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独山古风博物院开园,上千件蕴藏着我国文化精髓的藏品与广大观众和游客见面,这些藏品年代涉及从西周到现代,有唐三彩、汉唐陶佣、清代宫廷艺术品、曾流失海外各朝代的金银器,以及目前发现保存最完整的战国瑟等重头藏品,无不体现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深河桥抗战胜利纪念园一角
文化盛景带来精神力量
连日来,独山古风博物院的游客络绎不绝。各地游客向往前来,看的是藏品,赏的主要是文化。独山,以文化拉动旅游,将努力让文化基因与生态美景高度统一。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独山,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的情况下,提振文化自信,意义显得尤为重要,也正当其实。
古风博物院开园
独山文化底蕴深厚,抗战文化、花灯文化、影山文化都是特有的文化,不可复制。这些文化都为现代的独山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它给人一股无形而又不可估量的力量,独山的工作推动,独山的发展将长期需要这股力量推动。
独山古风博物院展出的藏品,主要是散落于民间收藏家们手中的藏品,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收藏与保护,既是传承古代文化的体现,也充分展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结晶,带给人们的是精神享受,是一种价值,是一种力量。
文化产品助旅游
独山古风博物院有十二宝:清·乾隆金累丝镶宝嵌珐琅如意,清·乾隆金累丝镶宝龙纹花插,清·乾隆铜鎏金錾刻瓜瓞绵绵烛台,明·正德金饕餮纹出戟鼎,唐铜鎏金镶宝赑屃托香薰,唐铜鎏金四神兽四龙戏珠壶,清·乾隆金累丝镶翡翠嵌珐琅葫芦瓶,唐·金累丝镶宝飞鸟纹狮钮玉香炉,汉陶彩绘击钹说唱佣,汉陶彩绘乐佣,唐银鎏金鱼子地飞鸟龙凤纹茶具,清·乾隆金镶玉等。这些藏品,令观赏游客们叫绝,许多游客确实还是第一次见到。独山古风博物院的理念主要是将此文化产品与旅游有机结合起来,积极盘活资源、做实资产,将独山现有的建筑风格与文化产品以及旅游业发展等有机结合,实施旅游拉动。
独山生态美景多,净心谷、天洞、大河口等景区景点林立,溶洞、瀑布、峡谷比比皆是,山奇、石秀、物华处处成景,看天印奇观、赏独秀峰景、观夹缝飞瀑,*牵梦绕、恣意徜徉,全天候、全季节、全县域的旅游画卷徐徐而生。再加之文化景点和文化展品的深度整合,独山实施旅游消费拉动必将展现出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扬抗战精神强文化力量
抗战遗址:深河桥
独山,虽然是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县城,但是横扫了大半个中国的日*在此止步,独山城北的深河大桥成为了日*最后难以逾越的阻碍,深河大桥也成为了日*侵华的“最后一桥”,故有中国抗日战争北起“卢沟桥”,南止“深河桥”之说。
我*与独山人民一起浴血奋战,他们不怕困难、不屈不挠、坚决抵抗、不怕牺牲,一切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很多人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的抗战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已是光辉永存。
在和平年代的今天,独山仍和全国其它地方一样,处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但无论工作遇到再大的困难,前进道路上遇到再大的阻碍,抗战文化的这股精神力量都在激励和推动工作前行。
独山自与全国同步实施脱贫攻坚战以来,全县干部群众同心协力,攻难点、战重点,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做出了实实在在的成绩,抓出了明显成效。全县深入推进“七个一”机制,紧扣“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现行标准,紧盯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目标,全县上下发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攻坚战,对50个贫困村、24个深度贫困村、59个非贫困村全力攻坚。年至年,全县累计减少贫困人口人,未脱贫人口户人,贫困发生率从年的29.2%降至年的5.05%,贫困村共出列58个,未出列16个(深度贫困村13个,贫困村3个)。年底,计划全县贫困村全部出列,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努力实现全县高质量脱贫摘帽。
