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艺术金融应用人才培训班上,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隽讲授了《经济学视角下的艺术品金融》专题,包括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艺术品特征、艺术品投资收益和风险、艺术品财富管理的路径等四大方面的内容,与大家分享。
黄隽教授以全球艺术品市场开篇,从全球艺术品当代艺术市场快速发展的跨界和多元化趋势讲起,阐述了全球各艺术大国的发展业态,并引申中国。中国当代艺术市场高度集中,呈现出寡占结构,纵观中国艺术品市场,北京和香港两地表现最为突出。主流市场向非主流市场的流转以及高科技+艺术的复合型生态,使得艺术类消费市场提升了便捷度、体验感、幸福感。此外,在年龄层次以及心态方面,消费者也逐渐向年轻化、个性化发展。
黄教授重点剖析了艺术品以及艺术品资产管理。艺术品是一种特殊的产品,传统要素基础上附带精神层面的元素,它的创作与市场常常呈现出不规则和非理性的特征,不能完全用主流的经济学来解释,它的解释更多需要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在经济学视角下观察艺术品资产管理与投资,除了考虑传统投资收益的回报外,还须考虑精神回报。艺术资产作为动产,可以与黄金媲美。
黄教授举例分析,关于投资收藏文物艺术品的动机可能性较大的几种包括为了艺术品的保值增值与资产配置、精神享受与家庭文脉传承、作为一种社交工具以及作为社会形象的补充。而根据瑞士银行年关于藏家收藏艺术品的目的的调查显示,利益只在极少数的情况下成为收藏的驱动因素,激情反而鼓动着大部分藏家。根据研究数据,包含艺术品的投资比不包含艺术品的投资风险更低同时收益也更高。
黄教授为学员们介绍了国际上通行的一些艺术品资产管理的方式,如艺术品质押贷款、私人银行的艺术品业务、家族信托和家族办公室、艺术品基金及基金会与慈善公益等。
中国(河南)自贸区国际艺术品保税仓
艺术金融业务
开封经开数字文化投资有限公司以艺术品资产化为基础,以打造具有强大资源配置能力的艺术资产交易金融体系为目标,特设立中国(河南)自贸区艺术银行金融服务中心。目前,艺术银行金融服务中心主要开展艺术品分期付款业务、艺术品质押融资业务。
稿件来源
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