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ETS电价补助措施的借鉴作用
欧盟ETS(欧洲碳排放交易体系)从2005年开始运行,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碳成本压力。尤其是2013年对ETS进行改革后,能源行业不再获得免费配额,电价上涨成为能源密集型行业间接成本上升一大问题。为此, 欧盟未雨绸缪,于2012年5月通过了国家补助措施实施准则。该措施有三个具体目标:一是尽量减少对市场竞争的扭曲;二是将碳泄漏风险降到最低;三是维护欧盟ETS的减排目标。其中的电价补助就是为了缓解ETS给企业带来的电价上涨这个间接成本压力而量身定制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遏制碳泄漏。
依照电价补助措施,欧盟各成员国可在2013至2015年对经评估符合补助条件的20个生产部门的企业, 发放不超过用电成本增加部分85%的补助, 2016至2018年补助比例将降至80%,2019至2020年降至75%。补助必须在用电成本产生的当年或次年由成员国发放,补助额度将根据方案提供的公式进行计算。
公式中的CO2排放系数综合考虑了各国在电力生产上的CO2排放量差异, 比如英国的排放系数为0.58,爱尔兰为0.56,意大利为0.6,波兰为0.88,罗马尼亚为1.1。排放系数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欧盟内部同一生产部门在生产力上的差异,同时各国企业的基准生产水平或者电力消费水平等都纳入了考虑范围。电价补助措施对经济与环境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欧盟这项措施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市场竞争的扭曲上,包括对欧盟内部市场竞争和国际市场竞争的扭曲。
其中,对欧盟内部市场竞争的扭曲,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同一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扭曲。由于电价补助措施是在欧盟实施准则的框架下,由各成员国实施,因此成员国有权决定是否给予某企业补助以及补助多少。鉴于各成员国的财*和预算并不相同,实施电价补助时就会出现差异,因此可能导致某些企业在一个成员国可以获得电价补助,但在另一个成员国却得不到补助,或者获得补助的量有较大差异,这样就会导致这些企业在欧盟市场上竞争地位的变化,造成市场竞争的扭曲。
另一方面表现在欧盟内部市场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扭曲。如果一个部门获得补助,另一个没有补助,而他们的产品有替代性,那么有补助的企业就会具有成本优势,其产品就会替代无补助企业的产品。另外,有补助企业可以将补助款用于配额购买或者技术投资,从而缓解了减排的经济压力。企业随着欧盟减排目标增高而压力增大,为争取成为补助对象,企业会进行激烈的角逐,游说不可避免,寻租也可能发生, 市场竞争秩序就会被打乱。
将碳泄漏风险降到最低是欧盟电价补助措施的主要目标。欧盟的国家电价补助措施主要是针对国际贸易渠道产生的碳泄漏,又称为“竞争驱动型碳泄漏”。出现这种碳泄漏的一个必要条件是欧盟以外的国家和地区没有控制碳排放的措施。假如有国际性的减排机制,或者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实行强制减排, 欧盟就不必采取补助措施来防止碳泄漏了,否则就是对相关企业的一种变相补贴。
根据欧盟统计局数据,其最大的贸易伙伴依次是美国、瑞士、中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中国香港、印度和巴西。其实这些国家和地区都在努力减排。美国拟定2020年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排17%。瑞士承诺2020年比1990年减排30%,日本的目标是到2020年CO2排放量比2000年下降25%。中国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印度承诺到2020年,CO2排放强度将比2005年减少20%到25%,可再生电力能源比重提高至15%。巴西承诺到2020年自主减排38%至42%。俄罗斯承诺到2020年较1990年减排20%到25%。
但欧盟认为只有挪威、瑞士和冰岛采取了与欧盟ETS可比较的减排规制。其实,挪威和冰岛本身就是涵盖在欧盟ETS之下的。也就是说,欧盟对主要贸易伙伴积极减排的行为视而不见,或见而不承认。欧盟的补助就会使其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具有成本上的优势,从而对国际市场竞争带来消极影响。
环境方面的影响则主要表现在遏制碳泄漏与促进企业减排两个方面。由于欧盟ETS给企业带来了碳成本,一些企业就可能向无减排压力地区转移生产和投资,形成了碳泄漏,欧盟国家电价补助措施的实施,可以缓解企业的成本压力,起到遏制碳泄漏的作用。欧盟给予电价补助时,评估标准非常严格,综合考量了间接成本的增加和贸易强度这两个指标,极大地缩小了获得补助企业的范围。同时, 还采用了电价补助的逐年递减和支付调整机制, 避免对企业超额补助,防止企业因有补助而不积极减排。 在给企业缓解成本上升压力的同时,亦考虑了保持适当的减排压力,促进企业减排。
欧盟电价补助措施的目的是为了遏制碳泄漏,保护欧盟企业的竞争力。同时,还要维护欧盟ETS的减排效率并减少对市场竞争的扭曲。该措施的实施对环境方面的影响是比较积极的,但却不可避免地对市场竞争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扭曲,因此有一些负面的经济影响。一分为二地评价欧盟的*策措施,对我国有关*策的制定和执行,有一定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