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相撞,可能产生爱情,车和车相撞,可能是一场惨烈的车祸,而NFT撞上艺术,却打造出了众人趋之若鹜的财富大厦。
1、NFT数字艺术的“破圈”
年3月,一套NFT艺术品《Everydays:TheFirstDays》在佳士得拍卖行上线,以.8万美元的竞拍价售出。这一成交价是在世艺术家作品拍卖第三高价,刷新了数码艺术品拍卖纪录,以及网上专场拍品最高成交价等纪录。
这套NFT作品的创作者正是数字视觉艺术家Beeple。
从年开始,Beeple每天都创作一件艺术品,最后,他将五千幅作品拼接成一张图片,并将其命名为《Everydays:TheFirstDays》。
这副高价售出的NFT艺术品震惊了艺术圈,以此为开端,NFT和艺术碰撞擦出的火花实现了NFT数字艺术品的“破圈”时刻。
2、被异化的NFT艺术
“那个东西一直在呼唤我”,面对数字艺术品,数字生成艺术家李木子说到。
毕业于有近百年历史的央美油画系的李木子,用算法、数据和公式,在数字世界的国度挖掘另一种维度的美,对于数字和算法带来的NFT数字艺术品,他饱含期许和热情。
系列作品MOsesentry
但“NTF数字加密艺术市场是一种群雄混战的状况”。
年3月8日,著名街头艺术家班克斯的作品《Mornos》,被其持有者烧毁并全程视频直播。
在作品被毁掉前,画作持有者已将其电子版本经区块链技术加密处理,伴随着实体艺术的销毁,一件新的NFT数字艺术品随之诞生。
国内模仿秀
继班克斯的“行为艺术”后,国内也举行了类似的“模仿秀”。
据报道,班克斯烧毁画作的同月,在北京艺术区名为“DoubleFat”的加密艺术展开幕式上,艺术家冷*的绘画作品《新竹》在策展人文泽先生和中信出版《元宇宙》作者于佳宁手中烧为灰烬。
图源澎湃号
中信出版社·商业社在作者于佳宁看来,这一过程“并不是毁灭,而是新生”,艺术品的形态和价值得以进一步升级。
火光中,被烧毁的艺术品好像在痛苦地叫嚣,但身在局中的玩家只看到了火焰燃烧后的灰烬。
面对NFT数字艺术带来的红利,投资家、创作者都红了眼,争先恐后想实现艺术作品的NFT化。但如何将一幅艺术品变成NFT数字艺术呢?
FEWOCiOUS作品《VictorandVictoria》
一些人选择直接打造数字艺术品,一些人则选择焚烧原作,增加曝光度,操作市场的情绪,让这件艺术品重生为元宇宙唯一的数字艺术品。
在区块链技术的基础之上,财富忽然变得轻而易举,人们用炒作和概念制造关于NFT“财富梦”。
当我们被引领,开始重视物质、技术与财富时,人文价值便会萎缩。NFT艺术正在被无情地“异化”。
3、决定NFT艺术品价值的是艺术
NFT只是技术,数字艺术只是形式,真正决定NFT艺术品价值的,是艺术本身的价值。
年的加密猫(CryptoKitties),就是前车之鉴。
在年加密朋克席卷市场后,制作团队Dapper实验室趁着区块链的热度,打造了NFT及区块链游戏——加密猫。加密猫一度占据了以太坊交易量的25%,年12月,一只CryptoKitty售价约为,美元。
然而随着加密猫价格的疯狂暴涨,许多猫开始“流落街头”,有价无市,最终,加密猫项目迎来了崩盘。
《Everydays:TheFirstDays》以.8万美元的竞拍价售出,班克斯(Banksy)的作品《Mornos》以约合人民币万元的高价被卖出。NFT艺术品的高价浪潮还能持续多久呢?
眼下,看似财富密码的NFT很有可能又是一轮新的郁金香狂热(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一度经历价格飞涨和暴跌,“郁金香狂热”成为金融泡沫的代名词)。
与其想着怎么通过NFT赚钱,不如去思考如何创造更有价值的艺术。在“梵高”成为投机者之前,他首先是“梵高”。没有艺术价值支撑的NFT数字艺术品,随时会被市场抛弃,娱乐至死,而艺术不死。
服务于真正的艺术而非炒作的NFT技术,也许会为数字艺术市场带来不一样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