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艺术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乐享家门口的省运会红利
TUhjnbcbe - 2023/5/4 21:19:00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

新建成的榆林水上运动中心(8月23日摄)。本报通讯员 杨瑾摄

8月18日,在新建的榆溪河生态长廊运动公园锻炼的群众。本报记者毛毛摄

8月14日,榆林市民在榆林环城北路休闲体育运动公园内打篮球。该公园内的标准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等运动场地,成为当地群众开展体育锻炼的好去处。本报记者杜玮摄

本报记者毛毛通讯员杨瑾

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的圣火已于8月11日在榆林体育中心熄灭,但人们仍对这届省运会的精彩举办津津乐道。办一届盛会,兴一座城市,省运会带给东道主榆林的巨大变化引发热议,榆林人民的自豪感持续上升。“后省运会”时期榆林体育场馆利用、文体融合等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

■全民健身热情愈发浓郁

“我们目睹了榆林通过承办省运会在城市面貌、体育理念等多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更重要的是老百姓得到了实惠。”8月20日,榆林市门球协会会长王国琪正在利用榆林体校建起的两块公共门球场地,给参与暑假门球培训的青少年传授技能。他说,榆林这几年修建了许多公共体育场地,为群众健身及青少年体育培训提供了有力保障。拿门球来说,该项目被大多数人认为是老年人的运动,可在榆林,热爱此项运动的青少年不在少数,先后有多名中小学生参加培训,有的还参加了全国比赛。

8月14日,骄阳似火。在榆溪河生态长廊运动公园高新区段的网球场,6岁的琚子贺正随着爸爸的口令奋力挥动球拍,站在一旁的妈妈李静和4岁的妹妹是他忠实的观众。“开车到这里不过5分钟,所有场地都是免费的。”李静说,这里环境美、设施全,他们经常会带孩子过来训练。

“2公里智能健身步道、11个乒乓球台、2块五人制足球场、3块网球场……”说起公园内的体育设施,榆溪河生态长廊运动公园高新区段管理办主任安尧颇为自豪。他介绍,榆溪河生态长廊运动公园高新区段南北长约2公里,总面积57.68公顷,绿化率达77%,成为集城市休闲、人文展示、生态景观、健身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深受群众欢迎。

榆林市民马枫说,过去市内的标准田径场只有榆林体校那一块。群众健身都是就地取材,跑步就在马路边。如今,我们基本可以在不到15分钟的时间到达附近的广场、公园等场所参加健身活动。

“承办省运会,就是为了让群众得实惠。为此,我们对城市公园大刀阔斧进行了改造。”榆林市体育局群体科科长王龙龙介绍,市内的沙河公园、榆林大道景观体育公园等拆除了老旧的大型娱乐设施,铺上了智能健身步道,装上了健身器材,修好了足球场,布好了乒乓球台。

据了解,借承办省十七运会的契机,榆林市先后建成季鸾公园、大墩梁森林公园一期、榆溪河生态长廊运动公园一二期、沙河公园、榆溪公园、林科所松柏园和46处社区公园及街头绿地,配备的运动设施满足了群众的基本健身需求。仅榆林大道景观体育公园就可满足周边约6万名群众的健身需求。同时,靖边、绥德、清涧等县根据地形特点规划修建了登山步道、健走步道以及骑行步道等,推动了群众健身热潮。在本届省运会群众组比赛中,榆林代表团以总分的成绩位列全省第一,彰显出榆林市群众性体育运动进入多元新时代。

■省十七运会场馆有序开放

“哇,太震撼了!”8月23日,绥德县群众王亮到达榆林水上运动中心时,被眼前的情景震惊了。他印象中荒无人烟的沙漠地带,如今已变成长米、宽米、深3米多的开阔水域。微风袭来,水面掀起层层涟漪,让他有些如梦如幻的感觉。

未来,这里不仅是青少年进行赛艇、皮划艇竞技运动的高质量训练场,还将成为群众泛舟休闲、举办龙舟赛的最佳地。

省运会前,榆林市体育设施相对滞后,多年来一直受没有大型运动场馆的困扰。榆林市体育局附近的老旧体育馆、网球馆、游泳馆几乎承担了市内全部大型体育活动的比赛任务。“十四运会的‘东风’及承办省运会的契机,为榆林体育事业发展带来春天,榆林市体育场地建设落后面貌得到彻底改变。”王龙龙说。

在省运会筹备期间,榆林市累计新建和改造提升体育场馆30个,各类场馆建设项目总投资超70亿元。新建的榆林体育中心、水上运动中心、东沙驼峰路文体馆、榆林体育运动学校新校区等,在建设过程中围绕高效、经济、绿色施工精准施策,使其与周围环境和谐共生,体现人与自然、发展与保护的大智慧。赛后,这些场馆有序向公众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变身为举办体育赛事、服务市民健身活动的场所,成为推动榆林体育发展的硬核动力。

