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鑫
《纳博科夫短篇小说
全集》读后感二·(5~15)
5、《众神》
应该说有些文不对题。
意识流。
放大了的感受,冲破了身体的界限和描写的对象融为一体。
如同长长的梦魇,或梦境的组合。
6、《纯属偶然的事情》
多年的等待煎熬,阴差阳错擦肩而过——令人唏嘘。
绝望与希望就在一线之间,看是否幸运碰到。
自身与故土多么深重的苦难,才让纳博科夫不时的、不由自主的靠书写来自救,并深切的同情、纪念、救赎那无法数清的悲惨的肉体与灵*。
巨大的毁灭性力量完成了98%,生活中的恶意邪念是压上的最后的1或2%。
然而,在巨大的痛苦中,能做到的,就是尽全力使自己不沉沦。
自己能把握的1%,还是务必紧紧握在自己手里,可能就会成为%。
7、《海港》
长期的流亡,眼看走投无路,能走的、可能是唯一的路。
长期的流亡,悲惨的、难以启齿的近况,只能装作陌路。
最后几个钱,没有自己用,而是把同情献给了爱的同乡。
广泛的、深重的苦难,多少的不得已,随时溢出······
怕是会梦醒之间纠缠一辈子······
8、《报复》
为什么要写这样的恐怖故事呢?
这一次爱伦·坡灵*附体了吗?
路过人的出现都只是为了侧面描写教授吗?
是偶然,也是必然吧。
现实与梦境形成了一个诡异的“8”字形闭环。
9、《仁慈》
大概可以称作《一封被厌弃男人的来信》······
“观察练习”的范文~
“类比描写”的例证~
“描写等待”的榜样~
从“个体的爱”到“广泛的爱”,“小爱”到“大爱”······
10、《落日详情》
又是一篇恐怖故事······
点点滴滴的伏笔暗示着结局。
对于临死前的描写具有创造性和画面感——灵*和肉体的分离、重伤所造成的有根据的幻觉等。
为情所困好惨。
景物、感觉、命运打破界限,融为一体。
11、《雷雨》
这篇应该不算小说吧?
没有人物、没有情节。
应该叫“幻想散文”?
“拟神化”的景物描写加上幻想的翅膀。
描写不知道怎么描写的事物时,可以参考。
12、《威尼斯女郎》
又是一部奇异的作品。
《聊斋》中的《画壁》+神笔马良+卡夫卡式的灰暗臆想。
视觉通感的集中体现,听觉通感也有所涉及。
研究艺术史或美术的朋友可以品一品。
应该算中篇的篇幅了。
13、《巴赫曼》
侧面速写一位音乐家。
满足了人们对天才都是怪胎的刻板印象。
也许,一位艺术家在有了准确、针对、唯一的创作对象时,表达会有如神助。
14、《龙》
又是一次想象。
一条龙出现在现实生活中会怎样?
讽刺了商业竞争的无所不用其极。
漫画式的手法。
镜面对称的结构。
15、《圣诞节》
整体感觉是比较饱满的散文。
写遭遇离丧后的心情。
蝴蝶是作者的专业,写来自如。
蝴蝶也是本文最重要的隐喻。
抽丝剥茧是写法与主要意象暗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