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目睹80年代中期起出现的城市粤剧市场走下坡,便认为“粤剧必将消亡”。这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把粤剧看得太脆弱了。我们从粤剧发展历史中的风风雨雨,可以看到粤剧顽强的生命力。粤剧的抗争性,使艺人们在粤剧史上每一次低谷皆有新变,而踏入21世纪后,文化事业更受到政府的重视,粤剧作为岭南文化的奇葩之一,更得到政府的支持;加上粤剧的大众性,其紧贴人民生活,在群众中有深厚的基础。因此,决定了粤剧不会消亡。
红线女艺术中心成为广州的一道风景线,标志着政府对粤剧强有力的支持。它由广州市政府投资兴建,于年12月落成。次年4月向公众正式开放。其地址在广州珠江新城,建筑面积平方米。该中心是通过展示红线女艺术成就而宣传、弘扬粤剧艺术的基地,也是培养粤剧事业接班人的教育基地。
这是政府投资建造的“标志性建筑”,标志着粤剧在广州文化中的地位。从该中心的粤剧资料中,人们也可感受到粤剧在新形势下的新变-年,广州市三个国营粤剧团在国内演出粤剧共场,平均每年演出.7场,其中在农村演出场、到港澳及海外演出共场。总体水平与80年代中后期差不多。
20世纪90年代,粤剧演出的特点除了对外交流活动频繁外,还有艺术专场多与到农村演出多。继年“红线女独唱会”和年“倪惠英演唱会”之后,从年开始,一批粤剧名演员、名编剧、名乐师陆续举办“个人演唱会”、“艺术专场”或“作品欣赏会”,举办这类活动者先后有艺术家、名演员陈小汉、罗品超、郑培英、林锦屏、罗家宝、卢启光、梁淑卿、郭凤女、红线女、倪惠英,编剧家陈冠卿、陈自强,乐师骆津、卜灿荣、何浪萍等。
这类演出活动都经过精心策划,选取各人的“拿手好戏”或“首本名曲”,再精益求精地作专场演出,成为各人艺术上的一次总结展示;也因为演出活动人才相对集中、阵容较强、艺术质量较高,故尽管票价较高,观众仍十分踊跃。此外,还有集体的艺术专场演出,有的是兄弟市粤剧团演员同台献乙。一些艺术专场还先后在省内外几个地方乃至到香港、澳门、新加坡巡回演出。这类举措对粤剧的发展无疑是十分有利的。
90年代粤剧演出在大城市中上座率不高,但粤语方言区的农村中仍有不少人喜欢看粤剧。民俗风情90年代再在民间兴旺,节庆用公款(或捐款)请戏班做大戏(粤剧)本来就是民间的节庆娱乐习俗,不用买票有戏看怎不吸引群众?以粤西湛江地区为例,一年有两度演出旺季(这与清末、民国时期仍是一样的),就是“春班”(农历正月至三月)和“秋班”(农历八月至十一月)。
每年这两个旺季,广东、广西两省的粤剧团,云集于该区的吴川、茂名、电白等县市演出,几乎每个乡镇、渔港都张灯结彩做大戏。各村以戏为媒,会友、谈生意,乐中求财,以戏演旺村子。还有珠三角不少村镇,在民间节日或工厂商店开张庆典中,或一些村镇以演出与经济贸易洽谈挂钩,也常请名粤剧班来做大戏。即使广州市内的名班,接到这类订戏也是认真演出的。从这里其实也应悟到一些道理,假如广州的文化广场,也作不用购票的演出,观众能不踊跃么?只有普及才能提高,这是“老生常谈”。
有人说,解放后整顿剧场秩序,1.2米以下儿童不得进场,是造成观众老化的一个原因。此说不无道理。不能让粤剧脱离群众!广州的粤剧团也在酒家里作演出的尝试。从年3月起,连续5年,广州粤剧团与泮溪酒家合办“泮溪之夜”粤剧(曲)茶座,节目有粤曲、粤剧选段、折子戏等,还接待过“英国商务代表团”、“日本旅游团”等。年11月,又在北园酒家开设“北园欢乐夜”粤剧(曲)茶座。这对普及粤剧无疑是有益的尝试。
粤剧不会消亡,还因为有“粤曲”这个同盟军!广州及珠江三角洲有众多“私伙局”,私伙局的粤曲迷水平不断进步,也有不少唱粤剧选段及排演起折子戏乃至整台戏来。电视台曾经介绍,广州番禺区某村从上到下都喜欢演粤剧、看粤剧,犹如鲁迅先生笔下“社戏”的热闹。粤剧的抗争性、大众性、兼容性等特点,注定了粤剧应该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才不会消亡。广州的振兴粤剧基金会也显示了民间对粤剧的支持。位于广州恩宁路的粤剧八和会馆于年重修一新,体现了粤剧艺人继承前辈优良传统努力前行的决心。展望前景,粤剧在全国地方戏曲之林中仍将傲然屹立!她将与时俱进,迎接新的挑战,谱写新的历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