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4/9/11 17:01:00
年,民主小学的学生在上书法课。年,民主学校的学生在上微机课。20世纪90年代,一些国外的教育工作者前来民主学校参观。民主小学电教室里,存放着多册录像带,里面记录了上世纪90年代学校师生生活、教学等情况。在民主村,甜葫芦至今仍是主要经济作物。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这是一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既因为“好”的标准因人而异,也因为教育本身的“滞后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些当下的教育理念、方法,往往需要若干年时间才能显现成效或得到验证——前提是“过去”与“现在”都可以被回溯或追踪到。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石岩镇民主村,有一所民主小学。学校电教室的一排玻璃柜子里,陈列着多册录像带,里面主要记录了20世纪90年代师生生活、教学的情况。当时,那里还叫“民主学校”。如今,再播放这些画质颇具“年代感”的影像资料,人们还可以在其中找到不少即便放在当下也不过时的教育实践活动。考虑到这样的实践发生在一所村校,就更显难得了。近30年后,曾经的学生已四散到各处。那些在他们身上播下的试验性种子,也以不同的形式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才年5月,中央电视台的一档乡村栏目播放了这样的画面:一所学校正在举行升国旗仪式,由学生组成的乐队为齐唱国歌的师生现场伴奏。“这里的学子是清一色的农家子弟,但他们却可以在村里投资营造出来的艺术天地里吹拉弹唱。”这是当年节目中的一段画外音。“那就是我们学校。”张少华今年70岁,年至年间担任民主学校校长。据他介绍,民主学校的前身是村里的私塾,年后几经变迁,于20世纪80年代成为九年一贯制学校。资料显示,年,我国农村地区仅小学就有58万余所。可以想见,众多村校中能像民主学校一样有自组乐队的并不多,能引起国家级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