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伦巴菲特的爷爷在奥马哈经营一家杂货店,芒格家离杂货店只有6个街区,童年的查理芒格在这家杂货店打工时,遭遇了人生头一次的资本剥削。
巴菲特爷爷要求这家杂货店的员工,每天上班12小时,中途不能吃饭不能休息,每天下班时还得上缴2分钱。
芒格回忆,亲眼目睹每个童工都如此努力工作,只有巴菲特爷爷独自一人不用干活,从此他在心中立下志愿,一定要找比这个工作更轻松的挣钱方法。
巴菲特本人也在他爷爷的店里干过活,大雪天,一帮孩子把杂货店周围的雪铲干净,干了4小时,小手都冻僵了,爷爷说:“我应该支付你们工资,一毛钱太少一块钱又太多。”
巴菲特回忆,这份工作的经验教训就是再也不要去杂货店工作了。
得益于童年被剥削的经历,两人后来都没有打工去谋求生活费,而是从事用“钱生钱”的工作。
查理芒格和巴菲特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是在一次朋友聚会上,两人一见如故,头次见面就无话不谈,即使身处两个不同的城市,两人每周至少通八次电话。
查理芒格(右)巴菲特称赞芒格是比他自己更聪明、更有智慧的人。同时芒格既不会在巴菲特犯错时事后诸葛亮,也不会生他的气。甚至还投入自己的钱为巴菲特不计报酬地工作,还能讲笑话逗他开心。
芒格称赞巴菲特的成功很罕见:别人年过古稀之后便不再进步,但巴菲特依然在进步,伯克希尔(巴菲特的公司)钱多成灾。如果世上从未有过查理芒格这个人,巴菲特的业绩依然能像现在这么漂亮。
查理芒格能够成为巴菲特的合伙人和精神导师,还有什么人格魅力呢?我认为他有两个和别人不同的思维方式。
一是专注,甚至会忘记社交礼仪。二是喜欢研究失败案例。
01专注
查理芒格的同事经常反应,当芒格陷入沉思时,他往往对周遭的一切都熟视无睹。
有一次,芒格和同事谈完一桩生意离开时,电梯门开了,查理一个人走进电梯,没有和自己的同事以及生意伙伴说一声再见,也没有握个手,就默默地走了。
还有一次更夸张,查理把车停在一个十字路口,和同事讨论一个复杂的问题,红绿灯总共变化3次,后面的车一直摁喇叭,查理还是自顾自说个不停。
查理芒格肯定不是故意不理会同事和交通规则,只是沉浸在自己的思考时,他会抛掉周围一切。也是这种专注,让他能坚持的投资眼光,不会变来变去。
这种高度专注力在心理学上称为心流(mentalflow):指的是从事一种行为时,我们不愿被打扰,不想中断,我们能掌控过程,且有回馈,过程会让我们忘记忧虑。比如艺术家从事创作时,学生拼命学知识时都会有心流的状态。
用简单一点的说法,就是进入了“忘我”的境界。
02研究失败案例,避免失败
很多成功的大佬经常总结很多成功经验与我们分享。但查理芒格反其道而行,告诫年轻人在漫长的人生中,要以避免失败为目标而成长。
他这种逆向思维来源于一位农夫谚语的智慧:我只想知道将来我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不去那儿了。
在投资事业中,大部分人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