孵化器、全国首个大数据流通与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落户我市,积蓄了发展新动能。
(二)积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明显加快
坚持高端高质高新方向,着力培育十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5:36.5:59。
工业优化升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8%左右,增幅在全省位次创10年来最好水平。高端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5.6%。一批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凸显,重汽集团主营业务收入突破亿元,浪潮服务器市场占有率跃居全球第三位,齐鲁制药、山东国舜入选中国工业品牌榜。一批中小微企业借力“互联网+”快速成长,全市上云企业数量突破家。
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到5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宜家、麦德龙、迪卡侬、奥特莱斯等消费新热点不断涌现;电子商务交易额、网络零售额分别增长36%和30%。举办各类展会个,观展人数达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总额亿元、增长13.8%,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建成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电子商务村镇服务站达个,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率达到40%。“三品一标”达到家,列全省第一。设立全国首家“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展示示范基地”,安信种业成为全省首个在新三板上市的种苗企业。
(三)加大规划建设管理力度,城乡面貌明显变化
扎实推进城市建设改造提升,城乡更加靓丽宜居。
布局更科学。按照组团式发展的思路,启动济南城市发展战略、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入选全国“城市双修”、城市设计“双试点”城市。高起点高效率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国际医学科学中心、新东站等重点片区规划建设,穿*隧道和两座跨河大桥破土动工,“携河北跨”迈出实质性步伐。各县区城区框架逐步拉开,呈现出空间拓展、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交通更便捷。石济客专开通运行,二环南路东延等5条快速路建成通车,轨道交通建设加快推进;开通纬十二路BRT等16条公交新线,打通了27条丁字路、瓶颈路,交通拥堵状况得到有效缓解。
城区更靓丽。强力推进拆违拆临、建绿透绿,全年拆除违法建设万平方米,拆除违法户外广告1.7万块。整治背街小巷余条,拔除线杆多个,规范线缆2万余公里,空中“蜘蛛网”遁形入地。新增绿地余万平方米,绿化裸露土地余万平方米,新建一大批街景小品、口袋公园,实现了见缝插绿、一步一景。
乡村更整洁。农村“七改”深入推进,完成农村危房改造户、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24.3万户、村庄街巷硬化个、小城镇电网改造63个。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总数达到个,美丽乡村标准化覆盖率达到52%。
设施更完善。完成电力线路迁改公里,新增集中供热面积万平方米、天然气管线公里。新建改建旅游厕所座,荣获“全国旅游厕所革命先进市”称号。新增市民健身场地处,新设便民服务网点和菜篮子直通车余处。
城市更文明。把提升品质、服务群众摆在重要位置,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以省会城市第一名的成绩,成功摘得“全国文明城市”荣誉奖牌,实现了泉城人民20年的夙愿,市民群众的自豪感、荣誉感、归属感大大增强。
(四)持续强化保护治理,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努力打造绿色家园。
天越来越蓝。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十大措施,取缔整改“散乱污”企业家,全面完成台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淘汰任务。入选国家“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完成气代煤、电代煤改造11万户、清洁燃煤替代42万户。对事关重大民生及环保信用优秀的工地、企业,创新实施“蓝绿名单”制度,实现了供暖季“天蓝冬暖”两不误。全年空气良好以上天数达到天,同比增加22天,重污染天气天数同比减少6天,久违了的“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又回到了市民的身边。
山越来越绿。强化山体绿化,推进“青山入城”,对座山体划定保护红线,造林绿化5.6万亩,建成山体公园30处,为市民提供了更多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活动空间。
水越来越清。全面落实河长制,深入贯彻“水十条”,城区37处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全面完成;强力推动南部山区水源地违法建设整治,大力推进河道、水库、小流域治理。
在去年天气干旱的情况下,采取多种措施调水补源,积极开展增雨雪作业,重点泉群连续14年保持喷涌。“听得到泉水叮咚、看得见一城山色”成为泉城靓丽的名片。
(五)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活力明显释放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落实关键性举措,赢得发展新优势。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加快。加大“三去一降一补”力度,关停搬迁东部老工业基地企业16家;济钢钢铁生产线在运行59年后实现全线停产,这是我市最大的一次产业调整,为全省去产能作出了重大贡献。
认真执行国家调控*策,房地产市场基本稳定。严格落实高新技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财税优惠*策,降低企业“五险一金”缴纳比例,累计减轻企业负担.9亿元。
大部制改革率先实施。整合市直部门职能,逐步构建起大交通、大建设、大水务、大外事、大绿化的体制机制,打破了条块分割和城乡分治格局,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强力保障。
