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29日,由王春辰和王彦伶联合策展的“黄致阳——混生”于主办方白盒子艺术馆举行了新闻发布会。此次展览是艺术家黄致阳首次与白盒子艺术馆合作,此次展览呈现了黄致阳近十年创作的《北京生物》《现象七十二变》《密视》《座千峰》四个系列作品。
孙永增馆长发布会演讲
艺术家黄致阳发布会致辞
作为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之一,王彦伶将黄致阳的作品置之于中西方艺术史,并进行了深刻的刨析。理性的几何构成一直是西方艺术史的精髓,而他认为黄致阳的作品具有东方的几何特性。
策展人王彦伶解读黄致阳作品
策展人王彦伶将他的作品中的几何分为:中国笔墨线条几何;中锋的几何;中华文化根脉的几何;中华文化根脉的几何;圆的几何;纵深的几何;律动的几何;天人合一的几何,共七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以黄致阳作品为例,进行了详细的论证。
策展人王春辰解读黄致阳的作品
策展人王春辰认为黄致阳的艺术之路是一条混生之路。他的人生经历更是充满了混生的迷幻,甚至迷离。混生是黄致阳参透中西艺术之道的心得,他由传统入手,但兼学现代艺术,在台湾参与现代水墨运动,却又从生活中提取象征性行迹,构成独有的艺术语言。
他的感知野蛮生长,他的视觉触及到了周遭的一切,特别是他对生命体有着敏感而超常的感知,故而拿起笔来,无论是藤蔓,还是枝叶,或是飞禽,抑或人物,都化作生命的行迹,不拘于形而又各自成形,自有灵动张扬。它们蕴含着原始与此刻、孤独与突围,有着静穆中的冲突,又饱含宁静的向往。它们无需用陈规论之中西之争,也不必争全球与地域之差异,它们全然是个体生命力的冲击,任是心灵敏锐者必为之触动。
一楼西侧展厅《现象七十二变》
他的艺术特质杂糅多种,取法中西,混生一词最可道出其实质。看他的新作更体现出中西混生特征,东方的飞扬、灵动穿行在现代的自由构型与状态中。它们不再套用一种绘画理论,而是博采众长,墨的点线是狂奔的行动痕迹,而非是墨韵或笔墨所可描述;画面的走向打破中庸的平衡,直指心境,所谓心境是古典词汇,换用现代绘画理论则是气度的自由、生命体验,且透露着与苦厄的对决。
新闻发布会现场
本次展览主展厅的巨幅作品《北京生物》是黄致阳对北京这座城市的描述,运用庞大尺幅将山川,人物和莫名生物并置,充沛多元充满生命能量;《密视》系列是采取俯视的角度观看北京,它的都市血脉以及繁密和庞杂,是对城市化过程的反思,虽然没有具象的描绘人与物,但是呈现了一种快速运动的复杂关系;《现象七十二变》则是在一种宏观的空间内探讨当今的现象,及碎片化、切片化的时代,反思国际地域之间的角力和竞争关系;《座千峰》系列作品探讨了土地、伦理、与秩序之间的关系,从东方意境出发,表达的是对大地的空间意识的探讨,同时也是对人为行动和工业化的拒绝。
黄致阳与友人交流
艺术家黄致阳、凌健与孙永增馆长交流
黄致阳住北京已14年之久,远远超过他旅居欧美的时间,他的皮肤里深深地浸透了北京的空气味道。它演化着世界一角的一场艺术之变,这种变需要混生不昧的眼睛才能参透、看透、理解透。本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4日。
zoon-北京生物no.2,绢,丙烯,墨,×cm,
密视No.绢,矿物颜料,丙烯,墨×cm,
现象七十二变,xcm,绢,矿物颜料,墨,丙烯
户外公共空间《座千峰》
原文转自:收藏投资导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