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艺术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艺术品投资收藏为何越来越受高净值人士青睐
TUhjnbcbe - 2023/2/27 17:31:00
彭洋挂号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818/9332511.html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艺术品不仅能够给观赏者带来精神的享受,还能给收藏者带来丰厚的投资汇报。近年来,艺术品收藏作为一种另类投资形式,越来越受到高净值人群的
  从爱好者到收藏家,作为投资者如何提升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从事艺术品收藏和投资,甚至建立自己的美术馆,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带着这些问题,《投资面对面赢在企跑线》栏目特邀主持人——中国银行私人银行个人数字金融部私人银行中心投资策略团队业务经理李品章,专门访问了画虎名家孟祥顺和当代艺术收藏家关东元先生,一起来了解艺术品收藏的那些“门道”。


  孟祥顺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一级美术师,原《中华文化画报》社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第九次、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M3美术馆创始人。他自幼爱画,喜欢画虎到了“疯魔”的程度。为更好地展示老虎的情态,他五岳遍登、六上长白、九入虎穴,不顾一切,尽可能近距离地与虎周旋。他笔下的老虎,透过皮毛慢慢进境于心,无论动静,都能刻画入微、形神兼备。


  而关东元先生曾是跨国企业的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因为自己的兴趣爱好,成为当代艺术品的投资人和收藏家。他把自己的公寓用艺术品打造成了“美术馆”,却又非常谦虚地表示,“这只是我自己生活的一个小空间而已,让我收藏的东西能够呈现出来。如果我收藏东西以后就放在库房里,是对艺术的一种亵渎。”


  热爱是艺术投资的起点


  李品章:今年是农历壬寅虎年,虎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代表着正义和力量,想请孟老师讲一讲你画虎经历,您是怎么和虎结缘的?


  孟祥顺:我记得我小的时候,我的父亲就常常用“虎头虎脑”“云从龙风从虎”这样的词汇来鼓励我们男孩能够强大,有一种生龙活虎的精神。我从生下来就身体特别弱,别人都会夸赞邻居的孩子“虎头虎脑”,从那时起,我就被“虎头虎脑”“龙腾虎跃”这样的词汇所感染。在我幼小的童心里,就想追求和张扬这种老虎的精神。


  后来渐渐地读了鲁迅的那首诗,“无情未必真豪志,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不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这首诗是用赞美老虎的精神,来赞美大丈夫。我的成长,也渐渐地被虎的精神所感召。


  我自幼酷爱画画,后来到了中央美术学院深造,曾师从李可染、蒋兆和、姚有多等老师,但是他们的画风都已经在传统创新的基础上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如果我再想学跟他们走,很难超越他们。有一次我到了长白山去写生,发现长白山这一带树林,有养殖的野生的虎,非常美丽。当我看到老虎眼神的时候,就想起我童年时父亲对虎的赞美,我就拿起画笔开画。


  为了近距离观察老虎,我也去了全国各地很多动物园。我到东北虎动物园,横道河子、亚布力、长白山一待就是一个月,把母老虎怀孕到生子、教子,乃至把老虎送回山林,整个的过程都跟踪写生记录下来。一个画家要选择一个好的题材,首先要具备爱。你不在这个领域下功夫,你不可能疯魔,也不可能创作出像我那样的作品。从工笔到小写意,大写意到纯粹的水墨画,形形色色都有。


  李品章:关老师,您从大学到研究生都是工科的背景,从事的行业也是和艺术稍微有点距离,您是怎样的一个契机和艺术结缘?