传承花灯树文化品牌
独山花灯
有“贵州高原一枝花”美誉的独山花灯,是全省四大流派之一,是贵州南路花灯的代表。年,国务院正式公布“独山花灯戏”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以婉转动人的优美唱腔,浓郁的乡土气息,灯戏兼容的独特风格,演绎了独山乃至整个贵州南部各族人民的生活场景和思想情怀,代表了地域文化特色,广泛流传于独山、三都、荔波、平塘、都匀、凯里等贵州南部地区,形成为中国戏剧百花园中一枝艺术奇葩。独山花灯戏剧剧目余出,灯戏身段、手式10余种,脚位步法20余种,灯戏音乐唱腔30余种,舞蹈身段40余个,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地方剧种。
刘胜华、黎应芹是夫妻,今年均是60多岁,他们俩都是独山县下司镇花灯文化的传承人,每逢独山搞活动,他们都要参加表演。采访中,二老告诉记者,他们10多岁就学习独山花灯表演,如今对花灯戏已产生了感情,对花灯文化已是一种热爱,在下司,像他们这样年龄的人,会演花灯的都很多,已形成了一支团队,他们的节目曾经表演到了维也纳去。最近他们团队自编自导自演的独山花灯戏《三媳争奶》获得了全县节目表演第一名,题材主要讲述了生活中一家有三个媳妇,大媳妇、二媳妇均生活富裕,家境宽裕,但对奶的照顾几乎没有,常因为忙这忙那未来看奶,更没有接去他们家中居住,而三媳妇虽家境贫寒,可心孝于奶,每天在家给奶热茶做饭,梳头洗衣,对奶就像对待自己的亲妈一样。在奶的一次病中,三媳妇讲述了大媳妇、二媳妇的真实存在的问题,比喻性地讲到了有钱与有意,宽裕与孝心,贫穷与思想的问题,并进行了有效对比,从内心深处打动了大媳妇和二媳妇一直未燃之心。顿时,大媳妇、二媳妇的想法突然峰回路转,最后出现了三个媳妇都争相抢着要照顾奶的动人场景。这样的场景一出,瞬间把整个观众们的思绪带进了现实生活,仿佛大家都在照镜子,在自我启发中产生了强烈共鸣,很多人还用此故事教育自己的子女,影响身边的亲人,让更多人从中受益。
文化对心灵是一种洗涤,这样的故事能启迪他人,这样的事例能让人受益。提振文化自信,建设文化高地,独山正在营造一种浓厚的氛围,这样的文化能带给人们一种生活的力量,这股力量的最终体现就是文化自信。
传承影山文化激励当代新人
独山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有贵州最早见诸文字,最先走出大山、叩问中原文化的著名学者、文字家、教育家、诗人、书法家尹珍。尹珍是贵州汉文化的传播人,是西南汉文化教育的拓荒者,数千年来一直受人们敬仰。影山文化奠基人莫与俦,是尹珍文化的代表人物,他幼随父兄读书,嘉庆三年中举人,次年入京会试联捷进士,出清代名儒、总裁朱阮元之门。嘉庆年间,他在独山12年,其间设馆教学,倡导朴学,教育乡里子弟。道光二年为遵义府学教授。他的一生学识渊博,师德高尚,对学生言教身传,体现了“经师”与“人师”两种人格的统一。
奎文阁
西南巨儒莫友芝,是莫与俦之子。他三岁识字,七岁读《毛诗》《尚书》,八岁读《四书》《苍雅》,聪慧过人,在道光八年中秀才,道光十一年中举人,道光二十一年与郑珍合撰的80余万字《遵义府志》,不仅体例完备,而且材料翔实,被史学界公认,所写《遵义府志》被称为“天下第一府志”,当年因此声名大振,后被称为“西南巨儒”。他治学求实,严谨不苟,探本求源,秉笔信史;他终生不仕,精研学术,著述宏富,一生继承家学,在学术和文学艺术上取得巨大成就,极大地发扬了“影山文化”,对贵州文化的开创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影山打造了翰林府旅游景点,目的是保护、传承、弘扬和发展影山文化,让影山文化大放光彩。独山的教育,*委和*府一直高度重视,独山的考生一年比一年多,教育质量一年比一年好,近些年来的教育教学成绩一直处在全州前列,这样的成绩周边县市有目共睹。从这可以看出,影山文化对该县教育事业发展的影响是积极深远的。
独山,文化多元,抗战文化、花灯文化、影山文化等优秀文化在这里聚集,这里实施的脱贫攻坚真刀真枪,推动步伐在步步加快,教育发展从数量到质量稳步提升,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在一定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各方面工作快速进步。独山的发展,除了有国家*策支持外,文化力量的支撑作用也同样重要。当下,独山提出“提振文化自信、决胜脱贫攻坚”,将散落于民间的藏品汇集于独山,就是为了增强独山的文化内涵,扩大文化范畴,让更多人有更多的机会零距离感受中国古代文明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让文化如丝丝春雨,润物细物,受益千家万户。
独山,这样的提振文化自信,现在需要、未来更需要!
来源:多彩贵州网众望客户端
记者:雷钦
编辑:缪富霞
编审:安轶伦
审签:王幸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