投融资改革破冰前行。整合财*资源,引导成立新旧动能转换等基金,使财*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得到发挥;整合组建了城市投资集团、城市建设集团等六大投融资集团,将28个部门家企业优质资产一并整合注入,国有资本资产运营能力大幅提升。
人才制度改革走在全国前列。针对高层次人才短缺的问题,制定出台了“人才新*30条”“高校20条”“教育人才30条”等含金量较高的*策措施,加强长清大学城规划建设,人才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引进院士、高层次专家72人,院士(专家)工作站总数达到61个,在人才工作方面是力度最大的一年,也是成效最好的一年。
全方位开放深入推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取得积极进展,4项典型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国家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揭牌启用,国家侨梦苑落地建设,海外孵化器、研发机构达到20多家。全市招商引资形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26%以上,实际到账外资亿元、增长12%以上。成功举办市长国际经济咨询委员会首届年会、国际泉水城市联盟沙龙、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大会、第十届中日韩卫生部长会等重大外事活动;国际泉水冬泳节等余项主题节会精彩纷呈,济南“朋友圈”越来越大,城市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提高。
(六)努力保障改善民生,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
民生社会事业投入.9亿元,占市级财*支出比重达到76%,16件为民实事全面完成。
扶贫攻坚扎实推进。个产业扶贫项目建设完工,个贫困村完成饮水安全改造,贫困村通客车任务按期完成,1.6万贫困人口和个贫困村实现脱贫。与湘西州、临沂市、重庆市武隆区扶贫协作取得积极进展。
棚改旧改步伐加快。开工保障房68套、建成套,公共租赁住房建成套。个老旧小区整治改造项目全部完成,实施住宅节能改造万平方米,惠及群众9万多户。
就业取得明显成效。新增城镇就业18万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08%,首届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在我市成功举办。
保障能力稳步提升。连续13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实现“七连涨”。全面实施职工和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制度,为17.9万人次减轻医疗负担4.7亿元。城镇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元,农村低保、五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元,慈善救助惠及困难群众16.5万人次。医院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市属12家医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完成家庭医生签约万人。
教育文化均衡发展。严格落实中小学“零择校”“零择班”,加大“大班额”问题解决力度,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所、增加学位19万个,新建改扩建幼儿园90处、新增学位1.2万个。建立了“四点半课堂”课后服务机制,实现中小学“食堂+配餐”放心午餐模式全覆盖,更有温度的济南教育得到社会广泛好评。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扶持新建贫困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家,文化市场监管进一步加强。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实现“月月有比赛、周周有活动”。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和治理服务创新,社会组织达到个,注册志愿者达16万人。市民服务热线为群众服务万人次,连心桥作用进一步发挥。广播电视问*促进了*风行风转变。急救与交警指挥、应急广播联动的“生命通道”机制有效建立。全力以赴筑牢应急防控体系,圆满完成“十九大”安保维稳任务。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在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的安全城市综合排名中居第三位,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史志档案、人民防空、民族宗教、红十字会和援藏援疆工作也取得了新的进步。
(七)切实加强*府自身建设,行*效能明显提高
转职能、强督查、求实效,形成雷厉风行、快干实干的浓厚氛围。
工作节奏进一步加快。在治堵、治霾、拆违拆临、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各级各部门自我加压,迎难而上,一场硬仗接着一场硬仗打,全面或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中建八局绿色建筑产业园等一批招商引资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运;市中区大涧沟、饮虎池、长清区东王等重点片区拆迁部署周密、推进有力、成效显著;顺河高架南延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工期缩短、竣工提前,创造了“泉城速度”。
工作作风进一步变实。坚持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现场解决;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个问题,逐项核实、限时整改、对账销号;对制约济南发展的营商环境、服务环境等突出问题,注重调查研究,深入分析论证,科学制定对策措施。
