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长问过相同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测评?”
测评,是实力的证明。艺术,早已融合进德智体美劳的普及教育中,现今社会每个孩子都文武双全,身怀一技之长,已经从最初的直指升学加分目的性极强而逐渐成为孩子未来生活的一张蓝图。
会什么,已经不再是热议的话题,而精通什么则日渐被大家所追捧。艺术培养成为了一项不可或缺的投资,而测评,无疑是让学习成果得到权威认证不可或缺的一步。
有的家长会说:“我也没有想要孩子成为怎么样的大艺术家,不用像郎朗那样,我就是希望他能够学习艺术来陶冶情操,接触就可以了吧,测评有什么用呢?”
也有的家长们在让孩子进行某一门类艺术学习的时候会更有目的性,他们大多抱有两个目的:一是可以考取艺术教师的资格证;二是达到较高级别时被认定为特长生,在竞争残酷的升学考试中得到照顾。
其实家长并不知道,参加测评更多的是一种学习过程的体验,而这个过程对孩子的性格,甚至一生都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加测评的好处有哪些呢?
1、从老师的角度出发,制度化的测评标准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标准。
首先老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测评级别给予学生不同的教育标准,当今个性化教育时代,因材施教是老师才能的体现,而测评自然也是老师的评判标准。
2、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认清自己的学习状况无疑是件很好的事情。
首先测评是是一种良好的检验机制。长期的测评实验证明,通过测评进行测评和认定的方式,是对教学质量和学习成功的一种有效检验,可以起到促教、以考促学的作用。
再者,测评也是对孩子心理素质的一场检验。经常有“逢考必砸”的孩子,无论平时的学习训练多么优秀,只要考试,就会被面前的考官,周围的家长,一起考试的学员所影响。紧张、冒汗、发挥失常。参与测评、比赛、演出,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从容淡定,信手拈来。
另外一点就是,获得相应的证书对孩子们来说也是一个值得骄傲的地方,可以很好的增加孩子的自信心,提升孩子的胆识,开阔孩子们的视野。
3、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测评也是一大流行趋势。
教育部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艺术素质测评要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及教育现代化和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并将测评结果记入学生成长档案,作为学生中考和高考录取的参考依据。
如果说,你家有学龄儿童,你肯定不会满足于他仅仅是文化课上的双百分,在学校教育之余,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注重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琴、棋、书、画已经成了很多孩子必修课,书法、主持表演已经进入了越来越多的普通家庭,舞蹈、调色板也成了很多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
当学校教育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和家长的这一要求时,家长们纷纷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达到这一目的。在这样的背景下,艺术测评自然而然地被引进并被认可。
对孩子而言——测评是检验能力、肯定训练效果的方式;
对家长而言——测评更多的是对于孩子教育成果的证明;
对老师而言——测评则是老师教学的一种验收!
被艺术浸染的孩子,拥有一种独立思考,感知世界,自我交流的能力一言一行,都有独特的魅力。
艺术教育最终是要给孩子一个素质平台,让他以后的人生拥有更多体验、更多选择、更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