  关东元:每个人对美的追求都是天生的,我走入当代艺术收藏,也有一个过程。源于我的爱好——手表。手表方寸之间却很精密,那么一个小小的物件,它背后有多个零部件,每一块手表它背后的都有故事。所以,我就从收藏手表开始,对艺术有了强烈的爱好。


  后来我放弃手表是因为它的功能性越来越淡了,大家都用手机去看时间了。还有一点我也意识到手表比较个性化,就很难去分享。


  后来我就特别喜欢当代艺术,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好的艺术品,它可以提供一个气场。有时候我自己在房间里,把灯光调暗,然后开一瓶红酒,放上音乐,艺术品在我身边包围着,那种气氛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就是特别的享受。后我去世界各地去旅行,到任何一个城市,我都去看美术馆,去看当地的画廊,我就越来越痴迷。


  很多人问我,你收藏的目的是什么?投资是为了赚钱,还在浪费钱?我收藏艺术肯定不是为了浪费钱,但是我也不是只为了赚钱,我觉得背后是情怀。我们能够收到好的作品,其实我们只是一个“保管者”,未来百年之后,能给留给后人也是很有意义的。还有很多年轻的艺术家,我们去支持他,给他动力,给他信心,他也能够成长,未来他也可以成为艺术大师,我觉得这也是一份贡献。说到投资,你如果真正收到好的作品,自然就会给你带来经济上的回报。


  提高艺术品鉴赏能力


  李品章:孟老师您是如何从艺术家走向收藏的?


  孟祥顺:关于收藏这个问题,我还是保持玩的状态。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大门的打开,我有幸加盟了嘉德和太平洋拍卖公司的组建,还被太平洋拍卖公司聘过顾问艺术顾问。有鉴赏眼光,学习到鉴赏之后,你才有胆识去收藏艺术品。


  当代艺术,一些人表现当下最前卫的那种形式感的作品,应该叫后现代艺术。我个人认为,我们今天的人,用传统的笔墨,用现代的思维,又借鉴一些西方绘画的艺术理念和色彩的颜料,创作出来的作品应该都是当代艺术品。我不反对那种前卫的后现代艺术作品,我是主张要守护经典,传承经典。


  李品章:孟老师提到,要有鉴赏眼光才有胆去收藏,关老师您认为收藏艺术品要具备什么条件?


  关东元:传统和当代并不矛盾,不要刻意地把当代说成是一种独特的完全创新的东西。我就用举个例子,比如说蒋兆和先生他画的人物《流民图》特别著名。当时是战乱时期,它记录了当下的社会,能够反映当下社会的,给人们带来启发的,这样的作品就是有意义,就值得去保留它。


  现在市场上一些名家书画,也充斥了很多假的作品,我们要去辨别真假,这就需要很好的学识和能力。对于我来讲,收藏一定得有一个起点,你要给自己一个主线,明确要收什么样的作品?我的起点就是,我只收藏与我同时代的这些艺术家。因为他们的生活环境社会背景与我是一致的,所以我对作品能够充分地理解。而且投入的资金不用过高,也不会有真假的问题,简单从投资这个角度来看,它的回报还是非常高的。


  李品章:刚才关老师说到赝品这一块,孟老师您作为专家,投资者如何提高鉴别能力?


  孟祥顺:我经历过几件事儿,张大千临摹石涛能乱真,临摹之功超真迹,都是为了玩或者艺术上*气。傅抱石20多岁的时候,也临摹过赵之谦刻章。


  在前一段时间,有人给我看一幅李可染先生的《万山红遍》,画得非常像。拿给我看的人说,“您是可染先生的学生”。恰好我年轻的时候就临摹过《万山红遍》,加上李可染的《万山红遍》一共有7件,7件的作品在哪我也知道。所以,我说“你拿回去,你这个东西,我表扬你仿得不错”。


  还有一个我在拍卖会上,当时记得是97、98年的时候,有几个拍卖公司和画廊拿去拍卖的作品,70%是赝品。所以说,当时中国艺术品市场包括收藏处于一个混乱时期。有几个企业家真是满心的热情去投入到拍卖会上投资,去买一些艺术作品,结果没想到百分之六七十都是赝品,必定伤心、纠结和痛苦,有被人耍的感觉。


  关东元:在拍卖市场或者艺术市场假画这种情况,尤其是古画需要眼力,需要专业水准。我给藏家建议可以先避开对这类的题材。还有一点就是把心态放好,不要想着投机的心态,你一定要抱着喜欢艺术,欣赏艺术,学习艺术,了解艺术,了解历史,了解当下,这样一个健康的想法,可能会避免踩这个坑。初期可以从当代艺术品开始入手,毕竟艺术家在世,你可以去拜访艺术家工作室,跟他去聊天去学习,然后逐渐提高自己的眼力,提高自己的水平。然后再接触一些古代的东西,收藏古代的艺术品也要对古代有充分的了解,美的标准其实千古不变,你要看到核心。


  李品章:孟老师,您的一些作品现在市场上有很多爱好者,您画得非常有感染力,虎您认为有什么精神内涵?


