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艺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1堂大师写作课如何才能写出爆款文听 [复制链接]

1#
彭洋出诊时间和医院 http://m.39.net/news/a_9168797.html

法国作家罗兰说:

“写作是一条认识自己,认识真理的路,你只要喜欢写,应该随时动笔去写。”

写作,是这个时代对自己最好的投资。通过写作,你可以记录你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录你的喜怒哀乐,在写作和回忆里,读懂自己,调整人生方向。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行写作,越来越多的网络写作教学课也应运而生。流水线式的教学内容,方式化的写作套路,语言虽华丽,却没有心灵的触动。

那到底如何才能写出让我们心灵震撼的作品呢?

《21堂大师写作课》收录了沈从文、汪曾祺、老舍、史铁生等7位现当代文学名家的创作技巧。他们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每人三堂写作课,与写作者真诚分享自己多年的写作经验、写作技巧。

既有发人深省的创作观,也有具体可行的方法,让你一本书掌握现当代颇具代表性文学家的写作技巧,是一部值得写作者参考的创作指南。

01谈创作

曾经有一个年轻人问沈从文:“怎样会写‘创作’?”

沈从文想了很久说出一句话:“因为他先懂‘创作’。”

问的人听了他的回答,很窘迫的转身离开了。

等年轻人走之后,沈从文开始思索起自己所给答案的分量。

他认为,所谓懂“创作”,并不是你读了很多书,可以书中的故事人物都剖析的很透彻,懂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传递的含义,但这并不能称为懂创作的人

一个懂创作的人,也应当看很多书,但他不需要去记忆那些内容。

他所需要的是从无数小说中,明白小说是如何写成的。

开始、结果、过程是如何叙述的,事与事之间是如何串联起来的,写到某一件事、某一个人时,他又使用了些什么文字去描述说明的,他所用的这组文字是不是合理的。

通过不断的总结分析,懂得如何去创作的方式方法。

但如果仅仅是停留在技巧这个层面,那写出的小说将只是浮于表面的,而没有灵*。

最重要一点就是,在小说里去学习体验那里面的一切人生。跟着里面的人物,去体验他们的人生,去琢磨、去思考,如果是你,你又会如何去做,又会走出一条什么样的人生轨迹。

然后走出去,去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去看人们在他们习惯支配下所发生的一切。

当他从说明人生的书本上,养成了对于人生一切现象的兴趣,再用实际人生体验的知识记录人生的得失。

随着人生岁月的累积,慢慢的他就懂创作了。

02谈语言

语言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交流的工具,而对于写作者来说,语言就不只是工具,而是艺术。

有一个评论家曾这样评价过汪曾祺的作品,每一句话都很平淡,但放在一起就很有味道。

老舍先生的语言也是如此,很口语化,但组合在一起就很特别,气韵生动,互相映照,顾盼有情。

语言学中有一个术语,叫做“语感”。对写作者来说,就是要锻炼自己对语言的感觉。

那如何来锻炼呢?

汪曾祺说使用语言,譬如揉面。

他在《揉面》一文中是这样描述的:

面要揉到了,才软熟、筋道、有劲儿。水和面粉本来是两不相干的,多揉揉,水和面的分子就发生了变化。写作也是这样,下笔之前要把语言在手里反复团弄。

汪先生在做文章时,喜欢先打腹稿。开头、结尾、每一段每一句话都先想好了,想到几乎能背下来的程度才开始写,然后一气呵成。写出后。如果不满意就把原稿扔一边重新来写。他不喜欢改稿子,觉得会使自己的思路不顺、文气不贯。

老舍先生的方法与汪先生的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每写一句话,都要先想好这一句话到底说明什么,想表达什么样的感情,对后面的情节起什么作用,逻辑是否清晰,一句是一句,每一句话都立得住。

写完之后,还要经过无数次的修改,一两千的字有时候需要写两三天。

正是他们这种对语言、对文字的严苛态度,才有了他们手下的妙笔生花。

托尔斯泰曾说过:

