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03-07陈辉
近年来,我国各地对艺术品抵押融资都有探索,但始终难以突破艺术品价格评估难、抵押难、处置难等方面的瓶颈。
本人一直热衷于艺术品资产化的运作,让民间收藏的古代艺术品成为可量化的优良资产,继而实现艺术品的金融化。
昨天和几个朋友交流艺术品金融的问题,虽然方法很多,但是那个方法更适合中国的民间收藏,就是阳春白雪来到我们的收藏世界,也会染成黑水肆意,因为我们缺少起码的信用基础。所以谁敢给民间收藏做出融资担保,成为一快顽石横亘在艺术品金融面前!
艺术品金融是个很有前途的项目,潜在的机遇巨大,但是艺术品金融的核心问题就是“变现”问题,对于风险投资来说,就是“退出”机制。对于艺术品担保融资来说,就是“谁”来承担“坏账”!
谁会是未来百万、千万、亿元艺术品的购买者?国家?个人?还是团体机构?
估价二个亿的康熙珐琅彩小碗,期待这个奇迹的产生!
我们身边拥有价值百万、千万艺术品的藏家大有人在,但是谁又能够变成流通的货币哪?
显然古代艺术品金融离我们还远。难道民间收藏就没有路可走吗?民间之间的交易大都在几百元到几千元之间进行,所以它的经济总量一年不过一千多亿,难成大业。
一边是几百、几千的民间交易,一边是几百万、几千万的拍卖,形成了两个极端的艺术品世界。一个高高在上,做着阳春白雪的艺术品金融游戏;一个忙忙碌碌,幻想着早日能够变现,民间收藏真是又刺激、又快乐、又痛苦。
我相信苏富比能够继续创造一个小碗几个亿奇迹,我们却不能,拍卖价值越高,都是我们古代劳动的骄傲!但愿今天二个亿,明天三个亿,后天五个亿!但愿中国古代艺术品能让这个世界成就无数个亿万富豪!
但是我们把更多的眼光给与民间收藏,他们不遗余力的保护传承着更多的灿烂文化遗产,把民间收藏变成经济活力,才能解决我们自己的事情!
古代艺术品能买几个亿的好价钱,是少数人的游戏,对于国家的经济没有任何推动作用,除非是我们国人的收藏能赚到几个亿的外资,给中国经济增加几个亿的资本活力。可是偏偏不是这样的结果,都是我们高喊着“爱国”高价回流!
我们可以拿出几千万美元买回一个青铜器,也不会花同样的资金买回百余件同等级或更高等级的民间藏品。不但不会从民间收购,连无私捐献都不允许,可见我们自身的问题有多严重。
什么问题,钱的问题,利益的问题,高兴我们的钱太多了?还是抱怨我们的钱太少了?
这不是数学问题,而是厚黑学!其实很正常,单单一个民间收藏的来源就让古代遗存背上了黑锅,民间收藏也是最委屈的背黑锅的人。
回避民间收藏的古代艺术品买和卖的折磨,却能增值、保值,既让藏家受益,又能搞活经济,这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也是一些有智慧的管理者的思维!
利用古代艺术品其深厚的资产本性,发挥杠杆作用,倒是有了更深的意义。
古代艺术品既是信用,又是杠杆、又能回避风险,是当前最好的金融品种,用它撬起资金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可以让资产活,金融活,实体经济更活。
在这个意义上,古代艺术品才会成为我们今天真正掌握的财富。还有哪个财富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哪?除了古代艺术品这个绿色的财富,难寻其他!
正在和基金会洽商的《古代艺术品担保贷款产品》,就是通过合作组合成专业机构作为第三方担保进行抵押担保,从而让银行“放心”地发放贷款,用于一些地方政府的项目之中,然后有当地政府按照一定的回报率给与回报。
把文化机构、担保机构、银行等组合起来进行反向担保,破解了艺术品抵押融资的几个瓶颈,这是一种很好的创新。
金融与民间牵手,资本与艺术联姻,政府和银行搭台,价值与价格唱戏。这就是我们坚定去寻找的一条路,路就在脚下,虽然充满了挑战和艰辛。
一件集合了能工巧匠之手,不惜工本而成的古代艺术品,在我们手里目前就是一个白菜价,说明我们还是处于一个吃饱饭的阶段。
我们只是一个文物大国,还不是一个文化大国,我们的古代艺术品众多,是历史使然。我们要感谢古人的聪明才智,让我们今天懒惰的继承了,我们要成为文化强国,一定要有金融的手段,文物大国+金融手段就能成为文化强国,给我们的国家插上金融的翅膀,让文化强国真正的起飞。
不把艺术品金融做到几万亿的水平,产生十几万亿的经济活动,似乎艺术品成为不了国家的富裕象征,还是一个小民寡欢的玩意。
真正做强做大,才能抵御住可能发生的经济通胀带来的冲击。在这经济面临许多问题的当口,实施古代艺术品的金融政策,是利国利民的大方针。
古代艺术品能够流通、能够保值、能够变现、能够抵押、能够成为金融品种,价值百万、千万的艺术品,自然会得到重视和爱惜。
按道理,国有博物馆是最好的鉴定、估值和担保的平台,他具备了保管、鉴定、展览等全部环节。
由于历史问题,他们只能做文物的展览和宣传,并不能为任何艺术品出具“真品”证书,更不能为任何艺术品提供担保责任。所以他们不能成为艺术品金融的推动者,最多是一个被动的参与者。
就像我们的商业银行只能做存贷业务,没有投资功能。一旦企业资金断链,贷款就可救活的项目,只能眼看着走向破产,走向烂尾楼。所以我们半途而废的项目比比皆是!
