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
《人民日报海外版》(年11月14日第11版)
中国大运河和意大利阿匹亚古道两条文化线路,可相互比较借鉴的内容非常丰富。两者都是由国家建设运行的古代基础设施工程,其规模与影响世所罕见。
中意两国文化遗产工作者进行了长达6年的比较研究,为世界超长线路的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借鉴。
中意两国合作为何选择了两条文化线路
中国大运河和意大利阿匹亚古道,都是由国家建设运行的古代基础设施工程,其规模与影响世所罕见。两条线路的部分区段沿用至今,现实功能与遗产身份混合,保护利用管理都遇到相似的棘手问题。巧合的是,两者近年都在通过文化线路整合区域资源,振兴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中国大运河和意大利阿匹亚古道两条文化线路,可拿来做比较研究的内容非常丰富。
中国政府近年来实施“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意大利政府自年启动“阿匹亚古道—万路之母”计划,并于年10月1日宣布启动阿匹亚古道申报世界遗产程序。
年,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与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首批合作研究课题中,《文化线路:大型文化遗产的利用和管理——以中国大运河淮安和意大利阿匹亚古道为例(—年)》取得良好成果。自年起,《“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线路保护利用和开放政策与实践研究》第二期合作项目中,大运河与阿匹亚古道仍为重点案例。
二者都是古代国家的基础设施工程
维系庞大国家的持续繁荣,离不开庞大的基础设施工程,其中就包含防御体系和交通运输路网。中国的长城和分布于欧洲、非洲、亚洲的“罗马边墙”,是前者的代表;中国大运河和古罗马道路网则是后者的范例。
只有具备强大的组织动员实力和卓越的工程技术能力,才能使上述国家工程得以实现。中国大运河长距离连接政治中心与粮食产区,是为确保粮食运输的“漕运”安全,由国家投资开凿和管理的巨大工程体系。大运河的开凿始于公元前5世纪,在公元7世纪完成第一次全线贯通,公元13世纪完成第二次大沟通,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阿匹亚古道修建完善于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是古罗马庞大路网体系中最早建成的一条道路。这个庞大道路体系中其他任何一条道路的知名度和重要性都无法与阿匹亚古道相比。阿匹亚古道从罗马通向意大利半岛东海岸布林迪西,成为后续庞大路网设计的母版。古罗马“白银时代”诗人斯塔提乌斯称其为“万路之母”。这一庞大路网体系由古罗马军队负责建设和日常维护,随着古罗马的持续扩大延伸,鼎盛时期干线道路长达12万千米。“条条大路通罗马”,记录了古罗马帝国的统治和扩张过程。
两条线路在遗产价值和社会影响上有相似之处
基础设施工程不像中外那些著名建筑般吸引游客眼球,却具有更为深厚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影响。大运河是解决中国南北资源不平衡的重要措施,实现了在广大国土范围内南北资源和物产的大跨度调配,沟通了国家的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在国家统一、政权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持久的社会经济和生态人文影响。
当时,阿匹亚古道不仅在军事征服中发挥关键作用,也在商贸和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包含阿匹亚古道在内的庞大路网体系,成为思想、文化的传播渠道,也以古罗马人的生活方式改造着所经过地区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
近现代地中海沿岸的城镇,仍沿当年的古罗马道路为骨干格局进行分布。阿匹亚古道也成为具有文艺复兴象征意义的符号,经由无数学者和艺术家的作品而传播不衰。
大运河申遗过程可为阿匹亚古道申遗提供借鉴
中国大运河和意大利阿匹亚古道这两个在世界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在遗产保护领域却是“后来者”。
年,中国大运河中的京杭大运河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大运河的申遗工作成为社会广泛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事件。年6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时任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的童明康发言称,持续多年的大运河申遗过程,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大的文化遗产保护行动”。
这个分布在8个省(直辖市)27个城市的巨型文化遗产在短短数年内申遗成功,难度之大、组织力度之大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扬。
在中国国家文物局组织和各地政府全力支持下,先后开展了3次大规模运河沿线文物调查,编制国家、省和市级三级大运河保护规划,完成遗产点的环境整治和保护维修展示,并成立中国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省部际会商小组,在专业、法规和组织上保障大运河申遗的成功。因此,意大利阿匹亚古道申遗团队特别希望从中学习借鉴相关经验。
在申请成为世界遗产的过程中,阿匹亚古道同样面临着许多棘手问题,比如其部分线路现在仍是繁忙的交通线,私人违法建设仍难以有效制止。年,阿匹亚古道就曾申报世界遗产,但未获成功;直到年10月1日才再次正式启动申遗工作。
作为此次阿匹亚古道申遗工作的前期准备,意大利于年成立国家级阿匹亚古道考古公园管理局。阿匹亚古道将作为“系列遗产”申报,不仅包括阿匹亚古道全线近千米的道路及相关遗存,还包括后来修建的支线图拉真道路,共22个区段,总计超过千米。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