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的市场仍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尽管拍卖行、画廊、博览会等中介平台日臻成熟,但信息不对称依然是导致风险的重要诱因。”
艺术品投资因门槛高、流动性差等特点一向被称作是“富人的游戏、高雅的投资”,只有少数财力雄厚、眼光独到的藏家饶有兴致地投身于这片“萧条之地”。不过,近几年,这片土地却在逐渐苏醒,市场规模日益壮大,而拍卖行无疑成为背后的主要推手。市场份额扩张也引来专业机构投资者入场,国内一些投资基金正积极参与到这一行业中。
投资逻辑:“眼光”为王
目前市场上通行的艺术品投资套路仍然以传统的“低买高卖、赚取价差”方式为主,这与证券投资及其他理财产品的增值模式异曲同工。所不同的是,艺术品投资由于标的物价格基数大,些微的浮动就可以带来理想的绝对收益。记者近日从沪上某艺术品展览会上获悉,一件名为清乾隆粉彩百鹿尊的拍品价值不菲。现场一位资深藏家介绍,几年前仍在海外流转的时候,这件“稀世珍品”的网上估价就已经高达万,增值前景十分可观。
虽然动辄百万、千万,但普通投资者的入场也并非遥不可及。展场工作人员透露:“我们有一位任职于《中国书画报》的固定客户,由于在相关媒体长期累积的专业经验,他一般的做法是在春季以比如30万的价格买入拍品,在秋季行情涨到万的时候卖出,这中间的利润也是非常丰厚的。”
如此诱人的回报背后,伴随着难以预估的高风险。由于涉及绝对专业领域,行情波动往往不是业余玩家可以把控的。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AMRC)研究部主管马学东指出:“最主要的问题还是中国目前的市场仍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很多规则还不完善,包括评估、监管,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拍卖行、画廊、博览会等中介平台日臻成熟的环境下,信息不对称依然是导致风险的重要诱因。”
加上对市场喜好的预测没有明确的诸如股票市场里对基本面、技术面分析的支撑,投资者只能靠“眼光”探测风向。在马学东看来,这种“眼光”更多的是一种专业性:“‘眼光’还是要落脚到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上,这是投资者进入的门槛。因为艺术品投资对知识背景的要求更多、更特别,既要有鉴赏力,又要保持对艺术品自身市场规律的敏锐。”而且一旦走眼,除了贬值本身的损失,支付给拍卖行的10%的佣金规模也不容小觑。
投资机构悄然介入
在品类方面,纵观全场,不难发现,陶瓷、字画等传统工艺品在投资者中的受欢迎程度最高。除百鹿尊外,会上另一亮点为沈周《琼江寒月图》,以元人风格为基础,远景山体似*公望《富春山居图》,近景又倪瓒样式,质朴清新,平静淡雅,表露隐逸之气质。此外,文征明、齐白石、吴湖帆等书画名家的作品也吸引了大量爱好者的驻足。
而在管理与运作方面,“机构化”的趋势逐渐崭露。以艺术品投资基金为代表,年有零星机构投资者进场,随后沉寂两年,年复苏,年国内第一只艺术品阳光基金——香花石·新绘画艺术基金成立,到目前为止,国内已有十多只艺术品基金。
对于国内艺术品机构投资市场,有人认为,因投资周期短、投机性强,与大多数热衷于短线快炒的金融投资工具无甚区别,专业投资者更热衷于海外市场。马学东对此表达了不同的看法:“一方面,就时间段来看,西方在上世纪70年代有了第一只艺术品基金,我们是在三十年之后,有差距,但差得不多。而且在操作手段、模式上,有些甚至是中国首创的。所以不存在谁好谁更成熟,双方都在探索一些好的办法来保护自己的市场、获得高投资回报;另一方面,虽然操作风格都是属于集合性的,但由于标的物本身的特殊性和资金量规模较小,艺术品投资基金跟通常意义上的公募、私募基金还是存在细微差别。”
在目前的中国,专家认为:投资艺术品要好于投资股票及基金,因为中国经济总量比较大,但是质量差,因此股票和基金并不是太好的投资。同时,随着中国的崛起以及全球教育水平提高,中国的富裕阶层欣赏艺术品的能力不断提升,艺术品开始逐步成为长期持有的资产对象,逐步受到更多
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艺术品市场,全球市场份额占比超过30%。预计年我国人均GDP将超美元,这意味着中国艺术品投资时代的大幕正式拉开。年后艺术品市场受经济增速放缓、高压反腐等因素冲击,艺术品总体交易额回调较大,非正常艺术投资需求在出清,但艺术品精品因为稀缺,价格未受影响。08年金融危机期间,清三代精品瓷器依然卖出天价。根据国内外专家分析推断,艺术品市场一个完整周期为7-10年。雅昌艺术品指数显示,当下艺术品投资已处于08年历史性底部阶段,在流动性充裕而资产稀缺、优质艺术品供给严重不足甚至下滑大背景下,艺术品投资只具备结构化行情,建议未来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