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不起”的心态
如今,在书法圈内,“输不起”就已成为大多数人的一种“共识”——可怕的共识。
现今的一些书家为什么拼命地参展,甚至于还要获奖?就是因为这种“输不起”的心态。这实在是一个奇怪而又极其现实的问题。书法已经变成了一种“职业”,无数的书法职业人加起来就变成了一种行业,甚至不只是书法行业,而是牵涉到整个社会的大多数行业,成了“产业链”。
书法本身具备了怡情达意、文化传承等功能,却变得有超强的功利性。这才是问题的吊诡之处。
国展评审现场
原因何在?在此就不说社会大环境了。反正,当书法家的目标不是书法本身,书法就成了工具。“最好的”解释是,书法家也是人,也要吃饭,而且要吃得好,就必须成为成功人士。许多成功人士是如何成功的,没有人考究过程,而在乎的是结果。书家无论写得如何好,也需要荣誉、奖项、金钱,需要被承认。
但就目前的现实而言,整个书画市场并不正常;或者说,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市场。真正的市场主要依赖收藏推动,而不是拍卖。目前书法圈主要看职务、头衔,有的地区甚至就是把所谓的书协理事名单攥在手里作为投资方向,本质不过是投机。
真正的收藏是建立在兴趣和懂行的基础之上,针对艺术价值做出判断,投资和投机则针对的是表面价值和附属价值,单纯注重名气、头衔、职务,与真正的艺术质量无关。
国展评审现场
评奖“非书法因素过多
现在的评奖太多、太滥,每当有人要质疑评奖之时,一定先会面临三个问题的质询: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自己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有这个实力吗?责难这次评奖不公平,因为“你”没有获奖,如果“你”获奖了,还会责备评委?
不仅如此,现今各类监督与现实已脱节,任凭说得再有理,根本影响不了现实—红包照拿,潜规则盛行,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每次办展,有时尽管可能会有一些“美好愿望”,但多半会落空。如今获奖不仅频度高,获奖者越来越相对集中在少数人身上,出现了所谓的“获奖专业户”,毫无悬念。不同名目的展赛其实本质是一样的,重复若干次而已。
由此可以看到原本的社会流动性不断地减弱,走向固化,甚至就连所谓的最高奖——“终身成就奖”也只是“排队”,论资排辈,熬到一定的年龄就行了,只有年龄和资历标准。70岁以上的老书家都是备选人。
国展面试现场
获奖人员如果突然冒出几个新手,又变得“无趣”。“无名之辈”怎能获奖?这当中隐含着一个矛盾——试图不让少数人获奖,希望可以寻觅新人,但书法又岂是短期内可以出效果的?
由此来看,单纯的书家个体要想改变自身现状变得难度越来越大,形成千*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变成了一条“书法科举之路”。不管任何一种类型的展赛,背后都会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指挥着,流动性只能在既有的轨道中实现。
获奖者参赛目的就是为了拿奖金,还是书法本身,是因为对艺术成就的肯定,还是彼此的关系到位?说不清。大多导向已经不是书法,在不知不觉中已经置换了。
国展评审现场
获奖比不获奖更可怕
标准丧失。或者说,有太多的标准,其实就是没有标准。评奖是一种“文化霸权”,地方小奖看关系,全国大奖看名气。
选择程序和标准必须符合评奖者的趣味,同样的作品,换一批评委,结果可能不一样。即使很公正的投票,结果往往是“最大公约数”,偏爱与口味在所难免;甚至可以说是“猫和老鼠的关系”,本质是博彩,逮住谁就是谁。
无人获奖之时,不兴空缺,要变通,一定要有人获奖。好书法的标准,变成只要有“个性”就是好书法。但什么是个性,谁也说不清,各说各理。有奖代表有成果,无奖只有结果;获奖证明优秀,不过是可以卖好价钱。
理想丧失。获奖的本质就是一部分人得到了承认,另一部分人得到了间接批评。但问题在于,被承认的人能不能得到公认,被淘汰的是否就一定存在问题?答案是不确定的。
某省级书展评审现场
敬畏丧失。书法学无止境,但是,很多人以为自己能够不停地获奖,就是实现了最终目标,日益自满自大,内心膨胀,无心求艺,很多人江河日下,裹足不前。这样来看,获奖比不获奖更可怕。
俗话说得好,毁掉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瞬间给他一百万。当个人的“野心”没有足够的才华来支撑的话,只有走向毁灭。
太多的评奖,本质不过是一次次集体狂欢,一种赞助冠名的庆祝活动,一种品牌营销,并非真正关系到书法的创作。文/薛元明
图文来源/大米艺术
编辑/小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