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难产了半年的“双减政策”终于落地了。这份文件一出啊,可是乐坏了学生。
里面明确指出,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作业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初中作业时间不超过一个半小时。
这数量要比起以前,砍了一半都不止,记得我上学那会九门课,一晚上5门有作业,4门有卷子,3门有要背的东西。放学吃完饭就得开始做,做到晚上1点多,也不知道当初怎么撑住那么多年的。
除了学业上的减负,还丰富了学生放学后的生活,把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的重要性提上来。增加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除此之外,教师校外有偿补课行为被发现的,直接撤销教师资格!
不过最惨的可不是老师,中国K12教培行业几乎被一锅端。究其原因,还是是这份文件封杀了K12教培行业的一切活动。
在教育内容方面,建立培训内容备案与监督制度,严格限制超前教学,不得占用节假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生培训学科类学习,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每堂课不超过30分钟,课程间隔不少于10分钟,培训必须在21点前结束。
如果这都不算致命伤,那么接下来这条就动了根了。
将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与此同时,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上市公司也不得投资学科类培训机构,外资更不允许进这个行业。这个要求一下,资本的进入和退出渠道全堵死了。
这份《意见》不愧是号称是近年最严格的教育政策,一落地,砸翻了一众教育股。美股上市的高途跌幅超过63%,新东方跌幅54%,好未来跌幅超过70%,网易有道跌幅超过42%,A股上市的几家教育机构也被死死地按在了跌停板上。
各大公司虽然在微博上鼎力支持该政策落地。可他们的日子确实不好过,K12教培几乎都占主营60%以上,这样砍就不得不考虑下未来的出路了。
目前已有昂立教育、学大教育、豆神教育等A股上市公司,在公告中提到,今后业务重心将有所调整。相对于已是红海的成人教育,素质教育方向更有可能是各大公司突围的出路。这样一算,看来不管如何抉择,行业兜兜转转最终还是回到政策规划的方向上了。
“双减”政策背后,教培将告别资本,回归教育本质。在教育中,关于公立学校和课外培训之间的新定位急需重新定义,在社会公共性与市场性之间的新平衡也亟待被重新建立。
不过,这份文件一出啊,可是愁坏了部分家长。与过去都能上大学不同的是,现在高中升学率只有50%,实在学不懂的、或者不想学的,去大学学空范范的理论,不如去学一份技能来的更实在。
现在孩子的教育花费就够多了,未来教育资源是更加稀缺的产品,没实力的人还真负担不起。
所以未来要想孩子上个好大学,得拼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