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艺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考上艺术界哈佛的富二代,生活费50块,现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https://yiyuan.99.com.cn/bjzkbdfyy/yyzj/260588.html

作者:锵锵匠

来源:锵锵匠(QiangQiang_Jiang)

刷微博刷到条消息,林依轮的大儿子林子濠到大学报道了。18岁的他,将正式入读全美排名第一的艺术名校帕森斯(PARSONS),还获得了每学年1.2万美元的奖学金。

父亲是娱乐圈的隐形富豪,自己是被称为“一出生就在罗马”的星二代,然而他的人生轨迹,却与人们能想象到的画风截然不同。

1

先来说说林子濠的爸爸林依轮。

只看过林依轮美食节目的90后和00后,大概不知道他还曾是红遍大中华区的流行歌星。

年,23岁的林依轮发行第一张专辑,同名主打歌《爱情鸟》爆红,那一年,几乎全中国的树上都“停着一只一只爱情鸟”,火爆程度大概就像在今天同时登顶抖音和快手的热搜。

最红的时候,林依轮上过十几次春晚,演过话剧、拍过电影、当过综艺主持人,是N多演出和大型晚会妥妥的C位,地位不逊于同时期的歌坛一姐那英。

随着流行歌手黄金时代的退潮,上世纪末,走红的歌星纷纷销声匿迹,林依轮也是如此。大家都以为他早已隐退时,年,林依轮却出现在了央视的美食节目上。

当时不少媒体报道,过气男歌手转型当大厨balabala。

要不是大儿子林子濠在年上了《变形记》,人们压根儿就不知道,这个网友口中的“中年过气男歌星”,竟然是娱乐圈里有名的隐形富豪。

林依轮壕到什么程度呢?

自住平米的豪宅,十年前就投资了华贸的住宅和写字楼,租金飙了近十倍,周杰伦和周笔畅都曾是他的租户。

房子贵,比房子更贵的是房子里的收藏品,很早就涉足艺术品收藏的林依轮,家里摆满近现代多位名家画作,随便拿出一副就可以在北京最好的地段买套豪宅。

他不仅能收藏作品,还能收藏人脉。

据说很多艺术家和文艺界的大咖都是林依轮的座上宾,只为能吃上一顿他烧的菜。名画家曾梵志为了吃到他做的藕汤,可以送上价值上千万的画作和古琴。不好相处的尹朝阳也因为一碗卤大肠跟他成了好友。

掌舵华谊的王中磊上《爸爸去哪儿》时,曾经专门邀林依轮给自己做大餐,两人也是至交。

在做歌手前就曾在异国他乡做过厨师的林依轮,终于做回了自己喜欢的事业,他开设了自己的快消品牌“饭爷”,在线2小时卖出3万瓶辣酱,两个月的线上销售额过千万,市场估值几个亿,不止是玩票而已。

早年接受采访时林依轮曾说过,收藏的预算不要超过收入的3成。数学不好的我,请你们自己计算。

2

说回林子濠。

林依轮的妻子西华曾是一位出色的超模,婚后淡出演艺圈相夫教子,后来创办娱乐公司,做老公的经纪人,将事业和家庭都打理得井井有条。二人育有两个儿子,林子濠是长子。

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在这样的家庭出生的孩子,是“一出生就在罗马”。但林子濠,却和人们想象中的富二代、星二代并不相同。

15岁时,林依轮送林子濠参加了真人秀《变形记》。从城市空降到偏远农村,林子濠没哭没闹没架子,很懂事,也尊重人,喂鸡赶羊苦活累活都能干,没什么油水的一碗面条,也吃得很香。

