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白癜风医院 http://www.yunweituan.com/npxdt/npxchy/List_16.html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结合自身面向东盟、衔接“一带一路”的地理优势和独特民族文化资源,通过中国—东盟文化论坛、“红铜鼓”中国—东盟艺术教育成果展演、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南宁渠道”等系列平台、机制和项目建设,对外文化交流合作之路越走越宽,成果渐趋丰富多元。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大光在党的二十大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广西开放优势独特,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首届中国—东盟文化艺术周开幕演出现场(宾阳摄)
牢记嘱托,文化交流走深走实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调研时提出:“广西发展的潜力在开放,后劲也在开放,有条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调研时又提出,广西要“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新作为”。党的二十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西团讨论时,进一步要求广西“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取得更大突破”。
孙大光表示,广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推动中国—东盟开放合作走深走实。到目前为止,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已经成功举办了19届,服务范围也从服务“10+1”向服务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和“一带一路”拓展,同时,“南宁渠道”影响力持续扩大,东盟连续22年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
在文化交流方面,中国—东盟文化论坛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十大品牌”论坛之一,自年起在南宁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17届,相继签署了《南宁宣言》《中国—东盟文化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东盟文化产业互动计划》《东亚图书馆倡议》等一系列推动文化交流合作的文件;打造了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红铜鼓”中国—东盟艺术教育成果展演、“文化走亲东盟行”和“春天的旋律”跨国春晚等系列品牌活动,助推广西与东盟各国文化领域合作向纵深发展。此外,通过“南宁渠道”吸引越来越多的东盟留学生前来学习。统计数据显示,广西高校已与周边国家的近所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已开设东盟10国的官方语言专业。年,广西有东盟留学生约1万名,是全国吸收东盟国家留学生最多的地区之一。
“积极打造与东盟国家在各领域进行交流合作的平台、渠道和长效机制,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人民共享文化交流的成果。”广西社科联东南亚经济与政治研究院院长李冬青表示,早在年,广西就与东盟签订了“文化合作行动计划”,目前开工建设了20多个合作开展的重要文化项目,斥资千亿元打造文化产业基地。在此基础上,广西鼓励跨文化交流的多主体参与,推动文化交流中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融合,注重搭建与毗邻东盟国家的互联网和新媒体合作平台,推动“文化+互联网”进一步发展。
▲“我眼中的东盟十国”图书推介活动(宾阳摄)
讲好中国故事、广西故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近年来,广西注重面向东盟国家,通过各种交流平台,致力讲好中国故事、广西故事,取得显著成效。
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60多年前,中国电影《刘三姐》风靡东南亚,在多国受到热捧。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如今,在东盟各国,广西团队的山水实景演出开花结果,“刘三姐走东盟”交流推广项目精彩绽放,“欢乐春节”“天涯共此时”“中国旅游文化周”等全球联动的品牌活动频现广西身影,由广西协建协管的驻外文化和旅游机构活动也是丰富多彩……
年以来,广西广播电视台先后与老挝、柬埔寨、缅甸等国家的电视台合作,译制播出《你好乔安》《三国演义》《琅琊榜》《大当家》等中国电视剧超过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广西电视台联合出品的电视系列专题片《广西故事》,越来越受外国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