“人是不能用警句交谈的。”

写文章时,语言一定是要和人物贴近。这里不单是指对话,就是叙述、描写使用的语言也要和所写的人物“靠”。也就是说,写小孩时,要用小孩子的语言,写农民时,要用农民的语言。

你不能让一个不识字的农民,一张口就是之乎者也。你也不能让一个没有见过大海的孩子,满脑子是苍茫、浩瀚……很多时候语言不是越华丽越好,它必须符合你所塑造的人物的性格、年龄、经历等等。

语言决定了文章的风格,你对所写的人、事总是有感情的、有态度的。

正如恩格斯说:“倾向性不要特别地说出。”

你所要表达的价值观、人生观、喜爱憎恶等倾向性的态度、感情,都不需要跳出故事单独来表现,而是融化在你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写中,流露在字里行间里,让读者自己去体会,这才是写作者的语言魅力所在。

03为什么写作

为什么写作?

我想,每一个写作者心里都会有一个属于他自己的答案,也许不止一个答案。

当代作家苏童的写作理由最为纯粹,那就是热爱。对文字的热爱,对文学的热爱。

这种热爱是从小就镶嵌在骨子里的。

小时候,因为身体原因他不能过多的运动,只能静卧。于是,对贴在墙上的报纸上的文字产生了兴趣。识字了,对书本上的故事世界又产生了好奇。

这些少年时期的积累,在上大学时那个精力过剩的青年时期得到了倾泻。身体的精力通过打篮球倾泻,思想的精力就通过文字的运动来倾泻。

苏童说:

“文字本身的运动感,是他在大学青年时期对于文学的迷恋的原因,也是他坚持写作的理由。”

写过《神鞭》《俗世奇人》的当代作家冯骥才的写作理由则是出于无奈。

他在写作之前的专业是绘画。70年低初那个特殊时期,他因为出身受了不少苦。

当他的心承受不了,他就用他的画笔来抚慰自己。可渐渐的,他觉得他的画笔是那样的无力。一次,他悄悄的写了一个他朋友的故事。朋友被迫与出身不好的母亲断绝关系,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那个故事最终被他烧掉了,但他却从这一次的创作中,体会到了全部身心冲动的快感,感受到了写作给他带来的自我震撼。

他觉得,写作给了他一个出口,让他那被幽闭的、被抑制的内心有了一个出路。

对于苏童来说,写作是心的出路。而对于作家史铁生来说,写作就是灵*的出口。

作家史铁生的写作原因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最为接地气、也最实诚,那就是谋生。史铁生因为得病,只能坐在轮椅上,他很难去做健康人所做的工作,写作成了他谋生的手段。

但写着写着,理由发生了变化,进入到了第二个阶段,他认为写作是一种价值的体现。通过他的文章作品,让更多的人认识了他,让他有了被表扬、被人尊重的美妙的体验。

到了第三个阶段,他又觉得写作对于他来说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命运。

他在给一个朋友的信中说:

写什么和怎么写更像是一种宿命,与主义和流派无关。一旦你心中的那个没边没沿、混沌不清的声音要你写下它们,你就几乎无法去想任何问题了,一切都已成定局……那一团混沌,就是你的灵*所在,你怎样设法去接近它,那是大脑的任务,你能够在多大程度去接近它,那就是你作品的品位所在。

04

这样大师级别的层次,我们普通写作者可能永远也达不到。

但是,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会有那一片混沌之处,试着去接近它,通过文字语言将它表达出来,你也同样可以在这个世界上,占有属于你自己的一片思想天地。

它被不被别人接受、被不被别人识知,都不重要。

聆听内心那个声音,活出最真实的自己,那才是生命的意义。

总之,写作,归根结底是自己的事儿,坚持写作,让心灵有一个依靠,技巧便是锦上添花的事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