穷养富养都不难,难的是有教养。很多细节,都看出这孩子的教养。

挨了一天饿情绪崩溃时,也是很克制地对摄影师说“请你可不可以不要再拍我了”。

看到大叔用洗衣粉洗头,他跑回家拿了洗发水送来,怕大叔尴尬,说,我有两个。

面对小伙伴的挑衅和脾气表现得冷静克制,从未用脏话和暴力解决问题,要知道这孩子可是12岁就学拳击的。

“没关系,谢谢,好”——是他最常挂在嘴边的话,人设或许可以装,但习惯骗不了人。

《变形记》里去农村体验的富家孩子,几乎个个都是槽点,林子濠却成了一股圈粉的清流。

3

要说富养,林子濠和咱们之前写过的欧阳娜娜一样,都称得上是被富养的极致。他两岁学英文,五岁学钢琴和游泳,八岁学羽毛球和网球,十二岁开始学拳击,上节目被问去过最穷的地方是哪里,他答的是:广州。

看似对孩子的成长不吝于物质投入,但林依轮夫妇对孩子的生活教育却是堪称“苛刻”。

林子濠的生活费是每月50块,根本不可能挥霍浪费,父母要他时刻懂得生活的不易。送去上《变形记》,是林爸林妈深思熟虑的结果,目的是想给他一个不一样的16岁成人礼,“让他知道如何为了生存奋斗。”

节目里,林子濠走投无路时打开了爸爸给他的锦囊,没想到上面只有这么几句话:

看似搞笑,却是爸爸的良苦用心。

在这种教育下长大的林子濠,一直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努力的方向,更懂得要靠自己的努力实现目标。

凭《变形记》圈了粉,以他的家世和资源,林子濠完全可以走娱乐圈的捷径,名利双收。毕竟,这样做的星二代不在少数,但他偏偏选了一条难走的路——设计。

14岁时,林子濠就以自己的摄影和绘画作品为元素,创办了自己的第一个服装品牌,小批量生产,送给家人和朋友,后来因运作不当宣告停产。

虽然出师不利,但他始终没放弃,两年后,他的第二个服装品牌Findingfound面世了,这个脱胎于他16岁时随手涂鸦的笑脸的logo,成了他设计事业的又一个开端。去年年底,林子濠在北京为自己的服装品牌举行了艺术快闪店,爸妈都赶来捧场。

看他的朋友圈,没有混夜店、开爬梯、炫名牌等等纸醉金迷,除了陪伴父母家人、出门旅行,涉及最多的他最喜欢的设计。

设计看上去时髦,其实枯燥乏味。林子濠考取的帕森斯设计学院,看上去光彩照人,实际学业压力巨大,教学严格,曾有在读的学生感慨,每晚只能睡5个小时,每周都有两天会熬通宵,从没和任何人约会过。

选择了这条路,就是选择了吃苦、忍耐甚至孤独。

一流的教养也许可以靠钱和教育熏陶出来,但一流的前途里一定藏着你自己的努力。

4

像林子濠一样不肯躺在“家世”二字上休息的人,我身边也有。

朋友G是80后,北京人,几年前认识他时,他在一家强的食品企业负责互联网电商平台,总是很忙,打电话语速飞快,谈事都是约在商场一层的星巴克,讲完就匆匆离开,常常点了咖啡却一口都没喝。

我去过他的办公室,桌上堆满了策划案,桌下是各种公司新产品的小包装,电脑上贴满了便签条,电话铃响个不停。

有次坐他的车参加活动,一个难缠的客户打电话投诉,打了半个小时的电话刁难,G一直低声下气说好话安抚。

挂了电话,同车的女同事说:真不明白你家大业大的来遭这个罪干嘛。

这话不是没来由。G的爷爷辈就是北京城有头有脸的人物,父辈下海经商,他算是妥妥的富二代,可偏偏不想借家里的光,大学毕业自己找了工作,跟别人合租了房子,再没跟家里要过生活费。

他说,他的目标是赚到第一桶金,开个自己的小公司。

所以,“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这句话,不是毒鸡汤,而是一种现实。

我们身边,当然也有抱怨父母没给自己更好的物质条件的人,把自己的失败和平庸推给“原生家庭”,殊不知,在你抱怨的时候,那些比你条件优越百倍的人,正提着一口气在打拼。

优越的家境确实能提供更好的教育、更多的机会,但奔向前途的路,最关键的那些步子,只能靠自己去踩。

毕竟,“一出生就在罗马”的人都没有停止奔跑,何况还在路上的我们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