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玲 http://m.39.net/pf/a_6712024.html不懂就问,艺术品投资的门槛有多高?
文
梁子涵
图
北京当代
编辑
天琪
版式设计
乐天
(图文未经《Hi艺术》授权,不得擅自使用)
我买过的第一件,也是唯一一件艺术作品,是一幅版画。几年前从一次个展购得,来自一位年轻的艺术家。这是一幅微喷版画,价格不高,刚好是我每个月能负担的额外支出。考虑了一个晚上,我决定买下它,几天后我收到了它,装在印有画廊标识的盒子里,我很小心地揭开里里外外几层包装,画框背面附着艺术家签名和一张证书。这是一个很有仪式感的过程,我至今也没扔掉这些包装纸,犹如它们也是作品的一部分。其实我还无法确定,这是否意味着我“收藏”了一件艺术作品?毕竟它并不如新闻里创造了百万千万拍卖纪录的作品那么昂贵,我也并不知道这位年轻艺术家能否留名百年,甚至只是十年,在这个阶段,应该算不上“投资”。不过它跟着我搬了两次家,现在依旧挂在客厅,我也仍然觉得,买到它是我的幸运,我想这可能是一个开始。艺术品投资听起来是一个神秘的领域,艺术价值和金钱价值混在了一起,一件艺术作品被赋予了不同的期待,“值”还是“不值”,我自己的这杆秤和社会公认的度量衡,谁说了算?空谈有些抽象,不过“收藏”与“投资”艺术品的妙处就在于由混合得清质的过程,在变化中寻找规律,又在结构上发挥诗意,理性和感性的判断,在某些时刻相交了。
沙龙“新力量、新变化:艺术收藏新生态”现场,上海凯迪拉克品牌空间
沙龙“新力量、新变化:艺术收藏新生态”现场
投资艺术品离我们有多远?
在此之前,我没有想过会在一个汽车展厅里听一场与艺术相关的论坛沙龙。上海浦东新区金桥镇的东北角是上汽通用汽车公司的泛亚技术中心,坐落在旁的凯迪拉克品牌空间,一个类似太空飞船的银色建筑,被环形水池包围,我坐身其中,一时不知道如何理解这些交杂在一起的景象,或者它们和“艺术”是什么关系。
凯迪拉克品牌空间外景
旋转楼梯连接着三层宽阔的现代简约风格展厅,数字交互展台浓缩了凯迪拉克品牌一百多年的历史故事,纯白色的展墙上陈列着品牌徽标的样式变迁,影像墙上滚动显示品牌汽车参与的美国公路电影。在一辆凯迪拉克CT6白色样车旁,放着郑路的银色不锈钢雕塑作品《淋漓9号》。汽车转盘上立着金氏彻平的铸铜雕塑作品《青春粉丝俱乐部》,熠熠的金色巨怪,水纹般的纹路取自日本动漫人物的发型,用“北京当代”艺术总监鲍栋的话来说,这是美国电影《星球大战》的长毛怪楚巴卡形象、日本动漫人物和中国镀金造像的文化结合体。在更大的范畴中,此情此景也是一个庞大的文化结合体,包括科技、生产、日常生活,与艺术。
金氏彻平《青春粉丝俱乐部》在凯迪拉克品牌空间展示现场
鲍栋是沙龙对谈的嘉宾之一,沙龙主题“新力量、新变化:艺术收藏新生态”,呼应作品本身体现出的年轻一代的新鲜感。《青春粉丝俱乐部》年曾在“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的“凯迪拉克·众望”公共艺术单元中展出,同期展出的另外几件作品也先后来到品牌空间巡展,形成不同的沙龙活动主题。这次沙龙邀请上海睿威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苗和星空间画廊创办人房方进行主题演讲,鲍栋与《国际金融报》总编辑助理卫容之加入讨论。
艺术评论家、策展人、北京当代艺术总监鲍栋在沙龙中进行发言
他们不约而同地开始讲起了故事,为一个只买过一幅版画的艺术品“收藏者”的我开出了一扇小窗。尤其是房方分享的沃格尔夫妇的收藏故事打开了我对“艺术投资”的想象。这是一对美国“工薪藏家”。赫伯特·沃格尔在邮*公司上夜班,多乐茜·沃格尔是图书管理员,两人的年收入加起来只有五万美元,他们经常一起看展览、听讲座,在纽约大学业余学习绘画,两人用多乐茜的工资补贴家用,赫伯特的工资则全部用于购买艺术作品,手头紧的时候只能买些价格相对低的小件和纸上作品,这也让他们找到了不少小而精的罕见佳作。
他们用这样的方式坚持了三十年,收藏了大大小小近五千件作品,其中不乏罗伊·利希滕斯坦、索尔·勒维特和辛迪·舍曼等热门艺术家的作品。四十多平米的小家就是他们所有藏品的“仓库”,每一个角落都被用到了极致。年他们决定将部分藏品捐给美国国家美术馆——最早接触到艺术的地方,这次捐赠当时已值几百万美元。这是一个成功的工薪阶层投资艺术案例,但沃格尔夫妇的初衷确实不在于变,他们的故事确能证明,基于不同目的,艺术品投资的门槛对个人而言是可升可降的。这是一种另类的投资,入门时先把升值的想法放在一边,只要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选择喜欢的作品,比如一年拿出1万-2万元,购买一件作品。这足以让你开始精挑细选,毕竟它将在你的生活中占据分量,这件作品的珍贵程度自然也不再局限于用价格来衡量。
上海睿威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苗在沙龙上进行主题演讲
投资有风险,如何谨慎入场?
