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艺术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数字藏品走红需填补监管空白
TUhjnbcbe - 2023/3/15 18:54:00
视频网站vip会员账号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817/5631700.html

数字藏品走红需填补监管空白

阅读提示

数字藏品近两年在文创等领域受热捧。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数字藏品平台炒作手段不断翻新,有的平台一面发行藏品,一面在二级市场利用资本给本平台藏品“抬价”;有的则进行虚假宣传甚至卷钱跑路……目前该领域还存在立法和监管上的空白地带,亟待填补。

一张头像价值数百万元;标价上万元的数字藏品,几秒就售罄;几十元入手的一张图,转手能卖上千元……近两年,文创领域的数字藏品“火”了。

记者采访发现,一些数字藏品平台以赚钱为噱头,设置各种“玩法”吸引新玩家,行业炒作风气渐浓。由于缺乏相应监管,有的平台甚至出现欺骗消费者、卷钱跑路现象。

专业人士认为,相关部门对此应出台指导性意见,对数字藏品平台资质、市场交易规则等进行规范,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数字藏品交易上演“击鼓传花”

数字藏品,又称NFT(non-fungibletoken),指非同质化代币,通过区块链技术加密,使特定作品、艺术品具有唯一性,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数字画作、图片、音乐、饰品、3D模型等。目前,国内数字藏品覆盖文旅、体育、艺术、文娱潮玩等领域。

数字藏品有利于助推文创产品数字化转型。今年1月,河南洛阳博物馆首次发行了一款以“北魏石虎”为原型的数字藏品,限量份。洛阳博物馆文物保护与修复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岩告诉《工人日报》记者:“出乎意料的是,上线不到1分钟全部售罄。”

端午假期,洛阳博物馆趁热打铁,又发布5款《洛邑盛景》数字藏品,每款藏品限量发售件,每件售价39.9元,3天内售罄。据了解,多家文博单位的数字藏品都有类似热销经历。

李岩感慨道,此前,博物馆对文创产品的定义局限于服饰、文具玩具、家居用品、餐饮用具、挂饰配件、艺术品及摆件等实体,“数字藏品为文创产品行业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认为,数字藏品之所以是藏品,其价值来自于用户的认同,藏品蕴含的IP概念及其艺术性应该是消费者购买数字藏品的主要动机。

资深玩家唐布朗告诉记者,国内玩家大多是90后、00后,其中很多还是大学生。“他们有的是看好元宇宙和数字藏品在未来的前景,但大部分人入局只是因为听说这个能挣钱”。

数字藏品真能挣钱吗?唐布朗直言,目前的数字藏品交易市场类似于“击鼓传花”,随着藏品层层转手,这个传递过程随时可能在某个人手里中断。

“有的玩家高价接手后只能低价抛掉,一些大学生甚至为此背上高额网贷。”唐布朗说。

有平台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薛*分析,数字藏品作为一种新现象,只是通过数字认证技术使其具有确权基础,并不特殊。他指出,当前数字藏品领域火爆的部分原因在于一些不法分子借新概念进行炒作。

据了解,一些数字藏品平台以“送空投”“合成”为幌子,吸引新用户加入,另有0元抢购、随机送福利、抽盲盒等不断翻新的炒作手段。有的平台甚至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一面发行藏品,一面在二级市场利用资本给本平台藏品“抬价”。

“一些平台藏品质量一般但价格奇高,明显是‘资金盘’,有的甚至都不具备发布藏品的资质。”玩家兼平台服务商李慧说。

今年以来,数字藏品行业迎来爆发期。有数据显示,国内数字藏品平台已从2月的不足百家,发展到5月的超家,交易额也实现较大上涨。

与此同时,不断有消费者称权益受损。玩家杨霖称,最常见的问题是平台承诺新人购买藏品送实体礼物,但一直没按约发放,或者花了钱但没收到藏品,“最可怕的是充到平台的钱不能提现,有的平台甚至卷钱跑路”。

杨霖说,自己曾在某平台充值的元第二天凭空消失,他向平台客服反应多次,至今未得到任何处理。此外,购买后不支持退货退款、个人信息泄露等也是消费者面临的问题。

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看到,关于数字藏品的投诉达多例,投诉对象均是各种交易平台。

薛*表示,如果一些平台存在恶意炒作行为,或者借助数字藏品噱头,搞非法集资、传销等,需要有关部门予以严厉打击。

近期,多家数字藏品平台被曝出破产倒闭、跑路传闻。今年5月,数字藏品平台“TT数藏”官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数字藏品走红需填补监管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