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保:“美丽乡村”建设要更注重地域表达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李婷婷实习生曹婧
设计大师当导游,会如何讲述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城市里那些不太为人所知的设计故事?今年8月,在新湖南客户端成立2周年之际,举办了一场“大师带你看作品”活动,邀请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景观设计研究中心主任王小保,带领读者看游山看水,一起发现隐藏在城市细节里的美。
在此之前,一场洪水席卷长沙。7月2日,洪峰通过湘江长沙站,超历史最高水位0.31米。湖南进行海绵城市建设刻不容缓。而科学有效的海绵城市建设,需要从宏观层面出发,再落实到诸多细节处。
而今年5月份,在由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省设计艺术家协会主办,湖南省建筑设计院、省设计艺术家协会环境艺术委员会、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承办的第三届“湖湘景观设计艺术大赛”颁奖礼上,王小保指出:参赛同学普遍对乡村的理解还较弱,对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认识还不足,思想内涵与高度仍需进一步提高。
有人情味的城市,需要有人情味的设计。近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就相关问题专访王小保。“景观设计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对话。我们要通过设计,拉进万物的距离。”他说。
壹谈“人性化设计”
设计师要认识人性、阅读大地、体验生活、聆听故事
新湖南:现在很多设计师很“自我”,如何解决“为谁设计”的问题?设计如何“接地气”,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王小保:现代人文地理学派和现象主义景观学派都强调人在场所中的体验,强调普通人在日常环境中的活动。场所和景观是供人使用的,要让人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首先,设计要实用,能满足多种功用;其次,设计要经济,能就地取材,应自然地势和气候条件,用最少的劳动和能量投入来构筑和管理;再者,设计是方便宜人的,要贴合人的尺度,人的比例;还有,它们都是有故事的,而且这些故事与这个场所和场所的使用者相关。
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公共场所的美,它是体验,是生活,也是交流——人与人的交流、人与自然的交流。要做好这些,设计师需要认识人性、阅读大地、体验生活,还要懂得聆听故事。
设计应如何避免过度“干预”农村应有的生态?“低干预”的概念、意义与经验是什么?
所谓“低干预”,指的是充分发挥自然界所具有的生态资源优势,最大程度降低景观设计中的人为干涉因素。实现低干预,要针对风景园林的全生命周期过程进行节约化控制,执行“低成本”、“低消耗”、“低维护”、“低排放”策略。
低干预设计是一项系统、漫长的工程,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城市景观建设经济压力,也是亲近自然、生态保护的善意之举。
贰谈“湖湘景观设计艺术大赛”
通过大赛,让学生跟社会接得更紧
新湖南:“美丽湘村”湖湘景观设计艺术大赛已连续举办三届,为何要办这样的比赛,您的初衷是什么?
一个好的赛事应该结合教学需求、文化需求和国家的需求。为什么我们将学生作为主要评选对象,而不是专业组?从国家未来的发展来看,更重要在于学生,在于教育带来的影响。我们把全国各地优秀的导师、学术专家请过来,传播一些新的观念和理念,也通过大赛改变、影响我们原来的一些教学模式,让学生跟社会接得更紧一些,我认为这是“湖湘景观设计大赛”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并没有把它做成“阳春白雪”,“美丽湘村”有基层的、边远的山村,参与者有城镇的基层管理者,我们希望大赛更加大众化、接地气,最后从整个活动效果来看,参与程度非常高。
另外,我们希望它的一定要面向未来,不是说为解决某一类问题,而更多的是中国未来的发展。为什么连续两届都在做“湘村”,我们想发展人的思维,拓展大家对“湘村”的认识,同时也为企业、社会培养人才。
请谈谈“湖湘景观设计艺术大赛”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关联。
我们要站在几个角度去看“美丽湘村”。不能单纯站在设计师的角度,还应该站在一个社会管理者、倡导者、使用者等多个角度来设计。模式一定强调创新,这方面浙江做得不错,为我们“美丽湘村”的发展提供了方向。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力度,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当下国家将继续加大财政投入乡村建设,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美丽乡村”将会是中国经济和空间发展的热点。
湖南作为全国乡村建设的重点地区,探讨美丽乡村建设的前沿理论思想与实践十分必要。每届湖湘景观设计艺术大赛都着眼于国内外景观的最新动向,紧贴实时需求,第三届大赛更是以“美丽湘村”为设计主题,致力于湖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仨谈“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要更加注重地域表达
从设计的层面上,“美丽乡村”建设应该达到怎样的愿景?
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地域性。现在我们的审美出了些问题,一律按照西方的建筑模式,很多小镇看起来都千篇一律,实质上是对当地风情的抹杀。
地域环境和文化的不同,导致了每个地方的生活模式都不同,所以,我们在解决的功能问题的同时,要做更多的地域的表达,包括建筑形态、生产方式、生活习惯、要尽可能保留它的历史痕迹;要能够提供一种生活模式,要突出它的地域特色和个性化;要注重乡贤文化的建设,让乡贤文化助推美丽乡村和谐发展。
景观设计直接关涉人民生活空间的品质,是生活、社会、精神空间享受的直接体现。乡村尤其需要景观的改善与提升,几十年来乡村景观有很大的变化,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您看来,有哪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改善?
美丽乡村建设要解决好“新”和“旧”之间的关系。我们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