*务服务进一步优化。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出33项改革举措;工商登记实现全程电子化,一般性行*审批提速68%以上;市*府数据开放平台建成启用,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法治意识进一步增强。认真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决议,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协民主监督,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件、*协提案件,办结率%。深入开展“法治六进”活动,扎实推进“七五”普法。建成全市事中事后监管平台,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下大气力解决了一批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的问题。
正风肃纪进一步严实。加大执纪审查力度,受理信访举报件次,立案件,处分人;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起,处理人;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起,处理人。监察执纪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有力地保障了发展。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全面从严治*体现到各项工作中,*风廉*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积极成效。
各位代表!一年来,在各级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我市很多方面发生了质的变化,干成了许多实事,解决了许多难事,迎来了许多喜事。变化有目共睹,成绩令人鼓舞。
一年来的实践证明:思路清晰、方向明确,凝聚了共识,引领了发展。市委提出的“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中心任务,制定的“”工作体系,契合十九大精神,符合省会实际,回应群众关切,凝聚了全市的力量,指引了发展的方向。机制顺畅、导向鲜明,激发了斗志,促进了发展。市委制定了一系列正向激励机制,为担当者担当,让实干者实惠,每年组织重点项目督查评议“三看”活动,各级各部门比着干、摽着干、放手干,形成了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生动局面。思想解放、敢于担当,提升了标杆,推动了发展。与好的比、向好的学,赴杭州、合肥、郑州三市学习考察,开阔了视野,转变了观念,激发了迎难而上、敢为人先的干事热情,攻克了一批城市顽疾,破解了一批发展难题。作风扎实、团结协作,形成了合力,保障了发展。几大班子精诚团结、戮力同心,各级领导带头实干、亲力亲为,广大干部爱岗敬业、履职尽责,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共吹一把号、共唱一个调,形成了聚精会神抓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强大合力。执*为民、凝聚人心,汇聚了力量,支撑了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打造有温度的城市,广大市民始终以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为城市发展建言献策,用辛勤的汗水为城市建设增砖添瓦。人民群众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和认同,是我们砥砺奋进、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
各位代表!去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实干、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各界人士、驻济部队、武警官兵,向中央驻济机构和省级各单位,向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有:
城市首位度不高,省会吸引力、带动力、竞争力还不够强;
实体经济实力不强,县域经济比较薄弱,开放型经济、民营经济发展还不够充分;
产业层次还不够高,科技成果转化率还比较低;
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刚刚起步,携河北跨步伐亟需加快;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保护、节能减排工作需要持续用力,小清河、卧虎山水库等污染问题还比较突出;
城市基础设施欠账较多,治理精细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民生保障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治霾治堵和脱贫攻坚成效仍需巩固,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相互交织,安全生产还存在不少隐患;
*府职能转变不够到位,营商环境还需优化;
廉*建设有待加强,一些*府工作人员不作为、慢作为问题不容忽视,等等。
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勇于担当,全力加以解决。
二、年工作安排
年是贯彻*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四个中心”建设“三年有突破”的决战决胜之年。做好新一年的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面学习贯彻*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加快建设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为契机,大力推进“1+”工作体系,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推动“四个中心”建设实现“三年有突破”,让发展更有质量,改革更有成效,城市更有温度,生态更加美好,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增强,加快打造“四个中心”,建设“大强美富通”的现代泉城,确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
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省会发展实际,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全市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左右;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5%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左右;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左右;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及主要污染物减排量达到省控目标。
