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月氏开始,敦煌就与佛教建立了深厚的渊源,而现在敦煌最为人所知的就是莫高窟。
现代的敦煌,因为莫高窟的存在,成为中华文化与西域的交流融合、中华文明的辉煌灿烂见证地。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是一群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综合体。
莫高窟相传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年,而现存最早的洞窟,其开凿年代为北凉五世纪初,北凉北魏并存时期。此后,历经北魏包括分裂后的西魏、北周、隋、唐、宋包括西夏以至元代,佛窟的建造始终不断,保存至今的有窟。
(莫高窟现存最早的洞窟:开凿于北凉时代的窟)
乐尊发愿莫高窟
三危山
莫高窟开凿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前临宕泉,东向祁连山支脉三危山。一位叫乐尊的僧人云游到鸣沙山东麓脚下,此时,太阳西下,夕阳照射在对面的三危山上,他举目观看,忽然间看见山顶上金光万道,仿佛有千万尊佛在金光中闪烁,又好像香音神在金光中飘舞。
一心修行的乐尊被这奇妙的佛光影景象感动了,他认为这就是佛光显现,此地是佛祖的圣地。于是乐尊顶礼膜拜,决心在这里拜佛修行,便请来工匠,在悬崖峭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
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
莫高窟的总体价值
莫高窟正面主体照片
敦煌石窟艺术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的立体艺术,古代艺术家在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化了外来的表现手法,发展成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中国民族风俗的佛教艺术品。
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关系、中外友好往来等提供珍贵资料,是人类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
1、建筑艺术价值
建于北魏的窟是最早的中心塔柱式洞窟
现存多个洞窟中保存有绘画、彩塑的个,有禅窟、殿堂窟、塔庙窟、穹隆顶窟、“影窟”等形制,还有一些佛塔。窟型最大者高40余米、宽30米见方,最小者高不足盈尺。
从早期石窟所保留下来的中心塔柱式这一外来形式的窟型,反映了古代艺术家在接受外来艺术的同时,加以消化、吸收,使它成为我国民族形式。其中不少是现存古建筑的杰作。
2、彩塑艺术价值
17窟唐代河西都僧统塑像
彩塑为敦煌艺术的主体,有佛像、菩萨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刚、力士、神等。彩塑形式丰富多采,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最高34.5米,最小仅2厘米右(善业泥木石像),题材之丰富和手艺之高超,堪称佛教彩塑博物馆。
17窟唐代河西都僧统的肖像塑,和塑像后绘有持杖近侍等,把塑像与壁画结为一体,为我国最早的高僧写实真像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3、壁画艺术价值
九色鹿的本生壁画
现存壁画总面积达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全部壁画分为佛经故事和单纯佛像两大类。隋代以前的北魏壁画,主要描述释迎牟尼的本生故事,宣扬忍辱和自我牺牲。隋、唐经变题材成为主体,以宣扬“西方极乐世界”的“净土变”最为典型。此外,还有弥勒经变、华严经变、楞伽经变、法华经变等。各种单纯的佛像绘画,有说法图、菩萨、罗汉、天龙八部以及千手千眼观音、地藏菩萨等形象。
除宗教画外,还绘出捐资修造石窟的供养人像以及耕作、狩猎、捕渔等各种生产场景,婚丧、歌舞、杂技、旅行、医卜、屠宰等各种生活场面。反映了中国从五、六世纪到十四世纪的部分社会生活及历代造型艺术的发展情况。
61窟五台山全景壁画
4、敦煌艺术的价值
发现藏经洞的第17窟
光绪26年(公元年),在16窟北壁发现砌封于隐室中满贮从三国魏晋到北宋时期的经卷、文书,织绣和画像等约5万余件。
文书除汉文写本外,栗特文、佉卢文、回骨文、吐蕃文、梵文、藏文等各民族文字写本约占六分之一。文书内容有佛、道等教的教门杂文的宗教文书,文学作品、契约、账册、公文书函等的世俗文书。
敦煌艺术的发现,名闻中外,它对我国古代文献的补遗和校勘有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
走向衰落的莫高窟
年的莫高窟照片
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元朝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废弃,莫高窟也停止了兴建并逐渐湮没于世人的视野中。
直到清康熙四十年(年)后,这里才重新为人注意。近代,人们通常称其为“千佛洞”。莫高窟在元代以后已很少为人所知,几百年里基本保存了原貌。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洞后曾经多次通报清政府,但都被忽视,更曾上书慈禧太后,可惜当时政局混乱,结果毫无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