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伟
11月下旬,两起破纪录的拍卖,让“消沉”许久的国内书画市场再起波澜。
11月20日,中国嘉德年秋季拍卖以2亿起拍潘天寿指墨之王《无限风光》,以2.5亿元落槌,加佣金最终成交价为2.亿元,刷新潘天寿作品拍卖纪录!
11月26日,佳士得香港秋季拍卖会宋朝文人苏轼画作《木石图》,以4.亿港币的天价落槌;且创下佳士得在亚洲最高成交价。
虽然接连打破拍卖纪录,但在诸多业内人士看来,这两起个案,却不足以说明书画市场回温。
西安某画廊老板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其实这个价位并不算太高,如果放在市场顶峰时期,类似于潘天寿的《无限风光》这种级别作品,最起码也要经过近百轮竞拍,成交额也远远不止目前价格,起码应该在5亿元左右。”
就在本月3日,界面新闻记者走访了作为西安书画交易市场“重镇”的书院门,其对比往日辉煌的萧瑟现状,令人感慨。
一个不争事实是:当代书画当艺术品市场伪劣艺术品泛滥成灾,伪劣艺术家炒作活动猖獗,与之相关的监管长期缺位……
多位从业者私下表示,如果“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不能得到遏制,书画市场就很难谈论真正意义的复苏;甚至眼下的“不景气”还有进一步下探趋势。
有些李鬼,能骗过李逵的眼
走进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李玉和的工作室,墙上醒目贴着两张告示。
“来者只谈文学与书法艺术,否则恕不奉陪。由于创作,闲聊不超过15分钟”。
“靠卖字为生,要吃饭穿衣。求字者,请自付润笔费。艺术虽高雅,但靠喝西北风无法生存发展。理解万岁,请自重……”
对于市场上存在的造假现象,李玉和直言,“有一种非常低劣的造假方式,直接复印,但是肯定不同于一般的打印机,可想而知其成本又多低,利润有多高,一张真迹通过印刷可以想印多少就印多少,直接COPY。”
李透露,其实复制名家作品在业内并不稀奇,比如在一些重要的展览中,出于对作品的保护,往往会使用复制品;好多初学者,为学习大家创作风格,也会选择依照复制品临摹,这些行为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不告诉收藏者,以复制品冒充正品进行牟利,这就是非常卑劣的行径。
李玉和表示,“赝品中还存在着低仿品、中仿与高仿品。”
他打了个比方,“LV包也有A货与B货之分,只不过分了不同层次,有些高仿作品的水平非常高,往往达到以假乱真地步,有时候连被仿的作者也会看走眼。”
一位在陕西书画界从事多年交易的人士的讲述则更为具体:“一些伪造者采用勾描线条,着色填墨的方法造假。首先,作伪者用纸或绢覆于字画原作上,用细碳条或尖铅笔双勾描下线条轮廓,如果是书法,即在空心中填墨;若是绘画,则按线条轮廓对照原作模仿着色。这种伪作乍看还像,但仔细端详就会发现整幅作品气韵滞钝,笔锋呆板少神,墨色缺少浓淡。这种手法以伪造名人题款和名家书法为多。”
其透露,另外还有一种造假方式,利用残破字画或无款字画,采取挖、洗、添、改、移等各种手段,将无款作品变成有款作品,将近代作品改成古代作品,将一般作品改成名家作品,曾使不少功力不深、见识不广的投资者上当受骗,甚至行里人也难免落入圈套。
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有一种原作者参与的“造假”方式。“有很多书画名家因索求作品的人太多,应接不暇时,就请人代笔,代笔的人对原作者笔法、甚至用和特殊的笔划都了如指掌。代笔作品中,往往也有本人添过画笔或墨迹,还有自题名款的,这种作品严格说不能算伪品,但亦不是真品。”
造假形成“地域特色”
据了解,目前书画市场上,赝品多存在于名家字画之中,且已呈现明显的地域特色。
在北京常见的多是仿冒高价作品。有仿吴作人画鹰、骆驼、牦牛、金鱼、熊猫等;有仿李可染画山水、牧牛、人物;有仿吴冠中画风景;仿叶浅予画人物;仿黄永玉画荷花、人物、花鸟、猫头鹰等。伪造主要是仿画家有特点的常画题材,因为这种题材,画家自己画的多,多中有缝可钻。仿制品多出自画廊、画院。北京的书法赝品,多是仿刘炳森、王遐举、溥杰、启功、楚图南、陈叔亮、舒同等名家之作。赵朴初、郭沫若的书法也有人伪造。