“后省运会”时期,拥有现代化配备的榆林体育运动学校新校区作为国家及省队转训基地,提供训练场馆、住宿、餐饮等高质量硬件服务,校区内配套的近平方米的运动康复医疗中心,可以为运动员提供数字化的运动机能评定、监控,运动损伤评估、康复等专业服务。同时,运动康复医疗中心可以为大众提供健康体适能检测与监测、慢病运动干预等服务,推动榆林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

筹办省十七运会,给榆林市补齐短板、均衡发展创造了历史机遇,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在筹备省运会期间,榆林市着力推进城市道路及配套设施、涉赛道路沿线景观、照明及景观亮化、市容环境整治等十大工程,涉及45个项目,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省运会带给榆林的‘财富’是巨大的。”榆林市住建局副局长李树平表示,榆林市将继续按照“十四五”规划既定目标,用活、用好省运会留下的诸多“财富”,不断提升城市品质。

■彰显文化与体育融合魅力

8月16日,剪纸艺术非遗传承人董林美说:“省运会期间,有不少运动员拿起剪刀,体验了一番剪纸乐趣,感受了陕北传统文化,令人欣慰。”董林美的剪纸艺术在本届省运会上大放异彩。她将陕北剪纸艺术与体育运动结合,创作出许多鲜活的作品,深受运动员们的喜欢。划船、打篮球、练体操等“郡宝”运动形象,经过她的剪纸艺术化,在方寸间尽显灵动,为省运会增添了别样风采。

在省十七运会开幕前夕,榆林体育展览馆向公众开放。从百年奥运到全运会、省运会的光辉历程,从远古时期的榆林体育历史考证到新时代榆林人为国争光书写新篇章等,该展览馆全方位尽显体育价值。展览馆中,收集各类实物达多件、重点文物多件、图片1万余张、影视资料40余小时。目前,这里已成为体现榆林特色的现代化展厅和青少年教育基地,人们在参观省运会主会场时,都会在这里驻足停留,接受体育文化的浸润。

省十七运会开幕式上,榆林奉献了一场文化盛宴。《追梦启新篇》大型文体展演,让现场观众领略到了榆林的自然之美、陕北的人文之美、三秦的时代之美;从米脂杨家沟采集的省十七运会圣火历经榆林各区县的接力传递后,由榆林籍运动员白钰鸣点燃了主火炬塔;一曲浓郁的陕北民歌《一起信天游》作为开幕式结尾……整个开幕式将榆林文化地域特色贯穿始终,彰显了文化自信。

榆林市民郭瑞萍说:“省运会开幕式的精彩场面,我至今难以忘怀。省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提升了榆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让榆林人真切地感受到了体育文化的独特魅力。我为我的家乡骄傲和自豪。”

榆林市借省十七运会的窗口,向陕西、向全国甚至向世界展示榆林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及建设成就,体现了榆林人创新、科技、人文与时俱进的时代风采。

■青少年体育迎来大发展

在省十七运会上,榆林市有名青少年走上竞技舞台,斩获.5枚金牌、.5枚银牌、.5枚铜牌,总计.5枚奖牌,列省运会青少组奖牌榜第二位,创造了榆林参加省运会以来最好成绩。优异成绩的背后,是榆林市一直坚持的“体校精品人才为龙头+体教融合普及与提高为枢纽+社会体育为补充”的竞技体育人才梯队建设方略结出的硕果。

在备战省运会中,榆林市教育局和体育局在资源配置中协调配合。在体育项目布局中,教育部门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将足球、排球、击剑、体操、羽毛球、武术散打、武术套路、棒垒球、滑轮、轮滑、女子篮球11个重点项目布点到全市31所学校和2个体育俱乐部。

榆林市体育局负责配置教练员和器材设备,每年安排万元,柔性引进3类50多名专家和优秀教练员,榆林体育运动学校有近名教练员投入到训练一线。榆林市教育局将系统内体育教师队伍整合利用,对优秀苗子入学、升学等方面给予保障,形成体育人才培养梯队,多名青少年参加体育专业训练。

结合备战省运会的布点及现有项目开展水平,榆林市教育局、体育局在高新区、榆阳区选择了多所学校作为参加省运会的重点学校,将重点项目分别落在了重点学校,利用学校教学、场地、管理等优势资源进行集中训练,保障训练时间和训练质量。省运会结束后,这些项目成为重点学校的体育优势项目。

榆林市体育局局长韦*说:“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少年身体健康是榆林实现体育强市的基础。我们将进一步健全青少年体育服务体系,吸引更多的学生走上训练场,收获强健的体魄与美好的人生。”

韦*表示,省运会的成功举办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榆林市从体育大市迈向体育强市还任重道远。榆林市将立足新起点、奋进新征程、巩固新成果,乘势而上,充分发挥好省十七运会辐射带动效应,积极申办陕西省第一届冬季运动会,大力实施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战略,全力做好“后省运会”时期的大文章,加快建设体育强市步伐,让体育在榆林市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1
查看完整版本: 乐享家门口的省运会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