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艺术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玩收藏真的赚钱吗为什么越想赚钱越赚不到,
TUhjnbcbe - 2025/3/4 17:10:00

关键词:收藏赚钱吗

相信很多人进入到收藏圈的目的是为了投资,为了变现。也就是说,太过功利的收藏,到最后偏偏事与愿违,以失望收场。

一旦收藏只是为了投资,那么你的目光就只会放在藏品的变现能力和市场价格,很多藏家第一句话就是:“这个值多少钱,能卖多少,”此刻,这就是一件商品,是枯燥的死物。藏家也不会花很多心思去研究和琢磨这件藏品的历史,文化,风俗,去探究背后的故事。仅仅关心他曾经拍出了多少价格,在哪个拍场拍得,把自己变成了纯粹的商人,而不是收藏家。

在行业从事多年,见到过很多藏家,他们最开始因为天价,因为诱惑蠢蠢欲动进入这个圈子,当买进第一件藏品,就觉得自己买的是一件价值超高的古物,心心念念着什么时候可以出手。等到藏品越来越多,欲望日益强大,变现的想法更加强烈。

在这个收藏过程中,衡量自己的东西能不能出手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送拍拍卖公司,拍得出是真的,拍不出就不是。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也常令人哭笑不得。

其实是这样的,东西拍出去证明的是其有市场价值,但不是作为鉴定真伪的唯标准。对于真正的藏家来讲,藏品怎样还是其背后的故事,很多价值很高的藏品,但是是不被市场看好的,因此有些藏品是有价无市的。这个需要人们来接受,市场的建立不是一下就完成的,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都需要漫长的认知过程。

比如元青花鬼谷下山罐,在英国大维得爵士尚未对中国元青花专门论述之前,到民国这长达五六百年的漫长历史阶段,收藏人士很少有人能欣赏得来元青花,更别提其价值,甚至用“元大粗”来嘲讽。哪怕到了解放后,在拍出天价前,很多收藏人士都不看好。也是因为如此,真正的艺术和历史价值高的藏品是需要建立市场,接受需要时间的。

如果说是立即变现,以卖出为目的来衡量藏品是否为真,这个叫做买卖,不叫做收藏,没有收藏的意趣,急功近利最后会引火烧身,事与愿违。藏品真正的价值是在收藏中和把玩中日益呈现的。这里举一个例子吧,张宗宪先生年拍得乾隆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当时是一百多万拍得,来年就想出手,可是没人接手,哪怕有人接受,也不会增值多少。张先生是会藏的藏家,年再次送拍,最终拍得1.5亿港币。收藏确实会名利双收,除了物质,更高的应该是精神。但是这个基础是建立在“藏”上,什么是藏,这是需要时间积淀的,不是今天买,明天卖,更不是我有,就得几千万,几百万。如果是这种心理,艺太我会离他远远的,绝对不会让他成为我的藏家!

收藏的过程其实是对藏品去研究,去认识,去品玩的过程,也在这个过程中,被人们认识到,给予更多深层次的内涵和发现,这是一场“千里马”遇到“伯乐”的过程。如今,拍卖市场上更是掺杂了资本的力量,运作一件高价藏品确实不再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了。认知藏品本身和市场的运作,这才是最终一件藏品最成功的走向。在伯乐手里的“宝物”何时能够被认识,需要时间和过程,还有平台和机遇。

真正的藏家是不会在意“藏品”能不能出手,更不是急于变现,那些是商人。

我是艺术太太,每一件古物都会说话。

你所珍藏的,皆是无价之宝。

本文由福羲艺术太太撰写。

1
查看完整版本: 玩收藏真的赚钱吗为什么越想赚钱越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