本人也是深受其害,几个高科技项目都夭折在没有可靠的融资手段,本人做了三十多年的科研,几个产、学、研的项目都输在一个融资上!
所以我们的科研成果转化成产能的比例非常低,就是融资缺少活力,民间融资除了可以吃人的高利贷,还有什么有活力的金融手段,大众如何创业、企业如何创新,技术如何更新换代!
靠房地产,靠互联网就能赢得未来?只有创新的文化产业、扎实的实体产业才能让国民经济走的更踏实!
还有一个更可行的方案,就是古代艺术品的实物数字货币的运营,可是我们被滥发的虚拟货币(ICO)可能产生金融风险提前预示了,所以来了一刀切,所有的ICO全部停止!
ICO本身是一种工具,通过定向发行或者公开发行代币,作为一种融资方式,能够满足一部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项目产生的融资需求,可以看作是全球范围内的一种模式创新,其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如今九成以上的ICO项目都是打着区块链技术的旗号行非法融资之实,在这种情形之下对ICO采取了临时性全面禁止是合情合理的。
ICO的疯狂和泛滥并非中国一家之事,各国对ICO及虚拟货币的监管也都在探索之中。
相信以后会出台严格的监管政策,首先,证监会可通过试点,把ICO作为众筹试点的一个形态;其次,央行应加强对数字货币、虚拟货币发行的监管,同时尽快研发法定数字货币;第三,法律方面要尽快给ICO一个通道,比如,正在修订中的《证券法》可以保留“推动股权众筹机制建立和小额公开发行的注册豁免权”这一条款。
虚的货币一定要监管,实的古代艺术品依然是区块链下最好的资产,相信不会因噎废食而不敢品尝古代艺术品这块大蛋糕!
事实证明,古代艺术品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更有经济价值。
从保护和传承来看,更应该具有其应有的价值,一件艺术品价格过亿元,已经不是个人收藏的范畴了,而是进入国民总资产的阶段了,把高端的艺术品量化成资产,不管是艺术品的租赁、共享、展览都可以实行资产的增值、保值。
西方总说我们不懂得运作金融这个高等级的游戏,只能做些初级的劳动,所以创造我们绝对天下第一,享受劳动带来的富裕,全部拱手相让了。不是我们谦虚,而是我们“心怀鬼胎”的人太多。连一件艺术品是古人制作,还是今人制作,都在拼命缠斗,想想真可笑,如此低层次鉴定,我们俨然都当成了举足轻重的大师!这些动辄全真、全假的大师能把古代艺术品带入金融的殿堂吗?
所以,文博界要下个及时雨,给大家洗洗澡,穿上洁净的外套,相拥地从泥潭走出来,走向艺术品的殿堂。这样我们才能享受到古人的艺术品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富裕和强大。
很高兴的看到正在北京的两会上,文博界的代表提出了许多议案,从保护和传承、鼓励民间合法收藏等方面确实到了脱胎换骨的转折点了!全民参与、共同保护、携手推动收藏与经济的共同发展。
艺术品的金融是个高智商的运动,也是个技术难活。就像山东大学的数学专家运用数学模式来指导金融的运行,从中找到一个稳定的规律,货币增发过多不行,货币供应量欠缺更不行,都在一个合理的空间运行最稳定。
艺术品金融的目的就是:
一是、为有钱人理财,为缺钱人融资;
二是、“信用”、“杠杆”、“风险”;
三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金融如果不为实体经济服务,就没有灵魂,就是毫无意义的泡沫。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普罗大众(突然)拥有了多少宝贵的艺术品哪?瀚如大海,难以统计。如今,收藏万件、十几万件的藏家不在少数,全国上下收藏爱好者不下几千万之众。
这是个多么巨大的宝库,用现代的纸币衡量就是天文数字的资本沉淀在这块半睡半醒的大地上。我们应当如何激活这个沉睡的资本,让它换发出青春,展示它那迷人、令人陶醉的本来面貌呢?我们继续探讨!
通过和金融界朋友的交流,汇聚了大量信息,努力找出符合中国特色的艺术品运作模式。
收藏的目的是什么,从欣赏到增值,我们必须完成这个跨越!能够保护了民族文化的基石,又能带来财富的积累,非古代艺术品莫属。
期待年有更多的途径和方案,务实的解决民间收藏的所有问题,用收藏促经济,还是用金融促收藏,总之民间收藏一定会促进国民经济的再一次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