今年预期目标的确定,主要考虑与“十三五”规划相衔接,坚持稳中求进,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些目标是积极稳妥的,通过努力也是可以实现的。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在增强综合实力上狠下功夫,推动“四个中心”建设实现新突破
按照融会贯通、协同推进的原则,直击关键,抓住要害,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提升省会城市的带动力和辐射力。
突出实体经济,做大做强区域性经济中心。
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着力构建符合省会禀赋、彰显特色优势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坚持引培并举,进一步壮大楼宇经济。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在济设立总部或区域总部,引进财务公司、资管公司、科研中心、营销中心等总部型机构;加快壮大本地上市公司、大型国企总部规模,支持创新型、领*型中小企业成长为总部企业,全年新增各类总部15家,新增“亿元楼”30座以上。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围绕价值链打造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源链,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量子科技、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等十大千亿级产业,抓好规模扩张和提质增效,确保到年十大产业全部具备千亿级发展能力。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支持浪潮集团与思科、IBM等国际产业巨头合作,争创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加快山东数字经济产业园、智能终端产业园等建设,着力突破网络通信、高端服务器等核心关键技术,构筑国内一流的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链。积极培育先导产业,开展燃料电池大规模应用及产业化试点,推进“中国氢谷”“量子谷”等项目规划建设,力争在量子科技、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创新药物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工业互联网、“企业上云”为抓手,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加快物联网、智能制造、增材制造等新技术应用,引领传统制造业加速向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迈进,让老树嫁新枝、发新芽。
促进消费经济发展。加快华谊兄弟电影城、明水古城旅游度假区等项目进度,力争三年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成为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强化特色会展品牌建设,办好东亚博览会等重要展会和第十六届中国物流企业家年会。发挥宜家、华润万象城等新商圈的消费引领效应,加快布局共享经济、无人商店等新业态,培植互联网餐饮、智慧家居、品质家*等新热点,打造高端消费新高地。
突出产业金融,做大做强区域性金融中心。
全力加快中央商务区开发建设。加速绿地山东国际金融中心等5个标志性项目建设,办好中国(济南)产业金融国际论坛,引导各类金融企业向中央商务区聚集。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加快浪潮等财务公司落地,探索设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玫瑰资产交易中心等平台;发挥微软、甲骨文等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建立科技创新金融支持体系,吸引风险投资、产业基金、私募股权等新业态落户。
深入开展企业上市推进年活动。完成规模企业规范化改制家,建立上市企业资源数据库;强化专业服务平台建设,设立并购基金,加大对企业上市扶持力度,新增一批上市挂牌企业,全年直接融资规模突破1亿元。
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强化金融监管,完善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加大对非法集资、保险欺诈、金融信贷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力度,防范*府债务及企业资金链断裂等风险,保障金融安全运行。
突出内陆港建设,做大做强区域性物流中心。
强化交通基础设施支撑。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研究制定城市内环、中环、外环“三环十二射”交通网络规划,全方位推进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综合运输体系提级扩容,加快“米”字形高铁网建设,启动济郑、济滨、济莱等高速铁路建设,加密延长中欧班列,支持济南机场扩建,打造多式联运物流中心。
强化园区载体支撑。整合提升现有物流园区,加快综合保税区迁建,扩大临空国际物流园区规模。规划建设大容量保税仓库、保税货场和集装箱中心,促进物流“大进大出”。建立物流交易信息平台,加快推进“1+6”都市圈城际配送体系建设,打造智慧物流名城。
强化业态支撑。支持现有重点物流企业扩大规模,着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推进菜鸟、安博等领*物流企业区域总部尽快落地见效。积极培育无车承运和供应链体系等新业态、新模式。
争取国家支持。加快申报国家一类铁路开放口岸,开辟更多国际航空货运新航线,争取设立空港保税物流中心,增强省会物流中心的吸附力和影响力。
突出科技成果转化,做大做强区域性科创中心。
加快成果转化。依托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发挥省会高校资源优势,加快建设山东工研院、意大利(济南)技术转移中心、国家人类遗传资源库山东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转化机构,培育5-10个协同创新中心,力争落地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用好天使基金等资源,加大风险补偿,吸引社会资本助推科技成果转化,努力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科技成果交易转化高地。
