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继承者
年,乔布斯创办了Apple公司。
和乔布斯的Apple同一年诞生的,还有另一个伟大的品牌——一位年轻的妈妈创办的Gymboree(金宝贝)。
金宝贝为0-5岁家庭提供早教服务,20年后的年,金宝贝成为全球唯一纳斯达克上市的早教品牌,随后开始了全球化扩张的步伐,到年,金宝贝已经成为横跨40多个国家,拥有多家早教中心,多家线下童装门店,3个电商平台,年营业额超12亿美元的教育集团。
年,另一个年轻的妈妈正在温州的一个大学当老师,对于即将到来的命运巨变毫不知情。刚刚成为母亲的她想给自己的给孩子寻求优质的教育资源,苦寻不得,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网上发现美国有个早教品牌金宝贝,由一家中国代理商做起来了,年刚在上海开了第一家中心店。金宝贝的教育模式得到了她的认可,她打电话问温州什么时候会开,那边回答说没有碰到合适的人。但她想儿子的成长等不得,于是在儿子四个月的时候,毛遂自荐加盟,成了金宝贝在中国的一位推广者。
2年后,她便成为金宝贝中国最大的加盟商,并成为代理商公司的重要股东,推动了金宝贝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此后的5-6年,是中国早教市场粗放成长的阶段,早教理念慢慢得到认同,早教机构也开始迅速扩张,金宝贝赶上了发展最好的时机。到年,金宝贝已在一二线城市开设加盟店余家,成为中国市场早教第一品牌。
另一边,暴风雨正在酝酿。
金宝贝早教成功的商业模式和极好的现金流,得到了包括贝恩资本、KKR、ApolloManagement、IrvingPlaceCapital等众多资本机构的垂青。其中由前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创办的贝恩资本,以杠杆收购和将咨询服务带入被购公司中闻名。贝恩资本在教育行业布局多年,8年以13亿美元收购知名早教品牌BrightHorizons,私有化退市,而后积极推进国际化和收入多元化,年重新在纽交所上市,5年回报率2倍;年,贝恩资本控股中国英语培训机构瑞思,年登陆纳斯达克。
年,贝恩资本以18亿美元、溢价24%全资收购金宝贝。年,金宝贝在中国的管理层大换血,在“国美黄陈之争”后,贝恩资本同盟方、原国美四号人物孙一丁出局,加盟金宝贝,担任金宝贝中国总裁一职;随后,贝恩资本亚洲高级副总裁张振宇,也加入金宝贝,但此后金宝贝却陷入发展停滞期。这段时间,美吉姆进入中国,趁机发力,发展成早教市场金宝贝、美吉姆两大品牌,并迅速于年借壳上市。年,金宝贝已是内忧外扰,早教业务最终被视为弃子剥离,辉煌难续。这是另一个令人惋惜的故事了。
在年那场管理层大换血中,是国际资本大鳄与区区中国代理商的博弈,结果似乎毫无疑问,贝恩资本收回金宝贝在中国的代理权。对代理商而言,这就相当于含辛茹苦养了10年的孩子,最后被亲生父母抢回去了。当时代理商公司99%的收入都来自对金宝贝品牌的代理,CEO辞职,2/3的员工离去,公司濒临破产。
此时,那位温州妈妈临危受命,成为代理商公司的董事长,试图力挽狂澜。
年,公司旗下另一个加盟的美术培训品牌被寄予厚望,成为接替早教的核心业务。而这个美术培训品牌的发展,也复制了公司在早教加盟运营上的成功经验,这是它的基因所决定的:课程设计上,以美术为载体,通过游戏教学法,培养孩子的创意和想象力,不仅仅是教孩子画画;经营模式上,以加盟为主,门店多开在购物中心内,门店和购物中心能相互带动客流和复购率。
经历“夺子大战”和损兵折将后,浴火重生的美术培训品牌强势崛起。目前已经在全国有多家校区,服务于20万学生,成为美术培训里面的重要力量。
这就是陈艺东和蕃茄田艺术的故事。
2开拓者
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个美女艺术家辞职去了深圳。
后来,艺术家出身的夫妇俩想为自己4岁的小女儿寻找一个学画画的地方,他们跑遍了大大小小的艺术培训机构,同时也访问了各种社会上传说中的“名师”,但结果很失望。
当时的早期艺术教育机构好像一滩散沙,大多机构还沿用着极为固化的教育模式,学习环境简陋而混乱,许多老师仅依靠个人的专科经验与习惯进行家庭作坊式教学,并不在意孩子的个性与创意思维培养,严重缺乏系统教育思想和课程体系。
于是这对年轻艺术家夫妇萌发了创建一所多元文化的、全球视野的、高标准的早期艺术教育机构的愿望,为了自己的孩子,也为了更多和自己孩子一样的所有热爱艺术的孩子们。年,根据创始人名字命名的艺术教育机构“杨梅红”诞生。
作为毕业于九大美院之一的西安美院的创始人,在90年代就被美术界称为“中国当代最具实力的插画家”,她对艺术和教学质量有着极高的要求,在那个艺术教育刚刚萌芽的时期,定位高端国际早期艺术教育的做法,犹如业界一股清流,立即成为了深圳少年宫的独家合作商。
艺术家出身的创始人、深圳少年宫的背书、兼职的广州美院专业教师、高品质的国际艺术教育体系,在一片几乎创业的处女地,以直营模式,迅速发展壮大。
1年,另一个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也来到了深圳。
初到深圳,为了应对生计,他做起了一名校外培训书画教师,不久成立了一个简陋的工作室,开始了自己作为唯一员工和老师的创业,这是“童画”的前身。
年,他在“深圳少儿美术网”的群里发出邀请函,召集全国同行到深圳探讨和交流行业经验,引起了广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