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竹刻艺术可追溯到纸、墨、砚出现之前,那时的先民已经开始尝试将需要记述的信息通过刻在竹子上加以保存,这些刻有文字的竹片穿缀起来便成了“书”,这便是最初“竹筒”形制的由来。受竹筒倒启示,在竹器上镌刻文字与图案的工艺应运而生。据相关史料考证,人们在竹子上刻度符号要比出土的甲骨文古拙得多,由此可见,竹刻的历史要比甲骨文字更早。
苏东坡曾有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诗句,江南地区也自古就有“无桥不成镇,无竹不成村”之说。国人爱竹,是因其外形挺拔秀丽,内心中空,常用其比喻君子之虚心好学,代表高洁而坚韧的品格。竹刻自古以来就为宫廷、文人雅士所爱,并分为圆雕、透雕、皮雕、浅雕等类。其中皮雕又称留青竹刻,是竹刻中难度最大的一种。
澳门非遗博览会参展艺术品
作品名称:高瞻远瞩
作者:徐秉方
作品介绍:此件臂搁作品按照国画大师李苦禅的画意刻制,一群秃鹫,高居群山峻岭之巅。山高、崖深,云雾飘渺,近处松竹繁茂,鹰鹫傲视,远方重崖叠嶂,云海苍茫,构筑了山河壮丽、风景这边独好的雄浑壮丽之意境,给人以信心和力量。在群山峻岭之底部和腰间,丝丝竹筋构成一道道飘忽渺茫的虚线,给人以云雾饶山的飘渺感,以此来衬托山之高、崖之深,此乃神来之笔。
作品名称:一帆风顺
作者:范遥青
尺寸:高24厘米*宽12.7厘米
创作时间:约年
作品介绍:“一帆风顺”又称白掌,为多年生常绿草本观叶植物。花儿酷似鹤翘首,亭亭玉立,洁白无暇,故给人以“纯洁平静、祥和安泰”之美感,被视为“清白之花”。寓意吉祥,特按其花的形象美其名“一帆风顺”。
作品运用留青和陷地刻相结合的技法,将“一帆风顺”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肌肤润泽的竹丝素地与精雕细刻的纹饰对比明显,相映生色,可见范老艺术大师在技法上不拘泥于某种特定的程式,刀法简颈爽朗,作品形态别致,为范老先生精心之作,特具神采。
作品名称:心经
作者:徐文静
尺寸:长厘米,宽40厘米
创作时间:年
作品名称:《丛桂》(臂搁)徐光聚画
作者:王志伟
作品介绍:此作品由著名山水画家徐光聚先生写生之作。王志伟用留青传统之刻法,表现出柯石的苍劲,桂叶之秀美。
作品名称:荷塘清趣
作者:徐敏
尺寸:高28.2厘米*宽10.3厘米
创作时间:年
作品名称:寒雀图
类别:留青竹刻
作者:徐博(徐文博)
尺寸:8*36cm
创作时间:年
作品介绍:图中作者把麻雀刻的细致入微,惟妙惟肖,麻雀的羽毛,尾翼,甚至羽毛的交叉处都刻画得淋漓尽致,足以看出刻功深厚。画面层次分明,虚实相生,衬托主题,使得整件作品大气秀美,自然和谐,生机盎然。
作品名称:《荷塘野趣图》(镇尺)谷婷画
作者:周海荣
作品介绍:作者以荷花、莲蓬为题材,表达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配上小动物,蛙声四起,相映成趣。采用留青刻法,另加入了陷地刻和浮雕技法,使作品更有灵动性,更富视觉感。
作品名称:大插屏-国色天香
作者:白坚仁
创作时间:年
尺寸:53×36
作品介绍:该作品创作于年,打破了原材料的局限,整幅画面布局合理,动静结合,两只蝴蝶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花叶交叉有续,色彩红白分明,那鲜明和谐、赏心悦目的对比,让人赞不绝口,爱不释手。
联系我们《投资艺术》栏目自年开播以来,已成为深受业界认可的艺术品市场报道分析栏目。节目报道艺术品市场最新动态;邀请业界专家解析艺术品投资趋势;分享藏家成功收藏经验;畅谈艺术家人生经历。我们将秉承专业、认真、客观的精神为您打开艺术品投资大门。
《投资艺术》出品人王*
业务联系:
(陈伟国)
(任瑾)
(潘刚)
业务邮箱:artjuk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