在苏州市场上,明末至清朝乾隆时期,有人专制李思训、李昭道、赵伯驹、赵伯驯、赵孟、文徵明、仇英等人的青绿山水工笔画。这些伪品大都有底稿,画中配上假题跋,如赵孟、柯九思、倪瓒、文徵明、沈周、董其昌等大名家的题记。
四川市场上,书画赝品有仿齐白石的山水花鸟,张大千的山水人物,还有陈子庄的山水。书法有仿郭沫若的行书及其四条屏。这些赝品因一般人难以鉴别。
由于陕西仿制技巧较高,颇见功夫,鉴别难度极大。如伪造当代名家石鲁的书画,致使许多画商不敢染指市场上的石鲁书画作品。还有仿制何海霞、刘文西、王西京等名家的山水、人物画,还有人仿王子武人物花鸟、方济众的山水、山羊等。
赝品传播防不胜防
Z先生透露,虽然有些商家为显示作品的真实,会为投资者提供原作者的照片甚至是创作时视频,但是造假者手段无孔不入,防不胜防,照片有可能是P的,视频也有造假空间,照片与视频也证明不了什么。就算求购者看到照片中作者在写字,你又怎么能够证明写的字就是你拿到手中的那副作品呢。
资深书画投资人武先生向界面新闻记者讲述了一件真实案例。
曾有个跑工程的老板为了搭建关系,需要向客户送礼,对方点名要一副陕西当红的书画大家W先生的作品。
问题在于,按照当时市场价格,该画家一张四尺的画市场价产差不多要卖到二十多万元,这个老板一算账,认为送真品不太划算。
有朋友向他建议,购买另外一位临摹W先生作品已入化境的画家作品,价格非常低,只需要不到一万元的价格。于是该老板买了一副W先生的原作,同时获得证书,然后他让那位画家照着原作临摹一副,最后把证书和临摹的作品送给客户,把W先生的原作私自保留下来。
武先生透露,“很多领导收礼收到的书画作品都是假的,比如前阵子有媒体报道了落马的一位西安市领导收取的字画就是赝品。”
不光从画廊、私人手中有买到赝品的可能,即使在拍卖会上也同样存在风险,拍卖会前,交易机构会让竞拍者看拍品的资料和图片,交易机构只会保证竞拍的作品与向竞拍者展示的资料一致。如果竞拍者参与竞拍即认可了交易品的真实性,这为鉴伪和维权提供了难度。
例如11月26日刚刚在拍卖会上创造纪录的苏轼画作《木石图》,就引起了业界争议。据《北京青年报》报道,一位业内专家称,鉴定这幅画的一大难点在于目前没有确定属于苏轼的画作流传下来,“虽然国内也有博物馆藏有传为苏轼的作品,但都没有明确能认定是苏轼的证据,争议还是存在的。因此此次《木石图》出来之后,我们只能和同时期其他画家的作品对比研究,另外就是查看画上米芾等人的题跋是否是真迹。”
他表示,从自己的观点来看,这幅画一些笔法的处理略显生涩,“米芾的题跋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这些都是见仁见智的观点,这幅画的真伪还需要今后学界进一步研究鉴定。”
市场恶疾背后的反思
采访过程中,多位行内人士表示,前几年处于书画市场高峰,但是泡沫已经很大了,这次遭遇低谷,加上国家近年来对文化市场加大整治力度,这其实是一种良性的循环。有助于挤掉泡沫,倒逼炒作和造假的病疾逐渐褪去。但对于书画从业者来说,相关反思还不够。
在李玉和看来,年轻书画家应该积极拥抱市场,创造市场,与画廊等机构加强合作。作为创作者,应该安下心来,提高自身修为和眼界,创造更好作品;作为经营者来说,还是应该把市场交给更专业的人来打理,毕竟术业有专攻,以此搭建对假冒伪劣作品的“防火墙”。
然而,保障书画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还是要回到规范市场。
比如,尽早出台比较完善的美术品管理办法。虽然近年来文化部门出台相关法规,但其涵盖面和力度完全与目前艺术品市场规模和发展不太匹配。
武先生从消费者角度做了建议:对于书画收藏和鉴定,应该多用眼睛看少用耳朵听,多学习书画收藏知识,提高鉴赏水平,通过对艺术品的鉴赏来断定一个艺术家的潜力,而不是道听途说,看媒体宣传,说某人的画值很高价钱,某人职位有多高,就去蜂拥炒作。盲目的买买买,在助长不正之风的同时,也让自己深受其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