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剧产业高峰论坛”近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举办,20多位音乐剧内容机构、剧场、平台、技术等领域的领*人物,与余位音乐剧从业人员齐聚,共同探讨“后疫情时代,中国音乐剧的发展之路”。
中国音乐剧市场正在发力中
根据《中国音乐剧指南》发布的内容,疫情前,中国音乐剧演出市场发展趋势很好,从年开始,演出场次、观众数量、收入都一直在增长,至年共演出场,同比增长5.4%;观众数量达到万人次,同比增加29.5%;票房收入突破6亿元,同比增长37.1%,达到行业近几年的最高峰。
然而,自年1月新冠疫情开始,全国演出大规模取消或者延期,1月至3月全国取消或者延期演出近2万场,直接票房损失超过20亿元。随着疫情有效控制,从6月份开始,演出市场逐渐恢复,全年共演出音乐剧场,较年演出场次恢复了37.6%,观众人次为61万人次,票房收入超亿元。
通过数据对比,可以看到音乐剧演艺市场在疫情前后的变化和恢复情况。目前,由于国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占据主要票房的国外音乐剧引进受到巨大影响;但与此同时,中国原创音乐剧也迎来了很大的发展机遇。
大麦Mailive是大麦旗下专注投资和出品优质内容的平台;“当然有戏”是大麦Mailive今年3月份推出的戏剧厂牌。大麦Mailive“当然有戏”厂牌主理人兼制作人李婧表示,音乐剧向来是一个市场化、商业化的产品,不能脱离观众和市场谈音乐剧,近年来音乐剧观众也发生了一定变化。疫情期间,我们做了一个音乐剧观众的调研,从数据来看,音乐剧观众呈现了更年轻化、更悬殊的性别比例,以及更多频次的高消费。年轻女性观众占比增加了,年轻化、高活跃的95后和00后观众不仅在一线城市非常显著,二线城市也达到了40%的群体,他们普遍表现出来的是高学历、高黏性和高购买力,而且非常愿意分享。
中国音乐剧进入全产业链时代
引进了《妈妈咪呀!》《猫》《摇滚学校》等音乐剧的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年底成立了上海音乐剧艺术中心,旨在通过平台型的运作模式,在内容、剧场、经纪等各个环节打造音乐剧的全产业链,上海文广演艺集团音乐剧艺术中心总经理戴筱莹介绍,中国音乐剧发展经历了几段历程:年至年,属于“中国音乐剧1.0原版时代”,主要是原版引进国外经典音乐剧,包括《剧院魅影》《狮子王》等作品。直到年,首部世界音乐剧中文版《妈妈咪呀!》为中文版音乐剧播下了种子,也开启了“中国音乐剧2.0中文版时代”。年至年,中文版音乐剧逐渐生根,更多国外优质产品完成了本土化制作,并在国内上演,中国音乐剧产业逐渐迎来了“3.0全产业链时代”。中国音乐剧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