  孟祥顺:我也感谢老虎,老虎它是代表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精神图腾,他是吉祥的,也是瑞兽。程敏*有一首诗《题虎图》叫“一啸风生百草枯,阴霾消处见于菟。眼中颇觉妖狐静,不道相看是画图。”所以,今天老虎是我们有感情可以触摸的,能够传递心灵的一个东西。


  从爱好到专业投资之路


  李品章:一些公开报道表示,关先生您的第一幅收藏的作品叫《四个小水手》,后边还有很多故事。您是从这幅画开始投入到当代艺术品的收藏中来的,有没有对一些初学者和爱好者的建议?


  关东元:我收这个作品,它并不是名家大作,艺术家的名字到现在我辨识不出来,因为他签字很潦草。当时我办公楼下办了一个展览,我就去看了。看到这幅画,一个小船长带着三个小水手,驾着一条破船驶向大海,也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的。这就让我一下就想起我很多年前改行,到一个新的行业那种状态。我原来是从事矿石行业,后来又跳到飞机制造,完全是一个巨大的跨度,产品不一样,市场不一样,人脉不一样,我当时的心态就是想挑战一下自己。


  所以我说收藏艺术一定要与你发生关系,千万别想我今天买这个作品块钱,明天可能变成1万块钱,总想暴涨的事,收藏不了好的作品。我从一开始收藏,我就觉得我需要懂艺术,我需要有知识架构。当你看到一幅作品,你就看他有没有新意,看它完全就是模仿的,那就没有意义了。


  李品章:关老师,您有一个自己创办的“公寓美术馆”?


  关东元:绝对没有,那完全是偶然,根本就谈不上,这只是我自己生活的一个小空间而已。我就为了生活便利,为了我的工作方便,在市内交通便利的这么一个地方,自己弄了一个公寓,这个公寓把收藏的东西呈现出来。是要我买的这些艺术品都被放在仓库里了,那绝对是对艺术的亵渎。


  李品章:孟老师成立了M3美术馆,给大家做一个分享和交流和展示平台。


  孟祥顺:我在上中央美术学院的时候,曾经跟徐悲鸿的夫人廖静文交流过,她说徐悲鸿活着的时候就有一个愿望,要用自己卖画卖挣的钱,在北京建一个美术馆。我挣了钱以后,我没有干别的,我就到处选地建美术馆。我用我和我的老师范增先生合作的,《唯我独尊》那张画,也是一张师徒合作的佳作,建了美术馆。现在的问题是美术馆不赚钱,我将来怎么去维持?一方面就得靠我卖画去换钱,结交那些热爱这样的人。我想听听关先生,您今天看了我的M3美术馆,帮我出出点子。


  关东元:我有很多朋友也是办美术馆的,从一个艺术的爱好者到藏家,然后把自己的爱好延伸到办美术馆这个专业的领域。当下我们美术馆生态体系还不是很完善,西方有很多当代美术馆,它背后有赞助人,有基金会在支撑它,并不仅仅是靠卖门票去支撑这个美术馆。多人到今天他们都面临这个问题,票房收入是无法覆盖运营成本,有企业的可能靠企业创造利润去注入血液,艺术家通过创造艺术去换取一定的收入来补充美术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美术馆雨后春笋的诞生又慢慢倒下的,也需要*府相关部门出台一些鼓励性的*策。


  (作者:张华曦)

1
查看完整版本: 艺术品投资收藏为何越来越受高净值人士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