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依尔是一位累计完成余场演出的艺术脱口秀创始人,也是一位不走寻常路的艺术推广人,他用一个个段子串起了整部艺术史。虽然这种“非严肃”的讲述方式仍没有被完全认可,但他也正是以这一独创的内容产品形态,开辟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消费商业化之路。
罗依尔
《新艺术金融财富营》首期班学员
罗依尔艺术工作室创始人
打破边界,脱口秀也可以不“冒犯”
在艺术的熏陶下成长的罗依尔,出生于典型的中产家庭,母亲是上海师范大学的艺术史教授。他曾赴法国学习策展专业,回国后曾担任上海中华艺术宫国际部策展人、上海博物馆特邀专家、刘海粟美术馆研究员、首批敦煌文化守望者。
艺术脱口秀创立至今有六七个年头,但“让艺术变得好玩”的想法头一回在罗依尔心中萌芽,可以追溯到他的学生时期。当时艺术类的专家讲座可算是稀缺资源,罗依尔几乎场场必到,但往往整场都忙于查阅各种晦涩的专有词汇,于他而言实在是“太累了”。
罗依尔当时就下定决心,改变原有的艺术分享形式,尽量做到知识性更强、更容易理解。随后,艺术脱口秀这一新载体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通过脱口秀的表达形式普及艺术、传播艺术,让观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和欢声笑语中理解艺术。
近几年,脱口秀这一表演形式在国内正如火如荼地发展,观众们越来越能接受表演者灵活的语言能力所带来的欢乐。但罗依尔所选择的艺术与脱口秀结合的这种形式,可以说具有颠覆性的跨界产品形态,完全区别于靠“冒犯梗”逗人发笑的传统脱口秀,这一创新之举显然需要更大的勇气。
审美上行,“文艺消费”浪潮到来
对于罗依尔而言,艺术脱口秀的最大难点正是在于“区分”——既要区分于让人产生距离感的传统讲座,又要区分于倚仗密集笑点的传统脱口秀,用普罗大众都听得懂且能接受的语言传播艺术,让艺术不再只是阳春白雪。
尽管从小就被身边人贴上“有幽默细胞”的标签,但毕竟不是表演科班出身,罗依尔自知无法像传统脱口秀演员那样靠个人魅力来令所有观众捧腹。因此PPT和干货量自然成了艺术脱口秀的主要支撑点——在每一场演出前,罗依尔都会先花几个星期看完与主题相关的书籍和纪录片,才有了最终呈现的几百页PPT和90分钟讲稿。“整个准备的过程说完全不压抑是不可能的,但能够在台上的90分钟内释放出自己对艺术的个性表达,看到台下观众对自己精心准备的内容积极给予反馈时,又会觉得一切都值得。”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流明越来越高,观众愿意完整地听完一场90分钟的脱口秀,对于演讲人而言其实是不小的肯定。”艺术脱口秀很难像传统意义上的脱口秀那样,因为一个不经意的“包袱”就逗得观众捧腹大笑,但在谈笑风生之间的嘴角微微上扬,都会是日后反复回味的艺术营养。
“艺术需求在新生代观众之间正在迅速升温,以冲破圈层的方式把艺术门槛降低,对我而言就是机会。”对于艺术商业化这件事,罗依尔其实考虑得很简单——无论出于什么动机,只要有人愿意为艺术消费,其实就是对这位艺术推广人最大的肯定,而他需要做的,就是“坚持把内容做好”。
艺术脱口秀开办至今,罗依尔最大的感触就是“与观众共同成长”——观众鉴赏力越来越高,而罗伊尔也在变化中继续深化内容,这样的良性互动也让他体会到了更大的成就感。
复旦充电,系统实战演练盼更好的自己
商业化五年后,罗依尔坦言自己确实很需要回炉充电,而最终选择来到复旦《新艺术金融财富营》,*文叡教授是罗依尔绕不开的原因。作为艺术行业的一员,罗依尔很少承认自己是任何人的粉丝,但*文叡教授绝对是一个例外:“他在艺术领域的造诣比我高出太多了,能成为他的学生是我的荣幸。”
不过让他出乎意料的是,本着以精进自己专业知识为主要目的来到*文叡教授课堂,“收集段子”却成了他的意外收获。他以最新听到的一个“*氏段子”举例:佳士得每天最忙碌的不是拍卖师,而是另一个职位的工作人员——他们每时每刻都在查阅不同语言的新闻,只为确认有没有大家族掌门人去世的消息,毕竟那可能意味着价值数亿美元的工作机会。
当然,幽默只是这个项目的“小佐料”。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的《新艺术金融财富营》以新艺术金融投资为主线,以实战模拟为教学模式,荟聚众多在艺术品领域和区块链领域拥有丰富操盘经验的学界与业界大咖,帮助学员掌握数字艺术投资的知识面、技术面,将艺术投资拓展为个人、家族、企业新兴理财与财富传承的工具。
该项目致力于培养出艺术金融市场中拥有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的领导者,其核心特征就是打破纸上谈兵,以课程学完能否帮助学生真正“进场”来作为衡量其质量的终极标准。
为构建更为完善的系统性,课程共分三大模块——“艺术产业趋势与投资环境”“艺术金融核心价值”“收藏规划与财富管理”,三者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结合“实战模拟”和“实景学习”两大课程特色,三个月密集的系统性艺术投资训练将让学员们全面掌握艺术品投资的奥秘,真正实现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