加大平台建设。争创国家级量子技术标准化创新基地,促进量子技术实现产业化。加快创新谷等重大创新平台基地建设,打造一批创新社区、转化社区。抓住首都高校、医疗、科研院所疏解转移机遇,招引一批大院大所。鼓励开展跨国并购,新建海外研发机构10家以上。
厚植人才优势。推进济南CBD和汉峪金谷两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加快济南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海外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着力引进人工智能、先进材料、精准医疗等领域的顶尖创新创业团队和领*人才,新增院士工作站20家以上,引进遴选泉城引才倍增计划人才(团队)20个以上,培养支持泉城产业领*人才计划人选30个以上。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和本土人才培养,打通人才引进、使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打通科技和经济转移转化的通道,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让各类人才创造力竞相迸发,以人才优势支撑省会竞争优势。
(二)在积蓄后劲上狠下功夫,推动五项重点工作实现新提升
五项重点工作事关省会长远发展,必须牢牢盯住、紧抓不放,让省会发展基础更加坚实、支撑更加有力。
强力抓好招商引资。聚焦“专业、影响、载体、*策、环境”,提升精准招商成效。积极发展与专业中介机构的招商伙伴关系,探索实行聘任制公务员和KPI考核机制。策划组织德国济南周、香港济南周、跨国公司济南行等重大活动。依托园区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和产业项目,吸引一批配套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推动优势主导产业集群发展。
强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发挥好有效投资对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建立完善市级重点项目库,着力抓好千亿级中国重汽小镇、齐鲁航空城、中德产业园等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超过1万亿元,完成年度投资亿元以上。强化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保障,开辟绿色通道,确保重点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早达效。
强力抓好棚改旧改。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力度。像“给父母盖房子”一样,高标准开工建设省级棚改安置房4.1万套,市级棚改安置房1.9万套。推进35个棚户区和90个城中村改造,确保到年全面完成棚改任务,绝不把棚户区带进小康社会。完善住房保障机制。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保持调控*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重点启动个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完成整治改造万平方米以上,积极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等工作,让市民居住环境更加整洁宜居。
强力抓好拆违拆临、建绿透绿。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对各类违法建设坚决拆除,大力实施“即拆、即清、即绿、即美”行动,进一步释放城市公共空间。积极推进“无违建”创建活动,严防新的违法建造产生。全面完成违法违规户外广告拆除,规范整治牌匾标识。深入开展城市杆线整治,利用两年时间清除绕城高速以内的“空中蜘蛛网”。扎实开展见缝插绿、裸土覆绿工程,提升海绵城市质量和绿化覆盖率。
强力抓好城市更新。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把城市更新作为一个永久的课题来抓。提升规划水平。完成济南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开展规划期至年的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推动多规合一,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完成市*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三年建设规划,构建生产美、生活美、生态美的空间格局。提升城市品质。推进“城市双修”、城市设计试点工作,全面落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坚持拆、改、留并举,积极实施街景深度美化,推进“1+5”特色街区综合更新和环城带状公园建设,精心做好老商埠区等历史风貌区保护。积极推进“济南泉·城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加快明府城等泉文化核心标志区规划建设,推进“一湖一环”夜景照明工程,将“泉城夜宴”打造成为城市新靓点。加大对车站、机场等城市出入口整治力度,塑造城市门户新形象。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水平。运用智能化、大数据服务社会民生,争创国家新型智慧城市试点。推进“七通”建设,即群众办事一站通、居民健康一卡通、和谐社区一格通、爱城市网一点通、公共安全一网通、市民出行一路通、金融服务一贷通,让广大市民“手持一卡,走遍泉城”。提升城市功能。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区天然气管网和调峰储气库建设,推进管道天然气市域全覆盖。新建旅游路等3座水厂,完成80公里老旧供水管网和个供热自管站改造。配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区养老及超市、菜市场等民生设施,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提升创城成果。引导县和村镇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文明村镇,实施城市提升行动,巩固创城成果,提升城市管理和绿化标准,建立常态长效管理机制,像绣花一样管理城市,让文明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三)在破除瓶颈上狠下功夫,推动四大攻坚战取得新成效
治霾、治堵、脱贫和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建设是全市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