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传奇》:尝试大气却弄巧成拙
《海上传奇》:尝试大气却弄巧成拙
Time 2015-09-26 20:05:00 情感驿站
星座男女
《海上传奇》里赵涛扮演的“忧伤女子”,像极了一个穿越时空的幽灵。
5月17日报道(文/朱旭斌) 作为中国第六代导演中最受国内外影坛关注的导演,贾樟柯的每一部新片总是会成为欧洲三大电影节前的热门话题,入围还是不入围?是入哪个单元的围?能不能拿奖?媒体的焦点总是会聚焦着这几个问题。2010年的戛纳电影节也不例外,从《海上传奇》入围前的猜测到入围“一种注目单元”后导演发表的“期望获奖”的言论,在很大程度上都掀起了关注热潮,何况新片《海上传奇》还是一部为世博拍摄的关于上海的纪录片。
《海上传奇》并不是贾导的第一部纪录片,他之前曾经拍过“三部半”的纪录长片。2001年的《公共场所》,2006年的《东》以及荣获64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纪录片的《无用》;而2008年入围戛纳电影节“主要竞赛单元”并被国际多种电影媒体评为当年年度佳片之一的《24城记》也是以“纪录片”的方式来拍摄剧情片。而《海上传奇》以纪录宣传片的方式入围了戛纳电影节“一种注目单元”,和戈达尔、阿巴斯等大师一起同场竞技,不能不说是戛纳电影节对于贾樟柯这位中国导演在国际影坛上地位的一种肯定。
不过或许贾导擅长的还是用小题材小人物来进行以小见大的故事叙述方式,所以在这个以“庆祝世博,宣传上海”的大主题进行拍摄时,贾导在继续使用自己惯用拍摄手段的同时要达到“以广见大”的目的是遇到了一些障碍。不可否认,贾导在电影中选择采访的对象确实是能够见证上海近现代史的风云人物——或者风云人物的后代,从曾国潘的曾外孙女到青年作家韩寒;而且涉及区域很广,从上海、台湾到香港;时间跨越之大,从19世纪末年到建设世博。贾导面临的问题在于既需要把握好访谈内容的点,又需要将所有的点串成一条完整的线,所以也就不难理解贾导为拍摄制作这部电影付出的心血:走遍了上海的大街小巷、采访100多人需要搜集的材料和剪辑整理访谈的纪录等等。毕竟今年的世博是向世界展示上海的千载难逢的机会,所以这部宣传纪录片能否做到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的上海,并且是一个能被世人接受的上海近现代史,是一个检验这部电影是否成功的很重要的标准;而与此同时作为唯一一部入围了“一种关注单元”的中国电影,它是否依旧展现了贾导的电影艺术也是值得观众考量的问题。
很可惜贾导没有做到这两点。和贾导早期电影作品区别最大的就是,那些电影中尽管使用了非专业演员,并且是在一个小的社会环境中讲述了简单的故事,但是他能够给人造成一种非常“真实”的观感,而电影中表现的特殊背景下展现出来的人物个性也因此具有一种普遍的共染性。但是这点在《海上传奇》中消失了,不管是陈丹青叙述童年弄堂趣事后的孩童片断,还是烈士王孝和之女王佩民在电影拍摄用的“南京路”片场叙述父亲被杀时的士兵和观众,全部是告诉观众这就是假的;而电影中其他背景人物的出现也都是没有任何联系意义的,比如骑自行车的船厂工人,很显然就是导演安排说“下雨了,骑车了”,然后几十人骑车离去。这些没有意义的片断在电影中比比皆是,让人莫名其妙,心生厌烦。至于电影中另外一个败笔就是作为串联电影线索人物存在的赵涛扮演的“忧伤女子”,她在电影中的游荡确实像极了一个穿越时空的幽灵,只起着唬人的作用。我们可以理解导演让她存在的意义,问题就在于这种意义过于虚伪和做作了。
电影中精彩之处是那些上海老电影片断的剪辑穿插,从费穆导演的《小城故事》到谢晋导演的《*宝妹》、从王家卫的《阿飞正传》到侯孝贤的《海上花》,还有安东尼奥尼的纪录片《中国》到娄烨的《苏州河》,这些片断和被采访者之间人物的关系是电影中唯一存在让观众可以产生交流感的内容;而所有的访谈中最令人深刻的是曾经陪同安东尼奥尼拍摄的朱黔生和最后韩寒的几句对话,个中细味令人深思。
贾樟柯的《海上传奇》关于上海的画面拍摄得的较为真实,而且画面取景和结构也延续了他之前电影诗意般的美感,但是很显然他在这个大题材中迷失了自己,并且试图用那种取巧的手法来弥补自己不足的大气,结果适得其反,完全让电影丧失了应该具有的价值,这不能不说是电影《海上传奇》最大的遗憾,就像亚洲电影咨讯站的首席影评人艾德礼说的,“这部电影有点不知所云”。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