当艺术作品具备投资属性,艺术中那些最为美妙的模糊感和诗意成了一个大问题。艺术作品价值的难以确定性和浮动性让想从沙子中找到金子的投资者望而却步。毕竟,要把资金投入在如此捉摸不透的领域,即使从收藏的心态出发,也少了些乐趣和满足感。“高回报对应高风险”,赵苗律师的专业是家族传承和财富保全领域,她在论坛中常提到自己并不是艺术专业,不过她总能适时用最日常的语句点明其中道理。
“有人说画廊主的工作很像基金经理或者是天使投资人,不光要选对项目,还要管好项目,并且能够成功退出。”房方说道。
星空间画廊创办人房方在沙龙上进行主题演讲
房方年创办星空间画廊,他回忆十六年前,中国艺术生态的要素并不完全。今天生态圈中的基本角色已经到位,包括艺术家、画廊主、博览会、拍卖公司、私人藏家、美术馆,大家也在一些基本的规则上达成了共识,整个系统完整地滚动起来,在这个过程中,艺术作品的价值体系也在建立。房方创办画廊的时候,鲍栋正在四川美术学院读书,在他的记忆里,年初中国艺术生态的形成过程也有好几个阶段:年,第三届上海双年展开始接轨国际化的语境;年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接下来几年GDP快速增长,艺术也从地下状态浮出水面;年,实验艺术的概念成为国家教育大纲的一部分;年纽约苏富比的“亚洲当代艺术”拍卖专场上,张晓刚的作品以97.92万美元的价格成交,这是中国当代艺术家第一次达到百万级的成交记录,这两年是中国艺术市场的井喷期,不过也是良莠不齐的。年之后坚持下来的画廊与艺术家越来越系统化,现在的中国艺术生态中已经形成了美术馆和画廊两个比较完整的系统,公立和民营美术馆中都有当代艺术的部分,艺术家也大多愿意和画廊建立长期合作,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举办艺术博览会。从这个角度来看,现在是一个投资艺术品的“好时代”。
有生态系统支撑,投资艺术品的风险虽然不是完全可控,至少是清晰的。“收藏当代艺术品,第一步就是要了解这个生态系统的游戏规则:艺术博览会就像世界杯,画廊就像球队或者俱乐部,艺术家就像球员。在今天,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职业艺术家都有画廊代理。如果心存侥幸,希望在没加入俱乐部的球员中寻找世界级球星,并不是不可能,但概率非常低。”房方直言。
买古代还是买当代?
信知识还是信直觉?
投资古代艺术品的风险多在于真假鉴定,投资当代艺术作品的风险除了真伪,还在于如何从大量的而且还在不断增加的艺术作品中寻找到能够保存的、有长期审美价值的作品。
房方作为画廊主的经验其实已经非常丰富,不过他也坦言,一个十六岁的画廊在西方艺术体系中只是一个小孩子。他心目中的伟大画商是利奥·卡斯泰利,这位美国犹太画商是许多画廊从业者的憧憬,他的经验奠定了画廊在艺术交易中的角色设定,一个必不可少的“中间商”,也是一个有力的“文化推动者”。卡斯泰利在上世纪40年代随岳父一家来到纽约,当时的美国当代艺术远没有欧洲当代艺术地位高,美国公立美术馆也很少展出本土艺术家的当代艺术作品。
卡斯泰利相信美国艺术和欧洲艺术一样优秀。年,在他个人画廊的第一个展览上,卡斯泰利把欧洲立体派作品和美国战后抽象表现主义艺术放在一起,同时介绍一批本土新锐艺术家,比如贾斯培·琼斯和罗伯特·劳森伯格,他们由此开始与卡斯泰利维持长期的友谊与合作。他把琼斯的《国旗》铸铜复制品送给肯尼迪总统,推动劳森伯格参加威尼斯双年展,那一届金狮奖也因此第一次落在了美国艺术家的手里。劳森伯格年在卡斯泰利画廊的个展上只卖出两件作品,还是卡斯泰利和夫人购得,其中一件作品《床》的价格是美元。三十年后,卡斯泰利将这件作品捐赠给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让劳森伯格的名字第一次进入掌握着话语权的当代艺术博物馆的体系名单中,此时这件作品的估值是万美元,是之前的一万倍。
对于当时还没有得到社会认可的当代年轻艺术家来说,卡斯泰利就像他们的“天使投资人”,他会预先支付画款,即使没有卖出作品,也给艺术家发工资,保证他投资的艺术家在没有市场的情况下获得基本创作条件。可以说是在他的推动下,美国艺术和艺术体系才得以呈现今天的面貌。
投资艺术品的时间线很长,就像艺术家的职业道路也非常漫长,五十年、一百年过去后,真正留在社会历史舞台上的艺术家和作品相比其基数,少之又少。用鲍栋的话来说,“当代艺术是一个文化试验场”。房方创办画廊这些年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投资艺术品,尤其是当代艺术品,抱着学习和赞助的心态,投资体验会更好。他根据卡斯泰利的故事和自己的经验分享了三个可以参考的方法,一是学习艺术史,了解过去的经验与今天价值体系诞生的原因;二是对艺术家的潜力形成直觉性的判断,珍惜并相信你对一件作品或者一位艺术家的感觉;三是坚持下去,将艺术价值作为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先别急着花钱,多认识一些行业内的人,多看看展览,在画廊名单里,收藏你能理解的东西。”
金氏彻平作品《青春粉丝俱乐部》局部
潮流艺术、数字化艺术、加密艺术…
中国艺术市场怎么投?
赵苗:“至少从马斯洛金字塔的逻辑来看,会有更多人逐渐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